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融入生命的河流

2011-03-20许秀英

文教资料 2011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法探究课堂

许秀英

(安阳市龙安区文明大道小学,河南 安阳 455000)

2008年9月,我来到老庄中心小学任校长助理,努力践行着在平凡岗位上做实事,体验着苦与乐。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走进课堂,听随堂课,课后随堂诊断。通过一个学期的观察发现,我们的课堂实际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变化,课堂的状态、面貌、文化特征和新课程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近期,我区强力推进“四环节”教学法。我校积极行动,依据我校实际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四环节”教学法实施方案,为四环节教学法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四环节”教学法的学习、实践、反思及再实践,我们深刻领悟教学法的精髓,理解其内涵,内化为自己的感悟,在“学”和“教”两方面都呈现出可喜的变化。

一、学生的“学”

以前,学生以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较多。“四环节”教学法实施后,在“分组学习”阶段,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融入到小组或团队的集体学习活动之中,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时,展开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交流”阶段,学生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自觉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一种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始终保持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从中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逐步确立主体意识和观念,不断增强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地尊重和利用独特性,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状况和实际需要,选择和采用自己喜欢并有效的学习方式;敢于认识和研究自己所不知道的问题,善于将新的学习内容灵活变通地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课堂基本成为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学堂。在教师们告别了乏味的讲述,将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后,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基本上做到了以下五个“凡是”。

(一)凡是课上需要探究的问题,无论是课的起始阶段还是在学习过程中,都要营造探究氛围,先让学生有探究的欲望,与学生认识一致后再进行探究,防止越俎代庖。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把大部分时间留给他们,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实验、思考、分析和讨论,避免过多干预。学生提出的问题即使是非常“幼稚可笑”或“不着边际”,也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是学生创新精神的表现,在课堂上应进一步引导,使学生获得更多、更深的知识。

(二)凡是探究计划的制订,教师都要大胆放手,先让学生猜想与假设,然后计划与组织,并进行表达与交流。经过探究、研讨、补充,探究方案逐步走向可行、科学。

(三)凡是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活动,教师都不插手,而是提前与学生一起准备实验材料,或者自费购买物品,制作出符合实验要求的教学具,以保证全体学生能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研讨,体验成功的喜悦,总结失败的教训。

(四)凡是归纳总结活动,教师都要求学生汇报交流,耐心倾听,说出自己的见解,并说出得出结论的依据,谈谈自己是怎么想出来的。学生的思维过程得到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便得以培养。

(五)凡是课上教学评价,教师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畅谈收获(可以是知识方面的收获,还可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并对学习态度方面展开自评或互评,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习惯做法。

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行为,交往是媒介,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交往与互动的有效,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内化”了的,增长的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养成的情感才是“真真切切”的。课堂上,学生并不是不谙世事的被动的受体,接受教师指令的工具,而是个性鲜明、充满生命活力的富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真实感受,有判断是非的能力,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有自己的成长背景,教师不能填鸭式地灌输知识,让学生去“克隆”出这些知识,而要从内部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由内而外地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的世界。

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探究、研讨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调动起了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二、教师的“教”

(一)课堂是动态生成、不断变化的,教师备课不论多么充分,都很难料到课堂中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情况和事件。因此,在备课方面,不再过多考虑自己该如何教,而是多考虑学生会怎样学。教学预案,要依据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对学习的兴趣来设计,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整合要求来设计,考虑教材是否适合本校的学生,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正如同古希腊的哲学家所讲的“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一个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心态在变化,知识经验的积累状况在变化,课堂的物理空间也在变化。因此,在上课过程中,不再过多地采用讲述、演示等教学方式,而是学会倾听学生,给更多学生发言的机会;学会尊重学生,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会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资料信息;学会搜集或自制教具学具;尤其要学会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和灵活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发展。

(三)教的职责在于:①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而且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四)在课后总结时,不仅考虑教法的改进,而且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研究排除的方法,探索探究学习的规律,养成经常写“课后小记”、和同事交流“教学设计”的习惯。

充分发挥教师自己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使课堂焕发勃勃生机,显现真正的活力。

重新诠释和界定课堂,也就是在重新认识教师生活的舞台和空间。我们的认识和观念改变了,课堂上的行为才能从根本上发生变革。课堂,从本质上讲,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心灵对话互动、情智同步发展的交往过程。这就意味着师生主体的共同参与,心灵的开放晤对,智慧的互通共享,精神的愉悦满足。或言之,教与学本身就是多向合作交流、个体主动建构生成、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互生互长的生命旅程。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师生互动。学生只有通过与他人(教师、学生等)进行有效互动,才能更好地建构自身的主体结构,从而能动地发展其主体能力。

猜你喜欢

教学法探究课堂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