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2011-03-20欧阳雪梅

武陵学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农民基层

欧阳雪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 当代中国研究所,北京 100009)

□农村文化建设(两篇)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欧阳雪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 当代中国研究所,北京 100009)

中国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队伍力量薄弱,农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与城市相比,文化差距较大。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阵,亟待加强,需要更新观念,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创新文化载体。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更新观念;基础设施;队伍;载体

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22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强调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更是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进了全会公报。这说明了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目前既有文化产业市场化不足的问题,也存在文化产业公益性不足的问题。在占全国人口53.4%、有71 288万人口的中国乡村①,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队伍力量薄弱、农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与城市相比,文化差距较大,落后和腐朽文化有一定市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阵,亟待加强。只有当亿万农民都能享受文化带来的滋养,感受文化独有的魅力,中国文化的基石才能牢固;也只有亿万农民文化生活的丰富与现代文明理念确立,文化中国的巨大活力才能彻底激发,才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面繁荣。本文拟就如何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谈点认识。

一 需要更新观念

中共中央一直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任务。但是,地方特别是农村基层,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将文化建设真正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进行规划和部署。在一些领导心目中,经济发展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经济指标是硬任务,不重视、搞不好不但影响政绩,甚至会丢掉“乌纱帽”;文化工作是软指标,只是“年初口头上提提,年终总结上写写”而已。在这种观念的误导下,文化建设没有放到应有的位置,一些地方文化工作被忽略、甚至被边缘化。要扭转这一倾向,必须以新的视角、新的理念来看待文化建设,充分认识文化不仅是文明进步的标志,而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此,必须确立如下观念:一是,文化建设关系民生。马克思说过,社会主义社会要“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1]。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要求。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更合理的生存。社会主义发展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发展经济是保民生,实行社会保障是保民生,发展文化同样是保民生。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应享受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得到保障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从民生角度关注文化,才会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二是,文化具有先导作用。首先,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作用于人们的思想,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心理定势、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能对人的思想、观念、心理、行为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先进文化能起到陶冶情操、凝聚力量、提振信心、鼓舞士气、规范行为的重要作用,发挥文化浸润人心的影响力,为农村的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其次,文化建设的结果是农民素质的提高。先进文化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良好农民文明素质、健康生活方式、独特文化气质、浓郁文化氛围等文化软实力,是支撑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源;而且广大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泛的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依靠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空中楼阁。三是,文化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人类社会正在步入文化经济时代。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创造力,以其人文格调和高科技含量,对社会全面发展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越来越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注意文化内涵,重视创意,可以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历史文化资源助推旅游经济,使之成为地方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农家乐、养殖业等加入文化因素,能提升品位,提高经济效益,这说明文化不仅对经济增长有直接贡献,而且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因素。

文化软实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原动力。农村文化软实力的短腿,最终将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一定要树立一个观念,文化是软实力,但不是软任务,要作为硬任务来抓好抓实,把文化工作提上基层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最大限度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向心力、凝聚力。

二 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近年来,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级财政对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拨付专项资金,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重大文化惠民项目。据统计,“十一五”时期前4年,全国文化事业费总计超过900亿元,年均增幅25.28%,仅2009年,中央财政对地方各项文化工程投入总量就达30多亿元②。2010年2月,全国“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在北京正式启动,首批320个县级图书馆每馆无偿获得由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供的存储量达1TB的数字资源。同时,还举办了资源安装和使用培训班,使所有数字资源和服务有效满足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关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点建设,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已有38 740个文化站,占乡镇级区划总数的92%[2];农家书屋工程自2007年实施以来,已建成农家书屋24万个,已覆盖一半行政村③,每个书屋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 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18亿人次农民免费看电影[3];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99.8%行政村通电话,96%乡镇通宽带。信息下乡活动进展迅速,已在14个省份11 986个乡镇开展,共建成乡镇信息服务站11 724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点107 695个,乡镇涉农信息库8 422个、村级网上信息栏目共5 3178个[4]。这张成绩单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视程度及对实现文化均等的不懈努力。但是总体而言,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点建设缺口依然较大。已有的设施建设水准参差不齐,整体发展不均衡。乡镇虽解决了基本的基础设施问题,但绝大多数设施档次不高,缺乏维护;由于经费、管理、人员等方面存在不足,很多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困难,开放不正常。现有的文化馆、图书馆功能设施简陋,场地狭小;其中的藏书虽在数量上勉强达标,但书籍陈旧,没有更新,不能跟上需求。信息服务没有及时更新,服务内容滞后,不能对农民的生产生活进行及时指导,因而无法与农民需求接轨而基本无人光顾。公共文化机构服务远不能满足农村群众的需要。

