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返乡农民有效再就业培训问题研究*

2011-02-21王丽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9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农民培训

王丽

赣南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0

返乡农民有效再就业培训问题研究*

王丽

赣南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0

在返乡农民再就业培训的理论根据的基础上,从多维理解培训的背景、分析培训学员的学习特征、投入和实施主体、培训融资渠道、培训层次与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提出见解。

返乡农民;再就业培训;学习特征

Abstract On basis of analyzing the re-employment training theory about returned farmers, the paper proposes viewpoints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multi-dimensional understanding of training background, the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rainees, the main parts of the investment and implementation, the financing channels, the training levels and contents, the training methods and etc.

Key words returned farmers; re-employments training;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1 多维理解培训的社会背景

从国际环境看,全球都在关注和重视弱势群体的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2010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指出,各国政府需要紧急行动起来,创建保护贫困与弱势群体的机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全民教育的牵头机构,一如既往地鼓励和支持那些受金融危机重创的国家和群体,使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均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从国内社会环境看,大批返乡农民能否顺利就业,从微观层面关系到农民家庭的幸福、个人的尊严,从宏观层面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顺利发展。返乡农民的就业教育和培训势在必行。

2 培训的理论根据——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是对人进行投资而形成的资本存量,广义上讲,人力资本包括多种形式的投资结果,最基本的如对个人培训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技能;接受正规教育可以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并有助于学习能力的增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他还特别呼吁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主张把教育当做对人的投资,把教育所带来的成果当作一种资本,因为受过教育的劳动力比没有受过教育的劳动力更容易获得恰当的经济信息[1]。

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开展农民培训,已被国内外经验证明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六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贝伦行动框架中指出,据目前估计,成年人每一年平均提高的教育水平可以相应地使经济增长3.7%,人均收入增加6%。无独有偶,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所通过对1985~2004年调查数据做的实证分析表明,江西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培训平均提高一年,可使农民年收入增加180元左右。另外,他们运用现代教育经济理论数学回归模型对1985~2004年江西农村教育发展和农民工培训与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培训平均提高一年,可促使近190万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2]。综上所述,教育和培训是增加返乡农民就业机会和提高经济收入的必要而有效的手段。

3 培训对象的学习特征

3.1 学习需求具有多样性

返乡农民的学习需求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如有的打算在农业领域就业,其学习需求主要集中在实用的技术技能上,对企业管理的需求有限;有的打算回城就业,其学习需求则主要集中在职业技术、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

3.2 学习内容注重实用性

成人的学习取向是立即的应用,其从事学习活动的类别皆为对当前生活情境的反应,教育是增进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故成人系以一种“问题中心”的心理参与学习与教育活动[3],教育活动对成人来说是一个十分明确的学以致用的过程。成人参加培训往往是为了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因而学习计划紧密结合他们的社会活动,往往是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3.3 学习过程易产生挫折感

学习挫折感则是指学习者学习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一时又很难克服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整体而言,返乡农民群体的文化素养较低,因而对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通常较差,极易产生学习挫折感[4]。

4 有效培训思考

4.1 投入和实施主体应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对待返乡农民培训

当地政府不应把农民培训当做上级布置的一项任务来完成,应从人力资源视角来看待返乡农民培训。人力资源是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和尚未投入建设的人口的能力[5]。因此,农民培训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的范畴。以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对待农民培训,有利于提高认识,带动全社会重视农民的培训,为培训营造一个良好的支持环境;有利于促成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的建立,保持农民培训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改变过去走马观花、走过场的形式培训。

4.2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建立多元融资制度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证明,在农民培训工作中,政府一般是资金投入主体,而非唯一的投入主体。目前我国在农民培训和教育方面投资十分有限,这与我国的农业大国身份很不相符。所以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返乡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应该动员更多的企业、社会力量提供资金支持,建立资金投入、企业资助、社会捐助和个人负担相结合的多元化工程经费投入机制。

4.3 面向市场和经济发展需求,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民培训体系

现代环境中的返乡农民培训越来越复杂。为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应重视返乡农民群体及他们的学习特征,加强对农业教育和培训的反思,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办学形式,改革和调整自身结构,使农业教育与培训尽量与农民需求衔接,提供的培训服务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和人性化。

4.4 办学形式灵活多样,贴近农民需求

返乡农民就业培训要立足实践,深入到田间地头,落实到农民家庭。另外结合返乡农民学习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培训效果。学制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制度并存,短期培训、全日制、半日制、夜间制、假日制等多种形式并存。教学形式可以采用面授、函授、远程网络教学等。教学中突出实践环节,针对返乡农民即学即用、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倾向,就业培训应当体现“问题中心”而非“学科中心”,以“问题域”来组织开发教材、进行教学,强调实际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提高返乡农民的问题解决能力。

4.5 就业培训与心理辅导相结合

就业培训开展要针对返乡农民容易产生学习挫折感的特点开展学习心理辅导,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成人学习的特点及其规律,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我效能感,树立学习自信,享受学习的快乐。

4.6 培训与就业应形成良性互动

教育能否改变个人的命运,能否提升个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关键要看教育和培训的结果是否为学习者带来更合适的工作机会和工作岗位。因此,政府和培训部门应创新培训机制,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后的就业率,并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输出协议,实现培训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1]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14

[2]徐长发.新乡村职业教育发展预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5

[3]董守文,张华,李雁冰.成人学习学[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60

[4]刘奉越,孙培东.基于返乡农民工学习特点的创业培训论略[J].教育学术月刊,2009(8):85-88

[5]胡小凤.人力资源视角下的农民工培训[J].职业教育研究,2006(4):8-10

Research on Returned Farmers’ Effective Re-employment Training Problems/

/Wang Li

G725

B

1671-489X(2011)09-0028-02

10.3969/j.issn.1671-489X.2011.09.028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Gannan Teachers’ College, Ganzhou, Jiangxi,China 341000

2010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H1001)。

作者:王丽,教育学硕士,赣南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成人教育学理论与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农民培训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