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约瑟夫·奈的软力量理论及国内研究述评

2011-03-18吴晓萍外交学院英语系北京100037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约瑟夫实力力量

吴晓萍(外交学院英语系,北京100037)

约瑟夫·奈的软力量理论及国内研究述评

吴晓萍
(外交学院英语系,北京100037)

梳理约瑟夫·奈的软力量理论的发展过程,分析其对国际政治发展的理论贡献及不足,同时对国内学界对软力量理论的各种观点做了分析和总结。指出虽然在概念的定义、资源组成和测量三个方面已经达成了一些理论共识,但对软力量还存在较多的争议和分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予以澄清。

软力量(软实力、软权力、柔性力量);约瑟夫·奈;研究述评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于1990年在《注定领导》一书中首次提出“软力量”①的概念,由此引发了学界和政界的高度关注。但由于“无论是作为一种广义理论还是作为美国的政策指导方针,软权力概念都过于柔软了”②,国内外学界对约瑟夫·奈的“软力量”理论提出了很多批评和补充观点,以使其更加坚实和丰富。本文将奈本人的“软力量”理论体系进行了梳理和评论,并对国内学界对“软力量”理论的研究进行了述评,为此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一、约瑟夫·奈的软力量理论贡献

虽然学界公认“soft power”的概念是约瑟夫·奈在1990年首次提出的,但关于此概念的内涵来源却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彼得·巴克莱奇(Peter Bachrach)和摩尔顿·拜拉茨(Morton Baratz)(1860s)、葛兰西(Gramsci,Antonio)(1910s-1920s)、汉斯·摩根索(Hans Joachim Morgenthau)(1948)、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1988)、丹尼斯·朗(Danis Wrong)(1988)等人的著作中都不同程度的论述了约瑟夫·奈称之为“软力量”的国家力量中非物质性的一面③。也有学者认为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孙子兵法》中提到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软力量概念的雏形④。人类任何认知的进步都是在批判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的,奈的“软力量”理论也不例外。约瑟夫·奈本人也曾在文章中公开声明他借鉴了前人的想法⑤。约瑟夫·奈的学术贡献不在于首次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而在于将前人的成果系统化和理论化并赋予了新的时代价值和政策意义,使得人们在充满了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为主的对抗性思维的国际政治领域中重新关注国家间关系的“柔性的”的互动方式。

1.软力量理论发展过程

具体说来,约瑟夫·奈的理论可以911事件和2003年美国出兵伊拉克两个事件分成三个发展阶段⑥。其理论体系经历了从单纯的概念提出到内涵的明晰深化;从抽象的定性分析到具体的定量测量;从资源的分析到资源的运用逐步深入的过程。

第一阶段:概念的提出(90年代)

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等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而美国经济力量的相对减弱,以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的《大国兴衰论》为代表的衰退论在美国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此种情况下,自由主义学派学者约瑟夫·奈在1990年提出了强调非物质性力量的软力量理论。他指出作为世界领袖的美国,其力量不仅来自其以军事和经济实力为载体的硬性的强制力,更来自以文化和意识形态等为载体的软性的吸引力。其主要学术观点集中体现在1990年出版的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World Power一书中。⑦

第二阶段:内涵的丰富(911事件—美国出兵伊拉克)

911事件使美国学界对美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约瑟夫·奈分析了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及其影响,并通过与其他主要大国进行案例比较丰富了自己的软力量理论,详细论述了软力量的资源组成及与军事及经济等传统硬力量之间的关系。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2002)⑧体现了其主要学术观点。

第三阶段:量化研究和实际应用(伊拉克战争—2010年)

