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

2011-04-03赵惜群蒋娟

东疆学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建设

赵惜群,蒋娟

网络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

赵惜群1,蒋娟2

网络文化的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一种崭新载体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要大胆探索有利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之网络文化的思路,使网络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形成良性互动。

网络文化;精神家园;建设

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命题。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在物质文明已达到一定程度的经济环境当中,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相对落后这一事实的高度警觉。“由共同的文化根基、共同的时代精神和共同的价值目标所构成”[1]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源头活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然而,作为“第四媒体”——网络的兴起和日益普及,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组织方式和交往方式,而且由此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在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要辩证地透析网络文化这柄双刃利剑,大胆探索培育有利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网络文化思路,使网络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二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这对于我们全面贯彻和实践十七大报告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网络文化为精神家园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网络文化充实了精神家园的内容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核既包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马克思主义文化,又包括外国文化的优秀成果等,同时,由于这一内核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因此,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它必将处于不断变革与发展的过程之中。网络文化作为精神文化,正在或已经形成自身特有的语言体系、规范制度和价值观念,并在逐步强化其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力,自然应当成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惟其如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能实现其完整性,体现其发展性,进而发挥其实效性。同时,从网络文化的特性来看,它是一种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文化,具有世界性、开放性、平等性、实时交互性等独特的性质。它通过广泛而快速的交流,能极大地促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挖掘,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外国优秀文化的借鉴,有力地推动不同文化间的整合与交融,拓展其内涵,优化其内在价值。

(二)网络文化优化了精神家园建设的载体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一方面是理论构架与文化整合的过程,但更重要的则是理论与文化走向实践、走向群众的过程,即让理论形态的精神家园付诸各民族人民的伟大实践,而要实现这一重大转变,就离不开一定的载体。网络文化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载体,并且与网络载体相比,任何一种传统载体都将失去昔日的光辉。首先,以网络文化为载体,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吸引力。网络是集多种媒体于一身的新型文化载体,任何一种文化内容都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进行传播,给受众带来全方位的感观冲击,增强文化内容的趣味性,同时网络文化的实时互动特征,使受众不再局限于被动的接受,而且可以与信息传播者进行对话和交流,在争论与探讨中增进理解,从而增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活力、感染力与吸引力。其次,以网络文化为载体,有利于扩大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覆盖面。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 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我国总体网民规模达到4.2亿,超过美国,居全球首位。互联网已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发源地。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跨越空间限制的特点,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理念能够摆脱空间限制渗透到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人群之中,从而极大地扩展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覆盖面。最后,以网络文化为载体,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时效性。一方面,网络文化建立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文化传播的物理介质主要依靠电缆、光缆或无线电传播,信息传播速度堪比光速,文化沟通与交流几乎不存在时间的障碍;另一方面,发信人与收信人之间不存在任何中间环节,QQ、M SN、BBS、博客、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新型传播工具的广泛应用,实现了从“人到人”的信息传播,中间不存在“第三人”转述。因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可以在信息传播环节节省大量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损耗。

(三)网络文化检验着精神家园建设的成效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最终要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同,而这一过程必然要经历“家园建设——成效检验——信息反馈——调整再建设”的螺旋式循环递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建设成效的实时检验与信息的及时反馈,并在此基础上及时修正方案,这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成效检验,无疑是更为重要的环节。网络文化所具有的特性使其能够担当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试金石”的重任。一是网络文化正在成为反映社会主导舆论的风向标。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进展程度集中体现在社会的主导舆论中,从大众对于各种社会事物的看法与态度便可以看出其背后起支撑作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精神观念。而网络文化的互动性、平等性、开放性等特征特别能够反映社会最真实的舆论,网络也成为真实民意最直接的集散平台,因此能够检验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改善与提升的程度。二是网络文化的发展现状能够反映精神家园建设的不足与缺陷。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综合性、世界性并且处于发展前沿的文化,集各种文化形态和精神特质于一身,其发展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精神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同时,网络文化的缺陷也反映着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种种问题。

二、网络文化给精神家园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以网络化、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种现代技术的广泛使用,我国全面进入信息化的发展阶段,信息化社会已经到来,并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精神生活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3](48)网络文化的无序状态,以及由此所折射出的网络传播文化的霸权主义、个人主义的盛行,削弱了网络受众的思维判断能力,使精神家园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其具体表现为网络文化对中华民族共同文化根基的侵蚀、对中华民族共同时代精神的消解、对中华民族共同价值目标的离散等方面。

(一)网络文化对中华民族共同文化根基的侵蚀

5000年文明史铸就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根基,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立足点,是保持民族特性与创造力的源泉。但网络的横空出世,彻底粉碎了民族文明的时空界限和地域限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和信息技术优势,以网络文化为载体,逐渐确立了自己的信息霸权地位。信息霸权国利用网络文化的开放性特点对我国国民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不断地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并逐步侵蚀我国的传统文化,降低人民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动摇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根基,进而逐步丧失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网络文明失落”。传统文化的精华,诸如丰富而完善的传统哲学、道德、文学、艺术在当代中国社会正在失去其文化主导地位,这与西方文化的日渐兴盛形成了鲜明对比。

