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1~12期中、英文分类总目次

2011-03-31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1年12期
关键词:分析研究

加强公益研究全方位支撑长江水利事业发展 ……………………………………………… 郭熙灵(第10期)

1.江湖泥沙与治理

“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对血吸虫病扩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 卢金友 王家生 魏国远等(第1期)

论泥沙砾石的起动流速………………………………………………………………………… 毛 宁(第1期)

治河工程中护岸导流新结构研究综述 … ………………………………… 缪吉伦 张永祥 周家俞(第3期)

大理河流域治理前后径流泥沙变化研究 … ……………………………… 魏 霞 李勋贵 李占斌(第4期)

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 金 镠 虞志英 张志林等(第4期)

基于二维泥沙颗粒的相对隐蔽度初步研究 … ……………………………………… 孟 震 杨文俊(第5期)

泥沙颗粒相对隐蔽度在散体沙起动研究中的应用 … ……………………………… 孟 震 杨文俊(第7期)

长江下游天星洲的形成演变与主因分析 … ……………………………… 季荣耀 陆永军 左利钦(第8期)

河床形态冲淤调整的分形度量 ……………………………………… 周银军 陈 立 孙宇飞等(第8期)

渐变河道水流结构及局部水头损失特性研究 ……………………… 闫旭峰 易子靖 刘同宦等(第9期)

长江科学院河流水沙数学模型研究进展与展望 …………………………………………… 董耀华(第10期)

泥沙颗粒相对隐蔽度理论分析及其应用 ………………………………………… 杨文俊 孟 震(第10期)

不连续宽级配床沙推移质输沙率特性试验分析 ……………………… 徐海涛 卢金友 刘小斌(第10期)

长江下游镇扬河段河道演变及整治研究 ……………………………… 刘小斌 林木松 李振青(第11期)

环行桩群加承台基础结构局部冲刷试验研究 …………………………………… 张 磊 佘小建(第11期)

2.水资源与环境

基于WASP5氮原理的二维水量水质耦合模型及应用 …………………………… 王文杰 安莉娜(第1期)

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江河潮位短期预测 … ……………………… 何 峰 王瑞荣 王建中等(第1期)

水权与初始水权分配研究综述 … ………………………………………… 李 新 常福宣 陈 进(第2期)

江汉平原区域降水与气温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 罗启华 郭生练 李天元等(第3期)

提高水库汛限水位研究 ……………………………………………… 孙立志 朱成立 张巧玉等(第3期)

基于ArcGIS的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研究 ……………………………… 叶 剑 冯 坤 倪福全(第4期)

城市居民用水阶梯水价计量模型及应用 … ……………………………… 王莉芳 陈春雪 熊 霆(第5期)

长江源区近32年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朱延龙 陈 进 陈广才(第6期)

长江流域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水量调度初步探讨 … ……………………… 尹正杰 黄 薇 陈 进(第7期)

水足迹在河北省水资源管理中的实证研究 … ……………………………………… 曹永强 马 静(第8期)

应用一维水动力学模型预测三峡水库蓄水位 … ………………………… 刘志武 王 菁 许继军(第8期)

浙江小型农村饮用水工程管理模式的可拓评价 … ………………………………… 厉 莎 张仁贡(第9期)

长江大型水库群联合调度问题探讨 ………………………………………………………… 陈 进(第10期)

生物浮岛技术的研发历程及在水体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 黄 薇 张 劲 桑连海(第10期)

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和水生态研究回顾与展望 ………………… 李青云 黄 茁 黄 薇等(第10期)

健康长江评价区划方法和尺度探讨 …………………………………… 许继军 陈 进 金小娟(第10期)

长江流域水资源配置的几个关键问题思考 ………………………………………………… 常福宣(第10期)

海河流域历史水旱序列变化规律研究 ……………………………… 卢 路 刘家宏 秦大庸等(第11期)

微波-活性炭联用对焦化废水中氨氮和COD的同时去除研究 …… 林 莉 陆晓华 李青云等(第11期)

长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法探讨 ………………………………………………………………… 陈 进(第12期)

基于武汉市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的评价指标量化方法探讨 ………………… 孙可可 陈 进(第12期)

