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养成和职业心理培养的模式探索

2011-03-19李春艳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职业道德规范

李春艳

(天津市红桥区职工大学,天津 300130)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养成和职业心理培养的模式探索

李春艳

(天津市红桥区职工大学,天津 300130)

高职院校以为社会和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主要任务,以人们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培养为本位。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职业道德养成,强化职业心理培养”对于培养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心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深入探索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养成和职业心理培养的可行性模式。

高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心理;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职业教育者,我们希望培养出的学生能够“零距离”就业。这个“零距离”不光是指职业技能方面,更主要的是指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心理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要多关注对学生职业道德养成和职业心理的培养,严格要求学生,通过课程的导向作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职业心理,以期达到为建设第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目标。

一、概念界定

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及必备的道德品质。职业道德行为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的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信念支配下所进行的自觉活动。对这种活动按照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称之为职业道德行为养成。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职业道德规范包含职业基本规范和本行业职业规范,基本职业规范是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由于各行业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不同,其职业道德规范也有不同的要求。

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与人所从事的职业相匹配的心理素质的总和,包括职业意识、职业兴趣、职业气质、职业性格、职业能力等。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否成功,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因素占30%,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心理素质)占70%。每一种职业对从业者的知识结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从业人员是否具有与其职业相符的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工作态度、工作成效及对社会的贡献。高职学生毕业后是否具有与他们所从事的职业相符的心理素质,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和个人价值。高职院校除了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外,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二、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和职业心理培养的必要性

加强当代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心理培养,是实现高职学生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德育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且还必须适应高职学生自我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自我发展需要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当代高职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新环境下,他们思维活跃,自我意识普遍增强,注重个人奋斗,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他们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职业生涯的初步设计,他们希望凭借个人奋斗和努力向社会证明自我,实现自身价值。但是在这种美好憧憬和愿望的背后,又隐藏着他们对将来所从事职业的一些困惑和迷惘。一部分学生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专业,尤其是所学专业的存在价值和社会作用,他们对自己在职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义务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个体利益与行业利益、与服务对象利益以及与同行之间利益的关系,对自己的职业意识、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等了解不清,甚至根本不了解。因此,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这种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同在、认识与失落交错的职业认知现状,我们高职的教师应适时加以引导,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心理培养,通过系统的行业知识教育,使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概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与作用、发展历史与前景、性质和特点等有一个正确的了解,自觉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明确自己在职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为他们从业后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提供理论知识、情感前提,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行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和择业取向。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履行职业义务的实用性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的特征,专业设置与社会工作岗位相对应,教育的职业指向十分明确,高职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和发挥应有的作用,既要看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更要看其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还有职业能力和适应心理。因此,必须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心理培养。

三、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养成和职业心理培养的模式

我院在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心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上,坚持以“两课”为主渠道,以实习、实践为主阵地,以“两课”教师为主要力量,发挥学生社团、学生活动的作用,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改进德育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的培养

1.将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培养融入课堂

把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心理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并在专业课讲授内容中融进职业道德内容和职业心理的培养模式。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政治课的主要内容,以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为中心,通过系统讲授有关职业道德的原则、规范、养成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敬业意识、纪律意识、竞争意识等方面的熏陶,明确其含义、重要性和基本要求,使学生首先从理论上理解和把握职业道德的意义及体系。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帮助学生孕育一种认识企业、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的意识,前瞻性地认识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将职业和道德两者紧紧结合成一个整体,帮助学生走向成功。从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际出发,职业道德教育应以正确的人生价值教育为主线,围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意志品质、适应能力、合作精神、心理承受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选择、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的理论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心理。使学生从思想上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确立主人翁的社会意识和敬业、乐业、勤业、创业精神,明确职业道德的一般原则与规范,为职业道德的实践教育打下基础。

2.改进德育课堂教学方式

通过开展情景教学进行职业环境模拟,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等方式营造准职业教育氛围,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接受教育。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职业心理。

3.调整教学比例,增加实践课时

紧密联系实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教育;开展第二课堂,对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问题进行讨论,提高思想认识。以社会实践为切入点优化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的教学。我院有专门的职业道德培训基地。经过职业道德实训基地的培训和锻炼,为学生今后进入职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经过培训的同学无论是职业道德还是职业心理都有很大的提升。

4.规范管理、强化教育,践行全员管理和赏识教育

规范管理、强化教育,是搞好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一般建校时间较短,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校风基础,我院也不例外。学生入学分数较低,整体素质不高,缺少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我院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心理培养时从严抓规范教育入手,根据具体情况,修订和健全学生学籍的管理办法及公共场所的管理办法,形成比较完备的管理制度体系,并严格按照制度管理教学和管理校内各方面的秩序,奖优罚劣,并且在教育的全过程中践行赏识教育,时刻体现对学生的激励。

