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促进水利财审工作健康发展

2011-04-14巴彦县水务局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1年2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水利资金

巴彦县水务局

巴彦县水务局财务审计工作,在局党政班子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各级财政、审计、发展、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指导下,以国家及省、市水利财务审计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统一思想,创新思路,明确重点,求真务实,努力开创我局水利财务审计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县水利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十一五”期间水利财务审计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伴随县级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局水利财务审计工作重心发生了重大变革。2006年以来,我局的财务审计工作在局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水利中心工作,坚持水利建设和财务管理两手抓,正确处理建设与管理、开源与节流、监督与服务的关系,积极发挥财务和内审部门的职能作用,在筹措资金、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内部监督及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我县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积极筹集资金,保证了各项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需要。几年来,我们面对国家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好机遇,围绕我县水利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千方百计地组织、筹措水利资金。一是倍加重视财政的投入。通过编制水利部门预算,使财政用于水利的投入逐年增加。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县县级财政对水利投入达5000多万元,主要用于城镇供排水工程建设及国家、省、市重点项目配套资金。二是争取市级以上投资的力度逐步加大。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国家及省、市对我县的水利投资达18991万元。其中亚行贷款松花江防洪项目投入2823万元;丰农、少陵水库除险工程项目投入4155万元;少陵河堤防治理工程项目投入2558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投入4995万元;巴彦镇供水工程投入1360万元;小农水、岁修、抗旱、防汛等其他专项资金3100万元。

(二)尽快适应财政改革,提高水利资金使用效益。财政三项制度改革直接影响到水利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积极实践和大胆探索,提高了水利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部门预算编制质量明显提高。按预算编制要求,我们精心组织局属各单位加强了对预算基础数据、资料的管理,认真开展了事业单位基本支出经费测算工作。预算编制方法逐年完善,编制程序日趋规范,编制内容更加齐全,为有理、有据、有力地争取财政资金支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国库集中支付顺利进行。我局是县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重点单位,目前局属所有事业单位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实行报账制。通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加强了支出计划性,强化了资金的监控力度,缩短了资金的在途时间,提高了资金的支付进度和使用效率。三是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工作进一步规范。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对符合政府采购目录的项目均实行了政府采购。特别是对重点工程项目全面实行招投标制,规范了资金使用,节约了工程资金,同时也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不断调整优化资金支出结构,确保水利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按照公共财政的有关要求,坚持在调整资金上做文章,在资金优化配置上下功夫。一是坚持因地制宜、轻重缓急的原则,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要。如近年来,我们结合我县松花江乡和山后乡旱田多、水源缺乏的实际,积极开展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利用上级投资新建新水源工程29处,配置灌溉设备29台套,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000多亩。二是切实把农村饮水、防洪抢险、抗旱应急等工程项目放在突出位置上,在资金计划安排上重点倾斜。如“十一五”期间,为解决我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我们共计向上争取投资4995万元,用于安排解决我县106个村屯8.95万人的吃水问题;向上争取投资2823万元,完成了我县松花江堤防25.82公里达标建设。2008年为解决我县旱情问题,我们采取对农户打井实行补贴的办法,组织农户打大小抗旱井500多眼,补助资金55万元全部通过“一折通”办法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调动了农户抗旱打井的积极性。三是整合不同渠道资金,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坚持把水利基建、部分预算外资金和乡镇自筹资金进行整合,集中用于省、市确定的重点项目,在解决兴隆镇供水工程、山后乡和松花江乡高效节水项目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等方面起到了资金保障作用。如2007年兴隆镇政府自筹资金80余万元,用于配套省发改委安排的饮水工程项目,使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效益。

(四)强化对资金的监督管理,保证了水利资金的合理使用。近年来,我们在资金使用上严格遵守水利基本建设管理办法,按计划、按程序、按合同、按进度拨付资金,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和民主理财,管好用好各类水利资金。一是严格执行年度预算,维护预算的严肃性。我们按照年初财政批复的预算项目,层层控制。对机关经费支出严格审批程序,量入为出,控制预算支出,当年的事情当年办。二是不断修订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水利资金管理。近年来,我们较好地贯彻执行了《预算法》、《会计法》等国家财经法规及相关的资金管理制度办法,并结合本部门实际,针对新时期水利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先后制订了《水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等5项制度。一系列措施办法的实施,从制度上规范了水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三是坚持经常性监督检查,严肃财经纪律。十一五期间,局财务审计部门对工程项目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工作,共计开展了小农水、岁修、防汛、抗旱及其他水利专项资金36项,审计资金总额8000万元;同时配合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检查20余次。在此基础上,坚持不断地自查、自纠、自我完善。从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入手,制定并落实了四项措施:1.加强水利建设资金的计划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确保专款专用。2.对所有重点水利工程项目严格实行“五制”,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工程验收制。3.强化工程项目实施环节上的管理,确保每个项目动工前的勘察设计、施工方案、概(预)算编制等审核到位,施工中的监理签证、隐蔽工程记录、监理月报、设计变更复查到位,竣工后的工程造价审计、财务决算审计到位,杜绝高估冒算,虚列成本等现象。4.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坚持依法行政,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通过各种检查,找出我们工作中的差距与不足,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对我县水利建设资金管理、规范财务收支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都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五)水利固定资产建设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较大进展。“十一五”期间,中央和省、市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水利建设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强了水利工程建设。我县也加大了水利建设力度,掀起了全县水利建设的热潮,投入大幅度增加,水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十一五”期间我县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13000万元。我们按照国家《水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不断加强资产监管工作,强化了水利资产各环节的基础管理工作,从而保证了水利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二、今后一个时期财务审计工作的思路

