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云鹏从肾论治验案举隅

2011-04-09何文姬高书荣卜建宏

河北中医 2011年6期
关键词:补肾阳淋证证属

何文姬 高书荣 卜建宏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上海 200060)

张云鹏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二、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张老师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及临床实践逾50年,在内科杂病的诊治中多有心得。张老师认为,“人始生,先成精”,而肾藏精,故肾为先天之本,其藏真阴而寓元阳,为一身之大主。故诸多疾病均与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临床表现多见肾虚之证。笔者有幸跟张老师临诊,有所感悟,举例如下。

1 淋证

例1 姚某,女,38岁。2010-03-17就诊。反复尿频、尿急1年,伴腰痠,有时手足发冷,气短,精神疲乏,月经错后,经行1 d余即止,夜寐不安。既往多次尿常规示白细胞10~30个/高倍视野(HP);舌质边尖红,苔薄腻,脉细弦。西医诊断:尿路感染。中医诊断:淋证。证属肾阳不足,肝失疏泄。治宜温补肾阳,疏肝理气。处方:巴戟天 20 g,坎炁 1 条,女贞子 20 g,墨旱莲 20 g,柴胡 6 g,白芍药10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7剂。2010-03-24二诊:患者尿频、尿急少作,腰痠减轻,气短、夜寐改善,舌质边尖红,苔薄腻,脉细弦。加薏苡仁15 g,继服14剂。2010-04-07三诊:患者手足不冷,头昏偶作,无气短,夜寐正常,遂停药。

按:淋证之名首见于《内经》。《诸病源候论》中明确提出淋证的病位在肾与膀胱,淋证总的成因“由肾虚膀胱热故也”。故张老师重用巴戟天、坎炁、女贞子、墨旱莲等药补肾填精。方中巴戟天补肾阳;坎炁补肾纳气;女贞子、墨旱莲补益肝肾,滋阴止血;柴胡、白芍药疏肝柔肝。药后诸症大减。二诊时患者苔仍薄腻,加薏苡仁以健脾利水,故治疗后气短、精神疲乏、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

2 水肿

例2 王某,女,59岁。2009-08-09就诊。晨起面浮,下肢水肿,腰痠痛1个月,伴脘腹饱胀,纳食欠佳,大便调。既往有乙型肝炎、慢性胃炎及肾结石病史;舌质尖红,苔薄白,脉细弦。西医诊断:水肿待查。中医诊断:水肿。证属肾阳亏虚,脾虚水泛。治宜温补肾阳,健脾利水。处方:山茱萸10 g,巴戟天15 g,淫羊藿15 g,杜仲 10 g,茯苓30 g,生黄芪25 g,白花蛇舌草15 g,鸡内金10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14剂。2009-08-26二诊:面浮肢肿稍退,胃脘阵发性胀痛、腰痠仍有,纳欠佳,便调,寐安;舌质尖红,苔薄白,脉细弦。加陈皮6 g,砂仁(后下)6 g,蒲公英15 g,继服14剂。2009-09-09三诊:面浮肢肿已退,腰痠好转,无胃脘胀痛,遂停药。

按:《金匮要略》称水肿为“水气”,从五脏发病的机制及其证候分为心水、肝水、肺水、脾水及肾水。《丹溪心法·水肿》又将本病分为阳水、阴水两大类,其中腰以上水肿先起为阳水,腰以下水肿为甚为阴水。该患者已过七七之年,肾中阳气渐弱,故大量使用温阳药物。方中巴戟天、淫羊藿、杜仲、山茱萸微温,振奋肾阳;茯苓健脾利水;黄芪益气利水;且有乙型肝炎病史,毒壅肝络,木旺土虚,胃气上逆,需佐以疏肝解毒,抑木扶土,故加用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鸡内金和胃。二诊胃脘胀痛明显,故加陈皮、砂仁以健脾行气,和胃止痛,蒲公英清热解毒。

3 胁痛

例3 张某,女,52岁。2009-09-09就诊。肝区疼痛1周,头晕,目糊,舌麻,胸闷,腰痠,咽干痛,咽中如物梗阻,纳可,夜寐不安,入睡约3 h,双下肢水肿,大便不爽。2009-09-08在某医院B超示脂肪肝,胆囊壁胆固醇结晶;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西医诊断:脂肪肝。中医诊断:胁痛。证属肝肾不足,痰气郁结。治宜补益肝肾,理气化痰。处方:女贞子15 g,墨旱莲15 g,桑椹15 g,茯苓15 g,莱菔子 15 g,海藻 15 g。日1剂,水煎 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14剂。2009-09-22二诊:肝区痛好转,舌麻、头晕及胸闷好转,腰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上方加黑芝麻30 g,继服14剂。2009-10-06三诊:肝区不痛,头晕好转,目糊、舌麻、腰酸减轻,继服上方14剂后停药。

