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的思考

2011-04-12孙国权

关键词:学生公寓公寓辅导员

孙国权

(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通辽028043)

高校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居住之地,同时也是他们学习、交流与娱乐的重要场所。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公寓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何加强和改进公寓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是各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实施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是强化公寓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优化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与重要举措。然而,在如何认识和做好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问题上还应进行不断的思考与探索。

一、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政治要求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1]。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高校把广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证。“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2]。学生公寓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因此实施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抓好学生公寓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做好高校公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推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工作的关键。就辅导员进入公寓问题,教育部明确要求:要坚持落实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有关要求,切实选派足够数量的政治素质好、思想作风好、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3]。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肩负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使命,推进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抓好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是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落实好的政治要求。

(二)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是新时期公寓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

新时期高校公寓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施,学生公寓已成为相对独立的场所,并大多由后勤部门,甚至是社会力量负责管理,致使公寓区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的 “盲点”[4]和管理上的薄弱点。二是现今在校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自理能力较差,各方面承受能力也较低,在学习、生活、情感以及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导致学生公寓区学生教育管理难度明显增大。“独生子女群的出现,给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添加了新的课题”。[5]三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校学生规模迅速膨胀,导致在校学生在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分化越来越明显,给公寓区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四是随着学分制等教学改革的推进,“班级的概念正在逐渐淡化,学生公寓化管理的普及使学生宿舍成为大学校园中最基本的 ‘单位’”,[6]并成为有效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层的单元 “细胞”,这给公寓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情况。上述问题的出现与存在,反映出没有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人员的介入已不能满足当前公寓区学生教育管理的需要。因此,辅导员进学生公寓已成为新时期公寓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

(三)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是公寓区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客观需要

目前,按照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要求,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将公寓纳入到后勤管理范围,公寓区学生的教育管理主要依靠后勤人员。就后勤队伍而言,无论在观念、素质、数量上都难以满足当前公寓学生教育管理的需要。一是后勤人员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着重管理、重服务、轻教育的问题,多数人认为自己的职责主要是把学生公寓管理好,为学生做好生活服务,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是其它部门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甚至与己无关;二是后勤人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整体能力不强,缺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经验,难以有效承担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工作;三是从目前公寓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任务上看,现有队伍存在着数量不足、力量薄弱的问题。根据学生公寓人员队伍的上述现状,我们不难看到,加强公寓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队伍建设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而将辅导员派入学生公寓,已成为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客观需要,这不仅有利于弥补和解决公寓区学生教育管理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将明显改善队伍的素质结构。

二、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的职责定位

就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的职责范围问题,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有的认为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公寓辅导员唯一职责,并将公寓辅导员称之为公寓 “思想政治辅导员”,有的认为其职责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行为管理两个方面。笔者认为,从学生公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上看,辅导员具有教育、指导、服务、管理等多重职责,主要是:

(一)思想政治教育

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是公寓辅导员首要任务。公寓辅导员应以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文明等各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及时了解公寓区学生思想动态,并结合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各类思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二)日常生活指导

对学生日常生活给予科学指导与人文关怀是公寓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公寓辅导员工作的突出特点。公寓辅导员应积极帮助和指导学生 “学会生活、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安排时间”[7],学会保障自身的安全与权益,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问题已成为大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公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公寓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寓辅导员应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不同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日常行为管理

尽管在公寓配备有其他管理服务人员,但公寓辅导员仍具有重要的学生行为管理职责。公寓辅导员应协调配合其他工作人员积极开展遵纪守法的宣传教育工作、学生奖励与违纪处理工作、学生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通过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与规范,维护好学生公寓区的正常秩序。

(五)公寓文化建设

“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折射,家庭文化的传承,社会文化的浓缩”。[8]在公寓文化建设中,公寓辅导员是主导。公寓辅导员应积极开展各项公寓文化建设活动,以业余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建设为载体,打造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特色突出的公寓文化和公寓精神,营造公寓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的途径探索

