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脂的非药物疗法

2011-04-08刘德泉孙晓静

河北医药 2011年19期
关键词:鱼油高血脂心血管病

刘德泉 孙晓静

在中国,心血管疾病是伤残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冠心病(CHD)和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最为主要的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与肥胖。由CHD继发的心绞痛、心肌梗死、充血性心衰或脑卒中是CHD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对上述五大常见致病因素进行积极干预,如用药治疗和非药物疗法改善5大危险因素,就可非常有效地减少CHD的发生与发展。从我们经验看,药物疗法虽然有效,但一般都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在降脂的同时常会引发其他健康问题,而非药物疗法如营养疗法、运动疗法或长期服用有抗高血脂作用的食品如鱼油、植物性纤维具有很好的抗高血脂作用,能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下述内容着重介绍高血脂的非药物疗法,告诉人们,除非严重的高脂血症,一般首先应采取非药物疗法[1]。

1 营养与高脂血症

对高脂血症进行营养疗法,其意义在于要求患者要进行合理的营养摄取,限制营养物质的过渡摄入。许多研究证明,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营养治疗,能明显改善高血脂进而降低心血管病发生危险。如1998年,国外Ornish等[1]采用心脏血管彩色超声法,48名中、重度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1组不给营养干预,而另1组采取严格的营养干预治疗,如让他们每天脂肪食品的摄入只占10%,胆固醇的摄入限定10 mg以下,每天的食物主要以绿色蔬菜为主,各种谷物的摄入量限制在300 g以下。并要求他们每天进行中强度有氧运动,同时戒烟,辅以心理教育。在营养干预治疗组的28例患者中,有20例完成了长达5年的临床试验,在对照组的20例患者中,有15例完成5年临床试验。结果发现经营养干预的患者在第1年冠状动脉斑块直径减少1.75%,到5年斑块减少3.1%,而在对照组,1年后冠脉斑块增加2.3%,到第5年斑块增加11.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营养干预非常有利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虽然此研究非常成功,但不足之处为入选病例较少。在2006年,有人又对440例冠心病患者完成了新一轮的临床研究[2]。其中男347例,患有糖尿病55例;女93例,患有糖尿病33例。对他们采取长达1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其结果表明经营养干预1年后,患者平均体重减少5 kg,体脂和低密度脂蛋白(LDL)也明显减少,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三酰甘油无明显变化。20%的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用量明显减少。

关于高血脂患者饮食疗法,尤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问题:(1)脂肪类食品应尽量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脂类食品;(2)增加多含omega-3FAS的食物成份;(3)要多吃低糖水果和蔬菜。许多研究表明用多链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的脂类食品可减少人体内总胆固醇(TC)含量和LDL含量。而且食用不饱和脂肪酸还能增加体内HDL水平,要知道人体HDL对冠心病能起很好的作用,人们俗称HDL是好胆固醇。研究还发现用碳水化合物取代饱和脂肪酸,可使人体LDL水平减少,HDL保持不变。当饱和脂肪酸用多链不饱和脂肪酸或单链不饱和脂肪酸取代后,体内LDL水平减少,HDL水平不变或升高,TC/HDL或LDL/HDL比值有所改善。此外,用不饱和脂肪酸取代饱和脂肪酸还能增加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2型糖尿病的控制。

高血脂冠心病皆属于富贵病,它与人的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吃得多吃得好就容易得冠心病。而食用水果蔬菜等低脂类食品就可明显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危险。这已由Jospuria等[3]的研究得到充分证明。他们在包含84251位男性和42148位女性参加的食用蔬菜水果和心血病发生关系的大规模研究中发现这类食品对冠心病非常有好处,特别是食用深绿色叶类蔬菜,可使冠心病发生危险减少35%左右。还有许多研究证明低糖指数食品不但有利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也有降血脂、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危险的作用。

2 运动与高脂血症

适当有规律地运动可有效防止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有利于高血脂的降低,可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危险。运动为什么会有这些好处呢?这可归结为运动能维持一个人健康的体重,有益于血压的控制,有益于人体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完整性,从而有利于血管的健康。

据调查,在中国大城市,约有60%的人不能做到规律定期运动。人们必须认识到,运动的好处与运动的持续时间和运动强度成比例的。Franco等[4]分析研究提示中强度运动可使男女预期寿命提高1.2岁,较剧烈运动可使男女预期寿命提高3.2岁。一般认为人运动时与静止时相比,心率增加40% ~60%称为中度运动,心率增加大于60%称为重度运动。

