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长株潭农民工培训体系的构建

2011-04-13勇,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两型社会农民工培训

何 勇,徐 辉

(1.湖南师范大学 校长办公室,湖南 长沙 410081;2.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系,湖南 长沙 410004)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长株潭农民工培训体系的构建

何 勇1,徐 辉2

(1.湖南师范大学 校长办公室,湖南 长沙 410081;2.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系,湖南 长沙 410004)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改革试验区,对城市群内农民工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农民工培训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长株潭农民工培训还存在着对农民工培训的认识不到位、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不适应、培训模式和培训方法落后、培训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要更快地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加深对农民工培训的认识,构建适应“两型社会”建设和市场需求的培训内容体系,建立形式多样的培训模式,建立强有力的保障体系。只有构建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才能真正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服务。

“两型社会”建设;农民工培训;培训体系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对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对长株潭农民工的素质和职业培训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再次对农民工培训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管理职责等进行了明确。长株潭农民工培训体系的合理构建和完善,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两型社会”建设对农民工的新要求

1.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

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定位是: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湖南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引导区,中部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的生态型城市群。试验区的特色是“两型”,核心任务是“两新”,载体是城市群,根本措施是综合配套改革,着重点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总体要求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1]农民工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规范对“两型社会”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民工不仅应该自觉摒弃传统观念和习俗,逐步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而且还应该从自己做起,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加强资源的集约利用。

2.较强的生产劳动技能

“两型社会”建设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为主导战略,以“两新”促“两型”,力图加快形成“两型”产业体系、技术体系和城镇化格局。目前,像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株洲电力机车和南车时代等制造企业都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实施扩能改造,提升制造能力和水平;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步伐加快。这些变化,都要求农民工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3.较好的经营管理素质

“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在试验区加快构筑以农业科技进步为支撑,以现代、高效、绿色、生态、安全为目标,以休闲农业为配套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集中发展专业化、区域化、特色化的优势农产品。同时,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就对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和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具体表现为农民要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品牌意识、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防范风险能力等,能够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自主创业。

二、长株潭农民工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湖南省统计局发布的2009年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统计,长株潭区域总人口为1 342.28万人(长沙664.22万,株洲382.8万,湘潭295.26万),其中农村人口586.28万人(长沙248.22万人,株洲190.25万人,湘潭147.45万人),城镇人口756万人,农村人口占长株潭区域总人口的43.68%。农村人口中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偏低,已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一个障碍。对农民工进行科学合理、规范有序且有针对性的培训,势在必行。目前,长株潭农民工培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农民工培训的认识不到位

长株潭城市群处于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的中部地区,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农村还基本上没有形成对农民工培训价值的正确认识。

(1)在政府层面,相关政府部门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关注不够。表现在:第一,认为对农民工培训没有意义,不同程度地存在“不用管”、“不愿管”、“管不了”的思想,培训工作进展不快。第二,政府的培训工作宣传不到位,许多农民工不知道政府组织实施的农民工培训工程,不了解培训费用减免政策,不清楚城镇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导致参加培训的农民工数量不多。第三,由于农民工培训工作本身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相反还需要增加政府投入,有些地方的政府就不组织专门机构,不拨专项经费,致使农民工培训工作很难开展。第四,政府投入经费严重不足。尽管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农民培训的力度和投入,启动了“阳光工程”,中央财政用于补贴农民培训的“阳光工程”经费为每年2.5亿元,然而相对于我国75 000万农民来说,投入到每个农民的培训费用是相当少的[2]。第五,目前负责劳动力技能培训的主要单位是农业、劳动人事、科技、林业、教育等部门,这些部门培训主管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工作缺乏统一领导。这些认识上的不足,使长株潭农民工的培训多流于形式,培训效果难以保证。

(2)在企业层面,企业参与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信心。一方面,很多企业没有投入相关的培训费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虽然规定了用人单位开展农民工培训所需经费从职工培训经费中列支,职工培训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1.5%的比例提取,计入成本在税前列支[3],但实际上,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投入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比例,而用于农民工培训的经费基本上没有。另一个方面,企业的培训投入存在一定的风险。企业是以提高企业组织的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企业培训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通过影响企业的投入来影响企业的绩效。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以赢利为目标的企业对农民工的培训实际上是一个企业与农村劳动力的双头博弈。按照博弈论的相关理论,企业选择培训员工与农民工选择留在企业是最理想的纳什均衡状态。但是企业和农民工都有可能不是完全的理性人,企业的培训投资易发生收益外泄,农民工会发生流动或跳槽的情况。因此长株潭的企业长期以来存在对农民工重使用轻培养的状况。

(3)在农民工自身层面,农民工对培训认识不足,不想或不愿参加培训。由于大部分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为临时性随机选择,并没有明确的职业偏好和选择目标,这种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导致长株潭城市群相当部分农民工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动因参加培训。另外,农民工参加培训要承担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两方面成本,直接成本包括学费、书费和杂费等,机会成本是指接受技能培训而放弃的就业的潜在收益。由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农民工缺乏对培训后继效益的正确评估(应由培训专业机构协助完成),缺乏发展眼光,这也影响和制约了农民工自觉、主动地参加培训。

