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陶瓷产品造型专业陶瓷工艺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2011-03-17李雪玲LiXueling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年11期
关键词:陶瓷工艺陶瓷产品陶瓷

李雪玲 Li Xue ling

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广东佛山 528041

Guangd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 logy Institute of Artand Design Department,Guangdon g Foshan,528041

高职院校陶瓷产品造型专业陶瓷工艺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李雪玲 Li Xue ling

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广东佛山 528041

Guangd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 logy Institute of Artand Design Department,Guangdon g Foshan,528041

本文以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陶瓷产品造型专业《陶瓷工艺学》课程为例,分析了该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尝试探索出新形势下针对高职高专艺术类学生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方法,进而为后期的陶瓷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高职院校;艺术类;陶瓷工艺学;教学改革

1、引言

《陶瓷工艺学》是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陶瓷产品造型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虽在众多院校专业均有开设,但是,因其涉及的内容宽泛,涵盖日用、卫生、建筑、无机非金属材料四个部分的制备工艺及原理,而当“宽泛”又同时“遭遇”高职高专“实战”的特点及陶瓷产品造型专业(包括艺术陶瓷设计和建筑、卫生陶瓷设计方向)的艺术生文化课普遍弱势的“恒久”难题,专业教师如何删繁就简、策略有效地开展这门课程,正是笔者在文中思考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另外,笔者自2005年首创国内高等院校唯一的建筑、卫生陶瓷设计专业以来,曾多次担任该课程的专业教师,虽积累了一些实战经验,同时也多次卷入“困惑”的泥潭,现一一细述,希望与业内同仁分享并商榷。

2、陶瓷工艺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 艺术类专业生的重“专”轻“文”现象,导致对该课程重视不足。

在针对艺术生的高考招生模式下,艺术生的文化底子大多较薄,尤其是理化方面,因此,面对需要“相当”化学和物理知识做支撑的如此“理”性的陶瓷工艺学,大多同学都有犯怵的心理。

针对这些特殊性,教师在授课时感觉比较困难,学生接受与理解的内容也较少。例如,在讲授陶瓷坯、釉料配方时,由于学生化学知识的匮乏,教师费了很大口舌学生还是一头雾水。这种教与学层面的“断裂”,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信心不足。因此,他们宁愿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放在陶瓷实训上,而不愿花哪怕是很少的时间在“无谓”的理论方面纠结。

由于缺少相应的陶瓷理论知识做引导,学生在后来的陶瓷创作中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而造成创作构想和材料工艺的认知水准相脱节,体现在作品上就是经验性的作品扎堆,而将作品创意和新材料、新工艺完美结合的独特作品寥寥。

2.2 课程定位方向的错位与徘徊。

以往《陶瓷工艺学》课程仅仅定位为理论课,至于实践部分均打散安插到后继的专业课程中,如陶瓷成型实训就成为成型方式的实践检验课程,窑炉烧成部分的理论知识在成型课的后期,即作品烧成过程中得到实践检验。但因为所授的理论环节和实验环节时间跨度太大,从而造成两者相脱节,也就是说到了真正的实战环节他们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已忘得差不多了,理论无法真正指导实践。

后来,将其改为理论加实践课,但理论课时大大多于实践课时,基本是七、三开,上课效果虽有一定改善,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积极性还是不够理想。

2.3 缺乏相应的教材,教学内容专业针对性不强。

目前针对高职高专的陶瓷产品造型设计方向的教材还没有,仅有的教材也是针对本科院校材料学专业的教材,如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的《陶瓷工艺学》,以及化工出版社针对高职高专材料学专业的《陶瓷工艺技术》。对本专业的艺术生而言,这些教材内容较深且冗长,其中,关于现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介绍相对滞后,而卫生洁具工艺方面的介绍更是空白,另外,有的教材在每个章节后可能附有思考题,但相应的实训内容模块却缺乏。

因此,目前很多院校不同专业方向的师生都在“共享”同一种教材,给“教”与“学”造成了诸多不便。

2.4 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以往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以板书为主的传统式授课法,后来又引进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生可直观浏览到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活跃了课堂气氛,节约了大量板书时间,但每堂课的信息量增大,知识的传授接近于灌输式的,学生缺少自主思考的空间,甚至有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

2.5 陶瓷实验设施配套尚短缺

针对该课程实训内容的实验设施配套没有跟进,如压砖机、绷网机、印花机、转印台以及供烧试片用的小型气窑等。

3、陶瓷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3.1 教学内容、手段、方式的实验式研究。

3.1.1 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更新针对高职高专陶瓷产品造型专业艺术生的特殊性,以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为教学目的,结合陶瓷领域最新科研动态和行业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更新。

我们采取的举措是将其共性内容作为基础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对该门学科在宏观思想上有个正确定位,而在共性内容讲解上,针对艺术生文化底子及专业特殊性,也不是平均用力。例如,在坯釉料制备这个章节,关于坯、釉料的计算,我只做大致的讲解;而显微结构与性质这个章节,干脆省略,让其课外自学。在此基础上再找出个性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陶瓷工艺学》这门学科下的各个分支。

