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科技发展规划创新体系建设评价研究

2014-09-24杨芳,冯榆霞,牛国元

科学与管理 2014年4期
关键词:十二五宁夏

杨芳,冯榆霞,牛国元

摘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科技规划实施的成败。以宁夏“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有关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容为评价对象,重点从规划发展目标实现程度、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研究,并提出编制和实施科技发展规划时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科技发展规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十一五;十二五;宁夏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4.04.004

构建具有宁夏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是宁夏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因此,创新体系建设进展与取得成效是否达到了科技规划的预期目标,直接关系到科技规划实施的成败。所以,对科技规划中创新体系的建设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1 评价对象的界定

根据区域创新理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地区科技、经济部门和有关机构之间相互协调、良性互动,促进创新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融创新执行机构、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创新要素于一体的复杂系统[1]。由于区域创新体系涵盖范围广、主体多,给科技规划的编写和评价带来一定困难。

比较宁夏“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时期的科技发展规划中有关区域创新体系的内容[2-3](如表1),可以看出,在发展目标的设定上,“十一五”规划按照自治区级和国家级分别提出了非常具体的量化目标,且涉及的载体类型也较多,除了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研发平台外,还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公益性研究所等科技服务平台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而“十二五”规划则重点突出了几类研发平台的建设目标,且未按照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分层次设定具体目标,相对而言比较笼统。在重点任务的确定上,“十一五”规划提到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和四类平台建设,基本包括了区域创新体系涵盖的所有内容;而“十二五”规划则只提了四类平台的建设。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十一五”规划力求全面、具体,而“十二五”规划则更加强调重点突出。

表1 宁夏“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规划区域创新体系相关内容比较

规划时期

具体内容 “十一五” “十二五”

发展目标 新建10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0个自治区认定企业技术中心、5个行业或地区性生产力促进中心和5个科技企业孵化器;

争取2~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重点实验室、3~5个企业技术中心进入国家级行列,2~4个公益性研究所进入国家农业区域创新中心行列。 搭建完善50个科技创新平台,即搭建并完善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认定国家和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达到70个以上,建立完善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100个。

重点任务 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2)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

3)完善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

4)建立和完善研究实验平台;

5)建立和完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6)建立和完善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7)建立和完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1)加快建设科技研发平台;

2)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3)加快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4)加快建设科技服务平台。

本文以宁夏“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有关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容为评价对象,重点从规划发展目标实现程度、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4-5],其中“十一五”是事后评价,而“十二五”是中期评价,评价时点为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

2 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2.1 “十一五”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如表2),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总体良好,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或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任务均圆满完成;自治区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任务分别完成80%、75%。而规划原定目标“争取2~4个公益性研究所进入国家农业区域创新中心行列”无法评价,这是因为,“国家农业区域创新中心”是继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后,由中国科学院卢良恕院士提出的,后来被各省在农业工作报告或规划中广泛采用[6]。但由于国家并未正式命名,因此宁夏是否有研究所进入国家农业区域创新中心行列不好判断。

表2 “十一五”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创新体系建设

主要指标 2005年数值

(“十五”末) 2010年

目标数值 2010年

实际数值 完成情况

评价

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 18 21 100%

自治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7 12 14 100%

自治区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20 50 40 80%

行业或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5 10 10 100%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4~5 3 75%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0 1~2 1 100%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5 8~10 9 100%

国家农业区域创新中心 0 2~4 0

技术创新中心 0 -- 45

另外,“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是宁夏“十一五”期间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自2008年启动以来进展迅速,成效明显,但在规划中并没有涉及。

2.2 “十二五”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十二五”期间,规划主要目标在头两年内总体进展情况良好,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及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任务均已完成过半,其中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任务已提前超额完成,但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任务仅完成40%,稍有滞后。同时,通过对创新平台的内部层次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各创新平台在“十二五”前期的数量增长全部集中在自治区层面,国家层面一个也未增加,说明创新平台的建设仍然处于较低层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3 “十二五”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主要指标中期完成情况

创新体系建设

主要指标 2010年数值

(“十一五”末) 2015年

目标数值 2013年6月

实际数值 完成情况评价

重点实验室 15 20 17 40%

自治区级 7 9 +2

省部共建 4 4 未变化

培育基地 3 3 未变化

国家级 1 1 未变化

工程技术中心 24 30 32 133%

自治区级 21 29 +8

国家级 3 3 未变化

技术创新中心 45 100 85 73%

企业技术中心 49 70 61 57%

自治区级 39 51 +12

国家级 10 10 未变化

3 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3.1 “十一五”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十一五”科技规划提出了创新体系建设的七项重点任务,总体完成情况良好(详见表4)。