2.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不适应

培训专业与学习内容应该直接与农民工未来就业相关,只有按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开设课程,培训农民工,培训的人才会受到社会的欢迎。目前,长株潭地区的农民工培训存在与就业需求相脱节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训机构的自身发展。表现在:

(1)有相当一部分培训单位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民工对技能要求的特殊性,缺乏优秀师资,切合实际的培训教材不多,导致重理论教育,轻技能培训,实践教学严重不足,缺乏对市场的把握。

(2)在培训内容和专业设置上,仍然以服务业专业的初级人才培训为主,对日益发展的长株潭城市群的现代化大工业、制造业所需的技工技能培训较少,对于进城务工必备的公共知识、法律保护知识、维权方式等涉及的更少,专业设置层次普遍偏低。有的培训内容仅限于社区服务或自谋职业的相关技能,难以适应“两型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全面要求。

(3)地方农民工培训内容趋同率高,吸引力不强。根据2007年湖南农调队对湖南全省各地市农民工培训主要工种的统计发现,各地市的农民工培训工种的趋同率高达76%。[4]

3.培训模式和培训方法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1)农民工培训的模式不合时宜。目前,长株潭城市群大部分的农民工培训机构规模小,实力有限,无法引进现代化的培训模式和教学手段。而且,从事农民工培训的师资力量薄弱,部分老师缺乏实践经验,培训缺乏实用性,不符合现代社会技工培训的“双师型”师资要求。

(2)传统的定时定量定方式定地点的“固定式”培训,限制了农民工参加培训。农民工参与培训存在明显的机会成本,而且固定的培训时间和地点有可能与工作时间相冲突,要求农民工放弃机会成本,并投入一定经济成本参与培训,其可能性是十分小的。

4.农民工培训的保障体系不健全

(1)农民工培训的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尽管农业部等六部委早在2003年就颁布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规定了具体的培训目标和任务,以及推进农民工培训的具体政策措施,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由于缺乏相应的严格的管理条例和办法,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各级政府在实施时多流于形式,成效不明显。

(2)培训投入的机制不健全。农民工培训经费主要应该来自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用人单位及劳动者个人。在制度和运行环境具有高度不稳定性的大背景下,企业和农民工之间往往缺乏长期稳定的合约关系,因此企业更看重短期的成本收益,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也使农民工不能对自身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正因为如此,目前对农民工培训投入是比较单一的政府投入机制。但农民工数量太大,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投入比例过小,难以形成效益。

(3)农民工培训缺乏健全的市场评估体系。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和机构,有些培训机构只追求参加人数不关心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虽然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人数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技能水平普遍不高,整体素质没有明显改善;有些培训项目在内容和效果上与用工实际脱节,真正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培训项目往往收费很高,农民工难以承受。

三、长株潭农民工培训体系的构建

1.以“两型社会”建设为目标,加强对农民工培训的正确认识

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加强对农民工培训的正确认识,认识到农民工培训问题是全社会问题,需要动员全社会来做好这项工作。

首先,应强化政府责任,整合农业部门、教育部门、劳动部门相应的培训机构的资源,发挥其综合作用,既可以令农民受益,又节省国家资源,杜绝重复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将农民工培训质量以及农民工转移就业数量列入当地政府工作计划和年度考核目标,充分调动多部门相互配合的积极性。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作法值得借鉴,例如英国的教育与技能部长Charles于2004年5月宣布实施彻底的学徒制度改革,取消了原来对年龄的限制,成人也得到在职培训的机会。受训者从1997年的75 800人增加到2004年的255 500人,大约有1/4的16岁青年受到学徒制培训[5],极大地普及了就业技术培训。

其次,强化企业作为培训主体的作用。企业作为培训主体,其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到培训实施的整个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为了保证自己市场份额的稳定及扩张,企业不仅关注硬件设备的建设,也应重视人力资源投资,并积极参与就业培训体系诸多活动。因此在长株潭城市群的农民工培训中,要大力提高企业的参与力度,使企业参与培训的需求评估、培训的实施和培训的评价反馈的每个过程,提高农民工转移培训的成效。[6]

最后,要充分调动农民工的培训需求和积极性。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与农民工的沟通,把市场需求、企业要求、技能要求及时传递给农民工,使他们明白参加培训的重要性。同时,认真落实“先培训、后就业”,“先持证、后上岗”的用工制度,刺激培训需求,充分调动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2.构建适应“两型社会”建设和市场需求的培训内容体系

(1)提升培训规模与培训层次。“两型社会”建设需要农民工的大力参与,目前仅长沙市就有农民务工人员近40万人,随着长株潭城市化率提高,长沙市还有63万农业人口需要向非农转移。同时,长株潭试验区技术工人还不到工人总数的22%,三个城市都面临严重的“技工荒”。长株潭城市群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在这些技能型人才中,农民工要占40%,在高技能型人才中要占到15%。[7]

