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紫砂壶文化

2011-03-17闵祥君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年11期
关键词:紫砂陶茶壶宜兴

闵祥君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浅析紫砂壶文化

闵祥君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是用质地细腻、含铁量较高的特种粘土制成的,呈色以赤褐为主,质地较坚硬的无釉制品。

紫砂;历史

宜兴紫砂土,是一种含铁量较高的陶土,经混料制备、手工制作,窑炉烧成后的紫砂陶,既烧结而不瓷化,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烧成品壁断面呈残留石英、云母残骸、赤铁矿、莫来石的晶相和双重气孔结构,紫砂陶通常是里外不施釉。因此,它具有透气而不渗水的特点,为壶的沏茶、盆栽植、瓶插花、锅烹蒸具备优异功能而推为首,更重要的是它制作细巧、工艺精湛而名闻遐迩。宜兴紫砂陶,从目前有关文献记载和一些实物佐证,它的始源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在明、清期紫砂陶独树一帜于我国陶瓷艺苑中。

一、紫砂泥料

宜兴紫砂陶所用的原料,是我国“得天独厚”的特有宝藏。称之谓“岩中岩,泥中泥”。是深藏于岩石层下,紧夹在粗陶泥之中的页岩类粘土,它原来也应该是属于疏松的粘土,在地质变化进程中被其它岩石压在下面,经高压而硬化。它不能用水直接膨涌,要经过粉碎后才显示一定的可塑性。主要泥料品种有紫泥(紫砂泥)、红泥(朱砂泥),本山绿泥(团山泥烧星米黄色)。

二、紫砂手工成型

手工成型目前在一些陶瓷厂的部分产品中仍继续采用手工成型分为手工镶接成型和石膏模印坯体成型两种。宜兴紫砂产品种类繁多,其中以茶壶、茶果、花盆为主产品。凡属工艺产品,全系手工制作而成。在制作上具有优良的传统技艺基础,风格独特,技艺精巧。“阳羡茗壶赋赞颂说:“脱手则光能照面,出冶则资比凝铜,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元功,信陶壶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

三、紫砂陶装饰——陶刻

紫砂陶器的主要装饰方法就是陶刻。刻陶用的工具是毛笔和刻刀,操作技法可分为刻底子和空刻两种。刻底子(即 印刻)是在已经干燥的坯本上,先用毛笔书画好墨稿,也有把设计好的书画稿,用腊纸誊印的方法,在坯体上印好底稿,然后用刻刀依墨会意地雕刻。握刀管如握笔,强调腕力,一般多用双入正刀法,注意着刀和行刀和浮沉利钝,气脉连贯,必须体现出各种书法艺术的要领。

四、宜兴紫砂陶器的风格和特点

远在明清两代,我国和日本就有很多称颂紫砂茶壶的记述明季李渔日:“茗注(泡 茶之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又“壶必言宜兴陶,“较茶”(评 茶)必和宜壶”。称颂宜兴紫砂壶是最为理想的注茶器。为什么理想呢?历代热心者(包括收藏家)通过实践作了较完美的解答:其一:“宜兴茗壶,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不失原昧,色、香、昧皆蕴,“聚香含淑香不浼散”荼昧越发醇郁芳馨;其二:由于紫砂是双重的气孔结构.故透气而不渗水,固此紫砂壶“注茶越宿暑月不馊”确为事实。虽按茶道而论,应该是随时泡茶,随即喝。“宜倾竭即涤去淳渣”(吃完茶即倒出茶渣)。但存茶于壶过夜,或久留也是常事,暑天隔夜不馊,不起腻苔,当然有利于洗涤及卫生,所以紫砂茶壶泡茶前的洗涤比较方便。其三:砂质茶壶能吸收荼汁,内壁不刷而绝无异昧+用久能增积“茶锈”,空壶以沸水注入也有荼香过去对紫砂壶好处的这些称赞,虽然没有说出一定的道理,但也确实是使用实践中得出来的。

紫砂工艺陶造型品种繁多,叫做“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型制曲重致朴,轮廓周正,线条清晰,比例恰当,如茶壶的嘴、把、脚、盖,既有本身谨严完整的优美型体,又要与壶身互相扶称成为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并同时考虑实用效果,同一品种如出名艺人之手,就更富有艺术感染力,是有买用价值的工艺美术欣赏品。

【1】《中国工艺美术大词典》吴山江苏美术出版社

【2】《简明陶瓷词典》汪庆正主编上海辞典出版社

【3】《朱泥壶的世界》台湾《壶中天地》杂志社

猜你喜欢

紫砂陶茶壶宜兴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开宗立派 重构传统——吴鸣紫砂陶艺历史价值之再认识
带孔的茶壶
独一无二的茶壶
卷纸小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