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抚州市“十一五”期间发展散装水泥工作回顾

2011-04-13倪贵祥

散装水泥 2011年2期
关键词:十一五抚州市供应量

倪贵祥

“十一五”期间,抚州市散装水泥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散预办、市工信委的关心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和发展散装水泥的政策、法规及文件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行依法兴散的各种措施,扎实推进城区“禁现”工作,科学调整水泥产业结构,推动散装水泥发展由粗放型、简陋型向高起点、规模化发展,抚州市散装水泥工作走上了快速发展道路。发展散装水泥事业所带来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日益凸显。回眸过去五年抚州市散装水泥工作成就,我们倍感自豪。

一、回眸“十一五”散装水泥工作成就

1、散装水泥供应量、散装率快速增长。进入“十一五”以来,市散办坚持“限制袋装,鼓励散装”的散装水泥政策导向,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己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实现了本市散装水泥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散装水泥供应量、率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散装水泥供应量150.3万吨,比“十五”期间累计散装水泥供应量57.85万吨增长1.6倍。2010年散装率达47.43%,比“十五”末的散装率31.75%提高了15.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3.1个百分点。

2、预拌混凝土生产发展迅猛。“十一五”期间,本市预拌混凝土生产实现“零”的突破,发展迅速。“十一五”末,全市已建成投产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有6家(其中:市城区3家;县域3家),在建的有4家。有180型预拌混凝土生产线1条、150型预拌混凝土生产线2条、120型预拌混凝土生产线7条、混凝土搅拌车98台、混凝土泵车21台,设计生产能力达360万立方米/年,现实际生产能力200万立方米/年。预拌混凝土实际供应量逐年提高,从2007年的4.3万立方米/年,增加至2010年90.3万立方米/年。“十一五”期间累计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139.2万立方米。

3、散装水泥综合配套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按照国家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通过政府调控和市场运作,全市先后关闭了6条机立窑生产线,合计淘汰落后的水泥产能60万吨,新建100万吨粉磨生产线2条,在建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1条。结构调整在推动水泥企业向规模化发展的同时,散装水泥设施也逐步由粗放型、简陋型向高起点、规模化发展,综合配套能力显著增强。全市散装水泥综合配套能力由“十五”末的22万吨/年,提高到120万吨/年。据统计,全市可投入使用的散装水泥发放库18座,专用汽车20辆,散装罐78个,实现了散装水泥装、卸、计量自动化。

4、节能减排社会综合效益显著。“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散装水泥供应量150.3万吨,相当于节约优质木材4.96万立方米,节约标煤11 723吨,电1082万千瓦小时,烧碱3306吨,棉纱601吨,同时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5 671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705吨,减少粉尘排放6763吨,节约水泥近10万吨,创社会综合经济效益近亿元。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劳动条件,保护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

5、开展了市城区“禁现”工作。继2008年5月《江西省促进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后,2009年 4月抚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抚州市关于贯彻落实〈条例〉实施细则》。2009年7月1日以后,市城区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从此,抚州市的“禁现”工作全面展开,为本市预拌混凝土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6、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管工作日益规范。“十一五”期间,市散办按照国家、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有关规定,强化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管工作,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市建立了以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征收为主、其他渠道征收为补充的专项资金征收体系。“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1494万元(其中:市本级581.7万元;县级912.3万元)。制定了“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指南”、“散装水泥专项资金返退指南”、“申请散装水泥专项资金补贴规定和办理程序”和专项资金使用申报、评估、审核等各项管理制度,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管工作规范有序。

