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的思考

2011-04-02邬余俊

池州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职教校企职业

邬余俊

(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的思考

邬余俊

(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加快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既是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结构处于转型期,产业升级换代处于关键期的客观需要,也是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技能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并进一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本文基于普教与职教视角觉,通过对目前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剖析,从发挥职业教育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如何起引领作用的角度,提出若干加强我国职业教育的思路。

职业教育;问题;思考

1 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职教生源的素质先天不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1]。根据笔者对安徽省各地市中考录取批次的调查,九年制义务教育后的学生升学,存在着招生批次的差异和困扰。各地在招生录取时,虽然强调了普职比要接近,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先普教后职教。这种招生批次的确定,导致职业学校生源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学生初中毕业后是上普高还是上职高,不是依兴趣、能力、爱好、特长,而是简单的依文化课考试成绩,人为的确定普高和职高录取的先后秩序,客观上引导人们重普教、轻职教,导致一大批在职业技能方面具有可塑性的人才没有能够按照原本的人生轨迹和培养规律来发展,职业教育本身的结构、质量与社会需求不适应,未能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同等学历的毕业生在机关事业单位享受的薪资、劳保待遇普遍高于在企业工作的同学,而且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这些在企业单位工作的同学承担的潜在失业等风险也要远远高于前者。目前企业单位离、退休同志的薪资待遇远远低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同志的现状,使得千军万马考公务员的现象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客观上影响了职教培养对象在企业一线岗位上工作的稳定性。而相关的人才遴选政策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进编的先决条件是凡进必考,而且必须具有全日制普通本科以上学历的情况,使得职教毕业在此方面明显不占优势,他们不仅面临着学历问题,而且面临着自身文化课基础差,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很难脱颖而出等问题。上普通高中优于上职业高中的选择,客观上制约了职教生源的整体素质。

1.2 “成人”教育重于“成才”教育

由于职教生源的素质本身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可塑性,使得本应成为培养企业需求的一线技术工人摇篮的中职教育(高职教育),逐渐演变成为“成人第一、成才第二”的课堂,成了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熔炉。我们的中职教师很难做到“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1]。他们更多的是把精力用于培养学生怎么成人而非怎样成才方面,因而往往缺乏教师职业岗位上的成就感。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维持职业教育规模有条件的壮大就很不容易,根本谈不上如何思考职业教育怎么发挥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1.3 人才培养模式因循守旧、效能低下

目前的职业教育仍然沿袭的是基础教育培养模式,某种意义上,它是基础教育、应试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翻版,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包括所使用的教材往往因循守旧,与市场需求脱轨,与培养对象本身的实际水平脱轨;校内实验、实习等实施条件有限,绝大多数学校学生的实操课程即职业培训、技能培养达不到应有的。

1.4 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协议”层面

校企合作大多数停留在“协议”层面,它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高校扩招后有毕业生的2002—2003年至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阶段;第二阶段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至目前阶段。在第一阶段,由于大量的毕业生挤入市场,致使人才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很快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受传统观念支配,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等”、“靠”、“要”的惯性思维严重存在,急需学校给予推荐。在这样的背景下,绝大多数学校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纷纷成立专门机构找市场,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的用人协议,推荐毕业生就业。在第二阶段,随着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企业出现了“用人荒”,人才供求由买方市场进入卖方市场。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除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以外(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要想让独生子女从事苦力活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农民工工资提高的重要原因),急需要大量的具有一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开始以提供奖学金、设备等形式,寻求与学校特别是职业学校签订校企合作的用人协议,出现了一家有学生百家求局面。但无论在哪一个阶段,这些协议大多停留在以单方面效益为核心的“协议”层面,而没有进入“工学交替”、“亦工亦学”,以企业需求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校企合作实质性层面,是单赢而非双赢,出现了“职业”、“教育”两张皮,甚至互有怨言的现象。

1.5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待于提高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员结构不合理。由于缺少相关教师,学校没法开设有关专业,即便勉强开设了,也往往因为专业实践教师不够,相关课时和实操得不到应有的保证。而专业教师比较多,能够开设的专业,市场需求又出现相对饱和,使得同质化办学情况非常严重,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市场需求相对过剩,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时有耳闻;二是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整体动手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这种情况在行业举办的职业学校好些,但在大多数由普通学校、成人学校转制而成的职业学校情况非常严重,真正具有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教师严重不足,而且大多数“双师型”教师,其技能证书都是因考而得,并非真正具有相关技能。这样的师资队伍,又怎么能实施真正的职业教育。

2 加强职业教育的建议

2.1 依兴趣和能力由学生自主确定求学方向

早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就明确指出:“应把中等教育设想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一个十字路口:正是在这里,青年们应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决定自己的未来;还是在这里,他们能够获得有助于他们成人阶段的生活圆满成功的能力”[2]。为什么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学生上学要按文化课成绩进行分流。事实表明,这种不按人的兴趣、能力分流的做法,表明了我们对个人成长的规律缺乏研究没有充分尊重学生本人的意愿,更没能充分考虑学生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职业教育缺乏良好的生源,另一方面勉为其难考上大学的学生,缺少必要的综合素质训练和培养。因此,我们要大力宣传人人成才观念,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2.2 增强职业教育自身的吸引力

2.2.1 职业教育要完善自身体系 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通过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每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要“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1]。在现行每年1500元资助政策下,逐步过渡到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吸引更多城乡困难学生。与此同时,要在3+2五年制高职和中职对口升学的基础上,加快速度,进一步“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1]。

2.2.2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夯实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职业教育应以服务市场需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设置、教材建设、课程安排、教学(实验)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在理论教学够用为度的前提下,不断探索新的路子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1]。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与此同时,通过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模式,夯实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惟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上不仅具有强烈的竞争力,能够找到专业对口的“体面”职业,而且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职业教育自身的吸引力才会增强。

2.3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换代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人口结构的调整,新生代人口已经无法满足粗放型经济发展对劳动力越来越多的需求。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经济发展必须走节能、减排、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走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发展之路,相对应的在用工方面就必须提高门槛,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和培训制度,唯有如此,职业教育才能迎来大踏步发展的春天。

2.4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途径,努力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职业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校企合作工作,在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定期举办“校企合作论坛”,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期间的保险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与行业合作,成立相关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探讨和制订专业设置标准、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发挥职业教育引领企业和市场发展的前瞻性作用;通过参与编写专业课教材,组织教学交流和师生技能大赛,共建职业学校专业教学实践基地,为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实训实习提供指导,从而为校企之间搭建更广阔的合作平台、更实在的就业平台,为培养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基础。至于订单式培养的合作模式,考虑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企业生存发展客观上存在的周期性,不适于广泛推广。与此同时,职业学校要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条件,加强学生在校内外的实践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全球教育峰会探索创新趋势[N].教育文摘周报,2011-02-09.

G 710

A

1674-1102(2011)03-0153-03

2011-03-11

邬余俊(1963-),男,安徽合肥人,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哲学、管理学和思想政治研究。

[责任编辑:束仁龙]

猜你喜欢

职教校企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培养“工匠之师”,赋能广东职教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职业写作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我爱的职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