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第16届亚运会中国男排失利的解析

2011-03-29

军事体育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伊朗队男排扣球

柯 强 郑 富 张 吉

(1.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广东广州510500;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部,广东广州510420)

1 研究目的、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第16届亚运会男排比赛聚集了全亚洲优秀的排球选手,参赛的18支队伍通过为期14天的比赛,角逐亚洲冠军。中国男排经过分组预赛、交叉复赛、1/4半决赛激烈竞争之后,最终负于日本,无缘前四,排列第五。本次亚运会是继1974年参加亚运会以来,中国男排历史最差成绩,能否冲出亚洲,获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参赛资格,成为中国男排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男排教练周建安,也承认现在中国男排技战术在滑坡,甚至与亚洲的一流强队比较,都存在着技战术、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距。为此本文将参加2010年亚运会的中国、伊朗、日本队的身体形态、技战术运用等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以后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依据。

1.2 研究对象

参加第16届亚运会男排比赛的中国队、伊朗队、日本队等3支球队。

1.3 研究方法

通过现场考察比赛,分析技战术运用合理性及效用。通过spss13.0第对16届亚运会中国男排、伊朗、日本的身体形态、技术统计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比较分析中国男排、伊朗男排、日本男排相关数据,找出中国男排存在的不足。另外本文还采用了逻辑分析法、教练员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中国队在本届亚运会男排的预赛中,以3∶1胜巴基斯坦队、3∶0胜中华台北队、3∶1胜泰国队的全胜战绩,获得小组赛第1名。中国队在交叉复赛中以3∶0胜沙特阿拉伯、0∶3负于伊朗队,结果排名E组的第2名,在1/4半决赛中,中国对阵日本队 (2E/3F),结果是中国队0∶3负于日本队,无缘亚运4强,最终在5、6名的决赛中,以3∶0战胜印度队,获得亚运会第5名的成绩,这也是中国男排参加亚运会以来的历史最差战绩。

2.1 中国与伊朗、日本队的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亚运会参赛队的报名资料表明,中国队场上主力队员平均身高197 cm,扣球高度347 cm,拦网高度334 cm。与伊朗队相比较在平均身高上高1 cm,平均扣球、拦网高度上分别高3 cm,网上高度相差不大。与日本队相比较在平均身高上高7 cm,在扣球、拦网高度上分别高10 cm,其明显占据网上优势 (详情见表1)。但从现场观察表明,中国队在理论数据上占据高度优势,但在实际应用高度中的垂直纵跳、空中滞空时间、空中位移距离,以及力量和速度等方面未见优势。因此,中国队网上高度失优,是失利的客观因素。

2.2 中国与伊朗、日本队的赛果分析

以往,中国与伊朗、日本队的交战中均是打满5局才决出胜负,但在亚运会1/4半决赛中,因中国队与伊朗队的比赛后,再与日本队的比赛时隔仅有12 h,中国队在体能上恢复存在客观因素外,比赛结果都是0∶3败北,而且是在第3局得分较高(详情见表2),中国队存在临场心理不稳定和 “慢热”的现象。因此,中国队虽与伊朗、日本队综合实力相当,但在关键球时的心态失常,缺乏良好的自信心是失利的主要因素。

2.3 中国与伊朗、日本队比赛的得失分情况分析

亚运会的得失分统计表明,中国与伊朗队比赛中国队得分的机会少25次,特别是在扣球少得11分、成攻率低 11.1%,拦网少得 2分、成功率3.3%,发球少得6分、成功率7.2%。中国与日本队的比赛中,中国队得分的机会少6次,特别是在扣球成功率低 12%,拦网少得 8分、成功率19%,发球是1分未得,而且发球直接失误送给对方16分。从现场观察中国队发球攻击性不强、进攻不得力 “卡轮”、拦防不起球 “找不到 ‘北'” 等现象。因此,中国队在关键场次中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失常,缺乏超常的技能是失利的关键因素。

表3 第16届亚运会中国与伊朗、日本队比赛得失分统计

2.4 中国与伊朗、日本队比赛个人得分情况分析

通过各位置个人最高得分统计表明,在中国与伊朗队的比赛中,中国队主攻少得2分、副攻少得4分、接应少得3分、二传多得8分。在中国与日本队的比赛中,中国队主攻少得2分、副攻少得2分、接应少得3分、二传少得8分 (详情见表4)。因此,在比赛中各位置个人得分发挥不充分,缺乏身怀绝招的核心队员是失利的重要因素。