3.2 “十二五”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十二五”科技规划提出了创新体系建设的四项重点任务,目前进展良好(详见表5)。

表4“十一五”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评价结论 主要支持证据

(1)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企业研发投入已占到全区R&D经费投入总量的75.4%,成为名副其实的投入主体。

·依托科技型企业大力培育组建各类创新平台共143个,占全区创新平台总数的77%;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科技机构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的比例由2006年的20.83%增加到2010年的35.29%,居全国第四。

·企业承担国家和自治区各类科技项目的数量和获资助经费总量一直稳定在70%以上,企业成为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的主体。

·大中型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区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由2006年的15.12%大幅上升到2010年的54.9%;“十一五”以来宁夏获得的1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由企业牵头完成的获奖成果有6项,企业参与完成的有2项;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成果产出的主体。

(2) 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推进 ·高校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一是基础研究水平迈上新台阶。2006-2010年,宁夏大学和宁夏医科大学分别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8项、57项,占宁夏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的77.5%。二是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2010年,宁夏大学草业科学获批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史获批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新增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宁夏医科大学被批准在外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3个学科立项建设博士点。三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取得新成效。宁夏大学建设了一批科技示范基地,惠及农民近100万人,支持了自治区13个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了40余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转制院所实现可持续发展。自治区科技厅自2007年起设立了转制院所扶持专项,每年安排经费400万元,以支持创新项目的方式支持转制院所根据市场需求、并结合自身技术和人才优势组织实施项目。

(3) 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服务组织网络基本建成。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到260余家,先后建成宁夏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宁夏农业科技服务“110工程”建成了区县乡三级连通、横向协调的工作体系。

·创新服务平台陆续搭建。搭建和完善枸杞、马铃薯、天然药物及生物发酵、牛羊饲料、中药材等各类技术服务共享平台19个。

·信息服务系统同步建立。陆续建立了宁夏知识产权交易系统、枸杞科技信息网络等专业信息服务系统。

·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向纵深推进。2010年,全区科技特派员总数已超过5000人,累计引进农业新品种489个,示范、推广新技术298项,实施各类创业项目412个,申请专利100多项。同时还启动了企业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招聘106名企业科技特派员派往97家中小型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工作。

(4) 研究实验平台建设成果丰硕 ·组建起15家重点实验室、2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家技术创新中心,基本形成涵盖宁夏优势学科、重点产业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2006年以来,创新平台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53项,获资助经费1.4亿元;获横向技术服务收入近2亿元;登记省部级科技成果73项,获得国家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6项;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30项,获授权专利92项,发表论文1035篇,出版专著25部。

(5)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基本建成 ·完成了西北区域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和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农科院3个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分中心的建设任务。到2010年底,全区入网仪器已达525台,入网单位62家,仪器总值超过2.4亿元。

·大型科学仪器网累计访问量达到22万次,入网仪器利用率从2006年的62%提高到2010年的79%,对外服务次数由2006年的2210次提高到2010年的5123次。

(6) 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初具规模 ·全区总种质资源中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贮藏入库量合计10665份,经济林木优质品种资源圃收集花灌木、葡萄、枣等经济林优新品种100种,枸杞种质资源圃收集枸杞种质资源7种2000份。

(7)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升级 ·全区电子期刊总量共计为21.07T,其中自建数据库21种,网上包库5种,镜像站点30个,光盘库8个。

·建立了“宁夏科技文献协作共享网络门户网站”,开通了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银川服务站。

表5“十二五”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评价结论 主要支持证据

(1) 科技研发平台建设有序推进,研发实力大幅提高 ·出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财政支持自治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意见》每年拿出1个亿设立“创新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各类研发机构;

·各类研发平台数量由2010年的133个增加到目前的195个。

(2)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断完善,支持方式不断优化 ·银川科技园破土动工,计划用3至5年时间,建立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和中试基地,为银川乃至全区的科学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

·2012年底,依托国家科技成果网、宁夏银星能源等机构共同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宁夏)服务示范基地”,为引进创新资源,加快成果转化搭建重要平台。

·启动科技金融工作大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2012年筹集近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全区64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4.6亿多元贷款给予利息补助。

(3) 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使用效率明显提高 ·对《宁夏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仪器利用效率;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银川镜像站的设立成功实现了与国家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的对接;

