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日本动漫的肇始与初创

2011-03-31韩若冰

东岳论丛 2011年6期
关键词:漫画动画日本

韩若冰,韩 英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论日本动漫的肇始与初创

韩若冰,韩 英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日本“漫画”和“动画”被统称之为“动漫”,是日本战后十年间“漫画”和“动画”共同发展的结果,也是由二者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同时,还得益于日本的漫画作品和动画作品良性的互动关系。具有深厚底蕴的漫画是原创动画产业的上游,漫画和动画又互为衍生品。正是日本漫画、动画之间的这种交互渗透、相互促进,才形成了独特的“日本动漫”,并进而成为一种产业和文化。

日本漫画;日本动画;动漫历史;动漫产业;文化产业

日本人对漫画的喜爱可以追溯到12世纪平安时代天台僧鸟羽僧(1053-1140)的《鸟兽戏图》(现已被日本政府列为四大国宝绘卷)和江户时代浮世绘画师葛饰北斋的《北斋漫画》。江户中期,大阪出版所曾发行了《鸟羽绘》,这个连环故事画初具现代漫画的雏形,在当时极为流行。而江户后期葛饰北斋的“北斋漫画”(1814年刊印)据说还影响了欧洲的绘画。北斋有“画狂”之誉,他一方面吸收宗达、光琳派以多彩的平面所构成的装饰性的技法,一方面与西方艺术接触,学习荷兰传入的西方版画,应用了夸张的远近透视法及浓淡对照法,使东西方的绘画技法结合,形成自己的艺术形式,并创造了像《富士山三十六景》、《富士山百景图》这样伟大的艺术作品。

明治维新之后,在“文明开化”的政策下,欧美的绘画艺术作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进一步传入日本,西方漫画也随之传入;文人们将其加以本地化,报纸上的四格漫画等形式开始出现。在这一时期,随着出版印刷、流通体系的逐渐完善,定期购买报纸、杂志的读者群开始出现。这些都为漫画的流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现代漫画史可追溯到明治前期,因为这一时期刊行了几种专门的讽刺风俗画杂志,而这些杂志的典型代表即是从江户末期开始由英国人沃格曼发行的《日本漫画》。由此,漫画也被叫做讽刺画。之后,插图报纸《日本地》以及周刊《团团珍闻》(1877创刊)等讽刺风俗画杂志也相继创刊,创作者以小林清亲等浮世绘画家居多。当时,照片技术尚未普及,于是,讽刺风俗画担当着现代照片报道的作用。明治后期,日本的报纸上开始出现具有讽刺性的四联漫画,多以日常生活和政治为素材,且已初具现代漫画的基本特征。北泽乐天是明治后期、大正时期、昭和初期活跃的漫画家。他在明治后期于《时事新报》上创作的关于时局的漫画令其名声大震。1905年,北泽乐天创办了日本第一份漫画刊物《东京小精灵》,其名字源于美国漫画杂志《纽约精灵》,因其内容新鲜、贴近百姓生活,发行量迅速超过了十万本。直到昭和初期仍多次出刊。北泽乐天培养了许多弟子,如下川凹天、长崎拔天等,他们多以师父乐天的“天”字为笔名。代表作有《木兵卫田吾作的东京游》、《灰壳木户郎的失败》等。

