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趋势及展望——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1-04-13赵丽琴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1年4期
关键词:图书图书馆理论

赵丽琴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河南开封475003)

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图书馆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源的信息基地,是全院师生读者科研教学的重要基础设施及汲取知识营养的自由平台。高职图书馆随着全国图书馆事业的向前发展而不断进步,仅就服务创新方面职业院校图书馆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亲眼见证了由传统图书馆服务到现代图书馆服务的理性转变,下面以本院图书馆为例,与同行交流服务创新之心得与体会。

1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保证

职业院校图书馆在不经意间已由传统的服务成功踏上现代化服务的健康轨道,从闭架借阅到借阅藏一体化的全开架服务;从坐等读者到图书馆被动索书到主动推送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从单纯纸质阅读到多方位电子资源阅读方式。图书馆服务这些实实在在的细小变化,无不是工作中创新的真实写照,这是职业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理论的学习和积累,是图书馆员服务观念的及时转变。

1.1 服务理念创新的源泉

图书馆学理论是为图书馆实践服务的。理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发掘与理解前人的理论精神,对于当前的理论创新绝不会是一种负担,而应该是当前理论创新的催化剂[1]。理论的发展过程,就像中国套箱式的理论发展模式一样,即“一个大红木箱中套着一个较小的木箱,打开箱盖,里面又套着一个更小的木箱,如此大套小,小套更小,竟有七个、九个甚至十一个之多”,先前的理论通过发展被后继的理论包容,这样的过程生生不息,理论因而俞来俞进步[2]。理论的脱节无异于实践的断层,也就意味着图书馆基本服务的落后,更无法达到服务创新的高度。职业院校图书馆承受着连续多年的学生扩招,曾一度陷入借借还还的日常事务性工作里原地踏步,从而忽视了对现代图书馆理论的跟踪学习。笔者所在图书馆管理者审时度势,努力扭转现有局面,激发馆员管理和服务的热情,鼓励员工贡献自身智慧,带领面对读者的一线馆员每周进行半天的理论学习或业务探讨,组建前台借还图书、解答咨询读者现时问题和书库管理图书的服务梯队,把提高图书馆理论水平和转变服务观念有机结合起来。历史上图书馆事业的进步,或者是有先进观念的传播作为前提,或者是伴随着观念更新同步进行[3]。职业院校图书馆服务理念创新的动力来源,得益于先进理论的研读和固有观念的转变。

1.2 与时俱进的图书馆员

我院图书馆由1951年时图书资料室只有12平方米,一人负责管理,被师生称为“一人一室三架书”。到2004年底,图书馆舍总面积达1.62万平方米,至今工作人员数量达到26人之多[4]。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曾说:“不管图书馆坐落在什么地方,开馆时间和设备怎样,也不管管理图书馆的方法怎样,一个图书馆的关键还是在于图书馆工作者。”[5]持相同观点的列宁肯定地指出:“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6]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图书馆员是服务创新的中坚力量,是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其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图书馆专业人员相对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不平衡,学院馆领导及时转变认识,紧跟当前图书馆事业发展趋势,多渠道、多模式、多层次、全方位培养员工敬业和专业精神。积极倡导馆员在工作之余多读理论书籍关注专业期刊,注重每一位图书馆员的教育,鼓励员工探讨业务,交流良好的工作方法,打破旧的思维。尽最大努力为创造员工岗位培训机会,以馆内培训、馆外培训和自我培训相结合,提高馆员知识管理素养,营造良性互动和自由交流的学习氛围。通过函授、自学等多种方式使我馆工作人员图书情报专业占全馆人数的35%,中级馆员职称达到38%。优秀的图书馆员是馆里最宝贵的资源,这些看得见的数字正是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根本保证。

2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容

2.1 践行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原则,是从闭架时代到全开架借阅一直被图书馆员奉行的服务理念。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图书馆界对服务有了更新的诠释。中山大学程焕文馆长在他的《信息资源共享》一书中提出服务读者的创新性第四定律:“用户永远是正确的”(Users are always right),就此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大讨论,程馆长坚持己见,再次解释定律内涵:在图书馆的一切构成要素中,或者在文献信息(知识)的交流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乃是用户,因为用户是图书馆的其他一切构成要素的决定因素或者核心因素,用户决定图书馆的一切[8]。在图书馆真正区分出不同图书馆的不仅仅是图书馆独特的建筑、图书馆各具特色的收藏,而是图书馆的理念,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形成的不同的图书馆理念造就了不同图书馆[9]。同样,高职院校图书馆不但积极学习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服务理念,更勇于做创新服务的践行者。无论是阅读专业期刊学术论文,还是有机会和同行面对面交流或者通过网络信息审视彼此,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高职图书馆服务落后高等院校图书馆服务十年有余。但仅有理念上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去完成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10]。

