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域文化的滨水绿地设计
——大禹神话园解读

2011-03-31王忠宝熊运华湖北绿大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潜江4331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18期
关键词:晴川汉阳江滩

王忠宝,熊运华,叶 眉 (湖北绿大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潜江4331 00)

著名的城市规划学家沙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可见,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决定城市的内涵与特色,体现城市的形象与品味。城市要加强整体形象设计,就必须抓好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

城市滨水区指 “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1],滨水区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艺术、风景、民俗、建筑、饮食、起居乃至哲学观念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2],对于有着丰富水资源优势的武汉而言,江滩的建设无疑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1 武汉 “水”文化与江滩

“汉江朝宗,擎三镇鼎立之格局;龟蛇夹持,执楚天吴地之钥匙”。武汉是一个滨江城市,长江与她的第一大支流汉江在此交汇,造就了江城两江四岸、三镇鼎立的独特格局,也赋予武汉丰富的水体风景资源[3]。古琴台的 “高山流水遇知音”,黄鹤楼的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长江大桥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等等,都与长江之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渊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写的正是汉阳江边优美的自然风光。晴川阁坐落在挺拔俏丽的禹功矶头,纪念的是治水英雄大禹。早在4000年前,就有先秦时期著作 《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开辟航道,使汉江从大别山(龟山)脚下与长江汇合,形成 “江汉朝宗”的壮观场面。

武汉的江滩由4部分组成,即大气开敞的汉口江滩、自然朴实的武昌江滩、迷人夜景的汉江江滩和“绿化加文化”的汉阳江滩。汉口江滩的建设在打造自然景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场所,但在文化建设上却稍显单薄,但这一点在汉阳江滩得到了很好的改进[4]。

从晴川阁到杨泗港工业区下游,约3.7km长的汉阳江滩,按照 “文化和生态”的定位,重点展现了武汉 “水”文化,刻画了大禹文化,重塑了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萋鹦鹉洲”的诗中景象和意境。附近古琴台的“高山流水谢知音”传说和历史悠久的归元寺,都与长江之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渊源。在此基础上,增建了反映治水理念、治水人物、治水工程内容的小品,从而凸显了汉阳江滩的水生态、水文化的科普教育作用,教育人们认识长江的文明历程和人类的智慧结晶[5]。

2 大禹神话园设计解读

龟山脚下、长江北岸,是传说中大禹导汉水入长江的地方,在此修建的大禹神话园作为汉阳江滩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目前国内仅有的纪念中国上古名人的神话文化园;紧邻晴川阁与 “禹稷行宫”等建筑连成一体,形成了大禹文化系列旅游区。

2.1 整体结构

整个园区长约400m,宽约60~80m,面积约为2.4hm2,分上、中、下3个区和中国洪水文化展示馆共4个部分。上区从长江大桥汉阳桥头北侧至大禹祭祀台 (现江堤箱式防水墙)南侧;中区以大禹祭祀台及相连的圆形九鼎广场为中心,以大禹北方治水神话传说系列高浮雕为背景;下区从大禹祭祀台北侧至晴川阁景区外墙江滩边,由大禹南方治水神话等石雕石刻组成;中国洪水文化展示馆安排在大禹祭祀台下,长约80m,临汉阳洗马长街,青石板地面,内有800m2展厅,集中展示武汉人民抗争洪水的经典场面[6]。

整体布局采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欲扬先抑的处理方式,分区明确、重点突出,中心景区的气势磅礴,九鼎广场寓意为唯有打破部落割据局面、天下统一,才能齐心协力治理洪水。上、下2区 “抑”的处理手法使景观亦遮亦漏,娓娓道来大禹治水的艰辛历程,将人们对神话传说热衷的心理与场所景观相结合,使这里成为一个引人入胜同时传达场所精神的滨江观景园。

2.2 景点浅析

以大禹神话的传说作为贯穿场所精神的主题,营造出了一种带有情节的景观氛围,行走其中如同再现4000年前的神话传奇,以雕塑形式来展现的各具特色景点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和高潮。

2.2.1 入口景点:双龙守护、踏龙画海

在雄伟的长江大桥汉阳桥头堡脚下,由双龙守护的神话园的入口,中间黄色石块上醒目地镌刻着“大禹神话园”5个红色大字;入口采用框景的处理手法,将游人的视线引向前方的 “踏应龙画河海”,雕塑以滚滚长江为背景,年轻的大禹精神抖擞,指挥双翼应龙开挖河道,将山丘一分为二,从中劈出新的河道。此处作为园区的第一个小高潮,展现了大禹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吸引游客游览的兴趣[7]。