布什政府继出兵阿富汗之后又单方面发动伊拉克战争,使美国成为全球关注和舆论批评的焦点。作为有着实际从政经验的学者约瑟夫·奈很希望自己的软力量理论可以帮助美国走出困境,所以此时期他更注重实证性和操作性。他针对其他学者对软力量难以测量提出的批评,制定了一系列的测量指标,对美国和其他主要大国的软力量,特别针对伊拉克战争对美国声誉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量化分析。大量的数据和量化分析增加了软力量理论的实证性和可信性,使一直被贬斥为“过于软弱”的软力量理论获得了一定的理论地位和政策关注⑨。为了更好的将软力量应用于政策层面,奈在2006年又提出了“巧力量”(smart power)的概念⑩。强调软力量发挥作用的关键不仅在于软力量的资源,更在于“巧妙的”运用这些资源,并“巧妙的”将软力量与硬力量资源结合运用。虽然“smart power”在形式上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根据其定义“巧力量就是巧妙的将硬力量和软力量综合运用以获取胜利的能力。”(The ability to combine hard and softpower into awinning strategy is smart power)輥輯訛,其内涵本质并没有超出奈的软力量理论范畴。因为不论是硬力量资源还是软力量资源的运用,都是国家行政机构进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而这种机构和机制本身就是国家软力量资源的组成部分。所以“巧力量”概念的提出没有脱离原有的软力量的内涵,不过是研究的重点从软力量资源的构成转移到资源的运用。

2.理论贡献和不足

约瑟夫·奈的理论贡献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及时准确的描述了国际政治现实的变化,通过“软力量”概念的提出重新引起学术界和政界对价值观、国际制度等非物质资源对国际政治的作用的重视。第二,初步建立了软力量理论研究框架,丰富了以非物质因素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二战以来,以摩根索、沃尔茨、米尔斯海默等为代表的研究有形的物质国力和国利为主的现实主义一直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主流,以国际制度和国家利益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一直在与现实主义的激烈论争中发展和成长。虽然“软力量”作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还有很多缺陷,但奈通过对其作用机制(吸引而非强制);资源组成(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作用途径(日常交流、战略交流、精英交流)和效果的测量(国家形象、文化产业、教育产业等)等几个方面的综合研究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非物质因素在国际政治运动中的有益范式。

约瑟夫·奈的软力量理论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核心概念没有严谨的定义和清晰的内涵。

“软力量”的概念是约瑟夫·奈的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问题最多的部分。

首先,定义过于简单。从1990年提出概念至今,约瑟夫·奈对于“软力量”的定义没有根本变化。软力量就是“通过吸引而不是强迫和交易的手段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the ability to get what you want through attraction rather than coercionorpayments)③。为了对理论进行详细论述,他又引入了软力量的资源,作用方式和效果测量等三个维度。但定义中的“吸引”而非“强制”只是“软力量”相对于“硬力量”在作用方式上的不同;奈既没有在另外两个维度上(资源组成、效果测量)对软力量和硬力量进行区别,也没有说明这三个维度(资源组成、作用方式、效果测量)之间的关系。而且“吸引”作为“软力量”概念中的核心要素,奈也没有具体的解释,没有定义什么是“吸引”,“吸引”作为国际政治中力量的作用机制是怎么发生的,与国家利益之间有何种关系。

其次,内涵指代混乱。力量的定义一直是国际关系领域中的难题。虽然至今没有一个令所有人满意的答案,但人们对其构成要素还是达成了一定共识。国际关系学中力量的构成要素包括资源、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无论软力量还是硬力量都可以在这三个维度上进行分析。奈的“软力量”只在一个维度—作用方式—(“强制”与“吸引”)上对“软力量”和“硬力量”进行了区别,这必然导致本应该由三个维度才可进行互补性区别说明的概念的内涵混乱不清。例如,从资源角度讲,硬力量指有形的资源,例如土地、人口、物产等;而软力量指无形资源,即观念和制度。可约瑟夫·奈将软力量的资源分为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三个要素。而实际上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不是国家资源的分类而是国家职能的分类。以“文化”为例,完成国家文化职能的既可以是有形的硬资源也可以是无形的软资源。例如中国的“万里长城”、法国的“凯旋门”、美国的“自由女神像”等都是有形的文化资源。而约瑟夫·奈所认为的硬力量的“军事力量”当中也有无形资源,例如军事组织管理、士兵士气等。在作用方式上,文化等软性资源可以最硬性的强制方式发生作用,军事等硬性资源也可以非强制的软性方式发生作用。前者如日本侵华期间强迫中国东北三省的学校教授日语;后者如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主动学习西方的军事。此种把国家职能与资源形式混淆的方法使“软力量”的概念内涵逻辑混乱。

