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例精神科意外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1-05-10李金颖

天津护理 2011年2期
关键词:意外事件精神科精神病

王 华 李金颖

(天津市公安局安康医院,天津 300240)

精神科意外是指住院精神病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的病情突然变化及其他非主观因素造成的出乎患者家属、医务人员预料的突发事件〔1〕。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不但对患者本身具有危害性,同时对医院、社会造成了许多的负面影响,也是发生护患冲突及纠纷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我院2005至2009年间所发生的30例护理意外进行分析,总结意外最易发生的环节并提出相应对策。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病例,男26例,女4例。年龄23~79岁,平均52岁。病史5~56年,平均28年。住院时间1~28年,平均12年。其中精神分裂症22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3例,癫痫2例,脑血管所致精神障碍1例,双相情感障碍1例,抑郁症1例,临床症状主要为敏感多疑、情感不协调,存在言语性幻听、关系妄想、被害妄想、被洞悉感。意外的分类及发生护理意外护士的工作年限构成见表1、2。

表1 30例护理意外分类

表2 意外事件相关护士工作年限构成

2 原因分析

2.1 患者因素 精神病患者由于病程时间长,年老体弱,骨质疏松,并伴有多种躯体疾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严重的副作用。本组13例患者均是由于年老体弱,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引起患者骨质疏松、共济失调、体位性低血压等造成骨折的发生。

2.2 护理管理因素

2.2.1 违反护理操作常规 临床上出现的安全事故多与不认真执行操作常规有关。精神科虽把安全护理与管理作为重点内容来抓,但执行制度不严和违反操作规程是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的最大原因〔2〕。本组2例护士在发药环节违反发药管理规定及流程,未按规定检查患者手、口腔、水碗,造成患者私藏药物后顿服自杀未遂。另外2例护士违反医院打水操作规定,将滚开的水倒入病房饮水罐,造成患者烫伤。

2.2.2 责任心不强 精神科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为,需要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风险防范意识。本组1例护士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在发饭时将馒头发给半流饮食的患者,造成患者噎食。本组1例护士下班前到休息室更换衣服,病房空岗,造成患者外走。

2.2.3 环境因素 重点病房、餐厅、卫生间为患者发生意外事件较多的地点。患者可能因为地面湿滑和如厕后体位突然改变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而发生意外事件。本组外伤病例中有2例是因为患者在餐厅集中活动发生口角,冲动伤人造成额部外伤;另有6例是患者在卫生间洗漱,地面湿滑摔倒造成面部及四肢外伤。

2.3 护理人员资质因素 表2显示,低年资护士(特别是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护理意外发生率占46.67%,提示低年资护士是发生意外的高危人群。低年资护士护理意外发生的频率高,与他们精神科症状学掌握不好、缺乏临床经验和耐心、细心以及未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有关。

3 对策

3.1 进行护理安全教育 培养护士安全防范意识,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班,分不同层次、不同人员进行护理安全教育,以实例教育护士,引导护士防微杜渐,吸取教训。使护士明白工作不认真负责,就会发生护理意外,就会触犯法律,使每位护士对自己负责,对患者负责〔3〕。各科室召开全科会,对发生的护理意外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措施,杜绝意外事件的再次发生。

3.2 制定操作流程,加强培训和考核 根据临床需要不断完善各种操作流程,做到切实可行。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新护士进行上岗前培训、考核,同时对低年资护士也要反复强化训练基础知识,病情观察的技巧,注意精神病专科知识关键内容的学习,熟悉精神科症状学,只有这样才能在病情观察中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意外的发生。

3.3 加强管理

3.3.1 重点岗位重点管理 加强重点病房、大门、监控等重点岗位的质量检查与管理,要求护理人员熟知病房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流程。护士长按照护理人员绩效指标及评分标准检查护理人员岗位坚守情况,安全检查执行情况,以及对饮食护理等环节质量的落实,至少做到1天3次,有效的减少护理意外的发生。

3.3.2 加强重点时间段的管理 清晨、中午、夜间及节假日等护理人员较少,患者容易发生意外。为此,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合理的排班,每个病区每班组确保12名护士上岗,主班及治疗护士均为主管护师,排班时注意新老搭配,能力强弱搭配,保证护理人员合理利用,以解决容易发生意外时间段的人力问题。

3.3.3 严格管理危险品 精神科护士必须严格执行医疗护理常规,护理操作完毕后应及时收回各种器械,每日进行1次病房及患者的安全检查,门窗、病床、玻璃等损坏时要及时维修,丢失时及时查找;患者外出检查、外出活动后,立即安全检查。尤其是探视环节,做好家属的健康宣教,不得将危险品交给患者,探视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情绪的变化,检查患者和房间有无危险品,严禁危险物品进入病房。

3.4 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优质的服务、亲切的问候、和谐的医患关系,形式多样的治疗及丰富的娱乐活动,使患者能够逐渐安心住院接受治疗。虽然是封闭式病房管理,但病房内为患者提供尽可能的自由,天气好时尽可能让患者出去户外活动,比如:打乒乓球、打羽毛球、做广播体操、室外器械活动等。在患者情绪波动时给予认真重视,尽量站在患者立场理解和同情患者,避免与患者争辩 ,护士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采取协商、友善的态度,真诚对待患者,尊重患者,以及时掌握患者心理、情绪变化,做好疏导工作。

4 小结

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意外事件是多因素的结果,其中护理人员疏忽或业务能力不足有关占有一定比例。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责任心及医德医风的教育,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水平,加强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和差错事故隐患的管理,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重点分析,明确责任,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1〕 李彩玲,陈惠爽.精神科意外事件的防范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7(3):130

〔2〕 吴明霞.精神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J].天津护理,2006,14(6):365

〔3〕 刘俊兰.29例护理差错的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J].天津护理,2009,17(4):222

(2010-08-16收稿,2010-12-17修回)

猜你喜欢

意外事件精神科精神病
脑筋急转弯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
浅析过失犯罪与意外事件的界限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论意外事件在侵权法上的抗辩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