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确立教育目标的终极依据

2011-04-12高闰青

关键词:以人为本目标发展

高闰青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焦作454001)

教育目标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主观上的一种要求和愿望,具有主观性的根本特点,它决定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和价值实现。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自觉地以教育目标作为准绳来调整教育活动和进程。国家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社会、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依据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其中,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和条件应该居于主导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进一步确立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精神,明确提出了“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要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心每个学生”、“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等,这些对于我国教育目标的确立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人的自我发展需要是确立教育目标的前提

教育是“为人”的活动。思考教育离不开对“人”的考察,对人的认识和考察是思考教育活动的前提。对“人是什么”的提问是教育当中的第一问。要弄清教育是什么,就要对人有所了解[1]。可是,难就难在古往今来没有人能够说清楚或者给出一个让所有人信服的关于人到底是什么的回答,这是教育的“斯芬克斯之谜”。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去寻觅一些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东西。“人的需要”即是其中之一。有专家对此进行了透辟的分析和阐述:“人的需要是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切条件的依赖和要求,反映了人和世界的实际联系,是人活动的前提。”[2]154作出这个判断是基于如下认识:(1)人的需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层范畴,马克思主义把人的需要作为考察社会的起点;(2)人的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3)人的需要体现人性、人的本质。人的需要内在、必然、全面地规定着人们的活动。可见,从人的需要出发来考察社会、考察人是一个基本的逻辑起点[2]154—156。那么,人的需要是什么?马克思认为,人为了生活,就有需要,“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3],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现实世界中,人们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它们从不同侧面体现人性,并构成人的本质。人的自然需要、社会需要、精神需要分别体现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教育以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己任,以“成人”和“成才”为其基本使命,因此,从本性上说,教育就是为了满足人的种种需要,尤其是满足个体对人类文化的极端需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目标的确立要根据人发展的需要,即从人的生存需要、人的文化需要、人的多方面需要出发。

人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的目的。作为一个具体生动的自我,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正因为如此,教育应引发这种需要得到健康的发展。教育越往前发展,教育越进步,对教育对象发展的需要就应越重视。社会个体发展的充分、全面程度是社会与教育进步的标志。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只有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和个性,并在自身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条件下,才能既摆脱人对人的依赖状态,又摆脱人对物的依赖状态,从而进入人对自己内在本质力量即能力的依赖状态,实现每个人能力的自由发展的理想。马克思的思想反映了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完美追求,是彻底的革命的人本主义思想。这就规定了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因而,教育必须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应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之一。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应以尊重人的自我发展需要为前提。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目标的最终体现

马克思在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同时也曾指出,教育应该是“完整意义上的人的生产”。也可以说是生产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方向,是我们制定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理论依据,决定了我国基础教育培育目标的总体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立个性”,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这无疑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教育的目的性本质表明,教育对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对人的价值的实现,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根本在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人的发展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以人为本”的最高要求。但它不是已达到的状况,而是一个引导人们超越当下、不断走向未来的价值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指出:“教育正在越出历史悠久的传统教育所规定界限。它正逐渐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整个人的各个方面——在这一领域内,教学活动便让位于学习活动。”[4]3由此看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教育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这是因为,教育乃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目标问题,是教育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教育理论必须为教育实践中所要培养的目标规格作出明确的理论上的回答。

我们认为,立足人及人的发展,是衡量一种知识观价值的根本标准。“人,才是基本;人,才是落脚点;人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出发点”。“历史是这样写的:因为人,有了经济;因为有了经济(有吃、有喝、有住、有穿),才有了政治、科学、艺术、宗教、教育……记住这个简单事实,就知道了‘随同人,我们进入了历史’的道理”[5]。恐怕再没有比这更平实的道理了。我们都知道,教育是以人为对象旨在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根本就在人自身。把人及其发展视为教育所追求的中心和基本的目标,应该是无可置疑的。胡德海认为:“教育的最直接最根本的作用在于启迪、促进和发展人的精神。教育之所以产生、存在并延续,就在于它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个体的发展,所以教育的根本职能就是促进人的个体的发展。这里的个体的发展又主要指人的精神的发展,即智力、情感、社会意识、自我意识、个性心理品质等的发展,因为这些乃是人之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所在。”[2]303-304“教育目标说到底是关于人的发展问题。”[2]375在这里,个体的发展是基础,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基础教育作为文化创新和传播的重要基地,作为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其培养目标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时作出变化,改变过去那种以选拔为基本特征、以应试为主要手段,以泯灭人的美好天性、抑制人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为代价的功利化教育制度。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摆脱工具理性的束缚,寻求“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和谐融合,体现全面发展的精神,并以此为出发点,科学地确定其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扎实而又丰富的课本知识;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灵,使学生成为“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使学生既成为未来的学习者,也成为良好的公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6]85它为我们确定了一个指导教育发展方向的基本思想,也就是我国基础教育目标应该“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不同的责任”[7]2。“培养一个具有智力、审美感和体质平衡发展的和谐人格”[7]30。也就是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整体,深入到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悟等非理性成分,是对简单知识目标的实质性超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又进一步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这既符合教育的从根本上来说的人道主义的使命,又符合应成为任何教育政策指导原则的公正的需要,也符合既尊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又尊重传统和文化多样性的内涵发展的真正需要。”[4]70因此,基础教育要加强素质教育,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将眼前目标与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人的主体价值,追求人性的丰富与完善,从而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尽可能多地掌握人类文明成果。因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建立在较好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就谈不上教育创新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教育的目标将是一种空谈和奢望。正如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酝酿其中》中所说的:“教育的基本作用,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6]85因此,通过教育的培养,我们的学生应该是一个思维活跃、具有较高的心智品质,心胸宽广、积极上进、爱好广泛、性格开朗、感情丰富、具有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素质将加强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决定他将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包括考试。这就要求我们要着实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不仅让学生知道“鱼”,还要让学生掌握“渔”的方法,具备“渔鱼”的能力,要把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以人为本”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它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尊重和关爱学生的生命本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要旨是尊重学生的生命存在和特性,观照其各种社会属性和个性的培养生成,而其终极目的和终极关怀则是引领和帮助每个学生身心的健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8]。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四有”新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价值取向。我国《教育法》第5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将“以人为本”写入决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些思想应该说是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提出来的,其出发点就是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人,一个鲜活的、有情感、有智慧的人,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在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情感与意向诸方面协调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也就是全面发展的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这个角度而言,教育“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延续,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从目前看来,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还可能是一种理想,一种可能不会在短期内完全实现的理想,但又是一种不能放弃的理想。如果说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才得以实现的话,那么,“以人为本”正是贯彻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并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新的教育形式,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的途径。

说到底,教育乃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任何一种教育制度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教育人、造就人、培养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所倡导的人文意蕴,即通过发挥人的理性自觉、积极张扬人的主体意识,以最大限度地消解人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协调一致——这同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9]。就此而言,“以人为本”也就自然成为实施教育目标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是确立教育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理论依据。

[1]张楚廷.以人为本与教育学改造[J].高等教育研究,2004(5).

[2]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内在的财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5]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97-98.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8]姚姿如,杨兆山.“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J].教育研究,2011(3).

[9]白立强.人的全面发展:经典阐释与现实历程[J].河北大学学报,2009(3).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目标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