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交际中文化背景的影响及对策

2011-03-18王鑫鑫张艳兵胶州市职教中心山东胶州266300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交际语言

王鑫鑫,张艳兵(胶州市职教中心,山东胶州266300)

英语交际中文化背景的影响及对策

王鑫鑫,张艳兵
(胶州市职教中心,山东胶州266300)

在英语交际中不同的文化背景是导致学生英语交际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受到本国文化背景的影响,经常表达出一些带有本国文化的Chinglish。从文化背景对学生英语交际的影响入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以有效地避免Chinglish的出现。

文化背景;英语交际;影响;对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反映和活动的记录。国家历史发展的过程不同产生的文化也不同。著名翻译理论家Newmark Peter说:“文化是某一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及其表现,它以群体特有的语言作为表达工具”。就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而言,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也指出:“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至于在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任何问题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如不详细的了解其文化背景就不能够正确应用英语去进行交流,从而导致在日常交流中出现尴尬场面”。不同的文化背景是导致学生英语交际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文化背景对学生英语交际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文化背景对学生英语交际的影响

学生对外语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不同于第一语言环境的自然获得过程,学生自出生就受到了本国文化背景的熏陶,而英语的学习过程大多是通过课堂授课进行学习,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不可能像了解本国文化那样完整和自然。当学生遇到不了解的文化背景时,本国的文化背景就被用来填充这种空白。因而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必然会受到本国文化背景的影响。

1.取名方式

姓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标志和符号,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文化传统的信息。它是人们藉以相互区别的标志。人们在选择姓名时都有着自身的原因及道理,中西方之间两种不同的姓名体系的出现是源于各自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因此姓名体系本质上就体现了一种文化现象。

中国人取名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姓在前,名在后,比较重姓轻名。通常情况下是子随父姓。如:王义博,姓王,名义博。而英语国家的姓名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其排列次序刚好与中国的做法相反,即“重名轻姓”。有的人只有一个名,有的人有两个或三个名。一般是首名+中名+姓,首名又称教名,中名一般不用,只在正式场合或签署文件时使用。如,Linda Jame Smith,为了方便,常写成Linda J.Smith或L.J.Smith。

在西方国家,取名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一点在部分传统名字中表现最为突出。女子取名时常用象征着美丽、优雅、可爱的词,这与中国女子取名有相似之处。例如,Alice意为美丽、Allen意为阳光、Lily意为百合花、Anne意为高雅、Emily意为勤劳、Catherine意为纯洁、Jenny意为文静。男子取名时则常用一些象征着坚强、勇敢、高尚的词。例如,Andrew意为刚强、Charles意为大丈夫、Frank意为自由、William意为意志、Henry意为统治者、Robert意为明亮的火焰。中国人取名时,在意义上和形式上也都有讲究,而且男女有别,男子的名字多用英武博大之词,普遍带有阳刚之气;而女子的名字常蕴含有那种秀美、贤淑、可爱之意。如:(1)以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寄托和抱负为名,有建国、治国、安国、定国、建华、长生、招弟等。(2)以植物、花草为名,常用于女子名,有梅、桃、菊、荷、莉、兰、花等。

2.称呼语

中国在亲属称谓中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如年轻人通常会对长辈称“叔叔”、“阿姨”,而对平辈则称为“大哥”、“大姐”。在西方,亲属称谓就不会广泛地应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将西方的长辈称为“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起来就会觉得不太顺耳。因为在西方国家只对关系十分亲密的人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西方国家通常用名字称呼别人,而不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或某某小姐,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用名字称呼,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比较亲切的称呼方式。但在中国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如果中国孩子对祖父母,学生对老师直呼其名,成年人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

又比如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teacher时知道其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Wang”。这种现象在现今英语课堂上极为常见,有的老师甚至不知道这是一种错误的用法,而没有及时进行纠正。其实,在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中国固有尊师重道的传统,“教师”一词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在山东的部分地区就用“老师”一词来称呼人以示尊重。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错误理解:王老师=TeacherWang。此外学生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在听到这种称呼后都感觉不可思议,因为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等。

3.见面问候方式

问候是当人们遇见熟人或朋友时所运用的一种常见方式,目的是为了建立或维持社交关系,所以会经常使用一些肢体语言及一些套语。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些肢体语言及套语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引起一些冲突。在西方国家,人们见面时会用到一些肢体语言,如亲吻或拥抱,但在中国,人们见面最常用的肢体语言就是握手。如果外国人遇到中国人对其亲吻或拥抱或者外国人要用西方的问候方式对待,中国人对此拒绝并进行握手。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对方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在西方,人们经常会使用下列表达方式问候别人,如“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Fine day,isn’t it?”“How are you?”而中国人见面经常会习惯的说“吃饭了吗?”“去哪了啊”“最近忙什么呢”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人很典型的问候方式,以此来表达对他人的关心。但是如果我们对一个外国人也这样问候,就会造成他们的误解,他们会觉得你触犯了他们的隐私。这些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了解。

二、消除文化背景影响的对策

1.课堂授课中关注文化意识的培养,注重文化背景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将文化融入教学之中,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注重文化语境知识的融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从而在日常交际中正确使用英语。(1)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教会学生掌握常用的词汇和句型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了解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对英汉文化进行系统的对比与分析,使学生了解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进而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人应该做什么讲什么。例如:A.当有人夸奖你某事做得好时,按照中国的语言习惯我们会说:“我做得不好。”以示谦虚。当你今天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别人称赞说:你今天很漂亮。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你会按我国的传统习惯说:没什么。而按照西方人的习惯,则应说Thank you或Thank you for your compliment.B.在教授“天气”的话语时,应先列出问天气情况的英语表达方式,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How’s the weather today?等等。西方人喜欢用反义疑问句的方式来讨论天气,有时还常常加入一些个人感觉的评论。Eg:Lovely day,isn’t it?/It’s hot at this time of year,don’t you think so?(2)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例如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

2.现实生活中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英语学习者发现在交际过程中有时不能很好表达自己的思想或理解别人的情感,因此会闹出不少笑话。因此平时应注重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才能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1)要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及其不同表达方式,才能使交际行之有效。如:Smith can do nothing in the company because he is just a small potato there.“a small potato”是“小人物”之意,而非“小土豆"的意思。只有了解西方文化,才会理解这种修辞的意义。(2)要学会在适当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当的语言,要注意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合上下文的词。如:在西方,医生看到病人常问“How do you fell?”“What's wrong?”看到病人的脸色不好时会说:“You look pale.”而不说“How are you?”因为“H ow are you?”是西方人见面时相互寒暄的用法,并不是真的询问别人的身体状况。(3)要学会判断交际时哪些语言形式可接受,哪些不可接受。在给别人提意见的时候要避免使用带有命令口气的词语和方式。如:“Is groups you (not)to do sth……”“Youmust/should……”等。

文化背景的差异对英语交际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收集和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应提醒学生不能将本国的文化背景套用到西方的文化背景上,指导学生正确了解并应用中西文化差异,避免在英语交际中出现不该有的尴尬场面。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林凡)

H31

A

1008—7974(2011)01—0074—02

2010—10—03

王鑫鑫(1982-),女,山东省胶州人,现为山东省胶州市职教中心英语教师;张艳兵(1980-),山东省胶州人,现为山东省胶州市职教中心教师。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交际语言
情景交际
数学文化背景下的计数原理试题赏析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语言是刀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