为了摒弃课本陈旧的知识信息,教师还要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及时将企业的最新技术和产品信息引入到课堂中,或者带学生直接到陶瓷企业进行参观调研,从而更直观地了解业内动态,点燃其学习信心和热情。

3.1.2 重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陶瓷工艺学课程建设中.始终高度重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提倡启发引导式、研讨式、互动式等教学模式。具体的做法一般为教师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如制作图文并茂的PPT,播放陶瓷生产环节的工艺录像,在疑难点问题上再进行启发式讲解或板书方式重点介绍。在讲授的过程中,还应注意穿插介绍国内外陶瓷生产的走势和陶瓷研究的最新成果,诱导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为了配合教学,教师还可将所制作的材料实物标本引入课堂,让学生真切地辨识陶瓷原材料的种类,了解陶瓷材料的成型、干燥、烧成等性能。

在课堂学习之余,还应聘请公司的设计师及技术专家、销售主管以讲座的形式,以各自独特的专业视角介绍当前国内外陶瓷工艺、设计、销售的前沿动态,以及陶瓷行业对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并且与学生进行深入地互动交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2 《陶瓷工艺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块研究。

针对艺术生的特殊性,准确定位课程,加强实训环节内容,将理论和实训内容调整为3:7,即三分讲,七分练。

该课程主要的实训模块内容为:成型及成型缺陷分析与补救实训、施釉及各种釉料试片的制作实训、电窑烧成及烧成缺陷的实物采集与分析实训。每个实训内容都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每组约4到5人,教师下达实训内容后,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完成实操任务,并在实操过程中,发现问题,小组讨论,在学生就专业问题讨论过程中,教师只听取结果,不进行干扰发言,待讨论结束后,教师再最后参与评定结果与否。这样,可以让学生掌握主学习的能力,即使得出的是错误结论,也可以加深对此问题谬误的解析。

另外,在实训环节,疑点式教学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此调遣他们的欲望细胞。如在进行施釉实训环节之前,教师可预先设置以下疑点:如果想取得黑白羽毛状的效果应该如何施釉?如果想取得烧成后釉面打点的效果,釉浆和喷釉机的气阀应该如何调整?等等。

总之,在实训的过程中,应针对该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准,以若干个未知点为跳板逐步引导学生一步步往纵深方向行进,保持对此课程持续的探索欲,当该课程结束时,暮然回首,学生才惊觉先前对此课程的心理障碍和乏味感竟被一一扫除。

3.3 加强教材建设

鉴于以上情况,在教材编写中,应围绕高职高专陶瓷设计类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协调发展;同时结合学科特点,以及全国建筑陶瓷,特别是广东地区建筑陶瓷发展状况进行编写。整个工艺学课程可以划分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对应相应的专业技能,在每个模块或章节后还要附带相应的实训内容。

另外,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为了弥补已出版的教材对于目前的科研状态无法随时更新的弊端,可以结合自身学院的科研特点,以及区域陶瓷最新发展动态,及时补充陶瓷发展的前沿知识,从而使课程教学带有随时跟进并服务于区域发展的特色。

3.4 跟进陶瓷工艺学实训所需的设施。

陶瓷实训设备是保证陶瓷工艺学实践教学模块顺利实施的硬件,今后要拓宽多种途径补充陶瓷实训所需的设备。

4、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此课题的研究,笔者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如下:其一,通过《陶瓷工艺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即围绕教学内容、手段、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块研究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最终探索出新形势下针对高职高专陶瓷艺术类学生此课程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其二,学生通过体验立体、全方位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开拓了视野,最大限度激发了其对陶瓷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欲望,重燃对该课程的信心和看法,进而为后继陶瓷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STUDY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ERAMIC TECHNOLOGY COURSE OF THE CERAMIC MODELING DESIGN MAJIOR OF HIGHER VOC ATIONAL COLLEGES

】In the following essay,the author takes ceramic technology course of the ceramic modeling design major of Guangdong Textil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 for example,Analysis of the problem s in teachin g practice,an dtry to explore the course’s new ideas and methods of teachin greform in a new situation for the vocational arts students,and then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latter study of cerami c professional courses .

注:该课题为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教研项目,项目名称:《高职院校陶瓷产品造型专业陶瓷工艺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2011020

李雪玲(1976-)女,江苏徐州人,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陶瓷艺术设计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陶瓷工艺陶瓷产品陶瓷
数字媒体运用于陶瓷工艺的研究
数字媒体技术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的视觉美感与当代陶瓷艺术设计
VR技术在工业陶瓷产品展示中的应用*
浅谈模块化设计在陶瓷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
Chinese Ceramics
铜系青蓝釉:开创陶瓷工艺美学新时代(一)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钵传瓷艺文化、创新陶瓷工艺、焠炼卓越品牌
陶瓷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