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治性次全胃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评价

2011-04-09孔令言

河北医学 2011年11期
关键词:全胃耐受性根治性

张 凯,孔令言

(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肿瘤外科,广东 韶关 512500)

全胃切除术是治疗发生于小弯胃体癌的常规做法,但是较高的并发症及死亡率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2001年开始我科选择胃小弯上端距贲门能保留2cm正常胃组织者,行保留少量胃底根治性胃次全切除术,研究此种术式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对术后辅助化疗的耐受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2001年1月到2006年12月,经胃镜病理确诊的进展期胃癌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32-73岁,中位58岁。小弯侧癌45例,大弯侧胃癌15例;低分化腺癌50例,粘液腺癌5例,印戒细胞癌5例;Ⅱ期17例,ⅢA期23例,ⅢB期20例(UICC 2002)。

1.2 治疗方法:病人探查后选择可行根治性次全胃切除术者,胃切除范围于幽门下2cm左右切断十二指肠,距贲门下约2cm或紧贴贲门斜行切断胃小弯,形成贲门下胃小弯新的延长线,沿此线高位切断胃,仅保留小部分胃底组织,作胃空肠吻合(毕Ⅱ式);4例联合脾/胰尾切除。术后均辅以mFOLFOX6方案化疗,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滴注,四氢叶酸钙400 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给予;5-Fu 400mg静脉推注,第1天给予;后继以5-Fu 2.4 g/m2持续46h灌注,每14d重复,共8疗程。化疗前常规深静脉置管(PICC),用地塞米松+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减轻呕吐反应,化疗周期内3-5d检查血常规及肝功能,注意支持及护肝治疗.

1.3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术后注意观察近期并发症如:腹腔出血、肠梗阻、吻合口梗阻、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十二指肠残端瘘、胰瘘、切口及腹腔感染以及其他远期并发症如贫血、返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营养不良及心肌梗死。

2 结果

2.1 近期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切口感染、腹腔积液、肺炎、腹腔出血、肠梗阻发生例数分别为 2(3.3%)、3(5.1%)、3(5.1%)、1(1.7%)、1(1.7%)。

2.2 生存情况:最长随访8年,最短随访5年。中位随访时间5年,5年生存率(39.0%),本组病人残胃复发5例(8.3%),其中3例接受再次手术切除。创面、腹壁及淋巴结转移12例(20%),肝转移4例(6.7%),全腹腔广泛转移4例(6.7%)。

2.3 生活质量:返流食道炎,消瘦、贫血、消化不良、倾倒综合症发生例数分别为 3(5.0%)、5(8.3%)、5(8.3%)、1(1.7%)、1(1.7%)。

2.4 对化疗的耐受性:60例患者均接受术后化疗,58例完成8疗程辅助化疗,中断化疗2例。本组无化疗死亡。在完成8疗程辅助化疗的58例中,50例化疗反应轻微而顺利完成,期间无明显呕吐,无骨髓抑制,保持正常饮食。8例发生1-2度呕吐,伴有轻度反流性食管炎,经口服制酸、消化道黏膜保护剂,适量补液及适当延长化疗间隔等处理后完成化疗。5例出现1-2度血小板减少,经加强支持治疗及适当延长化疗间隔等处理后完成化疗。中断化疗的2例中,1例患者接受3疗程后,因发生3-4度呕吐,伴严重胸骨后疼痛、嗳气、反流,明显影响患者进食,经积极制酸、口服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和消化道动力药物,加强支持治疗、补液及适当延长化疗间隔等处理,短时间内症状改善,但恢复化疗后再次出现严重症状而中断化疗;另有1例化疗期间出现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同样经G-CSF加强支持治疗、补液及适当延长化疗间隔等处理,短时间内中性粒细胞无法恢复正常而中断化疗。此两病例在中断化疗后病情均逐渐改善缓解。

3 讨论

全胃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也带来诸多的近期及远期的并发症,及术后化疗的耐受性差,限制了在临床中使用,詹友庆等[1]报道526例胃癌患者的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是6.5%和0.95%。阚永丰等[2]报道1142例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是11.2%和3.6%,本组的次全胃切除,保留有小部分胃底组织,具有消化进食功能,减少了全胃切除后的返流食道炎,消瘦、贫血、消化不良、倾倒综合症等的发生率,本手术最大限度的切除胃小弯,有效清扫了1、2站淋巴结,切缘达到阴性,达到了胃癌D2手术标准,无手术相关死亡,使患者在不降低疗效的情况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进展期胃癌术后应进行辅助放化疗已经是NCCN指南临床专家共识。在我国,胃癌患者首诊80%以上为进展期。但全胃切除术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营养不良、滞留综合征等并发症长期困扰着患者,往往因生活质量低下并且无法耐受而被迫中断化疗。然而本组近全胃切除患者,几乎能完成辅助化疗,说明该术式对大部分全胃切除后患者接受化疗有较好的耐受性,分析原因可能:①手术方式的合理性,保留少量胃底术更加符合生理,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营养不良、滞留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少,患者术后有相对正常的饮食,身体状况良好,有利于适应化疗对身体的损害。②化疗方案的合理选择,NCCN指南中的ECF三药联合方案,骨髓抑制明显,胃癌术后患者体质较差,较难完成疗程,虽然是推荐方案,可能不适合中国国情。REAL 2研究[3]显示奥沙利铂对进展期胃癌具有明确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是进展期胃癌辅助化疗方案中顺铂的理想替代选择。FOLFOX是有效的方案,且副作用较小,主要副作用是神经毒性,在奥沙利铂累积剂量<800mg/m2(总疗程约8-10)情况下,容易耐受。

综上所述,根治性次全胃切除术我们认为对Ⅱ/Ⅲ期进展期胃癌患者而言,次全胃切除的根治性D2手术较全胃切除术有更好的化疗耐受性,能带来较好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术后FOLFOX方案辅助化疗,有较好的化疗耐受性,可做为术后辅助化疗。下一步应设立全胃切除术患者对照组,研究远期生存率等疗效,大样本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更显必要。

[1]詹友庆,李威,孙晓卫,等.胃癌的外科治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2,5(1):28-31.

[2]阚永丰,郑毅,李世拥,等.1142例胃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死亡因素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8(5):422-424.

[3]Kim TW,Choi ST,Ahn JH,et al.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of 5-fluorouracil and cisplatin(FP)versus epiribicin,cisplatin and 5-Fu(ECF)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untreated 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J].Eur Cancer,2001,37(supp l6):S314.

猜你喜欢

全胃耐受性根治性
根治性肝切除与外囊摘除治疗肝包虫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对比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效果对比分析
4个地被菊新品系对湿热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治疗胃上部癌的效果及优越性研究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后肠梗阻的防治策略
巴氏醋杆菌核酸修复酶UvrA对大肠杆菌耐受性的影响
腹腔镜下全胃和近侧胃切除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
miR-29b通过靶向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胃癌细胞对顺铂的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