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教研结合的原动力:高校青年教师的困境突破

2011-03-31姜立超

关键词:学术研究青年教师学术

姜立超

寻找教研结合的原动力:高校青年教师的困境突破

姜立超

从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状态的访谈结果来看,存在着自我定位不清楚;缺乏学术研究的意识;做不到教学与学术研究的相互交融等若干问题。为摆脱困境,青年教师应有清晰的自我角色定位,并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意识。

高校;青年教师;角色定位;研究意识

为深入了解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状态,笔者曾就几个相关问题做过访谈。其一,如果没有对学术文章、课题的硬性规定,我们会不会写论文、申报课题?其二,我们每天能抽出多少时间来看专业书籍、学术文章、浏览学术网站?其三,在担任课程讲授之时,我们看了多少相关的教材、书籍和论文?其中有多少对我们的教学有帮助?其四,我们在阅读书籍、讲授课程时,有没有产生思想火花的时候?有没有一种冲动和欲望想把自己的思路整理出来,变成文字,发表在学术期刊上,让别人欣赏与共享?或者在课堂上用语言表达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其五,如果你认为自己在教学和学术研究方面做得不够,原因在哪里?大部分青年教师的回答是很难做到,多归因于所在学校学术氛围不浓;研究条件不足;教师个体价值取向不同和缺少他人引领等等。从调查结果来看,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自我定位不清楚,不能正确检视自我,存在一定的惰性心理;缺乏学术研究的意识;做不到教学与学术研究的相互交融。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提出,“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每年虽然讲同一门课,但应该不断变化,使一门课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我鄙视那种一本教科书讲30年不变的教学方式。搞科研可以帮助教师扩大眼界,晓得当代这个专业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丰富这个学科的内容,使之不断地往前发展。”[1]可以说,钱老的话语是对教学与科研之间关系的精辟解读。作为高校青年教师,搞科研、做学术研究,应定位在自己的学科上、专业上。现实中教师完全可以做到教学和科研双向结合,即通过教学来验证自己的科研成果,通过科研来触动教学水平的提升。这样既有利于教学,又有利于科研,是双赢的事情!那些所谓的“重科研就会忽视教学”的观点实质是为“惰性使然”和“水平低下”开脱的借口。无论是“全球化”的影响,还是“现代化”的现实需求,对于知识原发之地的高校而言,其发展趋势已浩浩荡荡。如果高校青年教师还认识不到“不发表就出局”(publish or perish),没有清晰的角色定位,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意识,不付出实际行动,可能会遭遇到“淘汰”的残酷结果。

一、清晰的角色定位

高校教师的职业角色定位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位于高校教师群体“金字塔”的“塔尖”,人数较少,是各个学科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带头人。他们主要是通过著书立说把自己生产的富有创建性的思想和观点传向受众,反思并推进学科的繁荣与发展,引导和激发研究者形成新的学术思维和学术观点。第二种是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型教师。此类教师位于“塔中”,属于中坚力量。教师在汲取高层次的研究成果的同时,自身也能够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并通过言传身教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第三种是教学型教师。教学型教师是“金字塔”的“塔基”,人数最多,对高校的教学事业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其特点在于能够吸收和把握所在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前沿性知识,加之自己的吸纳和理解,准确地传递给学生。此类教师需要“不断提高和进行自我调整,将个人专业发展融入学校的发展之中。在教学实践中,能通过课堂观察、教学反思和行动研究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开展为教学服务的教学研究工作和应用开发研究工作,以解决教学和工作实际中的问题。并从社会需求和区域资源优势确定个性化的科研方向,搞好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建设。”[2]

这三种教师之间可以进行流动,前提是教师在教学领域和学术领域不断地进行自我修炼。教学型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形成文字,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养,其势必能提升为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型的教师。

二、如何具备研究意识

作为高校教师,具备研究意识、形成学术研究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思维蜕变的过程。第一,教师本人应立足于本学科、本专业,对学科内、专业内的基本理论知识做到熟练掌握。有观点认为,这只是几本教材就能解决的问题。事实上,随着大批译著、论文的引介和出版,国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已经进入中国各个学科领域,国内学者也在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知识点。传统的教材很难包容和诠释新的学术观点。青年教师要充分利用善于、乐于接受新观念的认知能力,突破业已形成的知识框架,结合学术问题,重新梳理自己的知识脉络,进行改造和创新。