多层次半结构性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在赣江流域水量分配中的应用 ………… 程孟孟 陈 进(第12期)

基于DEA模型的用水效率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 ……………… 潘 登 黄 薇 王树鹏等(第12期)

长江流域干支流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研究 ……………………………… 曾 祥 董玲燕 骆建宇(第12期)

基于分级控制的用水效率制度建设初探 ……………………………… 赵恩龙 黄 薇 霍军军(第12期)

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初探 …………………………………………………… 黄 薇 马赟杰(第12期)

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河流健康评价方法探讨 …………………………………… 王 波 梁婕鹏(第12期)

浮床栽培雪里蕻净化冬季富营养化水体研究 ……………………… 桑连海 黄 薇 张 劲等(第12期)

浮床植物水质净化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张 劲 黄 薇 桑连海(第12期)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生态环境制约的协调对策探讨 …………………… 殷大聪 刘 强 桑连海(第12期)

长江流域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关键问题研究 ……………………… 许继军 陈 进 尹正杰等(第12期)

基于Shapley-Value的梯级水库联合调度效益分配方法探讨 …………………… 杨春花 杜康华(第12期)

基于相对优势度的水库防洪调度多属性风险决策方法研究 ………… 覃 晖 李清清 周建中(第12期)

长江干支流水库群综合调度的多利益主体协调框架探讨 ………………………………… 陈广才(第12期)

丹江口水库汛末提前蓄水策略探讨 …………………………………… 霍军军 许继军 张莉莉(第12期)

基于博弈论的省际水事纠纷预防机制研究 …………………………… 李 浩 黄 薇 梁佩瑾(第12期)

油气能源开发背后的溢油污染和水资源匮乏 …………………………………… 夏玉强 李海龙(第12期)

美国跨流域调水管理借鉴 ……………………………………………… 刘 强 唐纯喜 桑连海(第12期)

我国环境流量适应性管理框架构建初探 ……………………………… 马赟杰 黄 薇 霍军军(第12期)

未来洪灾风险与适应性洪水综合管理框架 ……………………………………… 程卫帅 陈 进(第12期)

汉江中下游供水风险敏感性分析 ……………………………………… 常福宣 陈 进 张洲英(第12期)

基于ArcSDE的数字流域模型系统数据库构建方式研究 … …………… 董玲燕 马 瑞 杨春花(第12期)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地下迁移的数值模拟及其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冯兆洋 张 辉 董少刚(第12期)

基于人造洪峰的三峡梯级生态调度仿真分析 ……………………… 李清清 覃 晖 陈广才等(第12期)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初期对径流过程影响分析 ………………………… 庞树森 许继军 徐 杨(第12期)

3.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

黄土与紫色土抗侵蚀机制试验研究 … …………………………………… 张 静 张媛静 李亚松(第1期)

樟树林冠截留模拟试验研究 ………………………………………… 杨中文 唐甜华 陈 野等(第3期)

重庆市万州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分析 ……………… 陈仕军 谢 辉 梁 川等(第9期)

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特征及其展望 ………………………………………………… 张平仓 刘洪鹄(第10期)

华中地区土壤可蚀性因子研究 ………………………………………… 岑 奕 丁文峰 张平仓(第10期)

紫鹊界梯田原生态自流灌溉的环境因素探析 ……………………… 许文盛 尤 伟 李亚龙等(第10期)

紫色土坡面径流与侵蚀特征模拟试验研究 ……………………………………… 钟壬琳 张平仓(第11期)

河岸带特征和功能研究综述 ………………………………………… 王家生 孔丽娜 林木松等(第11期)

4.防洪减灾

基于HEC-RAS的淮河淮南段洪水漫顶风险分析 … ………………… 徐 伟 刘 茂 杨 杰 等(第7期)

白盆珠水库流域下垫面变化的洪水响应研究 … ………………………… 陈 瑜 黄锋华 孔次芬(第8期)

5.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

小型水库输水涵管加固技术方案关联因素分析……………………………………………… 刘 锐(第1期)

岩石高边坡监测预警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金海元(第1期)