表4 第16届亚运会中国与伊朗、日本队的各位置的得分统计表

3 建议

3.1 确保高度优势,树立正确的理念

综观历届排球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中多次获得男排冠军的前苏联、美国、意大利、巴西等队,其网上高度均排在参赛队的3~5位,本届亚运会中的日本队,其在参赛队伍中高度仅排在第4位,但日本队通过高超的技、战术发挥,战胜高度排名第1、2位中国和伊朗队的事实证明,高度并不是决定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而高超的技能才是决定比赛成绩关键因素。因此,应注重技能训练,提高高度优势的实用性。

3.2 完善技术训练,提高战术的含量

排球技、战术打法,是靠过硬的技术作为基础,特别是中国队采用战术体系是快速、多变的打法,更应以全面、扎实的技术做为支撑,但中国队在亚运会的关键球时发球频频失误、接发球不到位、扣球频频受阻等,导致中国队的快速、多变的打法成为虚设。因此,中国队在各项技、战术训练中,要突出基本技能训练。如在发球环节中,不能盲目地追求攻击性的大力跳发球,必须根据个人的技术能力、临场比赛得分情况、对手的特点,采用不同性能的找人或找点发球,提高发球的攻击性;在接发球环节中应多注重接力量大、速度快的跳发球训练,提高接发球的到位率;在发挥高度的优势的同时,提高拦网的判断取位、手型的变化,以及提高2、3位或3、4位的跑动扣球,2、3位前后排的立体进攻,形成中国队擅长的技能,独特的风格,与众不同的打法,出奇制胜的实效战术体系。

3.3 积累大赛经验,强化心理的训练

中国队在亚运会预赛中的以全胜的战绩进入复赛,但在1/4半决赛与实力相当的伊朗、日本队比赛中,中国队每局的比分在相互交替上升、或领先、或落后情况下连续得分时,由于心态出现较大的变化,导致技、战术发挥不稳定以0∶3崩败,中国队大赛经验不足,临场心理素质不稳定。因此,中国队必须强化心理素质训练,结合技、战术实际水平和能力,将 “不畏强手、顽强拼搏、敢打敢拼”作风,贯穿在平时技、战训练和比赛中,不断提高打关键球的心理素质。

3.4 注重后备培养,加大科研的力度

中国排球由于 “奥运会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战略的实施,排球走向职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道路,现各省、市、高校参加全国联赛的队仅有16支,排球后备人材培养数量受限,加之二、三线运动队的教练,训练指导思想、能力、素质等存在差异,导致后备人材培养存在 “拔苗助长”,基础技战术训练不得力;运动量控制不得当,造成伤病过早出现;梯队建设不合理,造成梯队培养断层等。在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出台的 “三大球”的扶持政策下,在全运会排球项目中增设了14~17岁、18~20岁和成年组的比赛,给排球带来了新生机,因此,中国队必须加大后备人材培养的科研的力度,从源头上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1]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13

[2]章猛.我国女排运动员年龄、体重、身高和弹跳特征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1):135~137

[3]盖洋,李保新.我国与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年龄体重身高的对比研究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1):82~84

[4]张雪临,曹景伟.世界优秀男排选手的身高、体重、年龄与弹跳高度素质特征 [J].浙江体育科学,1998,20(1):11~14

[5]宗继军.2003年世界杯排球赛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的比较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3):104~105

猜你喜欢

伊朗队男排扣球
10年后,中国男排重夺亚洲杯冠军
基于不同来向 指导排球正面扣球
2017中国男排(昆山站)接应二传队员与对手同位置队员进攻效果的分析
2016年奥运会落选赛中国男排接应二传主动得分效果分析
自制扣球器的制作与使用
中学生排球扣球技术的应用分析
第28届亚锦赛中国队与伊朗队男篮运动员攻守技术指标比较分析
8名“海归”领衔伊朗战中国
2015—2016年大超北京体育大学校女排主攻扣球技术分析
25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与伊朗队攻防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