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拿爱奉献给缺少关注的学生朋友

2011-03-20张艳玉

文教资料 2011年13期
关键词:积极因素闪光点家长

张艳玉

(江苏省兴化中学,江苏 兴化 225700)

在我国当前学校教育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因成绩差,或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而成为缺少关注的学生。他们常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冷落,甚至歧视。这样的结果是后进生更差,甚至严重危害社会。因此,关爱缺少关注的学生,成为时代对教育的呼唤。

我在多年的工作中深切感受到关爱缺少关注的学生的必要性,并从人的角度正确认识学生,如尊重、关爱缺少关注的学生,抓住机会培养学生的自尊与自信,认真进行综合素质考评,运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等。在此,我仅谈谈自己关爱、转化缺少关注的学生的一些做法。

一、学做学生的朋友

“缺少关注的学生”由于缺少关注,一般人对他们都比较冷淡,因此“缺少关注的学生”和教师的感情比较疏远。为此,教师必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给予全心的呵护,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信任,多一份关爱,少一些怨恨和责难,用博大无私的爱去感化他们,用真诚的爱心去排除他们的戒备心理,让他们能与教师同学的感情融洽起来。“亲其师,信其道”,在心理激励中产生良好的情感效应,使他们遇到问题会毫不隐瞒,教师也能了解到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例如,我班解峥同学,由于家庭条件不好,生活、学习压力很大。一段时间头脑产生各种奇怪的念头,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自己很苦恼又无法克服,因此压力更多,恶性循环,成绩下降明显,但又自我封闭。于是,我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他的性格特点及他的过去,主动和他交朋友,并同时找他谈话,帮他剖析原因和后果。并约定每周五晚上课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可临时约定。由于我对他紧抓不放,继续和他推心置腹地交谈,并有意识地启发,慢慢地,该生一些奇怪的想法少了,精力逐渐用到学习上,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

二、善于利用一切积极因素

缺少关注的学生虽然后进,但他们身上也有长处和积极因素,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也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教师应善于抓住他们的积极因素和“闪光点”作为转变的突破口,成功地改变他们的心理状况,激励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勇气。教师应善于挖掘和培养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其发扬光大,变成缺少关注的学生转化的起点,让缺少关注的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功的机会,给他们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引导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只要他们获得了一点点的成功,就要鼓励,使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消除自卑心理。

总之,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教师一定要善于发掘孩子的亮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我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当不好的教师”,让所有教师携手为缺少关注的学生点亮心中的明灯吧。

三、从正面入手,激发学生的自我成功需求

教师批评教育学生,无不出于爱的目的,也只有让学生有被爱的体验时,他才能从心里真正接受批评,从而改正不足。但如果仅仅把这一切停留在口头上,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会成为“过眼烟云”,收效难以持之。据此,我经常利用作业批改附言,给“缺少关注的学生”以艺术性的批评,又对他们身上的“亮点”给予充分的肯定,以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以便达到转化“缺少关注的学生”的目的。

例如学生吴松云,常因上网迟到抄作业,而且每次犯错误后,总求老师不要告诉家长。不过,他很聪明,上课时还喜欢回答教师的问题,于是,我在批改他的作业时,写了几句附言评语:“见到你的第一眼,老师就被你那双黑珍珠似的大眼睛吸引住了。因为那里充满着顽皮、热情、智慧……上课时,你发言积极,见解独到,那清脆声音就像一股清泉‘叮叮咚咚’欢快地流过大家心田……如果你能够在纪律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你赢得的就不仅仅是掌声,还有教师的信任、同学的敬佩。”读到这样一段充满情感、激励、期待中隐含艺术性批评的评语,哪个学生能不为之感动而改正缺点呢?果然,第二天,他找到我,说出了自己好犯错误的原因,原来进入高中以来竞争激烈,自己无法找到成功感觉,而且几次短暂的用功后效果不明显,并因成绩不理想而受到家长的批评。对此我进行了针对性分析,并经常从正面评价他。从那以后,他在许多方面都有了改进。

四、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

有过错的学生由于担心受到惩罚或曾经受到人们的严厉指责与嘲笑,往往比较 “心虚”、“敏感”、“有戒心”、“有敌意”,常常主观认为教师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甚至会“迫害”自己,以至于对真正关心他们的教师不愿接近,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那教师如何才能消除学生的“对抗逆反”心理呢?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锋,那就是个人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尤其是“缺少关注的学生”,教育者应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耐心地指导他们,热心地教育他们,即使批评也要注意“艺术性”,甚至加以策略性的“包庇”,如同在药片的表面涂上一层糖衣,做到良药不苦口,这样才能消除“缺少关注的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导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并且从内心对教师产生好感、信任和尊敬,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并进一步产生良好的双向反馈,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促进其成才。总之,对“缺少关注的学生”的教育,教育者必须尊重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

五、做好与家长的及时沟通是转化学生的重要措施

转化缺少关注的学生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家长了解缺少关注的学生的全貌,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的教育。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攻人先攻心。”因此每个教师都必须重视对缺少关注的学生的家访,以便了解更多的情况,特别是了解缺少关注的学生的主要心理障碍,这样可以和家长互通情况,共同帮助缺少关注的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有针对性地对其实行“对症下药”的教育。

例如,张敏霞同学特别聪明,但不爱学习,不守纪律是他的特长,怎么办呢?我首先对他进行了家访,从他妈妈那里了解到,崔敏原来也是一个好学生,但读高一时,他曾经向班主任“上书”——想和某位同学调座位,但他的请求不能如愿,从此以后,他一反常态,经常和教师、同学唱“对台戏”,成绩也一落千丈,因为他认为自己不能和某同学坐,那是教师不重视他,同学看不起他,所以他经常扰乱同学的学习,捣乱教师的课堂纪律,对班集体的危害胜如“十二级大风”的破坏性。于是我就和他约法三章并请他想坐的同学见证,只有他在成绩、纪律方面达到一定要求就可满足他的愿望,并且让他当数学第二科代表,负责收发作业等,他每一样都干得非常出色。他有事可做,又经常得到教师的表扬,终于找到了自信,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再也不吵着调位置,因为他发现位置和同桌并不是决定成绩的根本原因。

如果说“缺少关注的学生”是被霜打虫咬的花朵,那么,只要我们倍加爱护,也一定能使其恢复生机、散发芬芳。我们要像园丁爱护每一朵鲜花那样爱护每一位“缺少关注的学生”。

[1]李方.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陈洪庆.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指南[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积极因素闪光点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浅谈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统一战线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探析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