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习语中数字“9”的文化内涵比较

2011-04-08谢上连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习语英汉内涵

谢上连

(绍兴文理学院 外语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英汉习语中数字“9”的文化内涵比较

谢上连

(绍兴文理学院 外语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数字是语言文化中特殊的语言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个民族所都有其数字文化,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数字的数学功能(数字意义)基本相同,但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认知心理与认知模式使得两者的语言文化习惯存在差异,而且各自的数字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象征意义。该文从认知视角出发,通过比较探析英汉数字习语中9文化内涵的对等性与不对等性,并揭示其形成原因,以期更好地了解英汉两个民族的认知心理。

数字习语;“9”文化;认知

认知语言学家普遍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经验、对事物的认知模式影响人们对语言的使用,“认知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认知的窗口”[1]P7。综观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最先发展起来的文化中包括语言文化,语言是人的认知能力不断发展的产物。数字是语言文化中特殊的语言符号,数字概念的形成要比文字的出现早得多[2],它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为了适应日趋发展的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借助符号的帮助而产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又反映社会文化,作为语言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字短语,在各个民族的语言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各个民族的语言之间,尽管其数字短语的文化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是“在世界民族文化的百花园中它们交相辉映,光彩夺目,为五彩缤纷的人类文化增姿添色”[3],它们是各个民族语言文化的映射(mapping), 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英汉两个民族由于受到民族文化、思维模式、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影响,对数字的偏好、忌讳等存在许多异同。本文从缤纷复杂的含有数字的英汉习语中挑选“9(nine)”的文化内涵进行认知对比研究,从认知视角探讨英汉数字“9”文化的对等性与不对等性。

一 数字“9”的数学功能与“9”文化的产生

数字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文化语言,其文化内涵离不开人类的精神生活,部分词义常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数字“9”作为具有数学功能的计算符号,用来计算事物或动作的数量或顺序,常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动作或状态的顺序或范围的大小等数量概念。[1]P13指出,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身体结构与感知结构,所以,面对相同的物质世界,英汉两个民族具有相同的感知、认知能力,也一定能获得相似的概念结构。据《现代汉语小词典》解释,九:①数目,八加一后所得。②从冬至起,数到九“九”为止:数九;九尽寒尽。③表示多次或多数:九霄;九死一生。据Longman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 释义,nine: ① the number,9。② nine times out of ten. 由①可见,对于“9”的数学功能,英汉两个民族乃至所有民族的认知心理是完全相同的,“9”的数学功能的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过程是相似的。然而,数字“9”不仅属于数学王国,在日常生活与文学作品中,英汉两个民族赋予了它“特殊的联想意义”,“蒙上了神秘的文化色彩”[4]。在汉语文化中,“9(九)”是最具神秘文化色彩的数字之一。由于“9”在基数中为最大数,所以在中国古代曾有“天有九野,地有九州,月行九道,日有九光”之说,足见“9”为极数。以下相关短语可为佐证:九五之尊(极高的权威);九牛一毛(极大的数量);九霄云外(天的极高处);九天九地(形容差别极大);九泉之下(地的极深处);九死一生(极多的危险);九州方圆(领土极广,代称中国)等等。同时,“9(九)”又是汉语文化中的一个吉祥数字,原因在于“九”与“久”谐音。历代帝王希望其统治能天长地久,大凡建造皇家建筑或器物均离不开“九”,如北京城建有九个门,而其门上钉有 9行铜钉,每行9颗,故宫高有九丈九,紫禁城建有9999间房屋,这种传统民俗文化已经代代传承,当今人们生日送花送礼时也离不开“9” 文化,以求爱情、友情地久天长。此外正因为中国文化以九为极数、大数,《素问》中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因而汉语文化中有“九九归一”之说。在我国南方许多省份,人们从“9(九)”为数的至极而引申出人的生命极限,生活中常谈及“明九”与“暗九”文化。

在英语中,尽管“9”文化不如汉语那样丰富多彩,但与“9”文化相关的数字习语也不少,如: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命(喻指命大);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一针及时,可省九针(亡羊补牢,犹未为晚);to look nine ways.斜眼看人;dressed up or dolled up to the nines.打扮得过分华丽,衣冠楚楚;right as nine pence.完好无暇;a nine day’s wonder.昙花一现,轰动一时的人;on cloud nine. “9号云”(喻指无比幸福/情绪高涨的状态);nine times out of ten.十之八九;几乎全部;这些含“9(nine)”的数字习语的意思几乎与“九”的数学功能无关,而源自对数字“nine”的认知联想,切不可望文生义。

