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信息服务现代农业的模式和途径

2011-04-02汪孔德

池州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部门农民

汪孔德

(池州学院 办公室,安徽 池州 247000)

档案信息服务现代农业的模式和途径

汪孔德

(池州学院 办公室,安徽 池州 247000)

从“档案农业信息”、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特色农业档案信息、三农政策档案信息等新领域可以对现代农业开展有效的档案信息服务;为破解档案工作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困局,必须建立档案信息服务现代农业的可行性模式,;加强资源体系、服务平台、服务体系、服务机制等建设。

档案信息 ;现代农业;服务模式

信息是现代化农业中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比肩的新资源要素,信息服务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档案工作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之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就现代农业对档案信息资源需求的领域、档案信息为现代农业服务的途径、模式和策略进行了如下研究。

1 现代农业需要什么样的档案信息服务

现代农业就是指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技发展的,用现代经营理论和方法管理的,用高效便捷信息系统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的,用良好生态环境支持的农业。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之标志,就是实现农业信息化。信息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成为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决策的依据,信息服务作为一种产业成为现代农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信息服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倍增器,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现代信息服务,它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可以提高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可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可以提高农业和生产力水平,提高现代农业发展决策水平,促进农业发展形式转变,可以实现对农村生产各种要素、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控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并带动农民素质的提高及生活现代化。

我国从2005年起就开始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我省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在全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中主要有 “为农服务网”、“三农服务热线”、“金农网”、“农业信息网”、“惠农短信平台”、“农业商务网”、“农业电视点播系统”、“优质农产品营销网”等服务模式和途径。

档案信息作为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服务现代农业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它区别于一般的农业信息服务。档案信息能为现代农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现代农业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从全国及至安徽的实践看,主要有以下服务领域。

1.1 “档案农业”信息服务

档案农业是当前新闻媒体的热点话题。由于我国大力推行农产品档案记录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我国市场上出售的农产品将贴上标明“身份”号码,实现身份认证,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可以根据这一号码追溯到生产者。今后农产品出口基地将严格按照进口质量安全卫生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和运输。从农产品加工、贮藏到流通都要建立档案资料的标准化管理方法,被形象的称为“档案农业”。当今禽流感、猪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等令人忧虑,“档案农业”是保护农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的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省霍山县是茶叶大县,霍山县档案部门将霍山县茶叶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对茶叶制品进行溯源管理,消费者登录霍山县档案方志网中的霍山县茶叶制品质量安全追溯档案查询系统,直接输入产品外包装的26位追溯码,即可获知该产品采摘、收购、鲜叶检验、初加工、内外包装、销售等全过程的所有信息。利用这个系统,凭追溯码可追溯到茶叶具体产地地块和农户,实现了茶叶“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安全可追溯。茶叶制品质量安全追溯档案,对霍山县茶叶制品销售、推介及产品影响力的提升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2 农业科技档案信息服务。

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成果的主要载体,是传递、交流科技信息的重要工具,是农业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重要依据。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广和应用是发展现代农业最强大的动力。农业科技档案内容: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新品种新技术,病虫害防治,科学养殖种植,优质农产品加工,特色农业,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文件材料。建立农业科技档案,可以满足人们对现代农业科技的迫切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发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帮助农民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经验,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档案部门必须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这个平台当好通讯员、联络员、服务员,及时有效的提供综合性、专业性的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致力于科技档案信息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1.3 “三农政策”档案信息服务

“三农政策”档案信息服务就是将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上传网络,使农民不出村就可以轻松查到有关涉农政策档案,尤其是有关现代农业发展现行文件。为农民提供可以公开的现行文件查阅是档案部门最主要的服务现代农业的信息服务。“三农政策”档案信息服务内容:主要提供本县市政府及其涉农部门以及各个乡镇发布的有关“三农”政策性文件。涉及农机服务、土地征用、林权改革、粮农补贴、金融信贷、新农村建设、集体企业改制、支农惠农、集体经济、耕地保护、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的政策。”三农政策”档案信息服务对落实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有重要作用。让农民知道有纠纷找档案,有问题利用档案,有意见查档案。农业现代化核心是农民现代化,是农民素质提高,让农民了解现代农业所需要的政策,可以提高农民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1.4 特色农业档案信息服务

特色农业是现代农业重要发展形式,就是将农村一定区域内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具有在本地市场上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外地市场是具有绝对优势,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和倾慕。在农村,特色农产品、名优产品有着长期的生产历史,但是一直是口口相传,没有系统的的生产和管理技术材料。建立特色农业档案,就是从名优产品的品种引进、种植、推广、销售等环节入手,对特色产品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品种介绍、种植经验、管理方法,销售渠道、产品无公害认证、商标注册等材料建立起特色档案,提供给养殖户、种植户利用。如河北村冀州市档案局建立起了辣椒、食用菌、棉花、速生林四种特色档案,为全力打造以安全、绿色、品牌为特色的优质产品提供了信息保障,不仅有利于规范农业生产操作程序,也提升了农业建设项目规范化、科技化、产业化管理水平。同时,也使种养殖技术流传有序,有利于技术的转让,不会出现“祖传秘方失传的现象”。