·宁夏农林科学院与清华大学中国知网电子出版社联合建设了“宁夏科技数字网络图书馆”,预期将建成一、二、三级网络图书馆180多个。

(4) 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加快,服务效果逐步凸现 ·由企业牵头成立了羊绒、煤化工、冶金法多晶硅、清真牛羊肉加工等4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主导。

·2012年科技厅试点实施科技金融项目对接后,搭建了区内金融机构、科技型中小型企业面对面进行融资需求沟通的桥梁,取得了积极成效。

·现有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8家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总面积达17.5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中小企业223家,目前在孵小企业200余家。

4 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评价结论及建议

4.1 评价结论

4.1.1从规划编制水平看

“十一五”科技规划立足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比较全面的勾画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蓝图,并设定了较为具体的发展目标。评价表明,“十一五”期间,规划实际实施情况与规划原定目标吻合度较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可操作性,但也存在个别指标选取失误、无法评价其实现程度的问题。相比之下,“十二五”科技规划的编制更加突出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主要指标的设定上更加突出了总量目标,而未设定反映内部结构的质量指标;且只对创新平台建设提出了明确的量化目标,而对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其他平台建设未提出量化目标,只有定性描述,给规划实施和评价留有空间和余地。

4.1.2从规划实施效率看

“十一五”时期宁夏创新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规划预期目标,初步形成了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生产力促进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专利服务机构等为主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以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文献信息共享平台等为主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十二五”前期,宁夏创新体系建设进展顺利,阶段性目标如期完成,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尤其在科技金融、成果转化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区域创新体系的短板建设方面措施得力,成效明显;但在创新平台的质量提升方面尚未有新的突破。

4.1.3从规划实施效果看

“十一五”科技规划的实施使具有宁夏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进而催生了一批科技政策的制定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带动了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显著增长,促进了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更为重要的是培育了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使企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科技规划的实施使宁夏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4.2 建议

4.2.1进一步突出创新体系对产业的支撑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一定要与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产业特点以及发展阶段等相适应,形成符合区域特点的创新体系发展模式。建议在编制科技规划时围绕全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需求,突出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的战略部署,凝聚创新要素,形成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

4.2.2重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短板”

从区域创新体系的视角看,成果转化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协同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等一直是宁夏创新体系建设的“短板”,影响着全区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建议在编制科技规划时要综合考虑区域创新体系的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对“短板”问题不但要在规划文本中突出体现,更要在具体的实施中给予重点关注和倾斜支持。

4.2.3体现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要求

编制科技规划时在注重各类科技平台数量目标的同时也要对质量目标提出明确要求,以保证在规划实施阶段避免为完成数量目标而降低质量要求。建议在“十二五”科技规划实施后期,更加关注创新平台质量的提升,争取在进入国家层面上有新的突破;而对于自治区级的创新平台,则应本着“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适时组建。

参考文献:

[1] 张仁开, 刘效红. 基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 30(20):30-34.

[2]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EB/OL].(2006-10-18)[2013-10-30].http://www.nxkjt.gov.cn/Readnews.asp?newsid=8552.

[3] 马清贵.宁夏“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辅导与问答[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9.

[4] 张利华, 李颖明. 区域科技发展规划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7,(2):95-101+138.

[5] 赵莉晓.天津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研究[J].科研管理,2009,(S1):148-154.

[6] 叶良均, 徐飞.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及构建的策略思考[J]. 中国科技论坛,2007,(10):8-12+92.

(责任编辑:王保宁)

·大型科学仪器网累计访问量达到22万次,入网仪器利用率从2006年的62%提高到2010年的79%,对外服务次数由2006年的2210次提高到2010年的5123次。

(6) 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初具规模 ·全区总种质资源中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贮藏入库量合计10665份,经济林木优质品种资源圃收集花灌木、葡萄、枣等经济林优新品种100种,枸杞种质资源圃收集枸杞种质资源7种2000份。

(7)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升级 ·全区电子期刊总量共计为21.07T,其中自建数据库21种,网上包库5种,镜像站点30个,光盘库8个。

·建立了“宁夏科技文献协作共享网络门户网站”,开通了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银川服务站。

表5“十二五”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评价结论 主要支持证据

(1) 科技研发平台建设有序推进,研发实力大幅提高 ·出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财政支持自治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意见》每年拿出1个亿设立“创新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各类研发机构;

·各类研发平台数量由2010年的133个增加到目前的195个。

(2)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断完善,支持方式不断优化 ·银川科技园破土动工,计划用3至5年时间,建立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和中试基地,为银川乃至全区的科学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