按:该女性患者已过七七之年,肾阴亏虚,阴液生化乏源,故可产生无形之痰,阻滞于经络肌腠之间,可见肝脂肪积聚,胸闷,咽中如物梗阻,中医辨之为肾阴不足,痰饮内停。治宜补益肝肾,理气化痰。方中墨旱莲、女贞子、桑椹滋阴补肾;海藻软坚散结;茯苓健脾化痰;莱菔子祛痰理气。患者服药7剂后,肝区痛、胸闷等肝郁症状好转,仍有腰痠,肾亏未见改善,故加黑芝麻补肝肾,益精血,以加强补肾之功。

4 月经后期

例4 王某,女,35岁。2009-09-01就诊。1年内多次月经衍后,末次行经日期2009-07-28,量中等,伴血块,行经时腹先隐痛,继之腰痠,伴双膝痠软,脱发多,足底痛,夜尿频,大便溏;1年前小产,育1子;舌质尖红,苔薄白,脉细。西医诊断:月经失调。中医诊断:月经后期。证属肾精亏虚,肝郁气滞。治宜补益肝肾,疏肝理气。处方:杜仲 10 g,墨旱莲15 g,女贞子15 g,枸杞子10 g,柴胡6 g,白芍药 10 g,枳壳10 g,鸡血藤10 g,生黄芪 15 g,枸杞子10 g,鸡内金15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7剂。2009-09-08二诊:服药后月经至,无血块,腹隐痛,6 d经净,出现胃痛,舌质尖红,苔薄白,脉细。上方加延胡索10 g,继服7剂。2009-09-16三诊:腰膝痠软,疲倦,话多则气短,偶有足底痛,尿频好转,夜尿2次,大便日行2~3次,质溏,夜寐梦多;舌质尖红,苔薄白,脉细。上方去鸡血藤,加桑椹30 g,继服7剂。2009-09-22四诊:腰膝痠软减轻,脱发未见增加,口不干,夜尿1次,大便成形。再继服原方14剂停药。

按: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女子以肝为先天”。女子胞发生月经、孕育胎儿,是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过程,是脏腑、天癸、经脉、气血作用于女子胞的生理现象,故女子胞的生理活动与肾、心、肝、脾等脏以及冲、任二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肾中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着天癸的产生与衰竭,对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功能具有决定性作用。该患者育有一胎,加之前有小产,产后摄生不当,天癸受损,肾精亏虚,故腰膝痠软,脱发,足底痛,夜尿频。张老师认为该患者有血块,故应辨之为肾虚肝郁,治宜滋阴补肾,疏肝理气,方中杜仲补肾阳;桑椹、墨旱莲及女贞子补肾阴,枸杞子补肾精,共奏补肾填精之效;佐以柴胡、白芍药及枳壳疏肝理气;鸡血藤养血活血通经;鸡内金、生黄芪健脾益气,合为调理肝肾之剂。

5 围绝经期综合征

例5 朱某,女,49岁。2009-12-30就诊。自觉背部发冷10余年,大便2~3 d 1行,排便困难。近1周来背部发冷明显,疲劳乏力甚,腰痠;舌质尖红,苔薄白,脉细。西医诊断: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诊断:虚劳。证属督脉空虚,气机不调。治宜温补肾阳,调理气机。方药:鹿角(先煎)15 g,坎炁 1条,巴戟天 15 g,肉苁蓉 20 g,杜仲10 g,葛根 30 g,生黄芪 30 g。日 1剂,水煎 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14剂。2010-01-13二诊:背部发冷减轻,腰痠改善,仍易疲劳;舌质尖红,苔薄白,脉细。继进14剂,随访诸症好转。

按:《难经》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属阳脉之海也。”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能反映脑、髓、肾的功能;它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故背部为督脉所主反映全身阳气之盛衰;肾中之阳又有元阳、真阳之称,故督脉阳气充盛,有赖肾阳的温煦。该患者背部发冷,为督脉循行部位,阳气受损,故张老师责之为肾阳不足,方中鹿角补肾壮阳;坎炁、巴戟天、肉苁蓉及杜仲温补肾阳;葛根升阳;黄芪益气,使阳气得充,则背寒自除。

猜你喜欢

补肾阳淋证证属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张锡纯治疗淋证的药—病—证用药规律
巧调饮食对抗关节炎
五子衍宗丸治疗淋证验案1则
李坤寅教授治疗产后淋证验案一则
仝小林教授从肾辨治抑郁症病案举隅
从“肾虚”论治老年女性淋证经验
温补肾阳方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血清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含量的影响*
《中医研究》杂志论文要求
老想大便不等于便秘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痛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