对于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适当运动非常有利于疾病的治疗。运动可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和曲格列酮的用量,还可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对于2糖尿病患者必须把生活方式干预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这是因为对9项大规格临床研究结果分析发现,规律适当运动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减少0.5% ~1%。

对于已经有心血管病的患者,运动也是有好处的。循序渐进的运动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如冠心患者突发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现在已有许多研究证明运动有利于降血压,而且运动对血压正常的人和高血压患者是有区别的,对于血压正常的,血压下降一般在2.6/1.8 mm Hg,因此不会因运动造成低血压。但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加大,一般在7.4/5.8 mm Hg。

对血脂的影响,可以说运动比服任何降脂药效果都要好,规律持久运动可使所有血脂指标都降低,例如TC、LDL和TG,如有研究发现运动可以使 HDL升高4.6%,TC减少3.7%,LDL减少5%。下降的幅度与血脂的基础参数成比例。血脂越高下降幅度越大。在美国STRIDDE研究(运动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影响研究),目的在于评价运动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作用,共有111位体重超重且血脂中度升高的人参加,他们被分为4组,一组作为对照,另3组进行运动[5]。其中一组进行大强度运动,即每人与休息状态相比,最大氧耗量增加65% ~80%,每周长跑达20公里。另一组进行中等量运动,氧耗量增加65%~80%,每周长跑达12公里。最后一组作低强度运动,氧耗量增加40%~55%每周长跑12公里。所有3组LDL都有改善,运动量最大的组改善最明显,三酰甘油3组也有不同程度改善。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在第一组改善最显著。其改善幅度与动量高度相关。由于营养、运动的好处,建议每个成人应坚持合理营养,如每天应进食10份蔬菜水果(如4份水果或6份蔬菜),水果每份约2两,蔬菜每份约3两。并要多吃粗粮做到粗细搭配,少吃饱和脂肪酸的油,如动物油,而应改吃多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如鱼油,橄榄油。此外每天每人的蛋白摄取量应在1.5~1.8 g/kg,碳水化合物尽量少吃。每天至少应进行有氧运动60 min,如20~30岁可坚持适当跑步,40~60岁可坚持适度快走。最终目的是使每个人达到理想体重,理想腰围,理想脂肪比,例如女性脂肪含量不要超过体重22%,男性脂肪含量不要超过16%。

3 Omega-3脂肪酸与高血脂

俗话说:“吃得好不如吃得巧”。所谓吃得巧就是要选择有利于人体健康的食品。近代研究发现,对人类健康最有益的食品就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品,omega-3脂肪酸英文称omega-3 Fatty Acids。30年前 Dyerberg等[6]首先对格林兰岛埃斯基摩人中心血管病病死率非常低这个事实进行研究,他们发现这与埃斯基摩人大量吃海鱼有关,有力地推动科学家在动物和人体有关深海鱼油预防心血管病的作用研究。进而发现在深海鱼油中含有大量的长链omega-3PUFAS物质如EPA(20∶5)和DHA(22∶6)。正是这些生物活性物在心血管病预防中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

2001年,国外有一项关于omega-3Fatty Acids的大规模人体研究(GISSI),在11323位近期患心肌梗死的患者中进行,令人信服地证明在食物中添加omega-3PUFA能明显降低病死率,经3.5年随访观察,这些患者突然病死率被降低45%[2]。此外,在国外Hu等[7]研究(n=84688)中,这些女性以前都没有心血管病,她们增加omega-3脂肪酸或鱼油的摄入可明显降低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如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其效果与剂量有关。有研究指出每天多吃鱼20 g可减少冠心病7%。还有研究指出如每天吃鱼3.5盎司,可使致死性冠心病减少35%,每天吃鱼油(250~500 mg)可使冠心病猝死率下降25%。每天吃250 mg EPA+DHA与每天吃100 mg EPA+DHA相比,冠心病相对死亡危险被降低14.6%,这说明吃鱼油的效果与剂量有关。目前市场上有不少鱼油保健品,在服用时一定要辨别真假并注意其含量。