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尝试着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的工作,但是方式和途径有所不同。一种方式是要求辅导员经常深入到学生公寓,了解学生在公寓区的思想、学习、生活等状况,做好公寓区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另一种方式是为公寓配备专职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在学生公寓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等工作。以上两种形式都属于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的范畴,前者可谓广义的辅导员进公寓,后者属于狭义的辅导员进公寓。狭义的辅导员进公寓主要有以下三种做法:

一是根据公寓学生数量,按一定比例设置公寓辅导员岗位与编制,并为公寓配备专职辅导员。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辅导员的队伍相对稳定,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高,更加有利于公寓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弊端是占用编制较多,成本较高,且辅导员的出路不易解决。

二是在身体条件好,乐于从事学生工作的退休教师中选聘公寓辅导员。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不占用学校人员编制,所聘老教师 “知识牢固、实践经验丰富、有时间去长期深入学生生活、自身具有亲和力”,[9]以长者的身份教育和管理学生,容易被学生接受。弊端在于这些人员思想守旧,对新生事物接受较慢,与学生之间年龄差距大,容易形成代沟。

三是聘任能胜任学生工作的年轻教师或在读博士、硕士为公寓辅导员。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不占用学校人员编制,学生与辅导员的年龄差距较小,有共同语言,有利于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同时能帮助年轻教师解决住宿问题。弊端在于这支队伍的流动性大,稳定性差,工作经验有限,有时工作效果不理想。

在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的途径上,各高校不宜采取统一的模式,应视本校实际情况而定。

四、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应注重做好的几方面工作

高校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仍处在尝试或探索阶段,在具体落实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辅导员进公寓的工作体制与机制

体制与机制问题是根本问题。建立健全工作体制与机制是实施好辅导员进公寓的关键。首先要明确领导体制,成立公寓区学生教育管理的专门领导机构,由相关校领导挂帅,由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负责人共同参与,负责公寓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其次要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学生公寓辅导员对学生公寓区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负有重要职责,但不是承担全部职责。要明确各单位、各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学生工作者在学生公寓区学生教育管理上所应承担的责任,形成职责明确,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良好工作机制。再次要加强对公寓辅导员工作的科学考核与有效监督,通过实施辅导员考评与奖惩,建立起公寓辅导员的激励机制。

(二)认真加强制度建设

抓好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的相关制度体系建设是实施辅导员进入公寓的重要保障。为把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落到实处,应根据工作需要,认真制定公寓辅导员工作职责、聘任办法、管理办法和各种工作制度,努力实现公寓辅导员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注重加强公寓辅导员素质能力建设

“一个称职的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较高的人文素质、全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良好的作风素质”。[10]搞好公寓辅导员的素质能力建设是抓好这支队伍建设,做好公寓工作的关键。因此,应有计划地做好公寓辅导员的岗前、岗中培训,分期分批选派公寓辅导员外出参加专业培训、进修学习、考察交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公寓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四)为公寓辅导员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要给公寓辅导员提供专门的住宿、办公场所和必备的办公设备;要对公寓辅导员的加班、交通、通讯等方面给予一定补贴;要解决好公寓辅导员的职称评聘、岗位调整、职务晋升等问题,使他们感到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全心全意地把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公寓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

结语

总之,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公寓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新问题、新挑战,此项工作的成败,事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局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是进一步加强高校公寓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举措,也是做好学生公寓区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站在为党的事业和民族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政治高度上看待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把辅导员进入学生公寓工作落到实处。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Z].中发 [2004]16号.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Z].教育部24号令,2006.

[3]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 [Z].教社政 [2004]6号.

[4]张倩,李愈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入学生公寓再探讨 [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6):86-88.

[5]邱悦颜.论大学生公寓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社会科学,2010(3):176-178.

[6]陈芳.高校专职公寓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文教资料,2010(23):185-186.

[7]朱光钛.在大学生公寓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J].集美大学学报,2005(4):73-76.

[8]刘晓青.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意义、问题和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4):155-156.

[9]赵万庆,戴秀丽.论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 [J].华章,2010(24):110-111.

[10]赵永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3):97-99.

猜你喜欢

学生公寓公寓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模式探析——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学生公寓为例
末日公寓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数字公寓
学生公寓“五进”工作法治化的路径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二次开发的学生公寓漫游仿真的研究
安徽:《学生公寓用梳棉胎》地方标准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