在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5 153元、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的41%、尚有农村贫困人口3 597万人(按2009年农村贫困标准1 196元测算,另一说4 007万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乡村,自身进行文化建设的能力有限,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就是要求政府切实履行在文化领域的公共服务职能,调整资源配置,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地区文化发展的支持,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特别是文化领域每年新增的财政投入重点用于农村和基层。加快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文化资源向农村基层倾斜,切实解决农民看书难、看报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上网难的问题。在城乡文化发展格局上,要建立健全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继续开展并规范“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鼓励城市骨干文化企业向农村延伸,占领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龙头。在农村基层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全体农村、适合农民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只有如此,才能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弥补乡村文化的缺失,改变乡村文化荒漠化的现状,从而改变文化领域的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三 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因为农村文化队伍担负着具体组织农村文化活动、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的重要使命。目前,基层文化队伍总计约391万人。专职人员共24万余人,其中在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剧团约16万人,占总数的67%;在乡镇街道文化站8万人,占总数的33%。兼职人员约367万人,主要是村文化室(社区文化活动室)工作人员及业余文化团队等[2]。上述数字表明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很薄弱。从人员素质看,基层文化单位专业骨干力量基本上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知识趋于老化。由于待遇偏低,文化站等工作单位难以吸引到优秀的年轻专业人才来工作。加上准入门槛较低,调进或分配的新增人员大都不是专业人员,真正能胜任工作的业务人员却寥寥无几。而且很多文化站干部专干不专职。在乡镇文化专干队伍中,从事文化站工作的人员,又同时从事乡镇政府其他的行政事务,难以全力开展文化业务工作。文化站人员不交流,长期处于固定状态,缺乏活力。因此,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素质不强、待遇偏低、职责不清等问题。显而易见,农村的文化队伍是基层文化建设的一块短板,是农村文化发展的“瓶颈”。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需要把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纳入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

首先,健全机构、配好干部。在省市县三级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网络的基础上,健全农村文化工作机构,配齐配好乡镇、村的文化工作人员,专职专用,构建覆盖广泛的基层文化宣传工作格局。优化干部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现在实行的大学生村官制、教育界的烛光工程、北京一些地方试行的村文化指导员等办法都取得了实效。各地文化行政部门应总结经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和吸引大中专毕业生投身基层文化工作,充实地方基层文化队伍,改善队伍结构。鼓励和吸引文化体制改革中专业院团分流人员到基层文化机构工作,空缺岗位可优先安排有一定专业特长的专业院团分流人员,以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其次,通过培训、交流提升素质。一是建立基层文化队伍培训长效机制,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基层文化人才培养计划,不仅应包括定期对基层文化干部、文化骨干进行重点培训,而且应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优秀文化人才纳入培养范畴。二是加强干部交流,双向挂职锻炼。每年从省市县文化宣传部门选派优秀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直接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时也从农村基层文化宣传部门选派干部到上级机关学习考察,使基层干部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创新能力。干部双向交流、循环流动,有利于增加干部的成长阅历与经验,有利于优化干部队伍整体结构。三是对口支援与实施文化志愿者服务。先进地区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对口支援,鼓励艺术院团、群众文化机构专业人员到农村基层担任文艺辅导员、文化指导员;实施文化志愿者服务④。尝试组织退休专业人员志愿者队伍,把那些身体健康、业务精湛、同时有意愿的退休专业人员组织起来,有序地定期地去最需要的农村发挥余热,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解农村文化干部短缺的问题。

第三,完善机制、激发活力。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完善长效机制是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应积极推进基层文化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通过推行全员聘任制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村基层文化宣传工作特点的岗位责任、目标管理、干部评价和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一是积极推进文化行业从业资格制度,逐步做到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实施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确保队伍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探索建立基层文化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制度,在职称评定、技能人才选拔培养和表彰时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基层文化单位倾斜。三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基层文化干部教育培训、文化人才培养,重视提高基层文化队伍待遇,研究出台专门补贴办法,对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等给予一定经济补助,充分调动基层文化队伍的积极性。四是加强对民间文化人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文化人才的引导与服务,为他们健康成长、施展才干、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以便带出更多的人才和更大的队伍,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

只有为加强基层文化宣传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规范农村基层文化队伍,正确实现了对基层文化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通过竞争激励机制,激发内在活力,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改变文化队伍“上强下弱”、基层文化建设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才能打造一支生气勃勃、富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农村基层文化工作队伍,保障农村文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四 创新文化载体

