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

2011-04-12李旭辉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

李旭辉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海阳镇人民政府,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乡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

李旭辉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海阳镇人民政府,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乡域经济是最小范围的区域经济,发展乡域经济至关重要。当前乡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很多,不容乐观。乡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条件、原则确定后,要在大力发展农业、夯实集体经济、扶持民营经济、引导专业合作社、培育特色经济、优化社会服务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选择合宜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发展机制,促进乡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乡域经济;统筹发展;对策研究

当前,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分工分业的纵向发展,在农业基础产业之外,乡镇工业、乡镇建筑业、乡镇运输业、乡镇商业和服务业等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部门也在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农村各产业创造的比重为43.7%。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10.6%,农村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21.3%,农村第三产业比重为11.8%。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农村部门贡献了3.4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39.5%(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8.7%)[1]。随着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日益提升,乡域范围内的统分能够有机结合、提升生产力水平的作用在加大,以乡镇为区域轮廓的乡域经济发展正在迅速发展。

一、发展乡域经济的意义

乡域经济是最小范围的区域经济,属于地域分工体系中的最基础性环节,是我国国民经济五级构架中的最基层,是国家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最直接的平台。乡域经济是一种具备一定规模、主导产业比较明确、产业特色突出、具有一定辐射力的区域经济,其以小城镇为载体,通过发展特色经济或支柱产业、发挥乡域资源优势或比较优势、培育骨干企业(或经济组织)和经济增长点,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2]54

乡域经济具整体性、多样性、独特性、可变性的特点。乡域经济的主体和构成要素是诸多的,面对的市场是多变的,所有的这些会使得竞争优势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传统产业的衰落、新兴产业的崛起、人力资源结构的改变、相邻乡域的模仿、市场竞争的加剧等,任意一个变化都可能波及相关产业链的变化,进而导致乡域竞争优势的变化,严重的情况下会使得该乡域丧失核心竞争力。[2]54

乡域经济是现代新农村经济。首先,乡域经济的发展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引擎与支撑,农民致富、农村繁荣要依靠乡域经济的带动。其次,乡域经济的发展将有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最后,乡域经济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经济的运行。乡域经济的发展会使之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其发展过程中与整个经济的互动也会愈发明显。

发展乡域经济的目的就是要让农民快点富裕起来。现在国家对农民实行粮食直补等,但依旧是“农民太苦、农民太穷”。农村的积累转向了城市,资本在农村没有聚集。遍布于乡镇的储蓄银行吸收着农民的存款,很少贷款于农,却汇成巨额资金支持城市建设。粮食连年丰产,但农民的收入依旧徘徊。其一,农民的主要收入除经营性收入外还有工资性收入;其二,现在农资、教育、医疗、交通等费用高,农民受教育返贫、因病返贫、结婚返贫的比较多。原因是国民收入二次分配的不平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整,农村经济发展的缓慢。广辟渠道、多种经营、突出特色、搞活经济,大力发展乡域经济刻不容缓,已成当务之急。

二、当前乡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当前乡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当前乡域经济发展中,农村三次产业结构不甚合理,经济结构层次偏低,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价值链条短;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素质低,缺乏特色优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工业低层次水平发展,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乡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直不足,财政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也有弱化的趋势。由于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普遍落后、老化陈旧,很难对农业生产提供持续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大幅下降。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都不尽完备,不少原有设备也早已老化,没有资金投入更使农田水利建设陷入无人过问的尴尬境地。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比例低,农业产品加工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普遍不高。乡镇的工业园区建设起点不高、层次较低,技术水平仍以劳动密集型和中低层次技术为主,经济超常规发展主要是依靠增加投入和铺设新摊子,实行的是外延式扩张,缺乏对传统产业改造和辐射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不十分明显。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人均收入少,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部分乡镇存在着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不佳,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工业化发展水平滞后,产业层次低,聚集度差等问题的困扰。[3]

