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场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三)——用药方案的制定原则

2011-04-14吕惠序

兽医导刊 2011年9期
关键词:换药疗程抗菌

吕惠序

(山东省畜牧协会生猪产销分会专家组,山东济南 250000)

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案应结合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病猪的生理、病理情况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方案,包括抗菌药物的使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在治疗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将会出现的药效和毒副作用,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用药方案。在制定方案时应遵循下列十项原则。

一、品种选择

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二、给药剂量

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给药。为了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要保证抗菌药物在体内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和维持一定的时间,一般要求药峰浓度(Cmax)大于最低抑菌浓度(MIC)数倍(有剂量依赖性的氟喹诺酮类大于8~10倍疗效最佳)。临床上使用能产生明显疗效又不引起毒性反应的量称为治疗量。低于治疗量,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还易产生耐药性。在一定范围内,剂量与药效呈正比关系,剂量越大作用越强,疗效越明显,但也不能盲目加大剂量。最大治疗量称为极量,超过极量易引起中毒(中毒量),再大可致死(致死量)。

治疗急性传染病、重症感染和抗菌药物不易到达的部位的感染(如脑部、肺部感染等),药物使用剂量宜较大(治疗剂量范围最高限),首次使用应加倍,这是突击量的原则,以便集中优势兵力给病原体以决定性打击,以后再根据病情酌减用量或按常规治疗量。在抗菌药联合用药时,借助于抗菌协同作用的发挥,使用剂量都可适当减少。

三、给药剂量务必准确

药物的用量有法定剂量与临床经验剂量之不同。法定剂量是指官方兽药典《兽医使用指南》中的剂量;临床兽医常用的剂量为经验用量。后者一般要以前者为依据灵活掌握,虽可临床发挥,但要以安全有效为原则。临床用药必须严格掌握剂量范围,用药量应准确。对有毒副作用、安全范围小、剂量要求严格的药物,如痢菌净、喹乙醇、黏杆菌素、链霉素、强力霉素、磺胺类,应严格按法定用量使用,不可随意加大剂量,同时要严格按体重计算用量。特别提示的是替米考星注射液,仅适用于牛,对猪的心脏毒害特别大,不要轻易使用。笔者曾试用某药厂的单方5%替米考星注射液中试产品,结果吃了大亏,采用10 mg/kg体重,猪即出现呼吸急促、呕吐和惊厥等中毒症状,采用20 mg/kg体重,猪死亡75%。目前仍见不少报刊介绍猪用量10~20 mg/kg体重,笔者不敢苟同。

四、严格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与次数给药

抗菌药物有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两大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是时间依赖性药物,药物浓度超过最小抑菌浓度的时间长短是维持药效最关键的因素。当浓度达到较高水平后再增加浓度并不能增强其杀菌作用,而应通过增加给药次数来提高疗效。青霉素肌注后吸收迅速,有效血药浓度仅可维持6~8 h,只有频繁给药以使血液中药物浓度高于其对病原体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才能获得最佳的杀菌效果,因此必须每日至少注射2~3次。而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浓度依赖性特征。在日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单次给药可获得比一日多次给药更大的血药浓度,从而明显提高抗菌活性和临床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和注射应激,所以可采取每日注射1次的办法,但剂量要按日剂量计算。

五、按疗程给药

对于细菌性传染病,一定要有足够的疗程,疗程因感染程度不同而异。一般要持续使用抗菌药物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48~72 h,彻底杀灭入侵的病原体,才能保证确切的疗效,决不可给药2~3次后,见体温下降、症状见轻、病情稍有好转就停药,或者未见效果马上换药,否则会导致疾病复发或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给以后的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对一般感染性疾病,杀菌药一般以3~5日为一疗程;抑菌药尤其磺胺类药则要求5~6日为一疗程,每日的用药次数和给药间隔时间应按《兽药使用指南》及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但对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败血症等则需较长疗程(一般疗程为5~7 d)方能彻底治愈,避免复发。但疗程也不可过长,否则不仅造成经济浪费,还会造成不良反应,甚至引起二重感染。

六、掌握换药原则

治疗感染过程中,换药与否,应根据抗菌药物对病猪的治疗情况而定,由于感染的治疗过程有其一定的自然规律,一般最初的72 h不宜改换药物,除非病情明显恶化或根据病原诊断结果需要改换(对于临床效果不显著的急性感染,用药后48~72 h内应考虑换药或加大药物剂量);如72 h后,疗效仍不明显,应及时更换药物,或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另外应注意,换药时不宜在同一类抗菌药物之间替换,应尽可能选择不同种类的药物,以防交叉耐药而延误治疗。

七、选择最适宜的给药途径

给药时,要根据病情缓急、用药目的及药物本身性质来确定最适宜的给药途径。静注几乎可立即见效,其余依次为肌注、皮下注射和内服。危急病例,宜静注或静滴;治疗肠道感染宜口服;严重消化道感染并发败血症、菌血症时应内服并配合注射给药。青霉素G内服无效,必须注射;氨基糖苷类内服很难吸收,作全身治疗时,必须注射给药。

八、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

用一种抗菌药物便可达到治疗目的,不应轻易采取联合用药。但对于有严重混合感染或病原未明、病情险恶的危急病例,在用一种抗菌药无法控制病情时,可适当采取联合用药,以求获得协同用作扩大抗菌范围,但一般使用两种药物联合即可,最多三种,没有必要合用三种以上的抗菌药物。

九、避免重复使用有效成分相同而商品名各异的药物

目前市场氟苯尼考、恩诺沙星、长效土霉素等抗菌素的商品名多达几十种,用时一定要看清有效成分,防止重复使用而造成超量中毒。

十、掌握人畜之间的剂量关系

一般说来,人与15 kg犬的用药剂量相同,50 kg猪的用药剂量为成年人的2倍,25~30 kg猪可与成年人用药剂量相同。

猜你喜欢

换药疗程抗菌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白藜芦醇抗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无花果煎汤熏洗治疗痔疮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