二 英汉数字习语“9”文化内涵的对等性

如前文所提及,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数字“9”在执行其数学功能时,均表示准确的数据;在执行其表义功能时,英汉数字习语“9(nine)”文化均以“九”喻多,将“9”认作数字的极致,这是英汉语言中“9”文化的对等性。《词源》对“九”做了如下解释:“九:虚指多数。”将“九”作为虚数理解时,它是数字的语义模糊现象。汉语中的“九牛一毛”,“一言九鼎”等成语均取用数字的模糊语义。数字“nine”及其倍数在英语文化中也被广泛运用于文娱和体育等活动中。如保龄球中的瓶状木柱数目为“ninepins”,该项体育活动在中国文化中有时称作“九柱戏”; 跳子棋的棋盘上各方都有九孔;高尔夫球(Golf)球场上有18个洞。由此可见,数字“nine”同样备受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人所亲睐[5]P155。在数字习语“on cloud nine”中,“nine”还是在执行其数学功能,因“cloud nine”是美国气象服务术语, 故将习语译成“9号云”。在气象服务中,各种不同的云系都被编有各自的代号,如:1号云、2号云。“9号云”是“积雨云”的特定代号。因“积雨云”的位置最高,所以“cloud nine”就代指“处在世界顶峰”或理解为“极致”,常用它来形容“情绪高涨、幸福无比”。例如:The athletes were on cloud nine after winning the marathon.运动员们赢了马拉松比赛之后,无比兴奋。

由于“9”是最大的个位数,所以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皆用来喻指“多个、多次”等模糊数字概念。如汉语成语“九死一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人死了九次,活了一次,而是喻指某人经历了多次生与死的考验。同样,在英语句子“The old man had one over the eight and fell down the steps this morning.”中不能将“one over the eight”按字面简单理解成“9”,正确理解应是:今天早上,老人多喝了一杯,跌倒在台阶上。英语谚语“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也不能单单认为是“一”与“九”多少的比较,因为“nine”在此谚语中喻指模糊的数量或程度,有时根据具体的语境理解成“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在2000年,美国影视界有一部电影,名为“The Whole Nine”, 直译为:“足九码”。片名的含义为:全部、完整、尽力而为。这一影名出自1855年3月 14号美国报纸 The Democratic Standard 刊载的一篇小说。原文段落是:He found himself shrouded in a shirt five yards long and four yards broad. What a silly, stupid woman!I told her to get enough to make three shirts, instead of making three, she has put the whole nine yards into one shirt!用“The Whole Nine Yard”来表示“整整九英码的子弹都打光了”,也就是说可以干的事情都做完了,已经全力以赴。以上表明,数字“9(nine)”从具体概数概念到表达“多次,多个”等抽象域的投射都是英汉数字“9(nine)”的文化内涵对等性的体现。

此外英汉数字“9(nine)”的文化内涵对等性还表现在其神秘色彩上。如习语“a nine day’s wonder”的神秘源自17世纪初英国作家 Bohn Henry G.的作品 Handbook of Proverbs, 其中有这样一句话:“A wonder lasts but nine days,and then the puppy's eyes are open.”意思是说许多小动物出生的时候都闭着眼睛,过了9天以后才能睁开眼睛。之所以用“9(nine)”这个数字,是因为在西方文化中,“9(nine)”被当作神秘数字。目前这种说法常用来喻指昙花一现的事物。在汉语中,因“九”的谐音同“久”,所以,通常“9(九)”成了人们所喜欢的吉祥数字。有很多中国地名与“九”有缘:九龙,九江,九华山,九寨沟等。“九”字不仅出现在地名当中,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流行歌词、商标里,如“九九艳阳天”(歌词),“九九女儿红”(歌词),“999胃泰”(胃药);“大重九”(云南名烟);“NINE WAY” (韩国服饰品牌),“NINE WEST”(澳门名鞋)。

然而,“9(九)”的谐音除了“久”以外,还有“救”,这可以解释为何中国火警电话是“119(要要救)”。凑巧的是,美国的火警电话也包含有“9”(911),英国火警电话也钟爱“9”(999),这种巧合不能不被称作为英汉数字“9(nine)”文化内涵的对等性。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来说,这些含“9(nine)”文化的电话号码都可用作转喻,成为火警的代名词,符合部分代整体的认知规律。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带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含“9”文化的火警电话的文化内涵得到延伸,成了恐怖活动的代名词,试看下例:

三 汉数字习语“9”文化内涵的不对等性

国内有学者[6][4]指出,汉语是感性语言,而英语是理性语言。汉语是音形意的结合体,重意合,不拘泥于形式,而英语重形合,轻含义。语言文化特征体现了汉语民族感性认识世界的思维模式,人们可以大大摆脱语言表达的束缚,表达出更深内涵的认知联想意义。英语民族的理性思维模式决定了他们在运用数字词语时力求严谨,精确,侧重“形合”,这种认知思维模式限制了数字习语的联想意义的延伸,将数字含义过多地局限在表层上。英汉不同的认知心理与认知模式导致数字“9(nine)”所传承的文化内涵具有其不对等性。