农民群众既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参与程度决定农村文化活动的质量。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及农业耕作方式的特殊性,以及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化在农村的广泛应用,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广大农民用于生产劳动的时间大大缩短,农民拥有为数不少的闲暇,有时间参与文化建设。从整体情况看,农民的整体素质偏底。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青壮年文盲、半文盲依然存在,农民包括科学文化、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在内的各方面素质均有待提高。而且许多地方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家庭,即人们常说的“三八”“九九”“六一”人群,即从性别构成看,妇女占多数,从年龄构成看,老年、儿童居多,文化生活沉寂单调。由于农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乡镇文化设施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充其量是服务了乡镇文化设施所在地周边地区少数农民。众多农民对各式各样集体活动表现得异常冷淡,不但茶余饭后民俗文化活动难觅芳踪,即使是一些大型的节日、纪念日,农村也显得平静与冷清,茶余饭后摸一把麻将是不少农民娱乐的首选,一些封建迷信等不健康的思想和文化在广大乡村也有死灰复燃之势。在农村除应通过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包括以村为单位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培育特色文化村、特色文化户、文化大院,使农民群众在劳作之余能够有学习、休闲、娱乐的基本场所,并通过科技下乡,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编发科技资料、开展文艺体育活动等形式,进行健康、积极的文化活动,使农民群众自我娱乐、自我教育外,还应该创新文化传播载体,丰富文化建设的内容,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

一是利用互联网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传统的“送文化”、“送演出”等手段,因局限于政府人力、物力的匮乏,又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难以保证覆盖面。现在中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正逐步进入农村。按照工信部的要求,2010年实现国内100%行政村通电话、100%乡镇能上网的“双百”目标,全面完成“乡乡能上网”的“十一五”规划。农村文化建设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新载体,不断地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多层面的精神和文化的需求。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就强调:“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文化的前沿阵地。”[5]现有的互联网是农民群众采集文化信息,开阔视野的重要窗口。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建立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成为基层群众工作、学习和致富的好帮手,闲暇时消遣的好去处,但还没有进入农村基层。目前以农民为对象、服务农民的网站有农民工维权网、农民互联网、中国农民网和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等,但数量少,网站信息量不大,浏览量不高,需要加强建设适合农民需要的特色网站。办好农民网站,需要地方政府与文化、农业、科技、卫生等多部门合作共建。首先网站应该是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知识的百科全书式的窗口。既包括农民想了解的党和国家关于农业、农民、农村的方针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精神文明建设、村政村务管理的相关知识,也涵盖科学种田、养殖、园艺、病虫害防治,健康生活,子女教育等事关农民生产生活方面的知识。其次应搭建一个实用、便捷、有效的农村信息服务交流平台。及时发布当前涉农公共政策、农民专业培训、招工信息、农产品商品信息等。给农民传播农林牧副渔科学生产知识,介绍农业产业实用技术,如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的基本情况和新知识、新技术,农产品的储藏、加工、质量安全控制等新技术、新工艺。提供网上在线咨询和个性化信息订购,并把虚拟世界的探讨与基地实践辅导、田间地头辅导结合起来,实现科技与农民的对接,通过推广农业科技知识,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农民增收服务。介绍中国农业和世界农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如我国农业的自然资源、产业发展特点、面临的问题、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区域农业的现状、特点及发展对策;世界农业的基本概况、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农业的分区和代表性国家农业的特点,有助于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基层农业工作者、管理人员拓展知识基础和视野,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最后起到丰富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的作用。通过数字图书馆、网络视频,提供城乡一体区域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弥补了农村文化资源的匮乏。网站还要宣传农民身边的好人好事,推介小发明、小创造,宣传优生优育、疾病预防、保健等健康生活知识,讲解子女教育、农村家政等知识,开辟论坛,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生活品质。互联网已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这个现代科技手段不仅可以提升基层政府和村委会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架起便捷、畅通、实时、高效的桥梁,而且互联网能满足农民群众的新型文化需求,让农民群众更加方便快捷地享用各种文化产品和服务,在交流中获得致富的信息,并促进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发展。

