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动画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借鉴

2011-04-12白晓曼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线条意境动画

白晓曼

(1.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2.合肥师范学院美术系,安徽合肥 230061)

当代动画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借鉴

白晓曼1,2

(1.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2.合肥师范学院美术系,安徽合肥 230061)

动画设计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借鉴与运用有利于加强艺术间的融合,促进国产动画片的艺术性表现,保护和开发中国文化艺术遗产。特别是现代动画设计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色彩与意境的运用,能充分体现出浓重的中国民族艺术风格,对于加快发展中国现代动画具有重要的意义。

动画;民族风格;线条;色彩;意境

早在中国动画设计初期,中国动画艺术家们就已经开始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尝试。1926年中国动画先驱万氏兄弟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大闹画室》,从那时起中国动画艺术就奠定了其探索民族风格之路的方向。1942年的亚洲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上映,这是中国第一部富有民族特色的影院长片。1950年代初期,在世界上独创的水墨动画、剪纸动画等具有显著中国风格的动画形式相继出现,紧接着《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等深受欢迎的动画杰作陆续问世。从这些作品中都可以找到中国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子。

然而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曾经一度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国际同行誉称为“中国学派”的中国动画却显得步履蹒跚[1]1-2。我国动画艺术的停滞不前,以至于中国现代的动画设计整体落后,面对欧、美、日、韩等国动画文化的入侵,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大多模仿国外的动画作品,很少反映中国的元素,缺乏鲜明的艺术特色等,其直接后果是现阶段我们的动画设计与世界先进的动画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更间接的后果则在于对大众观念的影响。从社会对中国式动画的评价角度来说,大众已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国产就是山寨产品或劣质品,最多是给孩子们看的。

面对国内大众在动画爱好上略显崇洋媚外的心理,中国动画创作者不应采取迎合的态度。若一味模仿国外动画形式,反而会让观众对国产动画越来越失望。更何况中国动画具有立足国际舞台的充足底气和雄厚基础,这种基础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现阶段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只有动起来,才能慢慢好起来[2]15。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是巨大的,而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动画电影中正得到越来越多借鉴,特别是现代动画设计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色彩与意境的运用,能充分体现出浓重的中国民族艺术风格。

一、动画设计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艺术的借鉴

中国画中的线条是画家用来抽取、概括自然形象,融入情思意境从而创造艺术美的基本手段。吴昌硕以金石入线,舍弃了形的羁绊;齐白石等画家运用金石般的线条表现作品的力度美,以向线下刀的毛面来表现线条的质感;潘天寿的绘画几乎全部用笔线的方式来表达,以富有哲理的线条表现画面的静气;黄宾虹以浑圆、纯净的生命之线写出山水画浑厚之气,等等。中国画讲究用笔和用墨,笔墨又通过线条来直接地、概括地勾划出对象的形体特征和形体结构。线条或刚柔相间、长短穿插、曲直弯转、抑扬顿挫,使对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线条不但是传统中国画创作中重要的表现手段,同时也是体现中国画美学精神的重要构成语素[3]33-34。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曾被世界上许多美学大师给予非常高的评价。抒发意境的过程,同笔下线条的盘旋往复及疏荡、绵密、聚散、交错的过程是相适应的。中国传统线条艺术在女性画家潘玉良的作品中就得到了充分表现。法国东方美术研究家叶赛夫先生对其作品的评价为:“融中西画之长,又赋于自己的个性色彩……具有中国书法的笔致,以生动的线条来形容实体的柔和与自在……色彩的深浅疏密与线条相互依存,很自然地显露出远近、明暗、虚实,色韵生动……用中国的书法和笔法来描绘万物,对现代艺术已作出了丰富的贡献。”[4]现代动画创作若能把把物象化成飞动的线条,注重线条的流动,将其组建成有视觉冲击力的动画形象,产生线条运动的节奏和韵律,千百万线条彼此呼应,向背相谋,互相补充,气脉通联,共同塑造情景相融的艺术形象,会使得画面更为灵动,更能唤起受众的感情共鸣[5]264-265。

