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股骨颈骨折74例心理干预的护理体会

2011-04-13李娅王欣乐闫晓玲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3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股骨颈高龄

李娅,王欣乐,闫晓玲

(河北省辛集市第二医院骨科,河北辛集 052360)

随着医疗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期骨质疏松症日益增多,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目前对于股骨颈部的骨折倾向于手术治疗[1]。由于有些老年人性情孤僻、存在认知障碍,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科组建了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干预小组,探讨心理干预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7年1月至 2009年 1月收治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74例,男 28例,女 46例;年龄 75~103岁,平均 80.1岁。按 Garden分型,Ⅰ型 3例,Ⅱ型 16例,Ⅲ型 26例,Ⅳ型 29例。内科合并症:脑血管疾病 11例,糖尿病(Ⅱ型)7例,冠心病6例,高血压9例,肝、肾功能不全6例,支气管炎4例,帕金森病2例,其中合并两种以上内科疾病患者15例。

1.2 方法

1.2.1 心理评估 我科成立了由 3名护理基础扎实的护士和 1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组成的高龄股骨颈骨折心理干预小组。护士长任组长,自患者入院后,对年龄大于等于 75岁的患者,提交小组进行心理评估。方法包括行为观察、访谈、填写评定量表、收集患者资料,全面了解患者伤后的心理反应并获得其法律监护人同意。将心理状态分为心理反应正常和心理障碍两类,对心理障碍患者分型,制定心理干预计划,实施心理干预。

1.2.2 心理障碍类型 a)自怨自艾型。由老年心理内向投射所致,表现为消极、沮丧、自怨自艾,对病情悲观失望,不愿接受治疗,认为自己是个累赘,缺乏主见和信心。b)怨天尤人型。由老年心理外向投射所致,患者焦虑不安,动辄发怒,责怪家人,觉得人们对不起他,人际关系紧张。c)服从依赖型。随遇而安,听天由命,老老实实卧床休息,整天与床为伴,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功能锻炼差[2]。

1.2.3 心理干预计划 心理干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问题,要求家属、护士、医生共同参与,协同干预,除了对高龄患者的一般心理干预外,适当配合药物治疗。根据心理障碍类型有针对性的实施干预,对自怨自艾型采用支持疗法,理解关心患者,解答患者疑问,提供所需信息,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对怨天尤人型采用以人为中心治疗,主动发现患者的优点,表扬鼓励患者,让其消除顾虑,成为医护人员的朋友,主动接受治疗;对服从依赖型制定日常活动训练表,用行为疗法带动、检查督促患者实施治疗计划[3]。

2 结果及早期并发症

2.1 结果 74例患者经心理评估,心理反应正常23例(占31.1%),心理障碍51例(占68.9%);心理干预有效38例(占74.5%),心理干预无效13例(占25.5%)。治疗情况:空心钉固定 2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7例,全髋关节置17例,DHS 4例,2例心理障碍患者。心理干预无效患者,分别于住院3d、5 d后放弃治疗回家。

2.2 早期并发症 术后早期并发症18例,其中压疮3例,肺部感染 3例,泌尿系感染 4例,假体脱位 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例,肺栓塞 2例,其中1例死亡。

3 讨 论

老年人生理机能低下,反应迟缓,视力、听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突然摔倒,致肢体不能活动,对自己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重大威胁。患者在躯体受到创伤的同时,心理也受到强大的刺激[4],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焦虑、恐惧、抑郁、自卑无助等情绪的反应直接影响了患者护理和治疗计划的实施。我们在给予常规的抗焦虑、镇静、止痛的药物,同时增加心理干预。忧虑、疑虑、等待、期望、意外的恐惧对患者的伤害要大于任何力量,对高龄骨折患者仅靠药物和手术的治疗方法是远远不够的[5]。

老年人因文化程度、社会阅历和家庭条件等诸多因素的不同,也决定了骨折后心理反应的个体性[6]。我们从患者入院开始收集信息,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分型,根据心理分型,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自怨自艾型的特点是怕,该类患者心理内向,顾虑较多,既担心花钱,又担心自己骨折不能治愈而瘫在床上。对这类患者护士应主动接近,进行心理交流,从友善的微笑、关怀的问候去感化患者,讲解成功的病例和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政策,将成功病例有意识的安排在同病室,让身边的典型教育感化患者,并与家属一起鼓励患者,使其树立信心与疾病抗争。怨天尤人型的特点是躁,这类老年人患者在年轻时往往对社会有所贡献,现在生病便对家人、医院、社会要求较高,抱怨子女和社会对自己关爱少,依从性差,自由性强。我们采用以人为中心治疗,无条件的关注、关心患者,接受和尊重患者,对患者的焦虑不安表示理解和同情,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去引导其安心治疗,并适应患者的情感状态,与其交朋友,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多给患者自由的空间。服从依赖型的特点是懒,在心理干预中以行为疗法为主,通过示范法、看图片、录像、病例介绍,护士要动嘴又动手,让患者学会深呼吸、咳嗽、排痰、肢体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意义,制定日活动训练表,用强化技术,监督落实目标的实施。

心理干预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要求其家属配合,全员(医生、护士、护理员、配膳员)参与。心理干预和给患者肌注药物是截然不同的,注射时只要针头进入肌肉,药液注入体内,便开始吸收并产生作用,而心理干预是让患者在认知上、情感上、行为上发生变化。患者的主观因素起着决定作用,所以心理干预是一个渐进过程,不会是立竿见影。我们在病房内采用标牌标识,将黄色、红色、蓝色牌挂在床头,分别代表自怨自艾型、怨天尤人型、服从依赖型,以提示所有和患者发生关系的人员,注意患者的心理类型,避免自己的言谈举止给患者不良刺激,共同参与患者的心理干预。

常规护理贯穿于心理干预之中,在日常中注意时刻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7]。改变心理干预单调的说教,增加趣味性,让患者完成常规护理的同时不知不觉中收到宣教。消除患者的紧张感和陌生感,增进患者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为以后的护理治疗工作奠定基础,身心同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心理干预,我们还仅仅是一个尝试,病例较少,需要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进一步积累经验,并争取心理学专业人士的更多参与,共同探讨心理干预的有效方法,使分类更加合理,干预更加有效,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 Hossain M,Neelapala V,Andrew JG.Results of nonoperative treatment following hip fracture compared to surgical interven tion[J].Injury,2009,40(4);418-421.

[2] 王耶,袁贤玉,单世光,等.老年骨科手术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

[3] 戴晓阳.护理心理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28.

[4] 张荣丽.心理干预对于老年骨折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25):221-222.

[5] 胡妙兰.老年骨折患者特点及护理对策 [J].实用骨科杂志,2008,14(4):318.

[6] 尤黎明,张军,刘可,等.老年跌倒的有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569.

[7] 丁瑞.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 2009,15(32):116-117.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股骨颈高龄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
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