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新课标推荐读本《论语》注译驳正举隅

2011-04-13李晓霞黄文娟

关键词:仁人博学仁者

李晓霞,黄文娟

(1.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曲阜273100;2.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山东淄博255049)

由贾平凹主编、晓晓整理的《论语》(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被列入语文新课标课外阅读系列丛书中,该书封面上印有“语文新课标必读”的强调性提示。数以万计的家长和学生会根据读本上的“推荐”和“提示”将该书买回家,并按照该书的注译来阅读理解。作为推荐读本,应该承担着引领广大青少年初步了解国学经典的任务,但经仔细阅读后发现,该读本有些注释和译文存在值得商榷之处,有失准确性和完备性。笔者现举书中对《雍也》篇中“井有仁焉”、《乡党》篇中“式负版者”及《子罕》篇中“博学而无所成名”的误注予以驳正,希望能对广大青少年正确理解《论语》有所助益。

【论语原文】《雍也》篇第26章: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读本注译】【译文】宰我问道:“有仁德的人,假若有人告诉他说:‘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啊!’难道他会跟着跳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呢?君子会到井边设法去救人,而不会自己也跳到井里去,君子可以受人欺骗,却不能受人愚弄。”

【驳正】本章的关键在于对“井有仁焉”应如何理解。此处译文将“仁”注为“仁人”,是不妥当的,从字面上看,似乎能前后通顺、自圆其说,但深层探究,我们发现,这样理解于当时情理不通。首先,我们来关注宰我其人其事,在孔子众多弟子中,宰我和子贡以言语见长,尤其宰我能言善辩,在课堂上经常会提一些稀奇古怪、甚至有驳难之嫌的问题。例如:宰我与孔子曾有关于“三年丧期”的辩论。宰我问五帝之德,子曰:“予非其人也!”后来,宰我为临菑大夫,与田常作乱,以夷其族,孔子耻之。根据宰我一贯的表达方式,此处发问是巧设驳难,具有明显的愚弄意味,他是针对孔子教诲弟子“君子求仁”的观点,以告诉“仁者”井中有“仁”来设喻,问孔子“仁者”是否应该求“仁”而到井中。宰我之所以有井仁之问,是因宰我清楚当时孔子正陷于祸患、危难之中,而以微言嘲讽他。“仁者”当暗指孔子,“井有仁焉”,应该是假设之言,大意是说在险难之中,有可行仁之事。宰我测度孔子行仁之心迫切,如果有人告诉他有可行仁之事,即使是处于艰险之中,孔子也必将去做这件事。“欺”与“罔”看似接近,其实前者明而后者暗,二者的性质不同,《汉书·郊祀志下》颜师古注:“罔犹蔽。”[1]175《孟子·万章上》云:“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1]175孔子非常明了宰我话语间隐藏的用意,所以孔子之答并没答其所问,而是隐含了对宰我的责备。如果宰我明言其事,那么孔子回答时一定会说“丘可逝也,……”。既然是宰我设喻表达,注译时就不能从直白的字面意思出发,将“仁”理解成“仁人”。其次,如果宰我针对“仁人”泛问,那么孔子亦当以“仁人”作答,孔子却以“君子”的名义来作答,故此处“仁”非为“仁人”。再次,如果注为“仁人”,与前边“仁者”意思重复,于说话的前后情理也明显不通。另外,从人们思考问题的正常逻辑来说,有人告诉孔子说井中有“仁人”,就能使孔子产生跳入井中相救的动机吗?这也是于情理不合的。综上所述,此处“仁”注为“仁人”显得迂曲、不通。“仁”正确的释义是:仁德,“井有仁焉”,即井中有行仁德之事。译文应该引导读者体会出字面以下设喻的意图。

【论语原文】《乡党》篇第7章: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读本注译】【注释】式负版者:背负国家图籍的人。【译文(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坐车遇到穿丧服的人则扶轼行礼,遇到背负国家图书的人也扶轼行礼。