第二,理论阐述多是经验描述,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

“吸引”是约瑟夫·奈理论中的核心要素。吸引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通常伴随行为或态度的改变。这种心理过程是如何发生的,什么因素参与其中,对特定对象的行为和态度有哪些改变?这些都是用“吸引”这个机制来说明软力量应该解释清楚的基本问题,可是奈对此没有任何理论论述,只是笼统的认为美国文化和价值观的流行就是因为其本身具有“吸引力”。而为什么对特定的人群有较高的吸引力,对其他人群吸引力较低或者根本就没有吸引力,甚至会产生“排斥力”,奈对此没有提供严谨的说明和解释。

第三、效果的测量没有系统的指标体系。

《软力量:世界政坛制胜之道》一书中,奈做了最全面和系统的理论测量,花了大力气收集各种调查量表和相关数据试图将软力量的作用效果以直观、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但由于没有系统的数据统计框架,缺乏各组数据与整体统计的关系及各组数据之间的权重,统计数字虽多但没能形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数据论证体系。所以数据虽多,都只能独立的说明单个问题,不能成为一个测量软力量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体系。而且由于各个调查公司的测量方法不同,没有统一的标准,即使是某一方面的影响效果的测量也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二、国内学界对软力量的研究述评

国内对“软力量”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资源构成及效果转化三个方面。

1.概念内涵

软力量的概念在国内学界争议最多。由于奈的定义存在较大缺陷,很多学者都对他的概念进行了批判完善和补充,或提出不同的“软力量”定义。此类文章数量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仍旧从力量的作用方式入手,丰富约瑟夫·奈关于“吸引”的内涵。李希光认为这种吸引力是有特定目的和对象的,严格的说应该是“说服别人的能力”(persuasion)。阎学通在国际国内两个层面上将奈的“吸引力”分解为心理层面的“吸引力”和行为层面“动员力”。其定义为“一国国际吸引力,国际动员力和政府国内动员力的总和”。郑永年的定义抛开了资源形式(无形/有形),从作用方式(主动/被动)的单一维度上进行定义,并通过引入“协商力量”的概念来弥合奈的“软”“硬”概念的二元对立和在实际运用方面的矛盾。他认为“国际政治中的力量分成三种,即硬力量、软力量和协商力量……如果受力者是被动、不情愿、被迫地接受某种力量及其导致的结果或事实,那么这个力量具有硬力量特征……当受力者主动、自愿地去寻求和接受某种力量时,这个力量往往体现出软力量特征……如果施力者所运用的某种力量尚不足以强迫受力者接受某种结果,也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让受力者主动去寻求和接受,而是通过双方协商、谈判、妥协之后达成协议或共识,从而实现某种局面,那么这种介于硬力量和软力量之间的力量就是协商力量”。

第二,从力量的资源组成角度入手,补充完善约瑟夫·奈的“软力量”概念。皋艳的概念细化了软力量的资源组成,并将作用媒介引入定义。认为“软力量是由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意识形态、民族习性、政府素质等多方面的精神因素构成,并通过各种文化媒体、信息资源、学术著作及国际组织的规则制度表现出来,具有超越时空、迅速扩充和无限挖掘的巨大潜力”。俞新天的定义非常简洁,强调了软力量资源的“非物质性”的本质属性,并指出了约瑟夫·奈及其他学者在概念分类上的错误。她认为既然软力量是相对“硬力量”而提出的,“软实力应当指非物质性的抽象的实力……内涵界定为三个部分:一是思想、观念、原则……二是制度……三是战略和政策”。在定义中“把文化与观念并列,或把文化与政治价值观并列,都是重复的。因为任何观念、政治价值观都反映了特定的文化及其价值观”。