基于病害指数的大坝溃决可能性评价研究 … ……………………………………… 周克发 袁 辉(第2期)

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粗差识别技术研究 … ………………………………… 周元春 甘孝清 李端有(第2期)

基于最大熵的坝体健康评估专家模糊赋权模型 …………………… 杨 阳 方春晖 李占超等(第3期)

在役水工钢闸门检测和安全鉴定 … ……………………………………… 苏建明 陈 飞 叶小强(第3期)

青海云天化磷石膏尾矿库的稳定性研究 …………………………… 王 涛 杨 凡 周 勇等(第4期)

初次蓄水对瀑布沟库首拉裂体影响的监测分析 …………………… 彭立威 汪家林 温 帅等(第4期)

雅砻江中游某滑坡群形成条件及工程影响分析 … ……………………… 吉 锋 唐兴君 石豫川(第5期)

南门湾滑移式危岩体风险评价研究 ………………………………… 李 漪 晏鄂川 胡显明等(第5期)

大坝变形度的不等维加权动态GM(1,1)预测模型 ………………… 崔冬冬 陈建康 吴震宇等(第6期)

路堑边坡锚固防护参数的响应面优化设计 … …………………………… 王 宇 魏献忠 邵莲芬(第7期)

水电工程环境边坡危险源危险性评价体系初步研究 … …………………………… 吉 锋 邓忠文(第7期)

库岸滑坡黏性土与河水物理化学作用试验研究 …………………… 毕仁能 项 伟 郭 义等(第7期)

冲击成孔桩施工振动的可接受控制标准探讨 … ………………………… 李维树 况华峰 黄 勇(第8期)

基于GIS的沉降监测数据分析方法研究 …………………………… 韩贤权 梁 俊 曹景生等(第10期)

水电站蜗壳结构模型试验和原型观测的发展现状 …………………… 张启灵 伍鹤皋 李端有(第10期)

未确知滤波法和灰色模型在大坝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 李 波 刘明军 张治军(第10期)

Nagios在地震网络监控中的应用 ………………………………… 特木其勒 宋 化 刘 可等(第11期)

6.工程水力学

矩形渠道人工加糙壁面阻力规律试验研究 ………………………… 杨 岑 路泽生 栾维功等(第1期)

表面活性剂紊流输水减阻的雷诺应力及能量传递 … ………………………………………… 蔡书鹏(第1期)

几种典型水工建筑物进水口消涡措施试验研究 …………………… 段文刚 黄国兵 张 晖等(第2期)

弯道低水头拦河闸闸孔分流比试验研究……………………………………………………… 钟 杰(第3期)

低堰体型与泄流能力关系的初步研究 … ………………………………… 童海鸿 李梦成 丁新求(第4期)

三次抛物线形渠道断面收缩水深的计算公式 … …………………………………… 冷畅俭 王正中(第4期)

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溢流坝泄洪消能研究 ………………………… 黄智敏 何小惠 钟勇明等(第5期)

X型宽尾墩水气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 … ………………………………… 罗书靖 徐玲君 薛 阳(第5期)

VOF方法模拟水面振荡流场………………………………………………………… 廖 斌 陈善群(第5期)

深厚覆盖层条件下施工导截流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 …………………… 郭熙灵 黄国兵 李学海(第6期)

湍流普朗特数识别的随机抽样算法 ………………………………… 朱 嵩 刘国华 程伟平等(第6期)

降低截流难度及江河护堤抛投材料研究 …………………………… 蔡 莹 黄国兵 车清权等(第6期)

低水头水利枢纽泄水闸闸前冲刷研究 ……………………………… 方森松 刘晓平 吴国君等(第6期)

三峡水库支流库湾低流速条件下测流方法探讨 …………………… 马 骏 刘德富 纪道斌等(第6期)

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工程通航影响研究…………………………………………………… 许 辉(第6期)

河道截流系统风险率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研究 …………………………………… 贺昌海刘永悦(第7期)

渗流自由面数值模拟方法比较 ……………………………………… 蒋胜银 李连侠 廖华胜等(第7期)