在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线条艺术特色的动画中,“以形写神”的线条与线条相互作用,可以反映设计者的情思、意境,创造艺术美,而且画中的线条本身首先唤起美感,在一个镜头中线条的动势、动率和动力三者并非各自孤立,而是互相关联,共同促成线条的造形、达意的功能,创造出独具中国艺术魅力的动画艺术风格,富有民族文化内涵。1926年摄制的《大闹天宫》片中孙悟空造型线条简练,突出其性格特征,是形式美与寓意美的完美结合点;1985年的《女娲补天》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运用艺术方法,其中古朴、粗狂、凝炼的用线特色,充分体现出了岩画造型简洁而抽象的艺术特色等等。曾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及首届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一等奖的中国动画电影《火童》,影片的绘画浓郁而多彩多姿,吸取和采用了国画式的技法。厚实的嘴唇,俏丽的眼角是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典型造型。背景的笔触则吸收敦煌壁画的精髓,将中国的民族特色元素表现得酣畅淋漓。影片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和形式美审美价值。从彩陶、青铜器、漆器等装饰绘画和壁画中汲取灵感,灵活运用人物装饰纹样的特点来塑造形体和各种情境,将线条艺术发挥到了极致[6]112-113。

二、动画设计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色彩艺术的借鉴

色彩是极具感染力的视觉语言,色彩作为造型艺术重要表现手段之一,不仅能还原景物的色彩,还可以传递感情,表达情绪。现代动画设计中的色彩效果不仅要在视觉上,更要在心理和象征意义上得到受众的体会和理解,从而给受众心理上的满足。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经说过:“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与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张艺谋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在电影的视觉元素中,色彩是最能唤起人的情感波动的因素。……从生理上说,色彩是第一性的,能马上唤起人的情绪波动。”[7]50-51

不同民族根据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在心理上对色彩的感觉是有差异的,所以色彩也具备民族特色的符号性。中国画的色彩,随类赋彩,不拘泥于光源冷暖色调的局限,比较重视物体本身的固有色,而不去强调在特殊光线下的条件色。动画设计可以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借鉴色彩表现元素及特点,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抽象化、象征性特点,立足于中国传统色彩中红、青、黄、白、黑五色体系基础上进行色彩搭配,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取材于敦煌壁画艺术的《九色鹿》、《鹿女》在画面色彩表现上借鉴壁画艺术的色彩风格,使得动画作品犹如一幅幅活动的壁画,带来一种古朴、自然的视觉效果;取材于岩画的《女娲补天》画面色彩保持着赭红砾石的色彩效果等。《三个和尚》画面颜色淡雅,影片通过简单的颜色变化即可传达出创作者的意愿。片中小和尚穿着红色的袈裟,凸现其年幼及活泼;长和尚穿着深蓝色的袈裟,包袱整齐,显示其古板;胖和尚穿着浅黄色的袈裟,袒露着胸,表现其豪放的性格。

我国现代动画设计中的色彩不应抛弃了中国传统的色彩文化,而一味遵循西方色彩理念,应该充分发掘中国元素,抒发民族情怀,将其作为一种中国符号和文化应用于动画创作中,创造出有中国情调的动画作品。

三、动画设计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艺术的运用

意境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实践与理论方面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属于审美意识或美感的领域。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在我国文艺理论发展史上,意境作为概念很早就存在。而“意境”一词在绘画中相对出现较晚。最早出现于诗论,这是由于中国古代诗文的发展在实践上更早地接触到了这一美学范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王昌龄的《诗格》举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提出了意境的概念。中国画对意境的运用主要是在唐朝以后,特别是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中,尤其重视对意境的运用。