2.2 变革采访工作和完善馆藏建设

近几年来,我院图书馆采访工作多与书商携手,完成每年的采购任务。馆藏建设由1934年(民国23年)时有中文书籍5000余册,英文书籍300余册,杂志新闻20余件,至今馆藏文献累计达到60余万册,存有4520种电子期刊和近5万册电子图书。随着学院专业设置的增多,学科种类文献信息的不断扩大,专业资料的需求不断细化,图书馆对文献信息资源也在逐步调整。藏书的采选,既要顾及当前在校读者的实际需要,也要考虑到本院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最大限度利用好每年的购书经费,使所选图书适应我院不同专业的读者需要,便于新增专业课程的读者及时地获取其所需要的书刊资料,提高本馆的图书利用率、读者满意率,使所购图书既有益于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我院完成“1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1]提供实用全面的文献资源保障,又可以克服小而全的劣势,形成本馆独特的文献信息优势,图书馆打破原有的采访模式,开展“我需图书?我做主”[12]为主题的选书活动。这次活动宗旨是“针对师生读书需求,服务教学,服务学院发展,有效利用经费”,在图书馆一楼大厅展出2010年度一万多种最新图书目录,使图书馆和读者“零距离”面对面交流和沟通,及时获取广大师生对自己所喜爱图书的信息,图书馆负责人表示要将这项活动制度化、常规化。

2.3 更新规章制度,提升服务创新质量

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反映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规章管理是科学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图书馆赖以有序运转并促进事业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13]。根据读者对图书馆的迫切需求,为进一步方便全院师生用户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我院图书馆认真广泛地听取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适时更新了持续数年来的不合时宜的规章制度,使之逐步完善,趋向成熟。

2.3.1 延长开馆时间

开馆时间是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有效保证,如何最大程度延长读者的开馆时间,是摆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实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第四章读者服务第十六条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延长服务时间,其中,书刊阅览服务时间每周应达到70小时以上;假期应保证一定的开放时间;网上资源的服务应做到每天24小时开放”。多年来师生上课图书馆上班、师生放学图书馆下班的时间安排显然已不合时宜。为了满足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需求,馆领导克服现有馆员力量不足的困难,大胆使用勤工俭学的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科学延长图书馆一线窗口开放时间至学生熄灯时刻,增加周六和周日全天开放,彻底打破了图书馆的机关作息制度,为读者服务创新工作打开了崭新的局面。

2.3.2 改革超期罚款制度

借阅图书超期归还,是流通部门几乎天天遇到的事情,甚至有些读者从入学起所借图书一直持书到毕业办离校手续时才想起来还书。读者长时间占用图书逾期不还,一方面无视图书馆借阅制度,影响本馆图书的流通率;另一方面也无形中阻碍其他读者利用该资源的机会,剥夺了大多数读者公平阅读图书的权利。我馆曾规定超期图书一天罚款一角,以此督促读者按时归还。随着图书馆事业的进步,高职院校也在不断改善办馆条件,采用先进管理手段,努力提供优质借阅创新服务,积极倡导“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为了读者的一切”的服务新理念,本馆借阅制度坚决取消了超期罚款的规定,做出了历史性的改变,以多种善意方式代替罚款制度。如定期以网络、邮件、通知等形式提醒超期未还读者;或停其借阅时间与超期天数相同;也可在规定时间段减少借阅册数、来图书馆做义务馆员数小时等等。

2.4 编目外包,充实一线服务

随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图书馆的工作中心从对图书文献的保存管理转向对读者的借阅服务,而图书馆的流通部门正在承担着对读者服务的业务核心工作。正如蒋永福教授在老槐先生的博文《图书馆有什么业务不能外包》后的讨论中所言:“应该把业务骨干主要安排到流通部门……借阅手续完全可以自动化,而服务理念是不可以自动化的。”我们现在最缺乏的,就是这种服务理念。把最好的业务骨干安排到流通部门,以此体现对服务工作的重视,以此体现“以人为本,服务为宗”的办馆理念。[14]编目外包无疑是一种降低成本、节省人员、提高编目工作效率,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的有效管理方式,把曾经作为业务核心的编目人员从繁琐的编目中解放出来,安排到面对读者借阅的流通部门,充实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一线岗位,使其对图书信息著录的专业知识运用到面对读者服务的借阅咨询上,让流通部作为图书馆的窗口为全院师生借阅文献资料更加深入和周全。

3 结语

高职院校图书馆以现代化管理理念主导着日常工作的有序发展,以与时俱进的服务贯穿在图书馆和读者之间,图书馆工作因服务创新而变,对图书馆未来的展望随着可持续性发展的步伐将会指日可待。

[1]范并思.图书馆学理论变革:观念与思潮[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2]刘大椿.科学活动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范并思.新世纪,图书馆学基础研究什么[J].图书馆,2003(1).

[4]《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编纂委员会.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志[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

[5]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6]《列宁论图书馆》编译小组.列宁论图书馆[M].北京: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1975.

[7]詹福瑞.论国家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1):2-5.

[8]程焕文,王雷.竹帛斋图书馆学论剑: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9]中国图书馆网.以人为本是图书馆理念的核心[EB/OL].[2010-08-31].http://www.chnlib.com/Tsgdt/9112.htm l.

[10]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11]卢浩然,段翔.黄河水院完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领跑河南高校[N].汴梁晚报,2010-06-04(A5).

[12]黄河涛声新闻网.图书馆开展“我需图书?我做主”选书活动[EB/OL].[2010-07-06].http://news.yrcti.edu.cn/xw/Article/ArticleShow.asp?ArticleID=2936.

[13]吴慰慈.图书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71-272.

[14]老槐也博客.图书馆有什么业务不能外包[EB/OL].[2010-08-30].http://oldhuai.bokee.com/4586531.htm l,2006-03-03.

猜你喜欢

图书图书馆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