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合建段引桥连续箱梁支架法大节段现浇施工技术

2011-05-14

铁道标准设计 2011年4期
关键词:贝雷梁预埋件合龙

潘 军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南京 210031)

1 概述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北岸合建段引桥N1号~N4号墩上部结构为双幅(44 m+68 m+44 m)变截面连续箱梁,跨越北岸长江大堤,见图1。主梁采用单箱单室直腹板截面,单幅桥主梁顶宽13.4 m,底宽6.7 m,结构设置双向横坡2.0%。主梁支点外侧梁高6.0 m,跨中外侧梁高3.00 m,梁底曲线为圆曲线。主梁两侧各悬臂3.35 m,悬臂端部厚度0.2 m,悬臂根部厚度0.673 m。顶板全跨等厚,为0.44 m。底板厚度为0.50~0.80 m。腹板厚度为0.5~0.8 m。横隔梁中支点厚度为2.0 m,边支点厚度1.2 m。单幅箱梁混凝土用量为2 422.4 m3,质量约6 358.8 t。

图1 桥跨布置(单位:m)

主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所有预应力钢绞线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波纹管成孔。纵向预应力钢束采用19(17、15)-φs15.24钢绞线,分为顶板束、顶板通长束、腹板束、边跨底板束和中跨底板合龙束。顶板通长束分2次张拉,采用连接器连接锚固在箱梁两端,腹板束采用一端张拉,锚固在梁端,边跨底板束两端分别锚固在梁端和锯齿块上,中跨底板合龙束则待合龙段施工完成后张拉锚固在锯齿块上。

2 总体施工方案

该连续梁分为左(京沪线)、右(沪汉蓉线)两幅,原设计采用挂篮法施工,后由于受征地拆迁的影响,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工期差距很大,如再采用挂篮节段法施工已不能满足整体工期的需要,必须采用新技术,以加快施工进度。后经技术研究,并报设计方批准,将每幅连续梁分为“T”构(44 m+33 m)+合龙段(2 m)+“T”构(33 m+44 m)三节段施工。1个“T”构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先施工左幅,后施工右幅,分别满足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工期需要。施工时,根据地质特点,采用临时支墩+贝雷梁桁架的支架法施工。施工顺序为:先施工左幅中N3号~N4号墩“T”构,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张拉预应力筋,然后脱模,将模板和支架倒至第2个“T”构(N1号~N2号墩),进行第2个“T”构施工,最后进行合龙段施工,完成左幅连续箱梁施工。除临时支墩的钻孔桩基础外,所有左幅箱梁施工用结构倒至右幅,进行右幅箱梁施工。因此需投入的大临结构仅为:1幅桥的钢管立柱,1个“T”构的贝雷梁支架、底(侧)模、内模和1套合龙段模板。

为加快施工进度,支架的中间支墩(钻孔桩基础+钢管立柱)与桥梁承台、墩身同步进行施工。待桥梁承台、墩身施工完成后,在承台上安装边支墩(钢管立柱),并利用墩身预埋件将钢管柱与墩身连接。

3 施工方法

(1)N1号~N4号主墩施工的同时,施工N1号~N4号墩间临时支墩钻孔桩,同时安装钢管立柱、柱间连接系及砂筒、柱顶分配梁,见图2。

(2)箱梁承台、墩身施工完成后,在承台上安装支架边支墩(钢管立柱),然后安装砂筒、柱顶分配梁及柱间连接系,并利用墩身预埋件将墩身与钢管柱连接,见图3。

(3)安装南侧一个“T”构及合龙段的贝雷梁。安装一个“T”构底模,并调整高程。绑扎钢筋,安装侧模并调整位置和高程,见图4。

图2 施工示意(1)

图3 施工示意(2)

图4 施工示意(3)

(4)浇筑第一个“T”构的混凝土并养护,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张拉预应力束。安装第二个“T”构剩余的钢管立柱,见图5。

图5 施工示意(4)

(5)拆除第1个“T”构模板系统,贝雷梁倒用至第 2个“T”构。进行第2个“T”构施工,见图6。

图6 施工示意(5)

(6)第2个“T”构混凝土达到要求后,张拉预应力束,进行合龙段施工,见图7。

(7)合龙段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张拉全桥预应力束,至此一联连续梁全部施工完毕。支架倒至右幅,进行右幅桥梁的施工,见图8。

图7 施工示意(6)

图8 施工示意(7)

4 施工要点

4.1 桩基础

钻孔桩为φ 1 m,一幅箱梁底沿纵向设8排,每排3根,满足连续梁“T”构(简支悬臂)长度和横截面范围的施工荷载。钻孔桩施工完成后,将桩头混凝土清理至设计桩顶高程,补齐桩头处箍筋,并安装预埋件(偏位不超过2 cm),浇筑接桩C30混凝土,预埋件下混凝土要求振捣密实。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清除预埋件表面混凝土残渣,在预埋件面板上画出钢管立柱位置线。承台、墩身预埋件要求与桩顶预埋件相同。