2.2.2 大禹降生 父子接力

从洪水滔天、天帝委鲧以治水重任,到鲧用尽办法、偷用息壤、被天帝处死,这4幅透雕 “鲧治水图”浓墨重彩地展示了大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的悲壮历程;紧接其后,峰回路转,一座表现 “大禹降生”的铜雕兀立在人们面前,子承父业、代代相传地治理洪水,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坚毅不拔的顽强斗志。

2.2.3 搏杀相柳 九尾狐说亲

“搏杀相柳”和 “九尾狐说亲”一边是杀声震天,一边是柔情蜜意,使大禹人生的2个侧面同时呈现在人们面前。

2.2.4 中心景观:大禹治水、检阅九鼎

大禹治水巨型浮雕的正中,面对浩浩长江,冲出 “大禹乘龙马车检阅九鼎”铜雕,与对面成弧形排开的九兽驮九鼎石雕形成完美的呼应关系,成为整个神话园的核心区域。

3 分析

3.1 成功之处

3.1.1 场所精神的体现

通过空间的开合、富有特色的景观雕塑来体现绿地所特有的场所精神,形成具有可读性的景观,是大禹神话园最突出的特色,也是核心所在。行走其中,如同经历远古传说一般,调查走访发现,这也正是最打动前来观赏游玩者的重点。

3.1.2 空间层次的塑造

不同于常规的主次步道平行的做法,这里将原本沿江布置的滨江步道延伸至场地中部,沿江地段用林中的汀步取而代之,使主步行道上的江景呈现虚实相间的效果,而至中心广场时视线豁然开朗,通过欲扬先抑的手法烘托了神话园中心广场的开阔和长江的壮丽,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烘托了场所的氛围。

3.1.3 周边景观的呼应

此园作为汉阳江滩的核心部分,与周围的儿童游憩、体育健身、游赏休闲等场地相结合,但侧重文化教育作用,同时呼应周边表现大禹文化的晴川阁,共同形成旅游文化区,有利于整体文化风貌的形成。

3.2 改进建议

3.2.1 互动性景观有待增加

大禹神话园与其说是景观园,不如说是雕塑园,无论是入口处还是中心广场,抑或蜿蜒小径中,都是以雕塑的语言来叙述大禹的神话传说,作为一个游憩型的滨水绿地来说略显单调,建议增加可参与性的景观及设施,如配合大禹治水的传说可倡导游人在此绿化护理,抑或书法绘画学习古代文化,在丰富神话园内容的同时提高游人的参与度,为神话园聚集人气。

3.2.2 中心广场加入人性化元素

从上区、中区到下区的变化过于明显,给人略有突兀之感,偌大一个中心广场却缺乏游人乘荫纳凉之地,武汉的夏季炎热无比,此处更会热气逼人,难以停留,建议加入人性化元素,如喷泉、水池或加大绿化力度。

综上所述,城市的滨水区域在承载着地区经济、交通、市民观赏等多种功能的同时,往往也是地域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区域。对于滨江城市来说,弘扬滨水文化,不仅能丰富市民的休闲娱乐生活,同时对城市经济文化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王建国.吕志鹏.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 [J].城市规划,2001,25(7):41-46.

[2]陈慧宇,陈 琳.城市滨水休闲空间设计初探——以武汉江滩公园为例 [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4):270-275.

[3]吴必虎,贾 佳.城市滨水区旅游·游憩功能开发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2):99-102.

[4]郭龙云,鲁婉婷.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研究——以汉口江滩为例 [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3):88-90.

[5]冯 霞,张立明.城市滨水游憩地深度开发研究——以武汉江滩为例 [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旅游版),2007,(1):33-40.

[6]陈 烨.临江城市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研究——以武汉市江滩为例 [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7]裴 磊.景观雕塑设计及其研究 [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晴川汉阳江滩
古代肖像画为何千人一面
赞江滩芦花
怀念一场雪
诗的对比(外一篇)——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Can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ranslation be Improved by Online Search Engines?
业务再延伸,汉阳所获神龙公司实验室认证授牌
金沙江的低处
韩国汉阳大学研发出新型锂硫电池
《中国火炬》通联评刊座谈会在汉阳召开
国庆之夜的江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