(2)加强就业培训。就业培训给农民工“看家本领”,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要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针对长株潭农民工就业的行业与特点,培训重点是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制造业、加工业、服务业、电子等用工量大的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

(3)增加创业培训。鼓励创业不仅有利于拓宽农民工的就业门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有利于实现农民工的个人价值。当前,“两型社会”建设正面临着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使命,农民工培训应探索一条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促进新模式,为农民工中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开展创业培训。在进行创业培训时不仅要对受训者进行创业知识的教育,也要注重创业知识和创业实践相结合。以“培训、引导、扶持”为方针,通过培训,让受训者真正掌握创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和运作规程;通过引导,帮助受训者选准投资项目,提高创业的成功率;通过扶持,落实优惠政策,使大多数受训者能把企业办起来。[8]

3.建立形式多样、灵活有效的培训模式

(1)在培训对象上,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层次进行培训。对于知识文化水平中等的大多数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有一定技术难度的、要求不太高的技术工种和规范化管理操作方面的系统培训,使农民工由纯体力型向体力技能型转变。对于少数知识文化水平偏低,没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难度不大、要求较低、容易操作的技术工种培训。对于知识文化水平稍高的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难度较大、要求稍高、精密技术工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

(2)在培训形式上,应当根据农民工的工作特点采用集中授课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可以把课堂开在工地、车间。在开课时间上可采取脱产和业余相结合,学制上也可以采取系统培训和一技一能的短训或超短训班结合的形式。在教学手段上,采取传统的教学和现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光盘,使农民工在业余时间自学。

(3)在培训方法上,实行多元化培训。既可以与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合作,举办针对行业特点的专业技能培训,也可以与农民工市场合作,把培训和向用人单位的农民工推荐结合起来,还可以与农民工集中的企业合作,送教师、教材到企业,让企业参与培训。

4.建立强有力的农民工培训保障体系

(1)为农民工培训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长株潭城市群三市都应该从“两型社会”建设的角度,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输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工作,制定一系列管理条例和办法,建立就业资格准入制度,规范和落实农民工培训计划。县、乡两级政府应立足本地资源,瞄准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效利用自身资源,认真实施“阳光工程”、“扶贫工程”,对就业培训的健康发展起到正确引导和指明发展方向的作用。

(2)建立多元化的农民工教育培训投入机制。解决农民工培训资金不足的关键是建立农民工培训投入分摊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除了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扶持力度外,由于企业和农民工自身也是培训的直接受益者,所以也应建立起企业和农民工对培训的有效投入机制。

(3)注重培训和就业前后的信息反馈,促进培训的实效性。第一,长株潭城市群应建立市、县两级单位,加强地方化、特色化和实用化农民工就业和培训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就业信息平台,在政府的引导下让网络信息真正成为农民工实现自身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第二,各培训机构在进行农民工培训时,要深入开展市场调查,及时掌握劳动力市场信息,加强对各类企业情况的考察分析,及时与劳动就业部门沟通,通过订立合同建立紧密的长期合作关系,解决学员就业的后顾之忧,并注重对培训学员的就业安置和跟踪服务。

[1]朱翔.“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湖南发展思路探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4.

[2]廖金萍.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的农民工培训模式选择[J].南方农村,2008,(3):45.

[3]农业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Z].2003-09-09.

[4]曾红彪.湖南农民工培训体系构建研究[EB/OL].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25.

[5]张砚清.英国现代学徒制对广东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46.

[6]王 娜.我国农民工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19):21.

[7]王运宏.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农民工培训创新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10,(2):13.

[8]余海燕.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重庆市农民工培训体系的构建[J].中国西部科技,2010,(9):51.

(责任编校:彭大成)

Construc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raining System in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Area under the Two-type Society Background

HE Yong,XU Hui
(1.The President Offic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1,China;2.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Trade of Chansha Civil Administration College,Changsha,Hunan 410004,China)

As“the Two-type Society”reform testing area,the city agglomeration of Changsha,Zhuzhou and Xiangtan has raised a high demand of its migrant workers’qualities and also a new challenge of their job training.At present,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as inadequate cognition of migrant workers’training,disharmony between its training contents and social markets,backward training mode and training methods and imperfect training security system.To promote“ the Two-type Society”construction and speed up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we must emphases migrant workers’job training,make its training contents adaptable to the needs of the“the Two-type Society”and social martket,set up various forms of training mode and build a strong security system.Only by constructing a series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raining system,can we really improve migrant workers’qualities and overall abilities,and thus quicken the“the Two-type Society”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the Two-type Society”;migrant workers’training;training system

G71

A

1000-2529(2011)03-0083-04

2011-01-20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长株潭‘两型社会’农民工培训模式研究”资助(2009ZK3043)

何 勇(1968-),男,湖南道县人,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徐 辉(1969-),女,湖南永州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副教授。

猜你喜欢

两型社会农民工培训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图书馆治理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长株潭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分析研究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金融支持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