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1-04-13余龙

兽医导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瘦肉率瘦肉精三聚氰胺

余龙

(重庆市武隆县仙女山镇畜牧兽医站,重庆武隆 408500)

一、背景概述

(一)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08年9月11日,有媒体报道,甘肃14名婴儿患肾结石,省卫生厅介入调查,初步认为可能与某品牌奶粉有关。随后,全国各地多处发现婴儿因食用三鹿奶粉而出现肾结石的事件。截至2008年9月21日上午8时,全国因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导致住院的婴幼儿1万余人,官方确认4例患儿死亡。

2008年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卫生部等五部门公布了乳及乳制品当中三聚氰胺临时限量标准。2008年10月9日,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二)“瘦肉精”猪肉事件瘦肉精被认为是肉制品业的“三聚氰胺”。今年年初,央视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健美猪”真相》的特别节目,其中披露了河南济源双汇公司使用瘦肉精猪肉的事实,问题猪肉从河南出厂到抵达南京屠宰场过程中,一路凭借买来的“通行证”畅通无阻。

3月17日,河南省对涉嫌使用“瘦肉精”的9个饲养场(户)1 512头存栏生猪全部封存,52头被检测出含有瘦肉精的生猪,已无害化销毁32头。其他已全部封存,适时再进行集中销毁。依法控制了15人,开除公职6人,免职4人,停职检查5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三聚氰胺、瘦肉精等均属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药物,但问题奶粉、“瘦肉精”猪肉等动物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频频出现,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健康。河南通报了“瘦肉精”事件中畜牧兽医部门在养殖、流通、屠宰加工等环节监控没到位,存在工作失职和渎职等情况。但是究其原因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利益驱使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可以提高奶粉的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含量高了价钱就上去了,“三聚氰胺”是工业原料价格很便宜。

不法养殖户使用瘦肉精主要还是为了巨额利润。据统计,如果用瘦肉精把一头普通猪变成瘦肉型的猪,只需要10~20 d的时间,成本只要8块钱,而净利则高达22块钱,利润率为275%。

(二)检测把关问题上海“瘦肉精”问题肉居然证件齐全,这表明目前对瘦肉精的检测体系和检测方法很不完善,存在严重漏洞。

1.检测标准滞后。现行的对猪肉流通领域的管理还是沿用50年代、60年代我们这个兽医卫生检验的规则,那个时候主要是针对猪的疫病、传染病,而没有把猪的一些饲料添加物的残留作为我们强制性检验的范围,还没有列入进去。现行的动物检验、检疫规则里,并没有检测瘦肉精的项目。

2.抽检率低,漏洞过大。根据国家规定,在生猪养殖和屠宰这两个阶段的瘦肉精检测,是通过抽检方式进行的,但是抽检率只有5%。当经过以上两个阶段检测的生猪进入流通消费领域之后,瘦肉精检测的接力棒就交到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手里,但是他们的检测标准中却不包括这个项目。

3.监测部门之间的衔接问题。

猪肉要经过三道关才能最终盖上合格证:第一道是在生猪养殖阶段,瘦肉精检测由动物检疫部门把关;第二道是在生猪屠宰加工阶段,把关者是企业自己;第三道是在流通消费环节,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测标准也不包括这个项目。但这中间存在管理上部门之间的衔接问题。

4.检测标准不能适应目前的形势。在现有的检测条件下,在停用瘦肉精15~30 d后再进行宰杀的猪瘦肉精不会超标,也无法被检测到。

(三)市场需求目前消费者偏好消费瘦肉,瘦肉的市场价格高于肥肉,出栏瘦肉率高的猪经济效益明显高于瘦肉率低的猪肉,而目前通过育种手段对猪瘦肉率的提高有限,市场上又没有高效且对人体无害的提高瘦肉率的添加剂。在这种形势下,违禁药物瘦肉精就充当了提高瘦肉率的添加剂。

(四)不良竞争这几年,国内奶制品企业竞争激烈,除了蒙牛、伊利、光明、三鹿、三元等几家大企业以外,还有一些实力强大的外资企业,以及一些本地发展的中小企业。

然而,随着这几年原材料、燃料、人力等成本的大大增加,物价上涨很大,奶制品行业同样也面临物价上涨的巨大压力。我们平时喝的所谓的鲜奶,如果按照鲜奶收购价格、再去掉其中的各种成本,那么以现在的价格根本不可能买到,企业如果利用真正的鲜奶来生产,其实是亏本的。

而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做亏本的买卖,因此,在奶制品上面做手脚几乎成了这个行业的潜规则,添加三聚氰胺可以增加牛奶和奶粉中的氮含量,在检测蛋白质含量的时候,可以蒙混过关,让检测者以为其中蛋白质含量达标了,而三聚氰胺成本低廉,自然就成了这个行业的一个潜规则。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日常监管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各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是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深刻认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开展各项工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日常监管,查处违规违法企业。积极推进监管下移,加强对基层畜牧兽医管理人员的指导和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充分发挥基层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在动物产品监督管理的重要作用。

(二)完善监控体系政府加强管理,迅速建立健全针对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全国监控网络,建一道防范违禁药品的“防火墙”,加强流通环节上对违禁药品的检测和进入市场前进行复检。逐步建立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及时查处在养殖环节使用违禁药物的行为,建立动物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隐患提前发出预警,对监管过程中发现的严重问题要及时通报,加强沟通合作,联合查处,不断提高监管力度,防患于未然。

(三)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政策和经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行属地管理,政府负总责。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资金需求,保证监督执法及监测机构人员和工作经费。

(四)加强法律宣传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墙报、横幅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不断强化动物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

组织开展质量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督促动物产品生产企业和养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科学使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严禁在动物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或添加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任何物质,规范建立养殖档案,如实记载投入品使用、动物疫病发生和防治情况以及屠宰日期等情况;要建立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加强企业自律行为。

对猪场户、屠宰企业和消费市场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查重惩,使所有的人都不敢碰添加违禁药品的高压线是尽快禁绝违禁药品的重要手段。

(五)提高科技水平

1.提高检测技术。制定相关的检测标准,提高检测技术,解决添加瘦肉精但停用一段时间就无法检测到的问题。

2.扩大检测范围。5%的检测率太低,检测力度较小,给“瘦肉精”问题肉逃过检查留下了可乘之机。为了确保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政府扩大检测力度。

3.修改检测标准。目前“瘦肉精”问题层出不穷,不法分子有多种逃避检测的方法,市场上还出现了瘦肉精的替代产品“盐酸莱 g多巴胺”,同样危害消费者健康。针对不断出现的问题以及根据现实情况不断修改标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确保“瘦肉精”问题肉远离消费者。

综上所述,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牛奶的蛋白含量,通过育种手段改良猪品种或通过开发高效、对人无害的饲料添加剂提高猪的瘦肉率,以动物产品自身质量的提高替代违禁药品才是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途径。

猜你喜欢

瘦肉率瘦肉精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价格两个月腰斩
商品猪场杂交母本的选择
三聚氰胺:上半年走势偏弱 下半年能否反弹?
商品猪瘦肉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影响猪胴体瘦肉率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提高生猪瘦肉率的方法
三聚氰胺:上半年机会大于下半年
三聚氰胺价格上蹿下跳为哪般
瘦肉精(硫酸沙丁胺醇)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分析
天津市场猪肉中瘦肉精含量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