(二)网络文化对中华民族共同时代精神的消解

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应对时代挑战的总体思想与精神观念。当前,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集中体现为改革创新精神。而随着互联网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多数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它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全面的信息。人们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查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正是这种便利性的存在,降低了人们独立思考的频度和深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思维的惰性,降低了人们的创新意识。此外,在网络中,网民的行为往往也会受到定势思维的影响,从而对与自己相背离的价值观呈现批判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唯物辩证法认为,不同的事物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定势思维所强调的是事物间的相似性和不变性。在网络中,定势思维效应则表现为人们用一种固定化了的观念去认知和评价他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它阻碍了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呆板。人们对网络所产生的越来越强的依赖性,正在瓦解着中华民族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三)网络文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价值目标的离散

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根本所在,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核心。网络文化的兴起,使大家都成了平等的、互动的文化参与者,第一次实现了文化的人人参与、全民参与。但是,网络的这种平等性仅仅局限于个人在网络中行为方式的平等,而集体平等意识却缺失了。在虚拟网络社会中,行为主体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在这种自由的基础上,难免会形成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目标。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集体价值目标。在西方发达国家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人权进行大肆宣传的影响下,行为主体往往以自己的私利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这种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目标同中华民族共同价值目标相背离,削弱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现实交往中获取的不仅仅是信息,还有信息所附带的情感,继而通过情感的认同认可身份。但在虚拟的网络交往中,除了视频和语音交流外,只有文本信息,即文字交流,而由于措辞和表达方式习惯不同,以及交流双方存在一定的文化素质差异,往往会造成文字信息的解读错误,即信息失真,造成交流双方的误解,这样既不利于交流双方的情感沟通,也不利于共同的价值观念的形成[3](48)。

三、培育有利于精神家园建设的网络文化

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而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充分发挥和利用其优势的同时,要积极主动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应对其负面影响,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挥其应有的“强大力量”。

(一)明确目标定位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4](247)网络文化的发展同样必须具有清晰的目标定位,才能实现其发展的方向性,才能趋利弊害,为我所用。具体而言,网络文化的发展必须以维护和弘扬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必然的共同价值选择。因此,在网络文化所产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多元化的前提下,在西方资本主义利用网络恶意渗透的环境中,坚定网络文化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才能巩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根基。与此同时,网络文化的发展必须以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繁荣为直接目标。网络文化具有世界性,但同时具备国别性和民族性,因此,我们既要积极融入世界文明之中,又必须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保持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独特性与完整性,否则将不可避免地淹没在世界文化一体化的漩涡中。[4](56)再者,网络文化的发展必须以提高个人的民族认同与民族责任感为核心目标。个人的民族认同与民族责任意识是民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价值前提,而面对网络文化对个人民族认同和民族责任感的消解,要通过加强显性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文化教育以及开展各种爱国主义的社会实践,强化公众的民族国家意识,坚决抵制网络文化的消解作用,引导网络文化发挥其正面积极的作用。

(二)强化内容整合

培育有利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网络文化,关键在于内容的整合,而整合的实质则表现为二者在碰撞与冲突中实现协调与互动。因此,所谓内容整合包含三个层面,即对精神家园建设内容的整合、网络文化内容的整合以及实现对二者主导内容的统一,这三者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一方面,要加强对现存内容的批判与扬弃。就内容整合而言,应当侧重于对优秀精神文化的精选和分层,分为核心精神与非核心精神,进行有所偏向的力量分配;对于网络化内容的整合则应侧重于对垃圾信息的剔除,防止有害信息侵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与民族根基;与此同时,力求网络文化与精神家园建设保持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念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强化对新内容的构建。精神家园与网络文化不仅表现为静态的精神文化,还表现为动态演进的过程,因此,必须对其内容进行不断创新。这对于培育有利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网络文化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创新本身就是网络文化的根本特征与动力源泉。网络语言、网络艺术、网络哲学、网络道德、网络价值观念的产生与发展进一步丰富了精神家园的内涵。在符合目标定位的条件下,加快网络文化创新,为精神家园建设输入新鲜血液,是内容整合的任务所在。

(三)推动机制创新

实现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促使其有利于精神家园建设,离不开对相关机制的创新与完善。就目前网络文化发展的现状来看,应当着力加强其领导机制、监管机制、保障机制建设,并重视各机制之间的衔接与互补,以规范网络文化的运作。其一,领导机制创新。在领导主体方面,将主体的政治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实现政治领导主体与专业领导主体的分工合作。在领导体制方面,将层级扁平化与流程规范化相结合,力求实现领导效率的最大化。其二,监管机制创新。充分利用网络自身优势,建设立体化监管机制,内部行业自律与外部社会监管相结合,上层政府监管与下层公众监督相结合,即实现“内外”监管与“上下”监管的统一。同时,全部监管过程要在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完成,保证监管机制的制度化,切实保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在推动个别机制创新的同时,要注重机制间的整体协调。对于广大理论工作者来说,要从理论上将具体的机制抽象化,从特殊到一般,揭示网络文化发展机制的一般规律,深刻而全面地阐释网络文化培育与精神家园建设的契合点,为改善网络文化对精神家园建设的影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向玉乔:《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成》,《光明日报》,2008-04-01。

[2]苏振芳:《网络文化研究——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4]袁年兴:《民族共生理论(方法论)的构建》,《东疆学刊》,2009(4)。

[责任编辑 朱霞]

D 64

A

1002-2007(2011)02-0089-04

2010-07-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9YJA 71002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0801012B),湖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2009ZK 3124)。

1.赵惜群,男,法学博士,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2.蒋娟,女,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湘潭 411201)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建设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和谐文化是澳门诗人的精神家园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