(二)乡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在乡域经济的发展中,一些乡镇的政府领导缺乏对乡域经济的整体认识,认为发展经济是省市县各级领导的事情,自己所处的乡镇区域小,能够把目前的乡镇的私营企业或民营企业保持现状,不让其迁走或破产就是成绩。此外,由于国家对土地的工业占用控制很严,乡镇的企业大部分是“以租代征”,也不敢大有所为。整体上,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乡域经济呈非均衡发展态势。总的来讲,乡域经济中普遍存在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一是缺工业用地,有的大项目无法落户,回归工程无法承接;二是缺优秀人才,各行各业缺领军人物,有的企业老板缺乏社会责任感;三是缺稳定且充满活力的乡镇干部队伍,领导为了政绩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盛行,年龄大的内退,年轻的调走,剩下的干部忙于社会稳定工作,搞经济工作的人太少;四是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的地方习惯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作方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五是机构改革中出现管理“梗阻”,新的条块分割,使乡镇政府职能弱化,难以担负起组织乡域经济发展的重任。

三、乡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不同地区分工生产相对密集地使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具有比较优势,通过市场可以获得比较利益。经济的不平衡性、分工的专业细化性、生产成本经济性是乡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乡镇按其要素优势与区域特色,在市场中通过生产合作得其分工,降低成本,以期形成一定的产业群,并与相联的乡域进行产业协作求得联动效应,共同发展乡域经济。

(一)乡域经济发展的阶段

乡域经济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初始期、发展期、成熟期。乡域经济的自我发展阶段为初始期,具有盲目性与模糊性的特点。经历了自我初期发展后,能够结合区域优势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规划,则进入到了发展期。此后,在坚持特色、集群发展中实行科学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则进入了成熟期。乡域经济发展的成熟期具有辐射效应,能够在自身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使自身处于较大范围的中心。

(二)乡域经济发展的条件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农产品市场成为了买方市场,为农产品的深加工提供了广阔空间。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发生重大变化,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而且一部分完全可以在农村的大农业范畴内实现本地就业。近年来,“三农”问题得到了重视,新农村建设逐步展开,城乡发展的互动性、互补性愈来愈强,各种生产要素加速流动,乡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愈发良好。在影响乡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资金问题比较突出,成为了制约乡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存在着资金流入与流出错配的现象,农村现有的金融机构体系功能较为单一,吸纳资金功能突出,融资能力较弱[4]。而发展乡域经济需要引导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金融机构提供多层次金融服务,抑制农村资本外流。与此同时,加大政府财政对农村发展的补贴扶持。政府财政要倾心农村市场,金融企业要牵手农村市场,引导资金投向农村,支持资金流向农村,使资金下沉到农村,以发展经济。需要关注的是,要坚决制止住当前“上补下泄”的情况,要把资金引好、管好、用好。

(三)乡域经济发展的原则与策略

发展乡域经济要立足于乡村的实际情况,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配套发展的方针,按照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的原则,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重点搞好农业产业化,延长产业链。发展乡域经济要实现农业发展工业化。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跳出农业抓农业,走出农村抓农村,把工业发展和农业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使工业化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5]。结合资金、土地、人力等资本要素,在农村普遍实现机械化生产,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把农业发展由以粗放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向以内涵型再生产为主,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做好农产品的精加工、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借以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发展中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模式多样化,诸如资产运营型、资源开发型、服务创收型、产业带动型、土地经营型等均可尝试,依情况区别而定。