鱼油为什么能预防冠心病,这与它们含有omega-3PUFAS有关。Omega-3PUFAS可减少花生四烯酸炎症介质合成,如白三烯、前列腺环素和血栓烷酮。Omega-3PUFAS还有稳定细胞膜流动性,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它们还可改变基因表达,进而阻止炎症因子的作用。如Crutis教授在羊血白细胞进行培养研究发现EPA和DHA能明显减少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的基因表达。小鼠喂食鱼油可明显减少许多炎症细胞中的mRNA,显示良好的抗炎作用。总之,鱼油预防心血管病的机理是多方面的,经常食用鱼油是有益的[4]。

4 绿茶的降脂作用

绿茶及其活性成份E-没食子酸在实验动物研究被证明能降低胆固醇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在人体研究也证明经常使用绿茶可通过降低空腹和餐后血清胆固醇水平起到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关于绿茶降低心血管病的机理目前认为有下述作用有关:(1)降低胃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2)上调肝脏LDL受体减少LDL的合成;(3)刺激肌肉中脂肪酸分解酶基因表达,加快脂肪酸分解;(4)刺激腺粒体内能量消耗减少营养物质的利用;(5)降低 LDL 的氧化[8]。

绿茶中的儿茶酚类物质,特别是E-没食子酸能减少脂防物质在肠细胞膜的渗透,减少脂质的吸收。在干扰脂肪物质在肠道吸收中起关键作用。在糖尿病大鼠绿茶提取物能明显降低血清葡萄糖、总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的水平,增加血清HDL水平。此外,还能降低心肌中的脂肪,从而改善心肌功能。人每天喝7杯茶,连服2周能减少血清中LDL的氧化水平,还有人研究发现每天喝绿茶两杯可减少血清中LDL近13%,增加血清中抗氧化物活性,减少血清中的过氧化物,减少淋巴细胞中DNA的氧化应激性损伤。绿茶的抗血脂作用,目前已得到公认,因此,日本健康协会建议成人每天至少喝绿茶2 杯[9]。

5 药食两用中药的降脂作用

我国中医学历来就有“药食同源”的观点。有不少中药既可药用也可食用,人们称他们为“药食两用”,如山楂,杏仁,红曲米,灵芝等。之所以称它们为药食两用,主要因为它们无不良反应或甚轻微,作为食用品,它们长期应用也不会给人带来危害。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这些药食两用物品在降脂或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优势地位。合理应用它们,让他们在捍卫人类健康方面发扬光大。

5.1 黑木耳 黑木耳属担子菌亚门,担子菌纲,木耳科,是我国珍贵的药食两用的胶质真菌,具有明显降脂作用,黑木耳的活性成分黑木耳多糖是重要降脂物质。蔡小玲和章佩芬等人在高脂血症大鼠研究发现:15 mg/kg黑木耳多糖肌肉注射1周,可使胆固醇降低42.2%。郭素芬和曾光等在高脂血症新西兰兔研究也发现黑木耳多糖具有明显降低TC、LDL,升高HDL的作用。

5.2 红曲米 红曲米是我国传统药食两用品,它是用中国特有的红曲霉菌在大米中培养发酵而成。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食用历史。1979年,日本学者首次从红曲菌中分离出抑制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活性物质,命名为Mona colin-k[10]。它不仅能降低胆固醇,而且对高胆固醇血症非常有效,特别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严重的LDL有优先降低作用,其中以Mona colin-k抑制HMG-CoA活性最强。

2005年在国外英文期刊共发表了5项安慰剂对照随机临床研究,共涉及961例参试者,这些高血脂病例用红曲米提取物可有效降低血脂。TC被降低10~38%,LDL被降低22~32%,三酰甘油被降低36%[11]。虽然红曲米制剂根据美国1994年批准的食品添加剂补充使用条例不得作为保健食品在市场销售,但在加拿大、欧洲、日本、中国仍得到广泛使用[12]。红曲米主要活性成分Monacolin-K又叫Lovastatin(洛伐他汀),在1987年已由美国FDA批准作为抗脂新药在临床应用。红曲米制剂现在在中国也大量销售,在中国这些制剂大多数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动物或人体降脂作用或安全性研究。在中国正在大量使用的脂必妥和血脂康其主要成分就是红曲米。

据国外对中国产红曲米制剂包括脂必妥、血脂康成份分析。在9种制剂中其主要活性物是Monacolin和 Gitrinin,Gitrinin有一定的毒性[13]。在中国产制剂中,Monacolin量在0~0.58%,在9种产品中只有一种含有足量的Monacolin。所以在服用脂必妥或血脂康时一定要选择Monacolin足量、信誉好的厂家产,不能一见到血脂康类似产品就随意购买。