第三,将力量的作用方式和资源两个角度结合起来定义软力量。

国内最早研究软力量理论的学者黄朔风将奈的外交层面的“软力量”概念扩展到了国家综合国力的范畴,从微观层面对其组成资源和作用方式做了极为细致的划分,认为“软权力可细分为内部软力量如制度创新、人力资源、文化辐射力、凝聚力与亲和力、高科技研发能力和外部软力量如国家形象、国际机制的控制力、国际规则的创制力和国际义务的承担能力等……其中尤其以政治体制、核心价值观、国家认同和凝聚力等非经济因素作为综合国力或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德斌的概念将奈的软力量资源的组成做了调整:将内涵宽泛的“文化(流行文化)”要素具体化为“生活方式”即文化中习俗化制度化的部分;并将“外交政策”扩展为“社会制度”,将软力量资源从政府主导的外交层面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强调了软力量资源的制度化属性。在力量的作用方式上,他将奈宽泛的“吸引力”细化为工具价值判断的“吸引力”和理性价值判断的“感召力”,认为软力量“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同化力与规制力”。

2.资源构成

国内学界虽然对约瑟夫·奈的软力量资源的分类有不同的看法,但都认同软力量资源应该是与国土、物产、人口等国家有形资源相对的例如观念、制度等无形的非物质性的资源。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是软力量资源的核心。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软力量资源的核心,此种观点与约瑟夫·奈的观点基本一致。第二种观点认为文化实力是软力量资源的核心,特别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软力量资源的核心;第三种观点认为以“战略信誉”为根本的国家政治实力是软力量资源的核心。此三种观点中以第一种和第二种最流行,第三种观点和前两种观点的论战最为激烈輦輲訛。三种观点都有各自的合理性,分歧和争议的根本在于各派对于文化和政治,观念和体制两组概念的内涵指代和相互间关系的定位不同。尽管在概念的提法上有所创新,但无论是“价值观”、“文化实力”、“政治实力”还是“资源性力量”、“操作性力量”等概念本身的命名和内涵指代上都潜移默化的受到了约瑟夫·奈的概念划分的影响,存在同样的指代混乱的问题。虽然都以“…力”而冠名和分类,但由于“力”作为中文概念本身内涵的宽泛(既可指静态的资源,例如“实力”;又可指动态的过程,例如“动员力”、“感召力”、“吸引力”;还可指作用的效果,例如“信誉力”),大部分学者都从自己分析和立论的方便角度出发对同一概念进行不同内涵的界定,导致同一概念不同指代。即使是同一个学者,其前后概念界定也有类似的问题。以阎学通在“文化资源需要政治运用”一文中的“政治实力”和“文化实力”为例輦輳訛,虽然都以“…实力”为名,两个概念指代全然不同。“文化实力是指可以被国家运用的文化资源”,即指一种(有形或无形的)资源的静态的存在;而“政治实力是指国家运用其全部资源的操作能力”即对资源的动态的使用过程。二者分属“软力量”的资源存在和发生作用的不同方面,不在同一个维度的概念没有可比性。此文中以“资源的构成要素”和“如何使用资源”为标准来划分“文化实力”和“政治实力”的情况与“价值观”派和“文化派”的一些学者以“道德观”、“价值观”、“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等概念范畴来理解和定义“文化实力”和“政治实力”的划分标准又不相同。

实际上,不同派别的学者对某些问题已经达成了共识,是概念的分类和归属导致了争论的发生。例如“文化派”和“政治派”都认为“意识形态”是软力量的关键性因素,并以此作为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但不同的是“文化派”认为“意识形态”属于“文化实力”范畴,而“政治派”认为其属于“政治实力”范畴,因而产生了争论。而实际上,双方所争论的“文化实力”和“政治实力”内涵指代并不相同。

3.可测量性

软力量是否可测量又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这也是约瑟夫·奈本人认为的难题之一。多数现实主义学者的观点认为无论软力量的资源还是其作用的效果都无法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而以吴旭为代表的观点认为,虽然不能象对硬力量那些有形的资源一样进行纯粹客观的量化研究,但与其他无形的“社会实在”一样,软力量也可以有自己特定的测量参数和体系,是可以进行量化研究的。Ding S,胡鞍钢等学者在此方面做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介于二者之间,认为软力量虽然难以测量,但通过一些量化的参数测量,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资源的价值和作用的。

