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穿高速公路的浅埋大断面隧道衬砌受力分析

2011-05-14刘和清

铁道标准设计 2011年4期
关键词:轴力拱顶弯矩

刘和清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 430063)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蓬勃发展,新建隧道下穿既有公路的工况逐渐增多[1~4],而对于下穿高速公路的浅埋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还需积累相关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湘桂线永州至柳州段的石头岗隧道为浅埋大断面的双线铁路隧道,下穿衡昆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路床以下、隧道拱顶以上的土层为弱膨胀土。为了确保石头岗隧道的施工安全和上方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本文对石头岗隧道的衬砌受力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的结论和建议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1 工程概况

石头岗隧道的开挖宽度为14.4 m,开挖高度为13 m,开挖断面面积约160 m2,下穿高速公路段的隧道埋深仅为6 m,隧道采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开挖,图1表示出了隧道所处的地质情况和隧道的开挖步骤,弱膨胀土的重度为19 kN/m3,黏聚力为18 kPa,内摩擦角为25°,基本承载力为180 kPa。隧道采用管棚超前支护;初期支护设计为双层,外层拱部设I25a型钢钢架,间距0.5 m,内层全环设 I20b型钢钢架,间距0.5 m,喷射混凝土采用C25混凝土,外层厚30 cm,内层厚25 cm;临时支撑为I20b型钢钢架和25 cm厚的C20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采用C35钢筋混凝土,拱墙厚60 cm,仰拱厚65 cm。

图1 隧道所处的地质情况和隧道的开挖步骤

2 数值计算工况及参数

考虑高速公路的行车荷载,按照“荷载-结构”模式,采用ANSYS计算程序对隧道衬砌的内力进行二维分析。计算参数如下:高速公路汽车活载按公路Ⅰ级考虑,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为10.5 kN/m,车道数按6车道计算,横向折减系数为0.55;隧道上覆土层的垂直压力按全土柱计算,拱部和边墙的侧压力系数分别为0.3、0.15;拱部和边墙的围岩弹性抗力系数分别为120、1 000 MPa/m;初期支护的弹性模量25 GPa、泊松比0.21、重度26 kN/m3;二次衬砌的弹性模量 32 GPa、泊松比 0.21、重度 25 kN/m3。

3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3.1 上台阶侧壁导坑初期支护的内力分析

在上台阶侧壁导坑①部开挖、施作外层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撑后,考虑初期支护、临时支撑、地基的不同连接方式,分为3种工况如表1所示,对比分析3种工况下的初期支护最大轴力和最大弯矩,限于篇幅,以下只给出工况(2)的支护轴力图和弯矩图,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分析表1、图2、图3可知:工况(2)比工况(1)的最大轴力减少2%,最大弯矩减少的幅度较大,达到17%,可见增加初期支护与临时支撑顶部连接处的刚度对结构受力有利,因而此处的钢架连接应牢固可靠,必要时应采用槽钢、角钢、钢板等辅助连接措施;工况(3)比工况(2)的最大轴力减少7%,最大弯矩减少的幅度较大,达到了22%,可见增加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撑的脚部刚度对结构受力有利,在施工中可采用打设锁脚锚杆,设置临时仰拱与初期支护、临时支撑形成封闭的受力结构等措施。另外建议上台阶侧壁导坑①部的循环开挖长度应控制在0.5~1 m,且①部左右两侧的掌子面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表1 初期支护的最大内力

图2 工况(2)下支护的轴力图

图3 工况(2)下支护的弯矩图

3.2 拆除临时支撑后的初期支护内力分析

弧形导坑上台阶①、②部在拆除临时支撑后的外层初期支护的内力图如图4和图5所示,分析图4和图5可知:(1)拆除临时支撑后,初期支护受力仍在安全范围内,初期支护的最大轴力为1340 kN,发生在脚底;初期支护的最大弯矩为50 kN·m,发生在拱顶,可见在拆除临时支撑后,初期支护的脚底和拱顶是受力相对不利的部位,施工现场要重视对上述部位的安全监测,要控制后续分部开挖的每循环开挖长度和爆破规模,以减少后续开挖作业对既有初期支护的损伤。

3.3 二次衬砌的内力分析

图6和图7为计算得到的二次衬砌内力图,分析图6和图7可知:(1)二次衬砌的最大轴力为1 430 kN,发生在仰拱底部,可见仰拱底部是二次衬砌受力较为不利的部位,因此在施工中要避免仰拱底部欠挖,要保证仰拱二衬的厚度满足设计要求。(2)二次衬砌的最大弯矩为243 kN·m,发生在拱顶,可见拱顶也是二次衬砌受力较为不利的部位,施工时要尽量使弧形导坑上台阶②部拱顶附近的隧道开挖轮廓圆顺,避免应力集中,并且要保证拱顶的二衬混凝土灌注饱满。(3)经计算,二次衬砌的最小安全系数为5.37,满足《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5]的要求,可见只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是可以保证隧道二次衬砌结构的安全。

图4 拆除临时支撑后的初期支护轴力图

图5 拆除临时支撑后的初期支护弯矩图

图6 二次衬砌的轴力图

图7 二次衬砌的弯矩图

4 结论及建议

(1)对于上台阶侧壁导坑,增加初期支护与临时支撑顶部连接处的刚度以及增加初期支护、临时支撑的脚部刚度,可使初期支护的最大弯矩减少15%以上,应保证初期支护与临时支撑连接牢固,并及时打设锁脚锚杆。

(2)拆除临时支撑后,初期支护的拱顶和脚底是受力相对不利的部位,在施工现场要重视对上述部位的安全监测。

(3)二次衬砌的拱顶和仰拱底是受力较为不利的部位,应保证上述部位的二次衬砌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4)石头岗隧道衬砌设计参数和采取的施工措施可以保证施工安全和隧道上方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1]谢慧智,张 波.城市复杂环境中下穿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J].铁道建筑,2010(12):45-47.

[2]张 鹏,谭忠盛.浅埋隧道下穿公路引起的路面沉降控制基准[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32(4):137-140.

[3]雷位冰.温福铁路琯头岭隧道下穿公路隧道施工技术[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3(4):758-764.

[4]午向阳,蒋宗全,高 亮,等.金牛山隧道下穿高速公路爆破振动研究[J].铁道建筑,2010(12):60-62.

[5]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TB 10003—2005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轴力拱顶弯矩
继承“传统”中蕴藏的“智慧”(六)
中核集团:全球最大LNG储罐拱顶模块吊装成功
钢板桩内支撑预加轴力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浅谈支撑轴力伺服系统在深基坑中的应用
方斗山隧道拱顶FLAC沉降模拟及修正
基坑钢支撑轴力监测的优化及实践
用弯矩分量求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的弯矩
钢支撑轴力在安装过程中的监测分析
CFRP-PCPs复合筋连续梁开裂截面弯矩计算方法研究
梁在平面弯曲变形下截面弯矩的正负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