APP下载

重症监护病房环境参数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

2011-05-15雷太荣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监护室温湿度病房

雷太荣,邓 霄

(1.太原科技战略研究院,太原030009;2.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系,太原030024)

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ΙΙ类环境中最应引起重视的高危易感区,如果室内空气的温湿度条件不合格,不仅会增大人体的发菌量而且会引发微生物的二次繁殖,将对病人造成二次感染,加重病情。相关研究表明[1]:在温度26~31℃和相对湿度77~80%的环境中病菌最适宜生存,即在此条件下的人群最容易受到感染。同时,如果医院的各级环境不能保证相互间存在一定压力梯度,将会造成病菌的弥散传播和病人的交叉感染。2004年,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对医院中不同科室的温湿度和压力条件作了规定[2]。这充分说明了对病房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的温湿度和压力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医院重症监护室对环境参数的监测主要依靠各种手持设备,监测方式完全依赖人工观测,其缺点是不能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可靠性,不能实现相应监测数据的综合管理、分析以及实时报警等功能,严重制约了医院的信息现代化发展进程。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提出了基于GPRS技术的重症监护病房环境参数无线监测系统的构建方法,该系统具有实时采集病房中的相关参数(温度、湿度、压力)、自动报警、无线组网以及数据库管理等功能,对重症监护室环境指标的智能化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 系统组成与功能分析

通过实地考察重症监护室,并结合院方对病房环境数据无线监测系统的具体需求,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其功能如下。

图1 系统组成示意图

1.1 病房数据采集仪的功能

1)通过信号电缆实现监测点温度、湿度、压力传感器信号的输入;

2)通过MSP430F149单片机实现对监测信号的采样、滤波、计算、存储(存储信息半年)、显示处理,并具有对遥测命令进行识别、执行的功能;

3)通过液晶显示器实现日期、时间、温度值、湿度值、压力值的实时显示;

4)通过面板键盘实现对日期、时间、发送时间间隔等参数的预置;

5)提供标准RS232接口,通过GPRSDTU可实现与任何一台上网微机的数据交互。

1.2 监测中心功能

由设置于医院监控室的安装有通用组态软件并且能接入万维网的PC管理微机和打印机组成,具有如下基本功能。

1)在Windows2007/XP环境下,通过良好的多媒体人机界面(组态王)实现监测中心站与监测点的数据采集、命令发送、以及后期数据整理等功能。

2)通过GPRS无线传输方式实现与重症监护室数据采集仪的双向数据通信、历史数据查询、存储和分析等功能。

3)通过数据库实现对实时、历史数据的管理,并具有查询、打印等功能。

2 现场数据采集仪硬件及软件设计

2.1 采集仪硬件设计方案

根据重症监护室对温度、湿度、压力数据查询的需要,终端的硬件系统设计(如图2所示)原则如下:

1)采集仪的应用环境对可靠性要求较高,所以硬件电路设计需重点围绕提高外围工作电路的可靠性进行。

2)系统对中断的异步响应能力是验证系统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系统需要及时响应数据采集中断以及数据通信中断,因此增加中断源可以更好的验证系统可靠性与稳定性。

3)基于GPRS的通用分组无线技术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数据自动化报送方式的主流方向,因此采用GPRSDTU作为本系统的无线通讯设备。

图2 终端硬件系统设计示意图

2.2 采集仪软件设计方案

采集仪器的软件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与硬件体系的有机结合,利用MSP430F149的优异特性实现对病房温湿度及中央空调入口压力的准确测量。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形式,通过各模块间子程序的调用,使程序更合理,更具有可读性。

系统软件主要由主程序、压力数据采集程序、温湿度采集程序、报警程序、实时时钟程序、键盘和LCD液晶显示程序、SD卡存储程序、数据接收与发送程序等模块构成。

2.2.1 主程序的具体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终端软件设计流程示意图

系统上电对各个模块初始化后,LCD根据变量screen的当前值在屏幕中分别显示时间、压力值和温湿度值。当时钟芯片的分钟中断程序置位后,主程序进行空气参数数据的采集,然后判断当前时间是否为上午九时、中午十二时或下午十七时,如果是就将数据存储到时钟芯片的E2PROM和SD卡内,并向中心管理微机发送当前数据值,最后返回显示。