堤坝下游管涌险情发生的临界流速和渗流量及其防汛应用 … …………………… 毛 宁 毛昶熙(第7期)

跌坎型底流消力池水力特性二维数值模拟研究 … ……………………… 王智娟 姜伯乐 黄国兵(第8期)

静水中单个气泡的动力学特性数值模拟 …………………………… 徐玲君 陈 刚 邵建斌等(第9期)

低实用堰水力特性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 吴国君 刘晓平 方森松等(第9期)

投放重物封堵溃口试验探究………………………………………………………… 贾志峰 富 飞(第9期)

高坝泄洪挑流消能工优化研究与应用 ………………………………… 黄国兵 谢世平 段文刚(第10期)

DEASM浅水流模型对热力环流的非结构网格模拟 … ……………… 邢领航 严 明 杨文俊等(第11期)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掺气浓度测量研究 ……………………………… 李 静 周 赤 姜伯乐(第11期)

船闸短廊道输水系统进口漩涡成因及消除措施研究 ……………… 吴英卓 江耀祖 周 赤等(第11期)

7.岩土工程

矿山岩体压裂控制及裂隙渗流与应力关系分析 … ………………………………… 张永亮 蔡嗣经(第1期)

索风营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数值模拟 …………… 雷金波 陆晓敏 任青文等(第1期)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边坡稳定影响因素分析 ………………………… 付建军 邱山鸣 赵海斌等(第1期)

基于CT技术的砾石土浸润试验研究 …………………………………… 左永振 程展林 丁红顺(第2期)

复杂岩质边坡预应力锚索优化设计 ………………………………… 徐 青 徐 寅 陈胜宏等(第2期)

大直径长桩接触面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王孝兵 文松霖 徐文强(第2期)

岩质高边坡裂缝成因分析………………………………………………… 崔华丽 费文平 张国强(第2期)

CT技术在岩土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 程展林 左永振 丁红顺(第3期)

颗粒形状对多孔介质孔隙特征和渗流规律影响研究的探讨 … …………………… 张家发 焦赳赳(第3期)

基于试验和有限元法获取滑面强度参数 …………………………… 张海平 任光明 王 军等(第3期)

岩体结构面产状的自组织聚类分析 ………………………………… 邓继辉 陈柏林 吴小宁等(第3期)

大型平板载荷试验对沪昆客运专线土体强度参数的研究 … ………………………………… 顾成权(第4期)

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中融合蒙特卡洛思想的边坡可靠性分析 …… 陈 欣 付建军 赵海斌等(第4期)

某库岸滑坡的成因机制及稳定性 … ……………………………………… 王 猛 石豫川 唐兴君(第4期)

水库蓄水对317国道某崩塌堆积体稳定性影响 … …………………… 刘 海 沈军辉 彭昌翠等(第4期)

大采高综放开采煤岩损伤统计力学模型 … ……………………………… 高召宁 孟祥瑞 王向前(第5期)

基于土拱理论的土体坍塌机理研究 ………………………………… 刘丹珠 张家发 李少龙等(第5期)

硬壳层软土地基竖向附加应力分布研究 … ……………………………… 张军辉 江伟唯 郑健龙(第5期)

大跨度悬索桥锚碇基础基底土压力智能预测研究 … ……………………………… 任丽芳 袁宝远(第5期)

锚索内锚段荷载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 ………………………… 景 锋 成传欢 余美万等(第5期)

重庆鱼嘴长江大桥锚碇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 …………………………… 肖本职 吴相超 刘 娅(第5期)

再论粗粒土剪胀性模型 ……………………………………………… 程展林 陈 鸥 左永振等(第6期)

某水电站河床坝基覆盖层渗透稳定性研究 ………………………… 王志红 任光明 赵海营等(第6期)

用微进化算法反演岩石蠕变模型非定常参数… …………………………………… 彭汝发 许小健(第6期)

宝塔山特长隧道岩体应力场特征分析 ……………………………… 郭喜峰 张明欣 尹健民等(第6期)

基于断裂力学及随机有限元的隧道岩爆风险分析 … ……………………………… 赵延喜 李 浩(第6期)