小结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无论是约瑟夫·奈本人还是中国的学术界都在对软力量的概念和理论内涵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但在几个关键的领域还有很多分歧和争议,这就需要有更多的学者在这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由此才能使这个理论的内涵更加清楚和明晰,使其具有政策层面的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

注释:

①soft power的中文对译词有不同的译法:“软实力”,“软国力”,“软权力”,“柔性力量”,“软力量”在不同的论文和著作中都出现过。本文采用“软力量”一词。具体原因可见《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译者序中的说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

②[美]布兰德利·沃麦克《软权力评析》第46卷第5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Vo.l 46 No.5 2006年9月J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Sep.,2006

③具体参见刘庆,王利涛:《近年国内软力量理论研究综述》,载《国际论坛》2007年5月第9卷第3期,第38-43页。郑永年,张驰:《国际政治中的软力量以及对中国软力量的观察》,载《世界政治与经济》,2007年第7期,第6-12页。

④Ding,S.(2006).Soft Power and the Rise of China:An Assessment of China's Soft Power in Its Modernization Process.(Ph.D.,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Newark).

⑤见NYE,J.S.,Jr.(2008).Public Diplomacy and Soft Power.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616,94-109. notes部分。

⑥刘庆,王利涛在其论文《近年国内软力量理论研究综述》(载《国际论坛》2007年5月第9卷第3期,第38-43页。)中也将Nye的软力量理论发展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但具体划分方法与本文不同。

⑦此期间奈的主要论著还有Nye,Jr.,Joseph S,(1990).The Changing Nature ofWorld Power.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05(2):177-192;Nye. Jr.,Joseph S.(1990).Soft Power.Foreign Policy 90(80):153-171;Why people don't trust government,ed.Nye,Joseph S.Zelikow,Philip,1954-King, David C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Nye,J.S.,Jr.(1997).In governmentwe don't trust.;declining confidence of people in their governments.Foreign Policy;Keohane,R.O.,&Nye,Joseph S.,Jr.(1998).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Foreign Affairs, 77(5),81-94.;Keohane,R.O.,&NYE,J.S.,Jr.(2000).Globalization What's new?What's not?(and so what?).Foreign Policy,118,104-119.

⑧在此期间的其他重要论著还有Nye,J.(2001).Globalisation and discontent.World Today,57(8),39-40.Nye,J.S.,Jr.(2001).Globalization's democratic deficit:How tomak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more accountable.Foreign Affairs,80(4),2-6.;Nye,J.S.(2002)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Why the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Nye,J.S.,Jr.(2002).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and American soft power.Asia Pacific Review 9,9(1),60-76.;Nye,J.S.(2002).

⑨Niall Ferguson在“Power”一文中评论“But the trouble with soft power is that it's,well,soft.”Source:Foreign Policy,No.134(Jan.-Feb.,2003),pp.18-22+24

⑩首次提出这个概念的不是Nye,而是Nossel,Suzanne,在2004年3-4月号的Foreign Affairs(Vol.83 Issue 2,p131-142,12p)上发表的文章,题目就是Smart Power.但与软力量的概念一样,是Nye使这个新的概念名扬天下的。

輥輯訛http://thecable.foreignpolicy.com/posts/2009/01/14/the_origins_of_smart_power

②约瑟夫·奈关于“软力量”理论的发展线索:在1990年的《注定领导》著作和《软力量》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软力量的概念;在2004年的《软力量——世界政坛制胜之道》一书中系统阐述了软力量的资源和效果测量;在2006年的在2008年的“Recovering American leadership”和“Public Diplomacy and Soft Power”二文中重点讨论如何将软力量资源转化为实际的影响力,侧重强调提供public goods和运用communication两个途径.