四、乡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树立大农业意识,统筹乡域经济发展

乡域经济的发展是乡域范围内的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发展乡域经济要用工业化理念做好农业,其核心是打造和延伸农业产业链。改变传统型、粗放型、低层次种植的情况,同时发展经济作物种植、精养畜牧业养殖,大力发展与农业相关的储存、商业、物流等二、三产业。为此,发展乡域经济要树立大农业的意识。一般大农业内涵是指从种植、养殖向产前、产后延伸,如产前的农药、化肥等的生产,产后的农产品加工、销售等[6]。大农业实际上就是指农村的一、二、三产业。大农业是市场配置的农业、是商品经济的农业,农业结构由种植业主导向多种类转变、农业生产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与特色化转变、农业生产由数量型与粗放型向质量型与集约型转变、农业市场从自主内向型向合作外向型转变。乡域经济发展中树立了大农业的意识,就能够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同时实现部分农民的就地转移。发展的过程中,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副则副、宜商则商,其模式可以多种多样。

(二)夯实集体经济,推动乡域经济发展

“统分结合”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所以要“发展集体经济”。当前条件下的集体经济组织,是在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基础上,经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改革后形成的包括乡村、村民小组和部分农村共同所有的农村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7]。集体经济是农民增收、共同富裕的有效保障,集体经济是乡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近些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快。例如,河北省邢台市的沙河县,290个行政村中有收益的村242个,占83.4%,其中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村108个,占37.2%。夯实集体经济,能够推动乡域经济发展。依托农村集体经济,农村的工业化进程才能健康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也为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积累。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农民增收途径增加,农村生活环境改善,乡域经济随之发展。在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集体经济衍生出多种实现形式。促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好的实践形式。对于村级集体经济,一些地区存在有产权虚置、干部专权、群众不关心等问题,所以,要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发展。例如,村级集体经济的产权改制,股权平均量化到个人,实现集体经济股份制。不能评估作价一卖了之,化公为私、个人控股,使集体经济变成私人合伙企业。

(三)扶持民营经济,提升乡域经济发展

农村是民营企业的“发祥地”,但早期民营企业主要从事的是二、三产业,而不是农业。发展乡域经济,要壮大民营经济,不但要在二、三产业做大做强,而且要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量,以加快农业市场竞争主体的培育。壮大民营经济是乡域经济发展壮大的首要前提。提升乡域经济发展,就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的经济发展之路,实现“资本增利、农业增效、百姓增收”。要积极引导、利用民营资本,吸引民营资本等进入农村领域,大幅度增加对乡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量,创新经营理念,引进全新的动力机制和管理制度,带动金融资金以更大的规模进入农村,从而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加速乡域经济发展。特别是要把工商资本、外资和民间资本开发农业作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动力,民营资本作为最重要的新兴投资力量,要以自主创业、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和渠道进入到农业产业化领域。鼓励民营企业按照“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经纪人+农户”等联结模式,与基地、农户及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通过发挥其市场营销、资金、技术和信息等优势,实施双赢战略,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四)引导专业合作社,助力乡域经济发展

发展乡域经济要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经济是农村的新兴力量。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依法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合作社达37.91万家,比2009年年底增长 53.8%,实有入社农户2900万户,比上年底增长38%,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1.6%[8]。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生产标准化建设进程,增强市场竞争力。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技术培训与技术推广,也便于农业结构调整项目的实施,也能够在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销售上同市场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形成了合作社经济,在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同时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要引导与支持。当前存在重发展、轻规范的问题,在扶持政策落实、融资、民主管理等方面都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9]。要扶植协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进行连接,帮助其建立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收益分配和盈余返还制度,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能力。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对发展农村经济有很大的作用,但不可能代替集体经济组织。众多的合作社中,假的也不少,空头社、翻牌社现象在一些地方普遍存在,亟待进一步整顿健全。与此同时,要积极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与机制。例如,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把股份制集聚生产要素形成规模经济的功能与合作制为其成员谋福利的基本原则结合起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展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五)培育特色经济,拉动乡域经济发展

发展乡域经济不仅仅要改造和提升区域内的传统产业布局,更需要进一步做强优势或支柱产业,做大区域内的特色产业。特色经济的培育是乡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实践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是成功之道、也是必经渠道和路径。乡域经济的发展中,结合乡域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优化发展布局,形成乡域性的产品特色,以特色产品为重点,着力提高规模生产经营水平。同时,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提高经营标准化水平,以效益优先为根本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从一定程度上讲,乡域经济的实质就是特色经济。各地要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相应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发展乡域特色经济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在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着力打造“块状”“集群”型经济,实行乡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即“一乡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乡域特色[10]。