计算边坡安全系数的坡角增大法及其应用研究 … ……………………… 陈立杰 蔡雪雁 王正中(第7期)

基于改进RBF神经网络的最大动剪切模量确定 …………………… 陈志强 王亮清 刘顺昌等(第7期)

越江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力学模拟分析 ……………………… 李开文 毛 勇 孙 闯等(第7期)

库水位下降时土坝上游面渗流稳定性研究 … ……………………………………… 张大伟 严文群(第7期)

煤系土浅层滑坡的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 祝 磊 洪宝宁(第7期)

锚杆声波反射法质量检测的模拟试验研究 ………………………… 秦 强 尹健民 吴从清等(第8期)

地震作用下不定位块体动安全系数计算与评价方法的探讨 … ……………………………… 徐栋栋(第8期)

信息熵理论在岩体结构加速流变破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 黄耀英 郑 宏 田 斌(第8期)

地下水封洞库岩体质量可拓评价 …………………………………… 李 辉 季惠彬 晏鄂川等(第8期)

工程岩体分级研究综述 ……………………………………………… 尹红梅 张宜虎 周火明等(第8期)

用局部冻结法修复损坏的地铁隧道 … …………………………………… 孙 闯 周兴旺 韩玉福(第8期)

边坡工程模糊随机可靠度分析 ……………………………………… 王 宇 宋新龙 张 行等(第9期)

高地应力区大型地下洞室边墙松动圈动态分析研究 … ………………… 赵海斌 付建军 周江平(第9期)

长江科学院土工科研60年 ……………………………………………… 包承纲 郭熙灵 程展林(第10期)

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研究 ……………………………………………… 程展林 李青云 郭熙灵等(第10期)

岩体原位试验新技术在水电工程中的初步应用 …………………… 周火明 钟作武 张宜虎等(第10期)

深厚覆盖层及围堰堰体材料工程特性试验技术研究 ……………… 饶锡保 胡胜刚 程永辉等(第10期)

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围堰渗流控制体系及结构安全研究 …………… 张家发 李少龙 潘家军等(第10期)

渠道深基坑降水试验及工程应用 …………………………………… 张 伟 定培中 肖 利等(第10期)

南水北调中线膨胀土工程问题研究与进展 ………………………… 龚壁卫 程展林 郭熙灵等(第10期)

长江科学院土工离心机的应用与发展 ……………………………… 程永辉 李青云 饶锡保等(第10期)

新乡膨胀岩试验段渠坡处理现场监测研究 ………………………… 刘 鸣 刘 军 谭峰屹等(第10期)

水下岩塞爆破技术及在塘寨电厂取水工程中的应用 ……………… 刘美山 童克强 余 强等(第10期)

基于MTS系统的单块试件三轴试验方法研究 … …………………… 汪 斌 周 若 朱杰兵等(第10期)

高水压越江隧道联接通道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 孙 闯 林增华 王 晨(第11期)

某水电站坝肩堆积体力学参数及滑动边界探讨 ………………………………… 吉 锋 石豫川(第11期)

基于地震时程曲线的块体动安全系数计算 ………………………… 徐栋栋 邬爱清 卢 波等(第11期)

三轴循环荷载下大理岩阻尼参数的试验研究 ……………………… 任浩楠 徐 进 聂 明等(第11期)

PCC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卢长娜 姜景山(第11期)

经编土工格栅拉伸性能测试技术研究 ………………………………… 陈 莺 陈文亮 孙从炎(第11期)

基坑开挖对邻近船闸的影响研究 …………………………………… 潘宣何 刘晓平 林积大等(第11期)

8.水工结构与材料

护坡沙枕防老化涂层材料耐老化性能试验研究 …………………… 杜 科 韩 炜 李 珍等(第1期)

三峡升船机螺母柱结构仿真模型试验研究 … …………………………… 姜小兰 曾 平 孙绍文(第1期)

大型水电工程导流洞封堵体稳定性分析 …………………………… 董志宏 丁秀丽 叶三元等(第2期)

磨细矿渣对现场活性骨料碱-硅反应的抑制 …………………………… 唐修生 黄国泓 祝烨然(第2期)