到了大正时期,一般的报纸、杂志开始在连载漫画上展开竞争。他们往往先设定好读者们喜爱的角色,还不时混着幽默而连载漫画,直到现在也广受人们欢迎。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朝日新闻》的《人之一生》(冈本一平)、《小正的冒险》(织田小星文、桦岛胜一画),《东京每夕新闻》的《团子串助漫游记》(宫尾sigewo),《报千新闻》的《无虑的父亲》(麻生礼)等。大正时期的漫画代表人物是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的冈本一平,他曾是朝日新闻的社员。他具有知识分子的作派,并得到了夏目漱石等文人的知遇。他的代表作为《人之一生》,其弟子有近藤日出造,杉浦幸雄等,在培育新一代漫画家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进入昭和时期后,在报纸连载漫画界新生力量异军突起。1929年,《读卖新闻》周末版“读卖Sunday漫画”创刊,这是一个将报纸四页全部彩印的漫画专刊,不仅能够覆盖报纸连载漫画,而且能通过角色设计开展大型企划。这一漫画专刊,巧妙搭配了描绘当时最开放新婚夫妇生活的作品《甘辛新家庭》(田中比左良),动摇了日本传统家庭、家族制度;同时,还反向描述了悲喜交加的《鳏夫严先生》(下川凹天)这一男性形象,塑造了众多的“豪杰型”明治男性。大正民主普选后,民众成为能够植入感情的宣传对象,人们关注连载漫画中与自己相贴近的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成为业余生活的一部分。《读卖新闻》的发行量也由此大增,可见漫画的人气以及影响之大。同样,报纸连载作品中,值得注意的是《速度太郎》这部作品。它受美国连环画影响,其画风与日本既有画风不同,采用了俯瞰等视角;画面的框架也多用除长方型外的多边形,给予人们以全新的印象,并开创了日本现代漫画画面分割的先河。昭和时期,作为新生势力登场的是由近藤日出造、横山隆一、杉浦幸雄等于1932年组成的“新漫画派集团”,三年后超越北泽、冈本等老一派漫画人,获得了旺盛的人气。这主要得益于他们的作品更贴近现实、更有新意。“新漫画派集团”的发展成就直接影响到战后漫画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并成为现代漫画的直接源头。这一时期,无产阶级艺术派的漫画家以及《野狗黑吉》作者田河水泡等活跃于少年漫画杂志的漫画家们,也为战前现代漫画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战争时期,因为军国主义需要和政治的缘故,漫画界出现了前所未有人员更替。许多漫画家加入到国家的辅佐体制之中。例如,由大政辅佐会宣传部推荐的《漫画》(1940年)杂志的创刊发行,成为战时漫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漫画则是战后发展起来的。

二战结束后,美国文化大量涌入日本,而基于传统绘画和民间绘画的日本漫画,并没有因为冲击而衰弱,而是成功地对美国漫画兼收并蓄,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现代日本漫画。因此,从现代意义上说,日本的动漫业应始于战后的日本现代漫画艺术。战后,最先成长起来的是“故事漫画”,它的前身是讲谈社以“少年俱乐部”为中心连载的少年漫画。其中最具人气的当是1931年开始连载的《野狗黑吉二等兵》(田河水泡)以及《冒险团吉》(岛田启三)这两部作品。它们都以战争为背景,一边描绘了所谓的孩子们的战争,一边将少年们的梦想视觉化。战后的讲谈社成为日本漫画发行的主力之一,并创造了良好的业绩。

日本现代漫画业发展迅速,出版量惊人;但是,有一个现象还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即近年重版的中村书店的单行本系列《中村绘画书》,以及由漫画收藏家松本零土收藏提供、晶文社重版发刊的《火星探险》等漫画作品,又重新吸引人们目光。这些初创阶段的漫画作品,以其质朴的幽默、多样的冒险,即使是现在读起来还觉得新鲜。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与其说是一种怀旧情怀在作祟,不如说是日本现代漫画有所缺失。另外,值得关注的还有漫画与政治的问题。例如,对于这个时期存在的政治的集中形态——战争,人们就会问道:发动战争的政治目的是什么?民众是什么?包含在漫画内部的表现是什么?而这些,却又不是能简单回答出来的。

战后的十年是日本社会整体处于战败后的迷茫与人们从战时压抑下解放出来后的解脱感混合在一起的时代。这一阶段,直接与漫画关联的文化现象是在大正期至昭和前期所萌发的大众媒体的逐渐发展与壮大。大众媒体像漫画一样,非常注重视觉表现手法,强调直观的视觉冲击力,这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美军占领日本后,考虑到大众媒体在社会动员中的强大作用,并借培育民主文化之名,对日本的大众媒体(包括漫画)进行约束管制。与此同时,美国人为了宣传自己的社会价值观,又向日本大量输出自己的文化产品;也正是美国输入的电影、杂志给予了日本漫画以很大的冲击,从而促进了日本漫画的发展。由此,日本现代漫画才逐渐定型并迅速发展起来。

关于日本动画史的起源,最常见有三种说法:一是大正时代起源说;二是太平洋战争起源说;三是战后起源说。在日本国内,多数意见认为,最初的动画始于大正时代(1912-1925),而较为准确的最初的动画制作时间大致被确定为1917年。所以,细数一下,日本的动画大致已有90多年的历史了。

根据吉山旭光的《日本映画界事物起源》(1933)以及《日本映画作品大鉴》(1960)中记载,日本第一部公映的动画作品是在浅草帝国馆上映的美国帕泰电影公司的《变形的奶嘴》,上映时间大致是1912年4月15日。至于内容、摄影手法等其他的资料因为年代久远已经遗失。1914年,在浅草帝国馆上映了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制作的影绘动画作品《Is not it wonderful》,受到大家的追捧。1915年更是创下了外国输入日本21部动画作品的记录。而阿姆斯特朗公司的这部作品也被冠上了日语名字《凸坊新画帖》。