③1990年定义:“This second aspect of powerwhich occurswhen one country gets other countries to wantwhat itwants-might be called cooptive or soft power in contrastwith the hard or com-mand power of ordering others to do what itwants.”引自Nye,Jr.,Joseph S,(1990).The Changing Nature ofWorld Power.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05(2):177-192;2004年定义:“Soft power is the ability to getwhat you want through attraction rather than coercion or payments.”引自NYE,J.S.,Jr.(2004).Soft power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19(2), 255-270.;2008年定义:“Soft power is the ability to affect others to obtain the outcomes one wants through attraction rather than coercion or payment.”引自:NYE,J.S.,Jr.(2008).Public Diplomacy and Soft Power.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616,94-109.;“smart power—a strategy that combines the soft power of attraction with the hard power of coercion.”引自Nye,J.S.Security and smart power.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2008,51,9,may,1351-1356.,

輥輲訛关于软力量理论综述的文章可参阅刘庆,王利涛:《近年国内软力量理论研究综述》,载《国际论坛》2007年5月9卷第3期,第38-43页;季玲,陈士平:《国际政治的变迁与软权力理论》,载《外交评论》,2007年第6期,第97-104页;郑永年,张驰:《国际政治中的软力量以及对中国软力量的观察》,载《世界政治与经济》,2007年第7期,第6-12页;阎学通,徐进:《中美软实力比较》,载《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1期,第24-29页;唐慧云:《国内学术界中国软实力研究现状述评》,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18-23页。

輥輳訛刘庆,王利涛:《近年国内软力量理论研究综述》,载《国际论坛》2007年5月9卷第3期,第38-43页。

輥輴訛阎学通,徐进:《中美软实力比较》,载《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1期,第24-29页。

輥輵訛引自郑永年,张驰:《国际政治中的软力量以及对中国软力量的观察》,载《世界政治与经济》,2007年第7期,第6-12页。此三种力量的分类与奈的“硬力量”(hard power)“软力量”(soft power)及后期提出的“巧力量”(smart power)有相似之处。

輥輶訛皋艳:《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软权力建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页,转引自刘庆,王利涛:《近年国内软力量理论研究综述》,载《国际论坛》2007年5月第9卷第3期,第38-43页。

輥輷訛俞新天:《软实力建设与中国对外战略》,载《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第2期,第15-20页。

輦輮訛宋效峰:《试析中国和平崛起中的软权力因素》,载《兰州学刊》2005年第3期,第19-22页。

輦輯訛刘德斌:《软权力说的由来与发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

輦輰訛俞新天和倪世雄。见俞新天:《软实力建设与中国对外战略》,载《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第2期,第15-20页;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92-394页。

輦輱訛吴建民、康晓光等为代表。见吴建民:《文化是软实力核心文化外交要润物细无声》,载《人民日报》2007-8-17;康晓光:《软力量建设与儒家文化复兴》,载《天涯》,2007(1).

輦輲訛自第三种观点的代表学者阎学通在2007年5月22日《环球时报》发表了《软实力的核心是政治实力》一文后,引起了陆钢、吴旭、郭之纯等人(主要是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与之进行的论战(具体参见《环球时报》1429、1439、1445、1465期11版)。双方论战在相关学术文章中被广泛引用。

輦輳訛阎学通:“文化资源需要政治运用”http://www.huanqiu.com/www/column/yanxuetong/2007-11/21720.htm l

輦輴訛阎学通在2007年5月22日《环球时报》发表了《软实力的核心是政治实力》一文后,引起了陆钢、吴旭、郭之纯等人与之进行的论战(具体参见《环球时报》1429、1439、1445、1465期11版)。双方论战在相关学术文章中被广泛引用。

輦輵訛参见Ding,S.(2006).Soft Power and the Rise of China:An Assessment of China's Soft Power in Its Modernization Process.(Ph.D.,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Newark);胡鞍钢:《中国传媒迅速崛起的实证分析》,载《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2期,第24-34页。

(责任编辑:林凡)

D502

A

1008—7974(2011)01—0061—05

2010—12—02

吴晓萍(1975-),女,吉林长春人,外交学院英语系讲师,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2006级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约瑟夫实力力量
实力抢镜
谁动了约瑟夫的钥匙?(下)
谁动了约瑟夫的钥匙?(上)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麦唛力量 (一)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约瑟夫·科尔曼的歌剧批评(上)
孤独的力量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怀疑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