7、散装水泥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逐步完善。2009年4月,抚州市政府出台了《抚州市关于贯彻落实〈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这是本市继《条例》出台后,第一部与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本市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法律支持,是本市散装水泥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南城、广昌等县先后出台了贯彻落实《条例》实施意见。按照《条例》规定,各县相继成立了散装水泥办公室,其中:广昌县散装水泥办公室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乐安县散装水泥办公室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其他为工信委内设机构。配备有专(兼)职工作人员,县级散装水泥队伍初步建立。散装水泥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对本市散装水泥向更高层次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8、宣传工作有所增强。“十一五”期间,市散办以宣传贯彻《条例》和《实施细则》为契机,加强了对散装水泥政策的宣传力度。在工作中围绕发散行政法规、环境保护法规和相关政策、措施强化宣传攻势。利用报刊、电视、网络、标语等多种媒体营造浓厚氛围,做到“集中宣传和经常宣传相结合,社会宣传和行业宣传相结合”,从思想上增强各级政府和企业领导的责任意识,生产使用单位的法规意识,提高其发散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举办了“抚州市关于贯彻落实《条例》实施细则正式施行暨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新闻发布会和2009年抚州市发展散装水泥、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宣传周暨“禁现”启动仪式,在抚州电视台《今日关注》栏目制作了15分钟的发展散装水泥、禁止施工现场搅拌宣传片。为本市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展望“十二五”散装水泥发展

1、散装水泥供应量、率同步增长。计划到“十二五”末全市散装水泥年供应量达到100万吨,力争110万吨;散装率达到58%,力争达到60%。

2、预拌混凝土稳步发展。计划到“十二五”末全市预拌混凝土年供应量达到350万立方米;生产企业增加到14家以上,总生产能力达到550万立方米/年。

3、预拌砂浆实现“零”的突破。“十二五”期间建成1~2家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形成30万吨生产能力,计划到“十二五”末全市预拌砂浆年供应量达5~10万吨。

4、市城区全面“禁现”,加快县城区“禁现”步伐。计划到“十二五”末,市城区全面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和使用袋装水泥,并着手开展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同时,加快县城区“禁现”步伐,计划到“十二五”末,全市有6个县实现禁止县城区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逐步推行乡镇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工作。

5、加快“依法治散”和“科技兴散”的步伐。“十二五”期间,市散办将加大“依法治散”力度,正确使用经济、法律等必要的行政手段,积极促进散装水泥的发展。同时,加快“科技兴散”的步伐,着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散装水泥新技术、新装备,创造条件建立现代化的散装水泥物流系统,发展大容量、高效率、低噪音、无污染的散装水泥发放、接收、中转、运输和使用系统,实现散装水泥管理的计算机网络化,不断提升散装水泥设施设备综合配套能力和技术水平。

6、加强机构建设,建立高效、稳定的散装水泥工作队伍。“十二五”期间,市散办当务之急是要继续争取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一定要在2011年解决单位机构编制性质,将市散办转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同时,建立健全县级散装水泥工作机构,力争全市各县级散办有编办批文、有人员编制、有牌、有工作人员、有办公场所,建立高效、稳定的散装水泥工作队伍。

7、加强结构调整,优化企业发散能力。“十二五”期间,市散办将按照国家新的水泥产业政策,在新一轮水泥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发展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和大型粉磨生产线,坚决、彻底淘汰落后的水泥产能。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形成一批高起点、规模化的生产企业,同时抓好散装设施设备建设,提高发散综合能力和科技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散装水泥发放能力弱、发散设施落后的状况,以适应本市散装水泥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

8、强化专项资金的征管,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能。“十二五”期间,市散办将根据国家和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政策,强化专项资金管理,严格依法征收,努力拓宽专项资金征收面,严格把关、应收尽收,消除征收盲点,提高专项资金的征收率。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作好专项资金的收支计划,根据散装水泥工作特点,建立完善的专项资金使用申报、评估、审核等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和监管力度,确保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真正用在散装水泥事业上。充分发挥征收专项资金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鼓励、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设施建设,促进发展资金多元化。规范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建设项目投入,不断提高全市散装水泥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9、加大宣传力度。“十二五”期间,市散办将加大散装水泥宣传力度和深度,利用新闻媒体、网站、公益广告、展览会、交流会、现场会、宣传周等形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散装水泥宣传活动,多层次、多渠道地普及散装水泥知识,提高社会各界对发展散装水泥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使社会各界能够充分认识到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社会的作用,转变人们长期使用袋装水泥、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的旧观念,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为发展散装水泥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十一五抚州市供应量
尧曦燕作品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抚州市审计局首次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
鼓浪屿
“十一五”至今广西农科院产业支撑能力分析研究
货币供应量 (年底余额)
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
货币供应量
“十一五”时期环保投入的宏观经济影响
宁夏科技发展规划创新体系建设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