日本动画的起源离不开三个人,即下川凹天、幸内纯一与北山清太郎。日本第一部动画电影是由下川凹天于1917年制作的《看门人芋川椋三》。当时的动画制作方法中还没有胶片动画的制作方法;所以,当时的动画制作,从背景到人物全都是在纸上一点一点儿画出来以后再摄影制成。日本在最初时多使用纸张和剪纸技术。例如,下川凹天通常是用粉笔在黑板上描绘,采用边描边擦边摄影的方法。这种做法和美国动画《愉快的百面相》制作中使用的手法很相似,与纸张、剪纸有很大不同。幸内纯一则常使用剪纸的手法,这种手法相对节省功夫而且能制作出流畅的动作来。而北山清太郎多综合使用纸张与剪纸的手法。幸内于1916年在小林喜三郎主办的小林商会的赞助下开始了动画的制作,并在反复试验下完成了时代剧动画《钝刀》的创作,并于1917年6月上映。北山清太郎于1917年5月,完成并上映了第一部作品《猿蟹合战》。这也是在浅草帝国馆上映的,继下川之后的第二部作品。从关东大地震开始到太平洋战争结束这段时间内的动画制作,为战后日本动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是以北山清太郎为首的三位动画制作人,在动画发展的初期开辟了日本国产动画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将动画表现赋予魅力和可能的后继者,像多产教育动漫的山本早苗、动画剪贴能手村田安司、轰动世界的大藤信郎以及日本动画现代化之父政冈宪三等。

战后的日本,大众需要价廉物美、通俗易懂的文化娱乐来抚慰心灵的创伤和消解生活的压力,他们需要快乐、希望、想象和勇气,漫画这种文化产品正好符合了时代的需要。当时在日本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小画书,主要通过绘画讲述故事。这种小画书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且多以红色纸张作封面,老百姓俗称“红皮书”(赤本)。20世纪50年代,日本人在战后的废墟上开始了新的建设,在沉重的生活负担下,由美国大兵带来的米老鼠卡通漫画和好莱坞电影,给当时的日本人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安慰。日本人也从中看到了商机,他们按照自己的口味加以改造,于是,日本现代动画——这一东西方文化碰撞下产生的“混血儿”,开始了他的世界文化旅程。

值得注意的是,战后东映动画的成立大大影响了日本动画的发展。从战争结束到“东映动画”的成立,前后约有十年的时间,是战后日本动画发展的初创期。作为能迅速执行“占领政策”的一步棋,即通过动画而达到美国迪斯尼文化那样传播的效能。在战后两个月,以山本早苗、村田安司、政冈宪三为中心的动画制作者们建立了“新日本动画社”。但由于活动甚少,新日本动画社于1947年解散。同年,山本、村田、政冈建立了“日本漫画社”。之后,山本、政冈退出了日本漫画社,只留下村田司安。村田之后又吸收了刚从松竹电影公司离开的濑尾光世,制作了《国王的尾巴》,但最终因内容等原因而没有公映。由于资金投入的作品收到冲击,日本漫画社最终破产。这时,离开日本漫画社的山本早苗与政冈宪三在东宝电影公司的援助下设立了“日本动画社”。山本早苗出任社长,后来在东映导演《白蛇传》的薮下泰司也加入了其中。1952年由于资金的不断投入,改名为“日动映画”。1955年,受东映的委托制作了彩色短篇作品《飘动的小提琴》,以此为契机,日动映画加入了东映教育映画(东映动画的前身)的旗下,成为了东映动画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在战后最初的十年发展中,值得瞩目的是原为漫画家身份的人才纷纷转向动画制作,并广泛活跃于动画业界;而动画制作者中也不乏重操漫画之人。如此活泛的人才交叉来往,不仅给日本动画界、漫画界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而且也为动漫的结合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日]《日本动画全史——支配世界的日本动画奇迹》,山口康男编著,TEN-BOOKS有限公司出版,2004年5月10日。

[2][日]《日本动画之力——贯穿85年历史的两条轴线》,津坚信之著,NTT有限公司出版,2007年3月9日第二版。

[3][日]《现代漫画的全体像》,吴智英著,双叶文库出版,2007年3月20日第二版。

[4][日]《由“格”至“胶片”——漫画与漫画电影》,秋田孝宏著,NTT有限公司出版,2005年8月4日。

[责任编辑:李然忠]

G124

A

1003-8353(2011)06-0088-03

韩若冰,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韩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文化产业管理学系主任。

猜你喜欢

漫画动画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黄金时代》日本版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