意境是我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具有典型的东方哲学及东方思维特点,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并运用于现代动画设计中,可以使我们的动画设计匠心独具,在世界动画之林中独树一帜。单色绘画是水墨画的一个特点,而我国水墨动画片延续了传统水墨画的意境,主要特点为不用色或少用色,因此我国水墨动画片基本是以黑和白为主导因素的前提下再配以其它颜色的。1960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采用了我国特有的水墨技法,完全突破了一般动画片“单线平涂”的模式,没有边缘线,意境优美,气韵生动,将国画大师齐白石笔下的蝌蚪、青蛙、鸡、鱼、虾、蟹等搬上荧幕,赋予他们以新的生命,使他们活动起来。那些纯朴简约的写意传神之笔所构成的景、物,比单线勾画、色彩平涂更富有质感。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使动画艺术进入更高的写意的审美境界,令人耳目一新。1963年摄制的《牧笛》,片中水牛的造型,气宇轩昂,质朴无华,其独特的风姿,是根据画家李可染的风格绘制的。悠悠的意境,抒情的笔触,展现出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表现出浓重的文人画意境。《山水情》号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片之最。片中场景没有轮廓线,取而代之的是水墨在宣纸上的自然渲染及浑然天成,充满了诗意,让观众完全陶醉在水墨制成的山水之间,心旷神怡。片中高超的动画技巧和中国传统写意山水表完美的结合,将自然、人、艺术三者融为一体。

由此可见,动画设计不仅要追求艺术的动画化而且更要追求动画的艺术化,营造出深邃的意境,深深打动每一位观者。

四、结语

如何突出动画设计中的中国精神是我们的动画创作者面临的共同挑战。保持民族特色的关键在于对动画作品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更鲜明体现出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底蕴。应该保证本土动画设计在思想上和技术上的先进性。否则,国外动画业一样会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再创作生产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来,美国迪斯尼公司改编《花木兰》即是如此。动画版电影《黑客帝国》的武打动作也都采用了中国武术招法,还有《功夫熊猫》等等。中国社会在进步,中华文化也应当进步,动画设计的民族性应该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动态过程,应该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借鉴中不断创新。借鉴的同时也不要狭隘地理解民族特色,也可以借鉴外国优秀的动漫的风格题材并运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形式,把它们转化为具有东方人的欣赏习惯和欣赏角度的动画故事。

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色彩、意境在现代动画设计中的运用有非常高的艺术和市场价值,它将会给中国动画产业带来一场新的视觉冲击和促进东西方文化艺术之间的互动。相信中国动画将沿着这条充满智慧的民族化创新之路不断前行,发扬千年传统文化,结合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感的新动画设计艺术。

[1] 佟婷.动画艺术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 雨花,青少刊.动起来,再慢慢来——从《喜洋洋和灰太狼》看中国式动漫[J].2010,(11).

[3] 张宽武.中国传统绘画线条的哲学意味[J].美与时代,2009, (8).

[4] 首都博物馆正在展出潘玉良的200幅精彩画作[N].中国美术馆业界新闻,2007-08-20.

[5] 刘奇伟.线条在中国二维动画中的应用与表现特征初探[J].管理观察,2010,(17).

[6] 黄东明,周世华.浅析中国动画电影《火童》的线条艺术[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9).

[7] 张荣美.解读张艺谋电影中色彩的运用——以《红高粱》为例[J].电影文学,2010,(23).

Contemporary animation 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drawing

BAI Xiao-man1,2
(1.School of A rt and Design,Wuhan University,Wuhan430070,China;2.Fine Arts Department,Hefei Normal University,Hefei230061,China)

Animation design is propitious to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of arts in maintaining and applying Chinese traditional drawing art.The effect is an optical illusion of motion due to the phenomenon of persistence of vision,and can be created and demonstrated in several ways.The art of animation is very helpful in promoting the home-made cartoon and 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Chinese culture and art heritage.In particular,modern animation design is of significance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in the lines,the use of color and mood that can fully reflect the vivid Chinese folk art style.

Animation;national style;lines;color;mood

J954

A

1674-2273(2011)04-0127-03

2011-05-21

白晓曼(1987-),女,安徽亳州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合肥师范学院美术系教师。

(责任编辑何旺生)

猜你喜欢

线条意境动画
做个动画给你看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动画发展史
线条之美
我的动画梦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我是动画迷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