第二,青年教师应具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甄别问题、确定问题四个环节,这同样是一个由简入深,由易到难的思维过程。问题可以分为理论性问题和实践性问题,再高深的理论性问题也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否则就是虚假问题;实践性问题的背后必然存在理论的支撑,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真问题。对于从事人文科学研究的教师而言,重要的是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从生活和工作中发现问题。在初始阶段,这些问题往往源于对工作和生活的感觉,能够触摸得到,但如火花般稍纵即逝。一旦产生问题就必须牢牢地抓住,对其深入思考和概括。有些问题属于虚假议题,不值得进行深入研究。有些问题许多学者已经有所研究,很难再突破。有些问题虽然有人研究过,但不够深入或是缺少新的视角去解读,往往这类问题就是我们要关注且值得研究的。我们将这些问题作为研究的内容,适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新的教学内容,以促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高校教学内容的广博性、专门性、高深性及不确定性,决定了高校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是探索性很强的活动,只有通过刻苦的研究工作才能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的提升。

同时,教师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认清自己的角色,教师不仅要研究学术,还必须研究其自身。“要在研究中分析自己的教育理念,考察自己的教学行为,思考自己的努力方向,找寻自己的利弊得失,也就是说,自始至终要研究自己的变化、自己的知行、自己的成长。离开对自我的研究,一味关注外在的对象和事物,教师的研究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意义。”[3]研究要与自己的实践教学紧密相连。以《教育社会学》课程为例,其中教育对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讲授知识点。如果授课时仅是概念的罗列,缺乏对实践的认识,不仅学生感觉很乏味,教师本人也会出现说不清楚的情况。当以问题的形式,如“我们为什么考大学?”引出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的概念,就会生动得多。教师用此类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用社会学的观点解读教育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这不仅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对教师本人的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第三,当问题确定之后,将进入到研究阶段,研究需要创新性。何谓创新,简单地说,就是用别人没有用过的方法、观点对学术问题的再解释。此过程要求教师对本学科、专业内的书籍、文章进行大量阅读和分析,对相关学科的研究领域有所涉猎。这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否则很难做出成绩。最后,青年教师要学会结合问题,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究。研究方法与研究者个体的学术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联。从方法论角度看,演绎法和归纳法是两种方向相反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许多学者认为,演绎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是“书斋式”研究;弊端在于缺少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无法保证前提假设本身是否正确无误,“不能用于发现真理”。与之相反的归纳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运动,通过多个事物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主要用于发现结论。归纳法虽然有助于“发现真理”,但只是对现存的有限的经验材料进行概括,不能保证结论的普适性,而且难以区分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这就使得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在做学术研究时,这两种思维方法应相互结合,需要通过演绎将归纳所得的一般结论推广到未知的事实上,并用这些事实来检验一般结论的正确与否;演绎之后,又要将演绎所得的个别结论与事实相比较,并通过新的归纳来检验、修正、充实原有的演绎前提[4]。

从诸多研究型教师的体验经历来看,初入学术之路,感觉最多的是思维转换的痛苦。当渐入佳境之时,痛苦虽有,但成就感带来的欢乐时常涌现。学术研究的能力一旦形成,剩下的就是时间的问题了。在研究中,青年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而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作基础,更需要有工作的激情和活力作保证,能使自己的生命潜能得以释放,能让自己的创造才能得以发挥,最终达到生命与事业高度融合的境界[5]。换言之,学术研究应由“利益驱动”走向“生命驱动”。

[1]胡益波.地方性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阶段及特点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8(11):17.

[2]郑金洲.教师研究的性质[J].上海教育科研,2010(10):60.

[3]钱伟长.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J].群言,2003(10):5-6.

[4]柳海民,史宁中.探寻培养创新人才的可行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1(2):16.

[5]韩淑萍.从“利益驱动”走向“生命驱动”[N].中国教育报,2010-06-04(5).

G645

A

1001-6201(2011)06-0228-02

2011-07-20

吉林省教育厅教研课题(吉教高字[2010]26号)。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何宏俭]

猜你喜欢

学术研究青年教师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