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国公司R&D国际化
——后发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评肖文教授的新作

2011-04-13张旭昆

关键词:促进作用跨国公司国际化

跨国公司R&D国际化
——后发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评肖文教授的新作

后发国家在经济追赶中如何实现技术进步,一直是学界、尤其是经济增长理论学者关注的核心问题。然而,后发国家由于激励机制的缺陷、科研积累的不足以及政府对经济增长的短期追求等,造成了国内研发(R&D)投入的不足。因此,如何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对国际R&D资本的吸收,便成为后发国家尤其是新型工业化国家寻求技术进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来源。浙江大学肖文教授与其博士林高榜的新作——《跨国公司R&D国际化与中国自主创新》(以下简称为《跨国公司》),指出了一个十分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技术创新渠道——跨国公司R&D国际化。

《跨国公司》一书通过梳理有关跨国公司R&D国际化行为的经典理论,从动因研究、区位选择、技术外移效应和技术转移系统四个角度对现有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跨国公司R&D国际化行为并不是为了促进东道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而是在其全球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追求过程中,客观地产生了技术的外溢。该书创新地研究和构建了区域自主创新综合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测算了中国区域层面的自主创新综合能力水平,首次对近年来中国各区域自主创新综合能力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了明显的区位特征。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跨国公司》一书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中国地区R&D国际化水平和效率进行了测算。基于此,研究和分析了跨国公司R&D国际化水平与效率之间的内源性联系。同时,结合方差分析和邹氏稳定性检验(Chow-test)分析了地区市场规模、外商投资规模、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自身R&D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五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市场规模越大、外商投资越多、知识产权保护越完善、自身R&D资源越充裕,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R&D国际化水平的促进作用越容易发挥;从而,技术进步的贡献越大。

通过计量分析和典型案例研究,《跨国公司》一书深入讨论了R&D国际化对于增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结果表明:R&D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对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个促进作用在区域分布上存在一个“门槛”效应,也就是东部省份相对全国水平更加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则相对比较弱。此外,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市场规模较大、外商投资较多、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基本设施建设较完善的地区,R&D国际化水平对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明显较强。

为了考察国际R&D资本对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渠道,《跨国公司》一书还针对具体渠道进行了测算和比较研究,测算方法相对之前学者采用的简单数量直接法,有十分重大的突破。作者尝试分别计算各种渠道来自某个国家(地区)的溢出效应,然后按照国家(地区)进行加总得到该渠道中国整体获得的溢出效应,最后按照权重分配到具体省份。可以说,这种方法能够更加明确地评估国际研发资本通过物质资本流动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流动。分析发现,本国R&D资本积累和资本品进口渠道的溢出,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较显著和较强的正面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在华R&D直接投资次之,消费品进口、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引进合同的作用则不明显。

基于规范和实证的研究,该书最后讨论了中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路与举措。认为可以通过积极加入全球技术创新联盟、采用寡占反应破解技术锁定、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四个方面的路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可以说,《跨国公司》一书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深入剖析了中国通过跨国公司R&D国际化活动吸收海外研发资本流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渠道。这是近年来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一大突破,大大推进了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张旭昆)

猜你喜欢

促进作用跨国公司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论工商管理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工程财务管理中会计审计的促进作用探讨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跨国公司回任人员知识转移过程研究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