2 档案信息服务现代化农业模式和途径

2.1 档案信息服务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

从安徽及全国的实践来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信息服务,档案信息服务现代农业有着广阔前景。但是就全省而言,差别很大,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思想观念认识问题,没有真正认识到档案信息服务现代化农业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很多县级档案部门认为本地区没钱、没设备、没专用网络没有开展这项工作。甚至在有些县,整个农村档案工作都成了档案部门遗忘的角落,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很多县级档案部门不能深入农业第一线,找不到档案服务现代农业的切入点。其次,信息基础薄弱,投入严重不足,面向基层和农民开展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很多农村还没有开通网络,农民也没有也电脑,档案信息服务的重要形式网上提供查询所需要信息平台技术支持力度不够;第三,档案信息资源缺乏,信息内容实用性不强,涉农信息资源没有充分开发和整合,信息标准化严重滞后;第四,已有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没有形成有效的共享机制。第五,专业人才匮乏,使档案信息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档案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区域发展差异明显。

2.2 档案服务现代农业的模式

档案信息服务现代农业的模式是以县级档案部门为主导,各涉农部门档案室相协作,以乡镇村档案室为主要阵地,依托各种信息服务平台,整合现代农业需求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资源信息共享,主动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必须以县级档案部门为主导来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因为现代农业发展在农村,与农村最近的档案主管部门是县级,只有县级档案部门才能整合涉农档案信息,才能组织起档案信息服务体系,才能争取政府政策、资金、人才的支持,才能强力推动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同时,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也是县级档案部门服务现代农业的职责所在和重要切入点,也是农村档案工作新方向。安徽省霍山县档案局在全县进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档案”工程有力的表明,只有县级档案部门才能发挥档案信息服务工作主导作用。

现代农业牵涉到许多部门,必须争取各涉农单位的支持,形成齐抓共管,部门联动的机制。各涉农部门(主要执行者是该部门档案室)要分工负责,按照档案部门的统一标准,把本部门的涉农档案数字化,由县级档案部门加工整合,实现共享。

乡镇村档案室是服务现代农业的主要阵地,因为它最贴近农村、农民、农业,是直接服务现代农业的平台。只有加强乡镇村档案建设,才能引导、培训农民利用信息的能力和观念,才能将离农民很远的信息传递到偏远而又居住分散的农民手中。

为现代农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最好的形式是把涉及档案的信息上传网络,让农民等现代农业的从业者在网上利用,实现资源共享。由于县级档案部门大多没有自己的网络服务平台,在实践中必须借船出海,以现有政府部门的网络平台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以重庆市为例,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把“三农”可公开信息、已公开的现行文件、开放的档案目录等提供给农民,让农民不出村就可以方便的利用档案信息。

2.3 档案信息服务现代农业的途径和策略

2.3.1 建立档案信息服务现代农业的资源体系 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共享的基础。档案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投身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战场中,必须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首先,将馆藏中的服务现代化农业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和上传上网;其次,主导区域内农产品安全档案,特色农业档案的建设,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查询信息系统,农业科技档案信息查询网络;第三,整合各涉农单位信息资源,建立起覆盖现代农业各方面的档案信息资源库;第四,整合其他涉农信息,如报刊资料图书中可利用信息。

2.3.2 不拘一格,充分利用既有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档案信息服务对档案部门而言网络信息平台服务是最好最便捷的服务形式,但由于档案部门缺钱缺设施缺共用网,这成为档案部门想干事的最大障碍。档案部门必须解放思想,转变思路,借船出海,化难为易。可以利用政务网、农业科技网、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开展信息服务。档案部门争取政府和社会支持,可以建立电子文件中心,实现档案在线查询,也可以像安徽霍山县那样研发建立专用的农产品安全档案查询信息服务系统。

2.3.3 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县级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立门户网站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门户网站信息发布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权威性,使之成为服务现代农业重要窗口。二是完善乡镇档案信息服务站建设。加强管理,使乡镇档案信息服务站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充分发挥上传下达作用。三是加强档案信息服务示范村建设,不断扩大信息示范村规模,树典型,抓带动,促进农业信息化在农村的快速发展。四是加强农民信息员队伍建设。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加大农民信息员的培训力度,不断壮大农民信息员队伍。

2.3.4 建立长效档案信息服务机制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推进档案信息服务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增强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选择。要成立由主管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和通信企业为成员的档案信息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切实加强领导。仅仅由档案部门“一条腿”来实行这项工作是难以实现的。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协调有关部门,利用信息化培训基地对乡、村基层干部及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进行现场培训,重点培训档案信息服务的规划、实施方案、流程,打造以乡镇、村基层干部组织协调,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宣传带动,广大农户积极参与的人机配套、纵横相通、覆盖广泛的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组织网络。

加大对档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各级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增加档案信息服务的投入,有计划、分步骤地整体推进,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档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考核机制,把档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考核体系中,与各种评比活动挂钩,奖励先进,批评落后,有条件的可实行一票否决。

G273

A

1674-1102(2011)03-0115-03

2010-09-17

2009年度安徽省社科联课题(A2009046)。

汪孔德(1964-),男,安徽桐城人,池州学院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档案学。

[责任编辑:胡惠芳]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部门农民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