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育的四大支柱

2011-02-21刘帆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9期
关键词:建构学会生活

刘帆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哈尔滨 150025

浅谈教育的四大支柱

刘帆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哈尔滨 150025

孩子就像玫瑰花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最后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教师正如辛勤的园丁一样,浇灌他们成长,教会他们认知、做事、生存、共存生活,直到他们开出鲜艳的花朵。

认知;做事;生存;共同生活

Abstract Children are like rose bud, have different flowering. Finally, with the earliest open flowers open flowers as beautiful. Teachers as hard as a gardener, watered them grow, to teach them the cognitive, work, survival, life until they coexist open bright flowers.

Key words cognition; work; survive; live together

由15名来自各国的权威专家经过数年的研究,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一份报告,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新构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1 学会认知

学会认知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在知识本身。包括学会学习的能力,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学会最迅速、最有效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广博与专精相结合、由简至繁的学习方法。

皮亚杰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组建建构的结果。认识不是人脑对外物的简单描写,它主要通过人与环境、人与其他人的相互作用才能获得。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将“发现法”引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会认知。可见学会认知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教育教学主张,而是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应从课程学习出发,分析不同学习策略的学习效果,按照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使用有效的认知策略。正如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这种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2 学会做事

学会做事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如何对待困难、解决冲突、组织管理和承担风险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孩子如同一张白纸,教育在他的心灵上着什么样的彩墨,直接决定他后期能形成怎样的图画。现在的孩子,要么是控制过度,在生活中形成依赖、懦弱、缺乏自主的性情;要么过分溺爱,造成人性、霸道的“小王子”“小公主”。结果是,遇到困难不进反退,终究会被社会淘汰。所以培养儿童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认真负责、谨言慎行的做事态度尤为重要。让儿童多参加集体活动,教师按照特定的教学要求,鼓励学生把从日常生活中得到的个人体会、印象、想法带进课堂中来,使他们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并感受其中的乐趣,体会集体生活带来的快乐,从而使他们戒掉从小养成的以自我为中心、依赖他人、不能吃苦、缺乏责任感等毛病。

3 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共同生活是使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从而消除彼此间的隔阂、偏见与敌对情绪,和周围人群友好相处,并从小就要培养学生具有实现共同的目标与计划而团结合作的精神。现代社会既充满竞争,也离不开合作。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既要尊重多样化的现实,又要尊重价值观的平等,增进相互了解、理解和谅解,加强对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

“教育的四大支柱”强调以“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教育的基础。众所周知,“人与人相处之道”是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强调要把“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教育的基础,就是强调要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支柱。正如劳凯升教授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教育似乎更多关注的是儿童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其对规章制度的依存态度,而他们本该养成的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则被掩盖在教育的这种社会职能之后,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我们培养了许多天才与神童、许多专家与学者,在他们身上却难寻真情的流露、个性的释放。我们的社会中有太多的循规蹈矩之人,他们学富五车,却缺少开拓创新的精神,缺少必要的公民素质、仁爱精神,甚至缺少基本的仁义之心。”这种缺乏人学意蕴的教育现状的确值得认真反思。改革开放的深入,教育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打破教育对人的禁锢的模式,使教育符合人性,凸显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日益成为教育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

4 学会生存

为了适应社会的迅速变革与发展,应使学生学会掌握自己命运所需的基本能力,即思考、判断、想象、表达、情绪控制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既是个人为完善自身的个性所需要的,也是作为社会成员发挥自主性和首创精神进行革新与创造的保证。

21世纪,教育至少要在这样几方面努力: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通过教育的这些工作,真正促进人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使教育事业迎来新的发展,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实现教育的真正意义。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教学方法不断取代旧的教学方法的今天,唯有爱是永恒不变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将爱根植于学生的心中,教会他们认知,教会他们做事,教会他们生存,教会他们共同生活。

[1]晓楠.教育学经典名言的智慧[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2]吴庆麟.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

[4]王川.西方经典教育学说:从苏格拉底到蒙台梭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指导教师:刘俊强教授)

Discuss Education of Four Key/

/Liu Fan

G40-011

B

1671-489X(2011)09-0060-02

10.3969/j.issn.1671-489X.2011.09.060

Author’s address Education Science College,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China 150025

猜你喜欢

建构学会生活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学会分享
建构游戏玩不够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