·2012年底,依托国家科技成果网、宁夏银星能源等机构共同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宁夏)服务示范基地”,为引进创新资源,加快成果转化搭建重要平台。

·启动科技金融工作大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2012年筹集近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全区64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4.6亿多元贷款给予利息补助。

(3) 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使用效率明显提高 ·对《宁夏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仪器利用效率;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银川镜像站的设立成功实现了与国家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的对接;

·宁夏农林科学院与清华大学中国知网电子出版社联合建设了“宁夏科技数字网络图书馆”,预期将建成一、二、三级网络图书馆180多个。

(4) 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加快,服务效果逐步凸现 ·由企业牵头成立了羊绒、煤化工、冶金法多晶硅、清真牛羊肉加工等4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主导。

·2012年科技厅试点实施科技金融项目对接后,搭建了区内金融机构、科技型中小型企业面对面进行融资需求沟通的桥梁,取得了积极成效。

·现有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8家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总面积达17.5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中小企业223家,目前在孵小企业200余家。

4 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评价结论及建议

4.1 评价结论

4.1.1从规划编制水平看

“十一五”科技规划立足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比较全面的勾画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蓝图,并设定了较为具体的发展目标。评价表明,“十一五”期间,规划实际实施情况与规划原定目标吻合度较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可操作性,但也存在个别指标选取失误、无法评价其实现程度的问题。相比之下,“十二五”科技规划的编制更加突出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主要指标的设定上更加突出了总量目标,而未设定反映内部结构的质量指标;且只对创新平台建设提出了明确的量化目标,而对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其他平台建设未提出量化目标,只有定性描述,给规划实施和评价留有空间和余地。

4.1.2从规划实施效率看

“十一五”时期宁夏创新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规划预期目标,初步形成了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生产力促进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专利服务机构等为主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以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文献信息共享平台等为主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十二五”前期,宁夏创新体系建设进展顺利,阶段性目标如期完成,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尤其在科技金融、成果转化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区域创新体系的短板建设方面措施得力,成效明显;但在创新平台的质量提升方面尚未有新的突破。

4.1.3从规划实施效果看

“十一五”科技规划的实施使具有宁夏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进而催生了一批科技政策的制定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带动了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显著增长,促进了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更为重要的是培育了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使企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科技规划的实施使宁夏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4.2 建议

4.2.1进一步突出创新体系对产业的支撑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一定要与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产业特点以及发展阶段等相适应,形成符合区域特点的创新体系发展模式。建议在编制科技规划时围绕全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需求,突出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的战略部署,凝聚创新要素,形成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

4.2.2重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短板”

从区域创新体系的视角看,成果转化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协同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等一直是宁夏创新体系建设的“短板”,影响着全区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建议在编制科技规划时要综合考虑区域创新体系的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对“短板”问题不但要在规划文本中突出体现,更要在具体的实施中给予重点关注和倾斜支持。

4.2.3体现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要求

编制科技规划时在注重各类科技平台数量目标的同时也要对质量目标提出明确要求,以保证在规划实施阶段避免为完成数量目标而降低质量要求。建议在“十二五”科技规划实施后期,更加关注创新平台质量的提升,争取在进入国家层面上有新的突破;而对于自治区级的创新平台,则应本着“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适时组建。

参考文献:

[1] 张仁开, 刘效红. 基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 30(20):30-34.

[2]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EB/OL].(2006-10-18)[2013-10-30].http://www.nxkjt.gov.cn/Readnews.asp?newsid=8552.

[3] 马清贵.宁夏“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辅导与问答[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9.

[4] 张利华, 李颖明. 区域科技发展规划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7,(2):95-101+138.

[5] 赵莉晓.天津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研究[J].科研管理,2009,(S1):148-154.

[6] 叶良均, 徐飞.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及构建的策略思考[J]. 中国科技论坛,2007,(10):8-12+92.