随着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不断完善,国家对水利投资重点和领域将不断发生变化。同时,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为目标的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特别是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三项制度改革,带来了水利计划和财务管理工作内容、重点、方法、手段的调整和变化,势必对水利计划财务审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要认清形势,结合水利工作实际,不断调整思路和重点,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更好地为我县水利事业快速发展服务。

(一)水利财务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对水利建设的总体部署,我局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水利财务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加强水利投入,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不断创新财务管理体制机制,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坚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全面加强水利财务审计工作,为推进民生水利新发展,实现水利事业新跨越提供有力支撑。

(二)水利财务审计工作主要任务。1.转变工作职能,紧跟改革步伐。加强水利财务审计工作是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的迫切需要。因此我局财务审计工作应该按照新时期治水思路和财政改革的要求,在宏观指导、监督管理上下功夫、做文章,努力实现“四个转变”,思想观念要从“小财务”向“大财务”转变,改变传统单一的理财观念,树立以拓宽资金筹措渠道、调整资金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的现代理财观念,工作重点要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改变过去忙于日常琐碎事务的做法,调整工作重点,把主要精力集中放在研究分析国家水利产业、经济政策及水利投资重点和领域,协调内外关系,争取水利项目、资金和政策;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管理模式要从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运用新规则、新机制和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解决过去传统管理模式中难以解决的问题。2.用足用活现有政策,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努力增加水利投入。一是要深入准确把握水利资金的投资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搞好项目储备,建立种类齐全、科学合理的项目库,确保及时准确地提报符合要求的水利项目,提高项目立项成功率,积极协调好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系,创造有利于我县水利项目立项的良好人际氛围。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将利用国家及省、市加大水利投入的契机,加强巴彦港抽水站、沿江灌区30万亩水田、中小水库除险工程及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同时开展饮水安全、防汛、抗旱、节水灌溉等项目建设。二是加强部门预算管理。通过编制部门预算,向财政部门讲清楚水利工作性质,积极地向财政部门申请资金。同时,积极协调好同级财政部门的关系,确保应该用于水利的资金全部足额到位,使水利建设有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三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土资源及设备、技术优势,通过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筹集水利资金,增加水利投入,扩大投资规模,促进水利发展。3.依法理财,管好用好水利资金。一是严格按照国家财政制度及各类水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坚持学法用法,按制度办事,规范水利资金的使用管理,保证各项财务管理活动依法进行。二是进一步健全资金申请拨付制度,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办理资金的拨付手续。强化对工程项目的审查验收,确保资金按计划批复的项目及用途使用。做到事前有预算,拨付有依据,事中有监督,事后有验收,强化水利资金的有效使用。三是强化对水利资金的监督检查。将资金使用与工程项目相结合,确保资金真正用到建设项目上;将资金使用与规章制度相结合,确保各项经济活动合理合法;将资金使用与资金使用者责任相结合,增强使用者责任感;将资金使用与监督检查相结合,加强对重点工程资金审计监督,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检查、内审监督与外部监督审计三位一体的立体监督体系,强化对各级水利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计划安排合理、投入及时、支出合规、使用高效,充分发挥水利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水利资产管理工作,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一是结合水利实际,研究制定水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加强新增资产配置审核工作。二是按照分级、分类、授权管理的原则,落实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制,明晰产权,完成水利国有资产管理,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三是强化对外投资管理,规范出租出借等资产处置的审核审批流程,加强资产收益管理,确保水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四是加快水利经营性资产的结构调整,推进经营性水管单位整合重组,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提高经营性资产使用效益。五是充分发挥水利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展水利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城镇供水、旅游开发等项目建设,实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强化水利财务基础管理工作,提高财审人员素质。目前,按照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应积极探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财务管理的新路子,正确处理好集中支付与财务管理的关系。针对资金流转程序变化的实际,应该把重点放在审核各类用款计划的合理性、合法性上,切实把好各类支出关。积极与财政部门协商、探讨既符合财政体制改革精神又有利于水利资金使用、流转和监督管理的新办法,不能因改革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同时,应加强对水利财务内审人员的培训教育,拓宽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提高知识层次,促进知识更新,实现财务人员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由“资历型”向“能力型”转变,进而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提高水利财务审计工作水平。

(五)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促进水利财审工作健康发展。当前水利财务管理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咸,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各项措施,确保水利发展和改革的顺利推进。一要加强领导,把水利财务审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执行财经纪律,支持财审人员工作。二要完善制度,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把行政问责与行政监察、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行政监察、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三位一体的内部监督体系,确保财经活动健康有序进行。三要全面推行水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推动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全面加强水利财务管理,确保我县水利财务管理工作再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水利资金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