高土石围堰堰体材料力学特性及变形研究 … …………………………… 孙开畅 田 斌 孙志禹(第2期)

混凝土坝裂缝灌浆关键技术问题探讨………………………………………………………… 陈彦玉(第3期)

渡槽内流速对其结构静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 ……………………………………… 徐梦华 莫海鸿(第3期)

聚脲基坝面保护材料的制备及其施工工艺研究 …………………… 陈 亮 韩 炜 李 珍等(第3期)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探讨 … …………………………………… 杜应吉 黄春霞(第3期)

丹江口大坝右岸转弯坝段横缝切缝计算分析 … ………………………… 崔建华 龚亚琦 肖汉江(第4期)

弹性固支平板钢闸门主梁的可靠度分析 …………………………… 王 羿 王正中 孙丹霞等(第4期)

控制性灌浆在某土石围堰防渗中的应用 … ………………………………………… 李连喜 石建成(第4期)

丹江口大坝混凝土芯样的微观测试与分析 … …………………………… 李 珍 肖 靓 汪在芹(第5期)

引松隧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计算分析 … …………………… 刘 阳 王 倩 刘 阳(女)(第5期)

坝体与库水的流固耦合分析……………………………………………… 龚亚琦 苏海东 崔建华(第6期)

环境温湿度对大体积混凝土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 刘志勇(第8期)

丹江口大坝水泥灌浆帷幕耐久性研究 … …………………………………………… 李晓鄂 李 珍(第9期)

自干燥混凝土相对湿度变化理论及试验研究 … …………………………………… 张登祥 杨伟军(第9期)

高强度混凝土渡槽夏季施工防裂措施研究 … …………………………… 张 杨 邬爱清 何 磊(第9期)

基于ANSYS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计算程序开发 ………………… 司 政 李守义 陈培培等(第9期)

CW系环氧树脂化学灌浆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 汪在芹 魏 涛 李 珍等(第10期)

冻融循环过程中混凝土性能的劣化研究 ……………………………… 李家正 周世华 石 妍(第10期)

CW系列混凝土表面保护修补材料研究与应用 …………………… 魏 涛 廖灵敏 韩 炜等(第10期)

穿黄隧洞预应力双层复合衬砌结构受力特性研究 ……………………………… 谢小玲 苏海东(第10期)

向家坝导流底孔平面封堵闸门流激振动问题研究 ………………… 张林让 蒋昱州 曾 平等(第10期)

框架式双排抗滑桩结构性能研究 …………………………………… 钱同辉 陈 芳 程周炳等(第11期)

生成DDA块体相邻面上刚性点对的Voronoi图方法 ………………… 张 杨 邬爱清 林绍忠(第11期)

FRP侧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 陈绪军 戴木香 徐 芸(第11期)

9.信息技术应用

水库运行管理中优化调度的计算机算法研究 … …………………………………… 王 成 曹庆磊(第1期)

江河截流施工动态决策支持系统……………………………………………………………… 周厚贵(第2期)

基于多时相CBERS影像的陆生生境变化研究 …………………………………… 陈鹏霄 申邵洪(第2期)

面向服务的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共享技术研究 ……………………… 汪宙峰 何政伟 李 敏等(第3期)

土石方调配复杂网络建模与系统优化研究 … …………………………… 吴学雷 卞小草 申明亮(第4期)

基于混合像元分解的武汉市湖泊面积变化监测 …………………… 张 晗 夏丹宁 张昊成等(第5期)

某水库库岸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判 ………………………………… 罗 轶 任光明 王志红等(第6期)

异构数据库同步复制技术研究与实现 ……………………………… 胡金龙 许 卫 房福龙等(第6期)

水行政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 吴 杰 李 恺(第7期)

南阳中心城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研究 … ……………………………… 曹邦卿 贾 虎(第8期)

基于HSPF的东江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 … …………………………… 董延军 邓家泉 李 杰 等(第9期)

数字流域技术在流域现代化管理中的应用 ………………………………………………… 谭德宝(第10期)

清江流域水布垭水库温室气体交换通量监测与分析研究 ………… 赵登忠 谭德宝 汪朝辉等(第10期)