2.2.2 GPRS方式通信子程序

GPRS方式数据通信程序需要完成以下功能。

a.接收管理PC机调用命令(包括实时查询和历史查询)并根据不同的命令向PC机返回现场重症监护室的环境数据信息。

b.系统每天运行到规定的上报时间时,向管理微机发送当前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数据信息。

3 环境数据的传输格式

在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噪声是以随机字节出现的,可能是任意字节的组合。为了能够分辨信号噪声和有效数据,本系统采用了Unicode编码技术,定义的数据传输格式如表1所示。

表1 数据的传输格式

3.1 监测中心命令帧

1)实时查询命令。WXA75C5623F代码的翻译:查询ICU A当前的实时数据,并返回中心站。

表2 监测中心命令帧格式

2)历史查询命令。

表3 历史查询命令帧格式

WXA538653F2003000395E74003100306708003 1003865E50032003065F6代码的翻译:查询10年10月18日20点的历史数据,并返回中心站。

3.2 数据采集仪返回数据帧

表4 数据采集仪返回数据帧格式

WXA30393130323831323235203232393620363 533312D31363333代码的翻译:返回ICU A站点10年10月28日12点25分的监测数据,其中温度为22.96℃,相对湿度为65.31%,室内负压为-16.13 Pa.

4 监测中心软件设计

监测中心软件采用的是北京亚控科技开发的组态王6.53。该软件采用了多线程、COM组件等新技术[3],通用性强,完全可以满足本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

4.1 数据通信界面

数据通信是本软件的核心,主要功能是实现与现场数据采集仪的无线通信,并将接收到的包括日期、时间、温湿度、压力等现场数据显示到画面上。

4.2 历史曲线查询界面

组态王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除了在画面中以值输出的方式和以数据库显示外,还可以用历史曲线的形式显示,如图4所示。

图4 重症监护室数据历史曲线

5 实验测试与数据分析

笔者利用该系统对重症监护室的温度、湿度以及病房负压进行了测量,为了验证系统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采用其他测试设备与以上三个物理参量进行了比对性数据分析。

5.1 温湿度测试与分析

现场采集仪内置瑞士Sensiron公司生产的具有内置温度补偿功能的SHT75一体式温湿度传感器(精度±0.3℃,±1.8%相对湿度),比对实验使用川仪的便携式温湿度计(精度±0.1℃,±0.1%相对湿度),由于实验环境的局限,采用室内加湿器、室内空调分别作为控湿和控温设备。

图5 温湿度实验数据曲线图

从图5显示的温湿度比对结果看,现场数据采集仪读出的数值与便携式温度计指示值相差较小,温度差保持在±0.3℃,湿度差保持在±1.5%相对湿度,完全能够满足现场使用。

5.2 气压测试与分析

现场采集仪对负压的测量采用美国西特的MODEL268电容式微差压变送器,实验方案为:在一台温控箱中分别放置370数字式标准气压计与现场采集仪,以国家计量站检定标准器的环境温度24℃为参考条件[4],并将二者置于同等高度。从基态开始以每20 min,温度变化2℃为步长,共读取8组显示值。

从图6所示的压力比对结果看,现场数据采集仪读出的数值与370数字式标准气压计指示值基本相差不大,压力误差保持在±1.0 hPa左右,具有很好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由于篇幅所限只列出了一次的实验数据,从实际运行来看该系统接收、显示数据准确,能够及时反映重症监护室相关温度、湿度以及压力的参数信息,而且与常规同类便携式测量装置所测得数据相差较小,数据的可靠性高。

图6 压力实验数据曲线图

6 结论

介绍了基于GPRS的重症监护病房环境参数无线监测系统的结构与软硬件设计,着重阐述了系统的组成、远程数据通信方式以及管理软件的功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测试运行,环境数据能够被准确的解码、显示、传输和存储。系统功能完善、运行状态良好、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1] 潘云川,莫成锦,陈彦堃,等.烧伤创面真菌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9(2):12-14.

[2] 陶师鲁.《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简介[J].中国医院管理,1984(2):57-59.

[3] 汪志峰.工控组态软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 罗淇朱,乐坤,高林,等.自动气象站气压传感器现场校准方法[J].气象科技,2008(4):499-501.

猜你喜欢

监护室温湿度病房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基于AT89C51的数字型蚕用温湿度计的设计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基于DSP的多路温湿度监测系统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换病房
基于温湿度控制的天气预测装置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蒸发冷却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应用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