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求开放教育“产学致用”

2011-04-08马晓静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产学实践性专业

马晓静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9)

探求开放教育“产学致用”

马晓静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9)

电大以其资源优势及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学员,并确立了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定位。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学员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要实现定位,就必须改革课程设置,因材施教,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在考试考核内容中有针对性地安排社会实践作业,提高专兼职教师实践指导能力。从而真正做到产学结合,学以致用。

开放教育;产学致用;实践环节

中央电大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自实施以来,以其科学的教育理念、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媒体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和考核形式深受学员欢迎。但在教学实践环节方面还有待加强,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开放教育教学特点,加大相关课程中实践性考核内容,改革考核方式。在产学结合、学以致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上下工夫。

一、“产学致用”问题的提出

产学结合也称产学研结合、企校结合,也有的称其为工学结合、产教结合、企校合作、校企合作等。一般来说此模式的研究和应用者主要是普通全日制高职高专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简单地说就是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把专业实训教学与生产实践、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完成本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花一定的时间从事实际生产经营,提前体验、感受真实化的生产经营全过程,从而实现学生与行业、企业的更有效对接,提升学生的就业本领、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其主要特征是企业、高校及科研单位等打破体制束缚和壁垒,克服传统习惯的影响,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新产品开发等活动。从而优势互补,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严格来讲,从逻辑上看,普通高职高专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产学结合、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等应该称之为学产结合、学工结合、教产结合。因为普通全日制高职高专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以学为主、以教为主、以校为主,在与产、工的结合上也是学、教、校为主动,为前、为先。而成人类高校比如广播电视大学及其主要的开放教育以其教与学的业余特点,决定了其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是严格意义上的产和工为主要、为主动、为前、为先。所以准确地来讲,只有成人高校比如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实践才能称之为产学结合、工学结合、产教结合。

二、目前开放教育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播电视大学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成人高校,近年的开放教育教学摸索到了一些规律,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和社会效益。但在发展中,由于重招生、轻研究,重理论、轻应用,重考试、轻素质,因此在教学尤其是实践性教学方面暴露出许多与社会和学生实际需要相脱节,从而难以达到培养目标等诸多问题。

1.教学计划中实践性内容薄弱

电大开放教育培养目标重点是大专及本科层次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要求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特别是要求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客观地说,办学以来电大培养的学员大都能达到要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招收的学员情况有所变化。原先的电大学员,大都从事本职工作多年,实践经验丰富,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对理论的消化吸收快,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能胜任所在岗位的工作,毕业后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与好评,为电大树立了很高的声誉。而现在的电大开放教育学员,绝大多数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或职业高中的毕业生。这些学员无论是高中生还是职中生,与当年在高校没有扩招、没有开办本三、没有出国潮、高职高专数量也较少时期未能考进普通高校求学的学员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开放教育学员,知识基础差,没有比较稳定的工作或待业,即使工作也是从事一些非所学专业的工作或者技术含量很低。学员普遍没有或者缺乏专业实际工作经验,接触面窄,但这些学员对专业实践的渴望还是非常强烈,而现在开放教育教学计划中实践性内容非常薄弱。

2.课程设置和教材难以因材施教,培养目标不到位

开放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在教学上采用多种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学生对课程选择和媒体使用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也可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所以面授教学较普通高校大大减少,即使有学习小组但相对而言聚集学习也很少,加之由上所述电大开放教育学员的知识特点和工作特点,就要求电大开放教育课程的设置和教材内容的编写必须要结合学员的特点。而现有电大开放教育课程的设置有些太多太难,教材偏重理论性和基础性,内容难度与普通本科水平接近甚至有所超出,缺乏实践操作应用性。导致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往往囫囵吞枣,不能消化吸收,更难于自如应用,因而培养目标难以到位。

3.考试考核内容单一,实践性考核薄弱

电大开放教育学员由于是业余学习,因此学习时间具有零散性、片段性和不确定性,学习状态多是处于身心疲惫时刻,因此学习困难很多,学习效果难免受到影响,这就要求学员必须具有主动学习的欲望、信心和能力。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应该因材施教,同时也要求考试考核内容要适合成人特点和开放教育特点。电大开放教育考试考核基本上还沿用传统高校考试模式,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病。虽然教学计划中也安排了实践环节,但比例偏低,硬性要求少,没有详细的规范和考核标准,大多流于形式。这就要求电大开放教育的考试考核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内容考核,增加一些与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术技能相关的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的考核内容,形式也应该多样化。

三、达成“产学致用”的具体举措

在人才培养上,开放教育应该产学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三个“对接”,即人才培养质量与职业技能及素质要求对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教学对接,基本技能训练与企业一线岗位技术对接。电大开放教育要达到培养定位,培养出真正有竞争力的高等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需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实施产学结合,因材施教,学以致用。具体举措如下:

1.改革课程设置,加强教材建设

目前,开放教育在专业开发上已经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的“学科分类”模式,已经越来越贴近社会需要和个体需求,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来综合研究专业的设置,注重宽窄并举,突出专业的职业性、适应性和实用性。专业布局和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并有意识地追求自己的专业特色和风格。但在教学计划模块设置上,感觉还是有些拘泥或者学员对课程的选择余地较小。建议建立具有开放教育特色的融入实践内容的弹性学分制,以此使企业的工作过程与学校的教学过程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得到更好的保证,可以使开放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得到拓展和延伸。

开放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的,课程体系必须以这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教学要求。这就要求电大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学员自学为主的特点。因此,电大课程体系在加强基础课的建设与设置的同时,应扩大选修课的比例,增大学员的自由度,让他们能够从适应工作需要、丰富生活内容需要、转行转业需要、更新知识体系需要出发,选择所要进修的学科知识。

另外现在很多电大都有普通高职高专,投资建设了模拟法庭、模拟会计实验室、理化实验室、沙盘实验室等,很多开辟了专门的实习基地,进行所谓“真刀实枪”的演练。开放教育也应该尽可能在业余教学时,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一些课程也应加入模拟实验教学,为提高学员现在的业务水平或者为以后在实际工作岗位上顶岗锻炼作准备,这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产学结合、学以致用的重要环节。

2.改革考试考核方式及内容,注重素质考核

据调查,开放教育90%以上的学员为在职从业人员,70%以上的学员入学时年龄集中在20—40岁,还有很多学员入学时超过了40岁。参加开放教育学习的学员,一般都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和明确的学习目标,但不是所有的学员都有比较好的学习基础,有的学员中学毕业以后多年才参加开放教育学习,有的学员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就不是很好,有的学员现在学的专科起点本科专业与原来学的专科专业学科跨度较大,有的学员个别科目一直是弱项,这些原因往往会给后续的学习带来困难,甚至会造成第一学期多门课程考试通不过,从而严重挫伤学员的自信心。这就要求开放教育要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手段,注意对开放教育学员学习策略的培养。学习策略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衡量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员端正学习观念、提高学习效果。在考试考核上也应该加强改革,取消和突破种种不利于提高素质水平的考核方式,尤其应该考虑到学员晋职晋级等需要,支持、鼓励学员参加技术比赛、职业鉴定、职称考试等社会化评价体系,取得技术等级证书。

在考试考核改革上,也可以考虑由企业和行业参与电大开放教育实践性教学内容的考核。包括参与实践性课程开发、实践性教学标准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参与具体的实践性教学活动,等等。开放教育的实践性教学考核应该由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来担任,注重素质能力考核。

3.培养师资队伍,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电大开放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主要是通过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方式实现的,即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现有教师的“双师素质”。但这是一种单向流动的思路。这种思路对于电大的教师个体有更高的要求。不过在实践中往往难以实现,因为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电大开放教育的教师队伍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有通过多方面人力资源的协作才能使之完善,也就是说,电大开放教育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教学团队”,应发挥团队的整体效应。“教学团队”中的一半力量应是企业兼职教师,所以电大要增加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做学校兼职教师的比例,加快现有教师队伍转型。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的电大教育教学团队是开放的、动态的、相互合作与交流的,可充分体现电大开放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征。

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上,应该坚持“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用中求创”。在教学模式上应该推行以实用为主的模块化教学,依据教学大纲,参照企业、行业的岗位要求和技能标准,把各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化,以技能操作和综合素质提高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将“教、学、做”合一,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融为一体。

四、结束语

开放教育应该紧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开放教育教学特点和学生特点,贴近产业发展实际,坚持以“产学致用”为导向,以提高开放教育学员综合素质为宗旨。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规范专业设置,创新教材建设。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和实践性考试考核,推进弹性学分制等考试考核的改革创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培养、使用和管理的制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电大开放教育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定位。

[1]和果哲.浅议电大远程教育中的交互[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2]冯鸿滔.电大远程学习时间管理的调查分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3]王天行,等.中美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主体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05,(24).

[4]刘洪一,等.工学结合: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与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8,(10).

Exploration of“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Learning for Application”in Open Education

MA Xiaojing

(Xinjiang Radio&TV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 830049,China)

Radio and TV University,with its advantages of resources and flexible teaching,has provided for the society a great number of learners and established the position of training higher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But along with the social situation,students’component has changed greatly.To realize the orientation,we must reform the curriculum,teach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strengthening practical teaching,arranging social practice in assessment content,improving full-time and part-time teachers’practice guiding ability,thus truly realizing the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learning and learning for application.

open education;combining production and learning for application;practice

G728

A

1008-469X(2011)04-0023-03

2011-04-19

马晓静(1972-),女,新疆伊犁人,管理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战略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产学实践性专业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基于产学协同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贵州中小企业产学联合问题研究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