(责任编辑:王保宁)

·大型科学仪器网累计访问量达到22万次,入网仪器利用率从2006年的62%提高到2010年的79%,对外服务次数由2006年的2210次提高到2010年的5123次。

(6) 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初具规模 ·全区总种质资源中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贮藏入库量合计10665份,经济林木优质品种资源圃收集花灌木、葡萄、枣等经济林优新品种100种,枸杞种质资源圃收集枸杞种质资源7种2000份。

(7)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升级 ·全区电子期刊总量共计为21.07T,其中自建数据库21种,网上包库5种,镜像站点30个,光盘库8个。

·建立了“宁夏科技文献协作共享网络门户网站”,开通了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银川服务站。

表5“十二五”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评价结论 主要支持证据

(1) 科技研发平台建设有序推进,研发实力大幅提高 ·出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财政支持自治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意见》每年拿出1个亿设立“创新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各类研发机构;

·各类研发平台数量由2010年的133个增加到目前的195个。

(2)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断完善,支持方式不断优化 ·银川科技园破土动工,计划用3至5年时间,建立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和中试基地,为银川乃至全区的科学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

·2012年底,依托国家科技成果网、宁夏银星能源等机构共同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宁夏)服务示范基地”,为引进创新资源,加快成果转化搭建重要平台。

·启动科技金融工作大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2012年筹集近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全区64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4.6亿多元贷款给予利息补助。

(3) 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使用效率明显提高 ·对《宁夏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仪器利用效率;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银川镜像站的设立成功实现了与国家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的对接;

·宁夏农林科学院与清华大学中国知网电子出版社联合建设了“宁夏科技数字网络图书馆”,预期将建成一、二、三级网络图书馆180多个。

(4) 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加快,服务效果逐步凸现 ·由企业牵头成立了羊绒、煤化工、冶金法多晶硅、清真牛羊肉加工等4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主导。

·2012年科技厅试点实施科技金融项目对接后,搭建了区内金融机构、科技型中小型企业面对面进行融资需求沟通的桥梁,取得了积极成效。

·现有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8家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总面积达17.5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中小企业223家,目前在孵小企业200余家。

4 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评价结论及建议

4.1 评价结论

4.1.1从规划编制水平看

“十一五”科技规划立足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比较全面的勾画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蓝图,并设定了较为具体的发展目标。评价表明,“十一五”期间,规划实际实施情况与规划原定目标吻合度较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可操作性,但也存在个别指标选取失误、无法评价其实现程度的问题。相比之下,“十二五”科技规划的编制更加突出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主要指标的设定上更加突出了总量目标,而未设定反映内部结构的质量指标;且只对创新平台建设提出了明确的量化目标,而对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其他平台建设未提出量化目标,只有定性描述,给规划实施和评价留有空间和余地。

4.1.2从规划实施效率看

“十一五”时期宁夏创新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规划预期目标,初步形成了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生产力促进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专利服务机构等为主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以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文献信息共享平台等为主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十二五”前期,宁夏创新体系建设进展顺利,阶段性目标如期完成,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尤其在科技金融、成果转化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区域创新体系的短板建设方面措施得力,成效明显;但在创新平台的质量提升方面尚未有新的突破。

4.1.3从规划实施效果看

“十一五”科技规划的实施使具有宁夏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进而催生了一批科技政策的制定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带动了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显著增长,促进了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更为重要的是培育了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使企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科技规划的实施使宁夏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4.2 建议

4.2.1进一步突出创新体系对产业的支撑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一定要与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产业特点以及发展阶段等相适应,形成符合区域特点的创新体系发展模式。建议在编制科技规划时围绕全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需求,突出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的战略部署,凝聚创新要素,形成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

4.2.2重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短板”

从区域创新体系的视角看,成果转化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协同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等一直是宁夏创新体系建设的“短板”,影响着全区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建议在编制科技规划时要综合考虑区域创新体系的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对“短板”问题不但要在规划文本中突出体现,更要在具体的实施中给予重点关注和倾斜支持。

4.2.3体现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要求

编制科技规划时在注重各类科技平台数量目标的同时也要对质量目标提出明确要求,以保证在规划实施阶段避免为完成数量目标而降低质量要求。建议在“十二五”科技规划实施后期,更加关注创新平台质量的提升,争取在进入国家层面上有新的突破;而对于自治区级的创新平台,则应本着“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适时组建。

参考文献:

[1] 张仁开, 刘效红. 基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 30(20):30-34.

[2]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EB/OL].(2006-10-18)[2013-10-30].http://www.nxkjt.gov.cn/Readnews.asp?newsid=8552.

[3] 马清贵.宁夏“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辅导与问答[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9.

[4] 张利华, 李颖明. 区域科技发展规划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7,(2):95-101+138.

[5] 赵莉晓.天津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研究[J].科研管理,2009,(S1):148-154.

[6] 叶良均, 徐飞.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及构建的策略思考[J]. 中国科技论坛,2007,(10):8-12+92.

(责任编辑:王保宁)

猜你喜欢

十二五宁夏
Hometown of stars 遇见宁夏,星光灿烂
宁夏
宁夏
宁夏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