把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心理养成贯穿于教育、教学日常管理中,实施全员教育。我院上到院长下到每一名教师,都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范,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平时在校园中只要看到学生有吸烟、穿拖鞋出入公共场所等不拘小节的现象,甚至不打扫宿舍卫生、懒散、对人没有礼貌等错误行为都要及时予以纠正,帮助他们认识错误并及时改正。对改正良好的同学不断予以鼓励。在践行全员管理教育培养的同时还实行了干部包干,管理难度大的学生甚至是学困生,实行干部包干,效果非常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

(二)从文体活动和社团的角度,深入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的养成教育

求职择业的过程伴随着心理不断发展变化,是对自信心、承受力、意志力、适应力、耐挫力等心理素质考验的过程,所以求职择业也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在求职择业前,毕业生要做好以下心理准备:对自己要充满信心,找到自己的优势竞争力。通过对自己的全面认识,对职业的详细了解,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有实力、有魅力、有吸引力的,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工作。而这份自信却是高职学生最缺少的,所以我院综合运用各种资源,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如组建军乐团、团体操、武术队、话剧团、影视制作部、书法社、口语社、计算机维修社等社团,社团活动除了让学生获得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懂得遵守社规,学生在活动中收获了很大的自信。如军乐团的每一名学生都没有音乐基础,更别提乐器基础了,但是在教师的讲授和鼓励下,军乐团不断地参加区、校级的各项活动,更值得自豪的是获得了市级优秀社团的光荣称号,现在军乐团每名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微笑。口语社的学生也是一样,在只有初级英语水平的基础上,我们的学生参加了韩语口语和日语口语的训练,效果非常好,甚至已经有很多的学生因此毕业后进入了韩资和日资企业。不仅如此,我们还组织讲演比赛、计算机技能比赛、速录比赛、专业技能比赛等比赛项目,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心理承受能力。而且我们还有意识地引进和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组建了“心灵驿站”,由专业老师在驿站开展心理咨询,通过咨询的方法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发展;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研究学生中一些共性的心理问题,通过讲座,澄清认识,纠正错误的观念,鼓励学生消除不健康的心理,乐观积极地生活。我们把心理辅导、心理训练、社会实践以及学科渗透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职业道德养成方式。

(三)创建良好的校园文明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创建良好的校园文明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心理养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校园文明环境硬件建设上,我院根据自己的特点,加大投入,美化、绿化校园,逐步创造优美、恬静、文化底蕴深厚的校园文明环境。同时,发动和组织学生开展“卫生免检班级”、“文明班级”、“文明宿舍”、“青年志愿者”、“月考核达标的检查评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服务大家、与人友好合作等职业品质;通过开展多种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倡导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等社会公德,倡导诚实守信、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等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促进学生整体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四)从实训的角度,进行校企合作,建立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实训基地

1.实训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学制短、职业技能教育要求高、实践教学所占课时比重大的特点,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只能采用课内必修课、第二课堂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模式。因此,抓好理论与实践两个教育环节,是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心理培养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实训环节把握。因此我们通过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体验什么是职业道德规范,如何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我们学院现在已经将学生顶岗实习纳入正常教学考核,规定学生在大学三年期间必须完成半年以上现场顶岗实习,让学生深入工厂、公司一线,从最基础的操作工做起,熟悉职业,培养职业情感,学做结合,知行统一。同时组织学生开展有关职业岗位及职业岗位群规范要求的社会调查,走访劳模,进行座谈和职业体验,搜集、整理、讨论、学习所学专业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且完成一篇社会实践论文。通过现场实习和走访,学生们普遍反映感触很深,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了解了职业的需求,促进了后续的学习。

不仅如此,我们还与企业结合,建立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实训基地,以此渗透企业文化精神以便更有效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2.企业反馈

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让学生到社会这个真正的大课堂去实践,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在实践中,让学生承担一定岗位的工作,独当一面,适应真实的职业环境,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同时通过严格管理,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把这种规范养成习惯而内化为自身道德素养,渗透到思想中去,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所以凡是应聘到企业中的同学,企业的反馈都非常好。现在已经拥有了诸多的专业对口企业。在每年的毕业生毕业之前我院会举行几次大型的招聘会和众多的小型招聘会,每次学生和企业都有很大的收获。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千千万万合格劳动者的历史使命,而作为合格的劳动者,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心理素质,所以,高职院校除了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外,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心理培养。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Z].2005-10-28.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3]马树超,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J].探索与争鸣,2003(5).

[4]本书编写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Z].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147-181.

[5]卢艳兰.论加强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J].理论界,2004(2):119-120.

[6]王玉坤.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刍论[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68.

[7]肖平,张国忠.加强高校职业道德教育迫在眉睫[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6):17.

[8]骆宏,马剑虹.大学生抑郁症状、问题解决能力与压力感知的关系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

[9]张大均,余林.职业心理素质及其培训[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10]董跃进.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前瞻性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4(1).

[11]侯玉利.浅谈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DB/OL].http://www.doc88.com.

[12][美]Elwood N.Chapman,韩经纶,曾辉.职业生涯发现方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乔 健

G710

A

1671-2277-(2011)01-0044-03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职业道德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