4.2 钢管立柱

单幅一个“T”构支架设8排钢管立柱,每排3根共计24根,主边跨侧各4排,其中5排钢管支承于钻孔桩之上,3排钢管柱立于承台顶面,每排立柱外侧为φ80 cm钢管,中间为φ60 cm钢管。

(1)现场根据预埋件安装精度对钢管下口进行处理,以确保钢管底口与预埋件密贴,立柱竣工高程误差为±10 mm。

(2)立柱分2节在现场用法兰盘拼成整体,应确保立柱顺直,不得有错台、折线,两法兰盘面应修整顶紧。

(3)立柱安装对位误差不大于5 mm,以纵横2个方向校正柱身垂直度,柱身倾斜度≤1/500且不大于20 mm时,即可将钢管底口与预埋件焊接固定。

(4)柱间连接系,支架横向连接系为φ218 mm钢管,纵向连接系为φ325 mm、φ400 mm两种钢管,横向连接系现场预拼成整体后吊装,纵向连接系单钢管与端头节点板预拼后单根进行吊装。

4.3 砂筒与柱顶分配梁

(1)为方便拆除支架,钢管立柱顶设置砂筒。砂筒由筒塞与筒体组成,钢筒塞内浇筑C30混凝土,混凝土必须密实并与塞顶磨平,筒体内灌中粗烘干砂,以便筒塞卸落。

砂筒安装前对立柱顶平面复测,并画出安装系统线。立柱顶高程通过调整砂筒高度,或在柱顶抄垫钢板来调整,以使砂筒顶面高程达到设计值。

砂筒使用前按设计规定的预压力进行预压,符合要求后方可安装。砂筒放置在柱头中心处,与柱头点焊固定。

(2)钢管柱顶分配梁长13 m,由2根HN800型钢坡口焊连接组成,分配梁通过砂筒与钢管柱连接成整体。每个砂筒通过筒塞四角的螺栓与柱顶分配梁相连。

4.4 贝雷梁及连接系

(1)贝雷片布置:沿箱梁横向布置贝雷片23道,每2片贝雷梁之间通过横向连接系连成整体。贝雷梁桁架顶部布置I14型钢横向分配梁。贝雷梁桁架底部横向布设6道U形螺栓同HN800分配梁连接。为保证贝雷片的整体稳定性,在贝雷梁桁架的下弦杆处用支撑架连接成底水平联。

(2)贝雷梁的安装

①贝雷梁安装前在HN800分配梁顶按设计位置安装钢楔块,钢楔块与分配梁间采用焊接连接。

②按临时支墩跨径,将4(5)片贝雷梁拼装成1组,分次起吊就位。一跨贝雷梁安装完毕后,安装上部横向I14型钢分配梁和贝雷片间连接系。

③贝雷梁组安装完成后,安装柱顶分配梁上的限位座。限位座通过螺栓与分配梁连接,限位座与贝雷梁间的空隙应用钢板抄实,并点焊固定。

4.5 边跨直线段分配梁安装

边跨直线段分配梁为21组2[22a型钢,采用分组吊装,吊装好后用角钢连接成整体,立柱与柱顶HN800分配梁采用角钢焊接连接,2[22a型钢横梁与立柱、墩身预埋件间采用角焊缝连接,焊缝高度均为8 mm。

4.6 支架的拆除

一幅连续梁单个“T”构或合龙段施工完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并按要求张拉预应力束后,将各柱顶砂筒卸砂,进行模板及支架拆除作业。支架总的拆除顺序和安装顺序相反。

5 结语

实践证明连续梁一次性浇筑1个“T”构混凝土,2个“T”构混凝土完成后,进行合龙段混凝土施工的3节段支架现浇法施工是可行的,现方案比原方案提前工期3个月,达到连续箱梁主体结构快速施工的目的,从而保证了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铁路按期铺架,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由于本施工方法只需投入1幅桥的钢管立柱,1个“T”构的贝雷梁支架、底(侧)模、内模和1套合龙段模板,因此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也大大节省了大临结构用料,提高了经济效益。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10203—2002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10002.5—2005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10002.1—2005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10002.2—2005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5]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10002.3—2005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6]余定军.三峡库区滑坡地带桥梁高支架现浇施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08(1):64-66.

[7]李 波,尹希林.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白马特大桥(32+48+32)m连续梁支架现浇施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08(4):19-21.

猜你喜欢

贝雷梁预埋件合龙
我国首座复合转体桥梁—蓼子特大桥实现“高精度”合龙
贝雷梁在道路下穿铁路站场工程中的应用
锚筋预埋件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贝雷梁支架结构计算
国内铁路最大跨度连续刚构梁合龙 中老铁路:控制性工程阿墨江双线特大桥合龙
多跨贝雷梁支架在现浇梁施工中的优化技术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成功合龙 预计6月底建成
幕墙槽式预埋件现场监理探讨
对工程预埋件施工工艺的探索
对工程预埋件施工工艺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