影像配准误差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精度影响的研究 ………………… 申邵洪 郭信民(第10期)

归一化雾指数法白天陆地辐射雾检测研究 ………………………… 文雄飞 谭德宝 陈蓓青等(第10期)

MSF过程模型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刘 佩 周力峰(第10期)…………………………

10.仪器设备与测试技术

基于BOTDA的温度和应变测试探讨 …………………………………… 聂 俊 李端有 梁 俊(第4期)

高速水流水力特性原型观测的涂层痕迹法初探 … ……………………… 万继伟 牛争鸣 路洪波(第4期)

新疆布仑口-公格尔水电站冲击式水轮机调速器机械液压系统设计…………………………………………………………………… 安 刚 陈玉婷 叶 伟等(第9期)

大型发电机中性点采用高阻抗配电变压器接地的配置方法 … …………………… 陈渝士 陶亦寿(第9期)

我国水轮机调速技术创新回顾与学科前景展望 ………………………………… 潘熙和 王丽娟(第10期)

新型ADV流速仪在桥墩模型试验中的应用 … ……………………… 吴新生 韩向东 黄卫东等(第11期)

TSX型超大量程大坝坝基沉降仪的研制与应用 ……………………… 熊国文 熊梦婕 程建议(第11期)

11.科技简报

基于Excel VBA的灌浆成果表整理程序的开发 … ………………………………… 刘慧霞 向红利(第5期)

长江科学院2006-2010年科技论文被SCI,EI和ISTP收录情况分析…………………………………………………………………… 陈元明 周力峰 孟祥芳等(第9期)

12.长江防洪模型专栏

三峡工程运用初期上荆江杨家脑至郝穴河床冲淤变化试验研究 … …… 黄 莉 孙贵洲 李发政(第2期)

模型沙特性研究进展 …………………………………………………… 闵凤阳 姚仕明 黎礼刚(第2期)

长河段河工模型时间变态影响及水沙过程控制方式研究 … …………… 李发政 孙贵洲 渠 庚(第3期)

遇特大型洪水荆江河段洪水演进特性实体模型试验研究 ………… 朱勇辉 卢金友 李发政等(第3期)

基于非结构网格的分蓄洪区水沙演进数学模型研究 ……………… 张细兵 欧治华 崔占峰等(第4期)

三峡工程运用后武汉段河道冲淤变化研究 …………………………… 崔占峰 张细兵 渠 庚(第4期)

三峡水库下游河道水沙输移特性研究 … ………………………………… 沈 磊 姚仕明 卢金友(第5期)

三峡工程运用初期监利河段河势变化预测 … ……………………………………… 张 杰 葛 华(第5期)

荆江河道水流运动特性研究 ………………………………………… 渠 庚 朱勇辉 唐 峰等(第6期)

非恒定流条件下荆江三口分流模拟控制方式研究 … …………………… 朱勇辉 渠 庚 郭小虎(第6期)

三峡水库运用对坝下游干流河道水文情势的影响研究 … ……………… 黄 悦 姚仕明 卢金友(第7期)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以来荆江水位流量关系变化分析 … ………………… 郭小虎 渠 庚 朱勇辉(第7期)

三峡工程运用初期荆江河段调关弯道冲淤演变试验研究 ………… 唐 峰 李发政 姚仕明等(第8期)

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及洞庭湖出口水沙输移的变化规律 … ……………… 郭小虎 姚仕明 晏黎明(第8期)

三峡水库运用前后进出库水沙变化分析 … ………………………………………… 黄仁勇 张细兵(第9期)

三峡工程运用初期石首河段冲淤试验及河势控制方案研究 … ………… 黄 莉 朱勇辉 姚仕明(第9期)

下荆江熊家洲至城陵矶河段演变分析与治理思路探讨 …………… 卢金友 渠 庚 李发政等(第11期)

13.第四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论坛专栏

深开挖降水之可靠度分析 … ……………………………………………… 赵晓周 秦中天 苏鼎钧(第1期)

中国台湾都会区基桩耐震性能分析初探 … ……………………………… 张德文 秦中天 杨子逸(第1期)

猜你喜欢

分析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