(六)改革金融投资体系,促进乡域经济发展

发展乡域经济,需要构建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抑制农村资本外流,引导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金融机构提供多层次金融服务。目前,我国农村贷款只占全国总量的15%左右,而城市占85%左右[11]。要加快建设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社会资金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探索支持乡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创新农村金融与投资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依据市场实际需求和融资特点,通过组织财政性、互助性和保险类等多元化的信用担保,努力开展农村金融创新,改进信贷交易效率[12],形成支持乡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合力,并逐步建立市场化的投融资体制。重点推动农村融资担保公司、农村创业投资基金等的发展。国家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调动金融机构支农的积极性。一是对政策支农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发挥财政资金的调节作用;二是可扩大商业银行支农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用利益来驱动商业银行加大对乡域经济的支持力度。

(七)优化社会服务环境,保障乡域经济发展

乡域经济发展需要良好的创业氛围。要加快推进各项改革,优化社会服务环境,为乡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改善投资环境是乡域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倾心打造“亲商、敬商、扶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全方位营造聚财聚智的“洼地”。树立“招商引资兴乡,优势产业富乡”的经济发展思路,超前谋划、精心策划,充分发挥本乡镇的区位优势,抓住机遇,筑巢引凤,借船行舟,谋求乡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乡域经济发展,首先要搞活土地流转。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延伸链条带动土地流转;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搭建平台助推土地流转[13]。其次要改革户籍制度,重点是要消除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服役退伍、文化教育等福利差别,适应于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后要加强公共基础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升小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加强信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破解乡域经济发展中的瓶预。

[1]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9~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96.

[2]李锡英,李旭辉,刘啸山.河北乡域经济发展问题探索[J].河北企业,2010(5):54.

[3]田爱武.乡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郏县王集乡为例[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农村发展与管理学院,2009.

[4]张艺良.抑制农村资本外流[EB/OL].[2011 -08 -08].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103/14/t20110314-16552601.shtml.

[5]陆学泽.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J].社会主义论坛,2007(7):54-55.

[6]陈令东,李 东.略论大农业内涵[J].考试周刊,2010(1):233.

[7]魏宪朝,于学强.发展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几点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5):152-156.

[8]赵铁桥.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形势和任务[EB/OL].[2011 -08 -18].http://www.ccfc.zju.edu.cn/a/hezuozatan/2011/0624/6486.html.

[9]潘 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省7县(区)47个合作社的问卷调查[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1):68-72.

[10]郭金峰,李旭辉.发展乡域经济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J].河北企业,2010(6):29-30.

[11]李 毓.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失衡的表现及其矫正[J].农村经济,2007(8):70-73.

[12]娄永跃.农村金融创新的基本依据:新野案例[J].金融发展研究,2009(9):20-23.

[13]何传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实证分析——关于对宁阳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调查[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4):13-14.

Countermeasure Study of the Problems of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i Xuhui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Haiyang Town of Haigang District,Qinhuangdao City,Qinhuangdao Hebei 066000,China)

Rural economy is the smallest-scale regional economy.Therefore,to develop rural economy is of great importance.There exist many problems in present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which are not optimistic.After the elements of stages,conditions and principles are determined,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develop agriculture,strengthen group economy,support private economy,direct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cultivate economy with characteristics,and optimize social service environment,so as to choose suitable developing modes,constantly create developing mechanism,and promote the fast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rural economy;coordinated 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 study

F304.1

A

1672-7991(2011)04-0036-05

2011年度河北省民生调研课题“乡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201101051)。

2011-07-11;

2011-09-08

李旭辉(1975-),男,河北省乐亭县人,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三农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农业农村经济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