(一)习语数量不对等

汉语中含“9”文化的数字习语数量远比英语“9”文化数字习语丰富。[4]认为,由于英语文化是逻辑性强的实证性理性思维,这种文化传统要求严谨周密的认知态度和精确明晰的逻辑推理方法。因此在数字的使用上,更加注重数字的精确性与实用性。这样一来,英语习语所蕴含的数字文化内涵肯定不如中国文化丰富。通过查阅 CO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 CHAMBERS ENGLISH DICTIONARY OF IDIOMS,Longman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 Oxford Advanced English Dictionary等多本工具书词典,笔者能查到的含“9(nine)”的数字习语不到20条,而汉语中相关习语则多得多,除上文提及的数字习语外,还有以下补充:九天揽月,九品芝麻官,三教九流,一言九鼎,十拿九稳,八九不离十,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九道弯,9999朵玫瑰,九流宾客等等。

(二)民族文化不对等

总体说来,“9(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象征高尚、吉利,同时又表示警告、极限等意思。[3]“9”文化不断出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尤其在武侠小说中,人们经常读到中国传统武术中的神奇招式:九阳神功、九阴真经、九阴白骨爪等。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谈及年龄时总免不了会谈“九”色变,原因在于年龄的“明九”与“暗九”之说。人的年龄(虚岁)数字中有九的年龄称为“明九”。如:9岁、19岁、29岁、39岁、49岁、59岁、69岁、79岁、89岁、99岁等根据我国大多数省份的民俗文化,在“逢九”年的辞岁晚上,必须穿红、戴红以便“披红破九”,否则这年将发生官司、灾祸、疾病、诉讼等诸多不顺;暗九:指的是人的年龄(虚岁)数是九的倍数的年龄。如:18岁、27岁、36岁、45岁、54岁、63岁、72岁、81岁。古时在建造书院、花园时曾有“明七暗九”之说(上层7间,下层9间,下层建于地面之下)。这种文化,在著名的旅游胜地福建武夷山的景点名字上得到全面体现:九曲;十八弯;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还有一百零八庙。“9”文化的虚虚实实让游客深思遐想、流连忘返。而这种汉语民族文化在英语文化中却几乎为零,不具备对等性。

(三)谐音语义不对等

中国古代三大哲学思想:儒家、道家以及佛教都非常重视“悟性”。孔夫子提倡“悟性教育”;老子主张“无”中生“有”;庄子“得意忘言”。这种重“领悟”、“微言大义”、“言外之意”乃至重“含蓄”而最求“韵致”的传统哲学思想对汉语语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英语的哲学背景则从理性主义出发,强调科学实验,注重形式论证;强调形态的外露及形式的完整,故英语被称之为“形足型语言”。洪堡特指出语言从精神出发,再作用于精神。理性思维强调距离意识,保持物我之间的距离;“顿悟”思维注重参与意识,接近事物,尽量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谐音文化是这种思想在汉语文化中的典型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因为与“久”谐音,所以“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之意。例如,在我国历史上,历代皇帝都崇拜“九”,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英语中的“9(nine)”却没有这层文化内涵。另外,因“九”与“酒”同音,因而有些酒水、食品与生活用品等生产厂家结合自己行业做足“9”文化,申请“玖加玖”、“久加久”、“酒鬼酒”等名称的专利权,品名意味着其产品“经久耐用”或“酒味十足”,甚至喻指产品的滋补功能,令消费者延年益寿,长久安康。也有人把九当作吉祥数字,用作人名,如南宋的陆九渊,明代的王九思等[4],这种谐音文化为英语文化所望尘莫及。

汉语中人们对数字习语“9”文化的喜好主要在于其谐音文化与民族文化,人们通常取其形意或音意;而在英语文化中则不同,需通过直接观察分析来获得义意或形意。由于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认知心理与认知模式使得两者的语言文化习惯存在差异,两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数字文化。从数字文化了解了两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助于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通过对比研究英汉数字习语中所蕴含的“9(nine)”文化,人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在语言文化中数字文化所折射出来的传统文化与认知世界的不同视角;从英汉数字习语“9(nine)”文化内涵的对等性与不对等性可以进一步认识英汉两个民族的历史与认知心理,从而更好地研究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

注 释:

本文中所引用的“9(nine)”文化数字习语主要来源于以下词典:①CO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②CHAMBERS ENGLISH DICTIONARY OF IDIOMS;Prentice Hall, Inc, 1998. ③Longman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北京: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1995。④ xford Advanced English Dictionary(第六版),北京:商务印书馆,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⑤《现代汉语小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陈秀惠.中国历史上的数字文化[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12):82-84.

[3]李德祥.俄语数字文化简论——兼与汉语数字文化比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55-58.

[4]刘明阁.英汉语言中数字文化含义差异分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6-90.

[5]戴卫平,裴文斌.英汉文化词语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潘文国,谭慧敏.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H153

A

1673-2219(2011)07-0152-03

2011-04-14

谢上连(1976-),男,湖南涟源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话语分析。

(责任编校:王晚霞)

猜你喜欢

习语英汉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