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微博学习系统初探

2011-04-07石成钰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网络理论六度帕累托

石成钰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微博学习系统初探

石成钰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作为新兴社会性软件和Web 2.0的典型应用,微博在我国发展迅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社会认可度和使用率。从社会网络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法则以及微博本身的特征出发,分析利用微博中存在的“强链接”和“弱链接”进行知识的共享、学习和讨论,可以勾勒出微博学习系统的轮廓。

社会网络理论;微博学习系统;设想;原则

一、关于微博

1.微博的发展历史

微博源于美国广播公司Odeo为其雇员使用手机短信通过WEB中继器发布信息与小组进行沟通交流的内部服务。2006年3月,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网站——推特网(Twitter)开始运营。截至2010年11月1日,推特创始人透露,该网站的注册用户高达1.75亿人,而且以每天新增注册用户37万人的速度不断增长。著名流量统计网站ALEXA的数据显示,Twitter日均访问量已达近2000万人次。

2.微博的特点

使用简单,微博比传统博客简短,可以利用多种终端使用,对使用者的要求不高。互动性好,微博一旦发表,其更新状态会及时显示在关注者的界面中,又会被转发和分享,还可以及时地进行评论和回复。开放性好,微博是一个开放、平等的信息交流平台,所有参与者可以任意发布信息、发表观点。传播广泛,微博拥有自己固定的关注者和潜在的链接关注者,可以形成类似于“蝴蝶效应”的规模庞大的社会交际网络。

3.国内微博的现状

国内最早的类推特网站——饭否网出现在2007年。经过几年的准备和发展,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各大网站纷纷推出微博,用户数目也开始激增。根据新浪网2011年3月3日发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仅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就已经超过1亿,而且用户平均每天发帖量翻倍增长。

二、社会网络理论

1.六度分隔理论

六度分隔理论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于1967年提出。他通过一个人际联系网实验发现:一个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六度分隔现象的存在,说明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弱链接”,而且他们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帕累托法则

帕累托法则由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于1906年提出。他通过观察得出:在众多社会现象中,80%的结果取决于20%的原因,揭示了社会学领域中的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存在的无法解释的不平衡,因而进一步引导人们去发掘隐藏在表象下的真实作用力,从而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最大作用力上,产生“强链接”,以尽可能小的付出换取尽可能大的结果。

3.150法则

150法则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牛津大学教授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提出。他根据欧洲农民组织“赫特兄弟会”的不成文规定“每当聚居人数超过150人时,就要分成两个,再各自发展”,并利用猿猴进行试验推断出:人类的智力水平允许人类可以与之保持稳定社交网络的最大人数为148人(四舍五入得出150人)。根据这一法则,在社会学领域研究中,就应该避免同时赋予过多网络节点而导致“交往倦怠”。

三、微博学习系统的构建

1.微博学习系统构建的设想

构建网络虚拟教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建立微博,把课程内容在微博上进行发布,形成网络“黑板”;学生则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学习微博,把课程微博设为关注对象,随时接收教师发布的信息。同时,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学习疑问、作业情况通过微博发表,教师可以即时地进行查看和回复。

构建研究性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在课程微博上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也可以由学生自发专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一起制定研究计划、小组分工、研究进度等。

构建开放性学习平台。微博可以通过标签进行搜索,把同一学科的不同课程联系到一起,形成某个学科的微博学习群。在这个群中,学生可以与不同的教师、学习者进行交流,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可以实现共享思想、实现互动,共同提高学习成绩。

2.微博学习系统中的节点类型

知识“强链接”。学习者把课程微博作为关注对象,可以实时接收来自教师的信息,并对所选课程内容进行学习,而这一部分链接只属于学习者关注中的小部分,根据帕累托法则,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这部分节点被称作“强链接”。

知识“弱链接”。根据六度分隔理论,学习者可以通过其他学习者的分享和评论接触到其他类型的隐性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范畴,这部分节点被称作“弱链接”。

知识“群”。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选择与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其他学习者进行沟通交流,实现互动和共同进步,如果这些学习者形成固定的交流群体,就被称作“群”。

3.微博学习系统的原则

积极互动原则。根据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并从微博学习系统的结构和设计不难看出,只有学习者不断地与其他学习者积极互动,才能拥有更多的“弱链接”,进而发展为更多的“强链接”,让自己接触、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适度拓展原则。根据150法则的结论,普通人能够同时保持的稳固的社会网络节点链接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超出了自己的限度,也就是同时学习过多领域的知识,就会显得难以接受、力不从心,影响学习效果。所以学习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适当数目的学习内容,提高效率,取得成绩。

去粕取精原则。微博系统是一个开放平台,所有参与者可以任意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就难免存在一些错误的信息和观点,在学习过程中,对于非权威课程微博发布的信息,学习者应该带着怀疑的眼光辩证地加以区分和筛选,以确保获取的是准确的信息和知识。

[1]林书兵,徐晓东.微博客及其教育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3).

[2]冀鹏飞.基于Twitter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9).

[3]郑燕林,李卢一.微博客教育应用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2).

Discussion on Micro-blog Learning System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Theory

SHI Chengyu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Luoyang,Henan 471003,China)

As a new application of social software and Web 2.0,micro-blog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China.And it has achieved a considerable popularity and acceptance.Based on the theory,principles of social network and the character of micro-blog,the outline of the micro-blog learning system could be figured out by analyzing the feasibility of micro-blog with its“strong links”and“weak links”for knowledge sharing,learning and discussion.

social network theory;micro-blog learning system;assumption;principle

G434

A

1008-469X(2011)02-0029-02

2011-03-22

石成钰(1984-),男,河北保定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技术教学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网络理论六度帕累托
国外冰雪运动政策运行经验与启示研究——基于政策网络理论的分析
成都经济区极端降水广义帕累托分布模型研究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作战计划时域协同方法研究
栀子花,六度开
审判工作量何以最优:民事审判单元的“帕累托效率”——以C市基层法院为例
三维六度互联影视空间启动
三维六度互联影视空间启动
三维六度互联影视空间启动
帕累托最优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含分布式发电的电网脆弱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