【驳正】自古对“式负版者”的注解就存在不少争议,读本中的注释属于其中之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佐证这一解释的不合理。其一,查考“版”一词的古注。陈士元云:“《周礼·天官小宰》云‘听闾里以版图’,《注》云‘版,户籍;图,地图’。……夫图与籍不同,朱子注《论语》从孔氏之说,以版为图籍,然版可以言籍而不可以兼图也。”[2]14可见,“版”有户籍的义项,但并不能解为“图籍”。其二,查考“负版”的释义。朱亦栋云:“《杂记》‘大夫之丧,有司麻衣布衰’,皇氏云‘布衰,三升布为衰,长六尺,广四寸,缀麻衰当胸。又有负版,长一尺二寸,广四寸,当背此负版。疑指此凶服之式,从车前而来;负版之式,从车后而来也’。”[3]14王闿运云:“负版,衰之领也。《记》曰:‘负版出于适,适出于衰。三年丧,衰乃有之,卒哭,受齐衰,则除矣。’上言变齐衰,嫌式凶服式齐衰以下,故特明负版乃为凶服。”[4]98联系孔子说话的前后语境,此处应是与前句“凶服者式之”意思相承,“负版”当解为“孝服的别称”,“负版者”就是“穿孝服的人”。孔子重孝,所以对穿孝服的人表示恭敬。退一步讲,若“负版者”真的指背负国家图籍的人,这种身份的人从哪方面说值得孔子特别强调要扶轼行礼呢?

译文中将“寝不尸”解释为“睡觉不挺直身子”,也不是很确切。“尸”有尸体义。包咸云:“‘寝不尸’,不偃卧四体,布展手足,似死人也。”[5]35皇侃云:“‘寝不尸’者,寝,眠也;尸,谓死尸也。眠当小欹,不得直脚申布,似于死人者也。”[5]35据古注,“寝不尸”即睡觉不像死人的样子。

【论语原文】《子罕》篇第2章: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读本注译】【译文】达巷这个地方有人说:“伟大呀孔子!博学多才,可惜没有可以成名的专长。”孔子听后,对学生们说:“我掌握了什么?掌握了驾车?掌握了射箭?我只懂得了驾车呀!”

【驳正】读本对“博学而无所成名”的解释存在明显的错误。由“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可知,孔子是在表示自谦,人只有在听到别人的称赞之后才会自谦,由此看来,上句一定是达巷党人对孔子的称赞,既然是称赞孔子“大哉”,又怎么会委婉地指出缺陷呢?怎么会表示对孔子没有成名之专长的惋惜呢?“名”又有“称赞、称道”之义,《论语》本经有类似的用例可参,如“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因此,“博学而无所成名”确是达巷党人对孔子“大哉”的称赞之辞。皇侃云:“大哉孔子,广学道义,周徧不可一一而称,故云无所成名也,犹如尧德荡荡民无能名也。”[5]2焦循云:“无所成名即民无能名。所谓焉不学,无常师,无可无不可也,孔子以民无能名赞尧之则天,故门人援达巷党人之言以明孔子与尧舜同大哉。孔子即‘大哉!尧之为君’,博学无所成名即‘荡荡乎民无能名’。孔子之学即尧舜之学也。”[6]16关于“博学而无所成名”这句的译文,杨朝明的注译比较有参考价值:“学问广博到不能用一技之长来称赞的程度。”[7]79

广大青少年对经典书籍解读尚不具备辨正能力,作为一部面向亿万青少年的《论语》推荐读本,其准确性、完备性非常重要。但毕竟任何一部对《论语》进行注解的书籍,都不可能做到绝对准确、无可挑剔。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学语文教师也有必要及时给学生以引导: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不被动接受读本的注释,而要学习运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来阅读经典;其次,教师要尽量广泛研读《论语》注译书籍,通过推荐其他名家注译,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对比理解,也不失为一个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契机;再次,对各家注解存有争议的语句,也可以暂时存疑,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笔者所作驳正,有不当之处,望方家大雅不吝指正,愿以此与喜好研读《论语》者共勉。

[1] 牛泽群.论语札记[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2] 陈士元.论语类考[M].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

[3] 朱亦栋.论语札记[M].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

[4] 王闿运.论语训[M].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

[5] 何晏,皇侃.论语集解义疏[M].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

[6] 焦循.论语补疏(二卷)[M].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

[7] 杨朝明.论语诠解[M].扬州:广陵书社,2008.

猜你喜欢

仁人博学仁者
仁者爱人
仁者
博学的猫头鹰
读经典,做个博学又多“材”的实力派
仁心、仁人至仁政
『仁者爱之理』
点点读《论语》
言过其实
言过其实
多识由博学博学以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