5.3 大蒜 最近在国外进行随机对照的人体临床研究都没有证明大蒜有任何明显降血脂作用。Von Doom等[14]对90位肥胖人进行研究,未发现大蒜有明显的抗脂、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以及降血糖作用。在中度高血脂患者中也未发现大蒜粗粉有任何作用,对TC、LDL、TG都无明显影响,不应作为天然的降脂药随意服用。

对于高血脂的患者,必须要坚持控制营养,适当运动等非药物治疗的优先的原则,以保持理想的体重,合理的脂肪比例。再根据心血管病的危险程度,适当加以药物治疗。对于严重的高血脂患者,可选用调节血脂的药物。在使用脂必妥、血脂康、和洛伐他汀时,必须切记,把血脂降下来是关键的,不可盲目服药,如在服用血脂康几个疗程后血脂仍不下降,那么这个血脂康很可能是伪劣药品。脂必妥和血脂康的有效成分就是洛伐他汀。美国人对中国九个血脂康类产品检测,其中有效成分洛伐他汀,只有一个合格,这不能不引起大家注意。即使服用药物治疗,也应该坚持营养控制、适当运动、降低体重或科学补充营养替代品,这样可加强疗效,使TC下降30%或40%。

有些食用或药食两用物品,如鱼油、红曲米、植物固醇、不溶性食物纤维等,都能产生一定的降脂作用,可以坚持食用。这些东西除了有降胆固醇作用,还有其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目前已充分证明omega-3FAS有很好的降脂预防心血管病的作用,omega-3FAS大量存在于鱼油中,日本人、格林兰岛埃基斯摩人心血管病较少,这与他们常吃海鱼有很大关系。改革开放以后,与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一样,中国人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发病率也在突飞猛进。

1 Ornish D,Scherwitz JH.Intensive lifestyle changes for reversal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MA,1998,280:2001-2007.

2 Pischke CR,Weidner G,Elliott- Eller M,et al.Comparison of coronary risk factor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atients with versus without diabetes mellitus,Am J Cardiol,2006,97:1267-1273.

3 Joshipura KJ,Hu FB,Manson JE,et al.The effect of fruit and vegetable intake on risk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Ann Intern Med ,2001,134:1106-1114.

4 Franco OH,de Laet C,Peeters A,et al.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life expectancy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Arch Intern Med,2005,165:2355-2360.

5 Slentz CA,Duscha BD,Johnson JL,et al.Effects of the amount of exercise on body weight,body composition,and measures of central obesity:STRRID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Arch Intern Med,2004,164:31-39.

6 Dyerberg J,Bang HO,Hjorne N.Plasma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 in Cau-casian Danes and Greenland West- Eskimous.Dan Med Bull,1977,24:52-55.

7 Hu FB,Bronner L,Willett WC,et al.Fish and omega-3 fatty acid intake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women .JAMA ,2002,287:1815-1821.

8 Bursill CA,Roach PD.A green tea catechin extract upregulates the hepatic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in rats .Lipids,2007,42:621-627.

9 Young JF,Dragstedt LO,Haraldsdottir J,et al.Green tea extract only affects markers of oxidative status postprandially:lasting antioxidant effect of flavonoid- free diet.Br J NUTR ,2002,87:343-355.

10 Endo A,Monacolin K.A new hypocholesterolemic agent produced by a Monascus species .J Antibiot,1979,32:852-854.

11 Keithley J,Swanson B,Sha BE,et al.A pilot study of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cholestin in treting HIV- related dyslipidemia.Nutrition ,2002,18:201-204.

12 Heber D,Lembertas A,Lu QY,et al.An analysis of nine proprietary Chinese red yeast rice dietary supplements:implications of variability in chemical profile and contents.J Altern Complement Med,2001,7:133-139.

13 Heber D,Yip I,Ashley JM,et al.Cholesterol- lowering effects of a proprietary Chinese red- yeast- rice dietary supplement.Am J Clin Nutr,1999,69:231-236.

14 Van Doom MB,Espirito Santo SM ,Meijer P,et al:Effect of garlic powder on C-reactive protein and plasma lipids in overweight and smoking subjects.Am J Clin Nutr 84:1324-1329,2006.

猜你喜欢

鱼油高血脂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众说纷纭话“鱼油”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众说纷纭话“鱼油”
中海海洋耕鱼油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