二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口头及非物质遗产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认同感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它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艺术及其它艺术。除此之外,还包括传统形式的联络和信息”⑤。我国是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国务院分别于2006年、2008年分两批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 028项,截至2009年底,全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达7 109个。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工艺品生产规模逐渐缩小,一些口传身授的文化遗产正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据文化部统计,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其中60岁以上的超过60%[6]。传承与传播是对需要继承与弘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关键环节。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从这里找到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乡土”或“乡民”的文化特征,大部分与农民及村落社会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从某种程度上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乡土文化的传承。从已进入保护名录的种种非遗项目来看,戏剧、歌舞、曲艺、秧歌、木偶、皮影等一直是乡村文化的重要内容,陶艺、剪纸、绘画、泥塑、雕刻、编织等都是源自民间的工艺,农村有许多优秀艺人、说书人、手工艺者,他们是文化创造者。农村基层积极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把这些表现老曲陈调、旧艺陈事,处于“野生状态”自生自灭、生命微弱、难以延续的乡土文化,进行甄别、整理、挖掘,对散兵游勇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其他文化艺术人才进行引导、扶持,制定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保护与培养工作意见,让传承人可以从国家得到一定的补助金,用于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进学校、进文化活动站(室)工程,培养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群众喜闻乐见的、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则进入群众的日常生活。地方通过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民间故事艺术表演”、“农民赛诗会”等形式,激发民众文化创新激情,发现、选拔人才,对艺术人才加强培养,让农民群众不再是坐在旁边观望的看客,而是文化建设的主角。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创新,没有发展就无法保护。应积极鼓励农民自创自编自演,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所长,动起脑子搞创意,组织活动当主创,登上舞台成主演,创作节目是主笔,铺开宣纸为画家,把身边的美景、先进人物、文明生活变为创造主题,旧瓶装新酒,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中使文化血脉活起来,传承文明,传播文化,让农村群众文化成为传承中国优秀民间文化,延续传统文化精神的主要形式。而文化又借助丰富的形式,如涓涓细流,流入百姓的生活,融入人们言谈举止中,演变成他们的崭新生活方式。民众在文化活动的参与中,寓教于乐,健康的、先进的文化渗透进他们的情感、思维、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提高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成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载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目的就是“古为今用、繁荣当代”,让历史文化遗产为现代社会、为现实生活服务。所以在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除了群众自娱自乐,还能培养和发展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让历史文化遗产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如注重民族风情文化的综合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等优势,突出以“人文核心”为主的文化旅游,深入挖掘、整理、开发特有的民族歌舞、历史遗址,民俗宗教、饮食文化,振兴手工艺制作,形成以“民俗节庆礼仪为行,民族饮食文化为魂”等多种文化元素并存的特色文化产品,融入并提升旅游内涵。突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旅游精品,策划、包装和打造知名品牌后,向国内外宣传、推广。但必须杜绝只重经济效益的急功近利性的无序、掠夺式开发,要遵循“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不破坏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和利用,才能将祖先留下来的文化瑰宝传留给下一代,并且将生机勃勃、延续不息的民族文化传统传承给子子孙孙,否则只是破坏而无法实现世界遗产的价值世代传承、永续利用,导致地域文化特色危机。

广大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文化创新不只是文人雅士的专利,使广大农民群众满腔热情地参与文化活动,发挥积极性、创造力,在文化提高上万众参与,在文化创造上各显其能,让农民群众共育共享文化成果,既是为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作贡献,同时保证了地方文化的鲜活、浓郁的地域特色。

综上所述,文化有比经济更强大的力量。发展先进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没有文化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广大文明村镇的出现,就没有国家软实力的全面提升,因此,“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6]是“十二五”规划的工作重点之一,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参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②《2009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的相关表述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投入总量达到30.59亿元,比前一年增加8.92亿元,增长41.15%。”在这些投入中,除继续扶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重大文化工程外,新增了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修缮、城市社区文化中心(街道文化站)设备购置、为西部地区配送电脑等专项工程的投入。

③民政部发布的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共有乡镇级行政区划34 170个,村委会59.7万个。那么,按民政部的统计资料,24万个农家书屋不到全国行政村的一半。

④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文化部已启动了“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各地志愿者通过演出、讲座和展览等多种形式,直接为边疆地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服务。

⑤参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宣言》,转引自陶立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评价与保护》,中国民俗网,2006年12月1日。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83.

[2]蔡武.大力促进基层文化队伍建设[N].光明日报,2010-07-23.

[3]张宗堂,周玮.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纪实[EB/OL].[2010-08-12].http://www.gov.cn/jrzg/2010-08/12/content_1677774.htm.

[4]工信部.村村通电话工程和信息下乡活动年度计划完成超九成[EB/OL].[2009-12-02]. http://www.gov.cn/gzdt/2009-12/02/content_1478629.htm.

[5]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6- 21.

[6]王逸吟,殷泓.在依法保护中更好地传承[N].光明日报,2010-08-24.

[7]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0-10-28.

CulturalConstructioninChineseRuralAreasagainsttheContextofCulturalSystemReform

OUYANGXue-mei

(Research Institute of Modern China,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009,China)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rural areas obviously lags behind economic construction,which can be shown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backward cultural infrastructure,weak cultural forces,tedious cultural life of farmers and big gap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s is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for cultural construction.We shoulod renew our ideas,increase capital input for cult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strengthen grass-root cultural forces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e cultural carriers.

rural grass-root;cultural construction;idea renewal;infrastructure;forces;carrier

2010-11-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研究”(07AZS002)。

欧阳雪梅(1965-),女,湖南汨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当代政治史和文化史。

G120;G127

A

1674-9014(2011)01-0042-06

张群喜)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农民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基层在线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提升农村基层会计的业务水平
走基层
参与式治理与农村基层民主创新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