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招助母猪提高繁殖力

2011-04-13刘翠英

四川畜牧兽医 2011年12期
关键词:泌乳期体况公猪

刘翠英

(河南省濮阳县畜牧局,河南 濮阳 457100)

1 选择优良母猪

实际生产中,根据市场需要适时选择母猪。可选择长本、大本等二元母猪;销往大中城市的猪场,宜选择大长、长大等二元母猪。选择的后备母猪,体型上应背部平直或微倾,腹部比较大而松弛,腹部过度收缩的母猪繁殖力较差。奶头排列整齐均匀,一般在7对以上,奶头饱满不能有瞎头、副乳头等;外阴部大小适中、下垂。保持正常体况的母猪(不肥不瘦)繁殖性能较好。瘦肉率过高的母猪,其繁殖性能较差。在三元杂交体系中,对母本不要求瘦肉率。

2 适时配种

杂种后备母猪配种一般在8~9月龄第3次发情后,母猪从有明显发情表现到排卵的间隔一般为24~36 h,排卵时间平均为2~7 h,因此开始发情后8~12 h配第一次,间隔12 h进行复配,通常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发情不明显的母猪有必要进行二次复配。根据配种实践,最佳适配期为:母猪从表现兴奋不安转为发呆,接受爬跨,压背呈静立,阴户由红肿到起皱,颜色由潮红变成淡红或紫红,黏液由稀薄转为黏稠,手感有弹性。母猪断奶后一般在3~10 d内发情,妊娠后期的母猪要控制饲喂量,保持中等体况。

3 及时淘汰母猪

正常生产状态下,有个别母猪长时间不发情或频繁返情,对用药物催情和改善饲养管理无效或返情3次以上的母猪应该及时淘汰。母猪一般3~6胎时产仔猪数最高,9~10胎时降低,且带仔性能明显偏差,这种母猪应予以淘汰。对哺乳性能差或产后无奶的母猪应作记录,若以后出现同类情况时则应淘汰。

4 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种公猪要求品种特征明显,体质好、中等膘,四肢稳健、性欲旺盛。公猪每天应运动两次,上下午各1次,并配制营养全面均衡的公猪饲料。配种强度要适当,2~4岁成年公猪每天可配1~2次,每周休息 1~2 d。

5 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应避免妊娠母猪受到过强刺激,严禁饲喂腐败变质的饲料,减少环境突变和气温的剧变,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小群或单栏饲养,应防止挤斗引起机械性流产。母猪妊娠后要控制饲料的喂量,一般在妊娠后30 d内每天喂料量 1.6~1.8 kg,30~60 d 每天饲喂 2.1~2.3 kg,60~108 d每天饲喂 2.5~2.8kg,最后 7d 逐渐减少,直至每天1.2 kg为止。饲料中必须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平衡,尤其是要供给充足的蛋白质、钙、磷等。适当增加粗纤维含量。对于个别偏瘦或偏肥的母猪应适当加、减料,使妊娠母猪保持中等偏上膘情。平时要做好防疫消毒工作,消除体内外寄生虫。另外,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传染病较多,因此,在生产中应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打好预防针,减少疾病发生,提高母猪繁殖率。

6 做好接产工作

母猪在分娩前,对栏舍、猪体进行清洗、消毒。分娩时要有人照顾,接产时保持环境安静,动作要迅速、及时,若有难产,通常用催产素肌肉注射。若30min后仍未产出,则要进行人工助产,助产人员一定要按操作规程做好各项助产工作。

7 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产后应少喂饲料,同时连续3~5 d适当补加食盐、麦麸,1周内喂料量不宜增加太快,2周后开始正常饲喂。应注意检查哺乳母猪的乳房,对发生乳房炎的母猪应及时治疗。应按照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配制全价日粮,认真控制饲料质量,全面满足营养需要,特别注意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泌乳期母猪可不限量饲喂,最好喂湿料或颗粒料,一般每天喂3~4次,同时给予充足饮水或使用自动饮水器。在泌乳期还要特别注意预防母猪便秘,母猪便秘可能影响乳汁质量甚至造成仔猪下痢。

猜你喜欢

泌乳期体况公猪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中国荷斯坦奶牛体况评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饲粮脂肪对高产母猪泌乳期乳成分和必需脂肪酸平衡的影响
母猪体况卡尺的开发
藏母羊妊娠后期补饲时间对其体况和羔羊初生重的影响分析
泌乳期水牛饲料中添加亚麻籽并提高蛋白质含量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
饲养水平对肉用绵羊空怀期和泌乳期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