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流产的微生物学因素及其诊治

2011-04-13张青丽梁方印陈学敏尹利香

兽医导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母牛支原体流产

张青丽,梁方印,陈学敏,尹利香

(濮阳县畜牧局,河南濮阳 457000)

引起孕牛流产的病因有很多,如孕期营养不良、泌乳过度、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内分泌紊乱、实质性病变、怀孕后误配、环境应激、年龄过大、遗传性疾病及染色体畸变等。但临床上最常见的还是因微生物感染而导致的流产,这类流产症状复杂,不易确诊。在此将可能引发奶牛流产的微生物学原因及其诊疗研究现状列举如下,并对其防治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防治奶牛流产带来帮助。

一、病毒性流产

1.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IBR),是由牛疱疹病毒I型(BHV-1)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可引起阴道炎、乳房炎、流产等。病牛和带毒牛为主要传染源,常通过空气传播,交配也可传染,病毒也可通过胎盘侵入胎儿引起流产。确诊此病要做病毒分离培养,再用中和试验或荧光抗体法进行鉴定。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均可作为本病的诊断。唐泰山等(2009)建立了扩增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B和gE基因的荧光PCR。

防治本病必须实行严格检疫,防止引入传染源和带入病毒。采用敏感的检测方法检出阳性牛并予以扑杀可能是目前根除本病的唯一有效途径。

2.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可引发牛的繁殖障碍以及使犊牛产生免疫抑制。妊娠头120 d的母牛发生感染,病毒可穿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并可能发生流产、干尸化或先天性畸形。还可引起卵巢炎和精子畸形,成为不育症的可能原因。检测BVDV的方法主要有病毒的细胞培养法、免疫学检测、电子显微镜检测病毒粒子(EM)、核酸探针检测以及RT-PCR检测。Carrie等人(2002)建立了采用RT-PCR反应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病的方法。

目前本病无特效疗法,应用收敛剂及补液可挽救一部分患牛,继发感染可给予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可在某些发病地区推广使用。最好的控制方法就是免疫所有可生产的母畜并根除所有永久性感染动物。

3.牛副流感3型病毒也可引发子宫感染,孕牛流产。常见于晚秋及冬季。Melanie等人(2004)建立了一种检测在呼吸道样本中包括副流感3型病毒在内的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多重逆转录PCR的方法。Horwood等(2008)识别了两个不同的牛副流感病毒3型基因型。

4.牛流行热是由病毒引起的热性传染病,可导致妊娠母牛流产、死胎。本病的流行具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传染力强,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吸血昆虫是重要的传染源。用特异性血清做中和试验或免疫荧光试验鉴定病毒。尚无特效药。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合理用药,护理得当是治疗本病的重要原则。

5.赤羽病(AKA)又称阿卡斑病,是由赤羽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特征为流产、早产、死产以及产出先天性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综合征胎儿。赤羽病毒S RNA可裂解感染反刍动物的脑。Yehuda等(2004)建立了检测赤羽病毒的多重实时RTPCR反应。

6.牛瘟是由牛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导致孕牛流产。我国已经绝迹,但仍应高度警惕防止本病由国外传入。

7.牛细小病毒病(BPV)是由牛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引起妊娠母牛流产、死胎,小牛感染则表现脑炎腹泻。抗体检查常用血凝抑制试验及血清中和试验。BPV与本属其它成员不呈现交叉血清反应。PCR检测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有较强的敏感性。

二、细菌性流产

1.布氏杆菌病的病原体为布氏杆菌,可致受胎率下降,孕畜流产。潜伏期2周至6个月,多为隐性感染。牛流产常发生在妊娠第6~8个月龄,多数患畜只流产1次,亦有流产后长期不孕病例,流产后多伴发胎衣不下、子宫炎,有的母畜产死胎、弱胎,胎衣呈黄色胶冻样浸润。多为散发,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随着母畜产仔季节变化较明显。

病菌主要存在于患畜的体内,随乳汁、脓汁、流产胎儿、生殖道分泌物等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及周围环境,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等传染给其他家畜。

给牛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是我国现阶段控制或消灭布鲁氏菌病的主要措施,常用疫苗有布病2号(S2)弱毒苗,布病5号(M5)弱毒苗及S19号菌苗。但最好的办法是淘汰病牛和疫苗接种相结合。Hinic 等建立的即可常规操作又可Real-Time PCR 的新方法,特异性强,可鉴别6个种的布鲁氏菌。不受布病威胁和已经控制的地区主张不接种疫苗。

2.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M)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食源性病原菌,可引起妊娠奶牛的菌血症、死胎或流产。

主要检测手段是细菌分离、血清学检测、ELISA技术、基因探针技术、PCR方法等。Ingianni A等(2001)建立了用PCR和DNA探针相结合快速检测食品中李斯特菌的方法。青霉素和磺胺-三甲氧苄胺嘧啶是治疗李斯特菌病的首选药物。治疗时应注意病畜脱水和代谢酸中毒症状。预防措施主要是确保制作和储存高质量的青贮饲料。

3.结核病的病原是结核分枝杆菌,可引起多组织器官形成结核性肉芽肿。其中生殖器官结核,可见性机能紊乱,发情频繁,性欲亢进,幕雄狂与不孕,孕牛流产,公牛副睾丸肿大,阴茎前部发生结节糜烂等。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可通过细菌学检查、牛型结核分支杆菌皮内变态反应及动物实验判 定。Shah(2002)、Bakshi(2005)各自建立了检测牛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方法。Pinsky(2008)利用多重实时PCR快速将结核分枝杆菌鉴定到种的水平。发现疑似病牛应立即隔离,确诊后一般不予治疗,应严格按照农业部有关规范处理,扑杀病牛及阳性牛。

4.牛支原体可导致生殖道炎症、流产与不孕等多种疾病。国内、外牛支原体病的确诊方法主要集中在病原体的分离鉴定、血清学检测、基因诊断三个方面。支原体菌落应具有“煎蛋样”典型特征,液体培养基由红色变为黄色且透亮,通过配套的生化试验可以对牛支原体进行鉴定。

血清学检测被认为是诊断牛支原体感染的手段之一,尤其对慢性感染或应用过抗生素的病例更加适合,包括间接血凝试验、生长抑制试验及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用处理过的牛支原体全菌蛋白作包被抗原的间接 ELISA 是当今最主要的血清学检测方法。Patrizia(2005)利用牛支原体表面脂蛋白P48 体外表达产物建立了诊断方法。

Nicholas(2002)研制了牛支原体灭活疫苗,可以有效降低犊牛肺脏的损伤。目前治疗本病可用新胂凡纳明静注,土霉素与链霉素联合治疗也有效果,临床治愈的牛可长期带菌而成为传染源,故仍以淘汰病牛为宜。

5.牛沙门氏病又称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疾病的总称,犊牛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可使怀孕母牛发生流产。动物在肠炎或败血症后引起流产,通常会发展成为脓毒败血性子宫内膜炎和腹膜炎,并通常引起死亡。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因病原体有抗药性,使用抗生素治疗应做体外药敏试验。新霉素和弗氏丝菌素常常有效,氯霉素和庆大霉素的抗药性很少见,二甲氧二氨基嘧啶和磺胺二甲醚定的联合用药也经常使用。脱水时应补液。预防应注意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目前国内已研制出牛的副伤寒疫苗,必要时可选择使用。

6.弯曲杆菌病原名弧菌病,现认为自然交配引起的弯曲杆菌病是牛发生不育的重要原因,可引起牛散发性流产。病菌可定植于阴道前庭,然后进入子宫,引起温和性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炎。后果是胚胎早期死亡并被吸收,从而不断表现假发情,不少牛发情周期不规则和特别延长。有些胎儿死亡较迟,则发生流产。动物感染后可从粪便中排菌,也可通过牛奶和其他分泌物排出,污染饮水、食物或饲料。

确诊需进行病菌亚种的分离鉴定,采取流产牛血清或子宫颈、阴道粘液以试管凝集反应检查其中抗体有助于本病诊断。Yang C等(2003)建立了应用实时PCR技术定量检测在家禽,牛奶和水环境中的空肠弯曲菌的方法。淘汰有病种公牛,选用健康公牛进行交配或人工受精是控制本病的重要措施。治疗可选用四环素族抗生素、链霉素或喹诺酮,同时应进行对症治疗。

7.地衣芽孢杆菌病导致的流产常发生于怀孕晚期,表现为坏死性胎盘炎,胎盘子叶间隙肥厚和胎位不正。目前无血清学检测方法。抗生素治疗效果差。对其他混合感染的病原菌进行检测和对青贮饲料及饮水进行细菌计数很重要。

8.莱姆病病原为伯氏疏螺旋体,早期怀孕母牛感染后可发生流产。在蜱叮咬动物时,随蜱唾液进入皮肤感染。防治本病应避免动物被蜱叮咬并采取有效措施灭蜱。治疗药物有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强力霉素等,大剂量使用并进行对症治疗,可收到良好效果。

9.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体一般是哈特焦钩端螺旋体,常引起奶牛不孕和流产。寄生在尿道和生殖道,母牛发生亚临床症状感染12周后,如果与其他菌混合感染,通常会出现慢性流产。长期以来显微凝集试验是一种标准的检测技术,主要检测IgM抗体。常用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通常检验含量较多的IgG。PCR技术也是可选方法。Djadid(2009)建立了一个简单而快速的巢式聚合酶链反应以区分致病性和非病原性钩端螺旋体菌。Lin X等(2009)应用环介导恒温扩增方法检测致病性钩端螺旋体。

其他细菌病:引起散发性流产的病原菌大致可分为2类:从正常牛的前生殖道能分离到的细菌和不能分离到的细菌。正常情况下能分离到的细菌有:睡眼嗜血杆菌、化脓隐秘杆菌、停乳链球菌和相异脲原体。这些病原菌会通过子宫颈进入子宫内,引起胎儿的其他疾病。第二类细菌包括假结核耶尔森氏菌、溶血性曼氏杆菌、红斑丹毒丝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母牛发生菌血症时,可以发胎儿感染。通过这种方式,化脓隐秘杆菌也会侵入胎儿体内,通过静脉途径感染母牛可引起流产。

另外还有原虫性流产、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以及真菌性流产。

三、防治

牛群暴发流产没有规律性。单个的流产可能是暴发的前兆,但数周内可能不明显。对牛场检查时,需要从病史、牛的临床检查、胎牛尸检、血清学、基因学等方面综合进行结果分析。防治微生物性流产应注意。

1.改善牛场的环境与工艺,以降低牛群发生疾病的机会。

2.引种时应严格检疫,引进后应隔离至少1个月,无传染病发生者才能并群饲养。

3.免疫接种与疫病检疫,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疾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4.使用兽药时应严格执行休药期。

5.重视牛群的健康管理,充分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牛场进行管理。

(略)

猜你喜欢

母牛支原体流产
母牛的分娩与接产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别自责,自然流产不一定是你的错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