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探讨

2011-02-21严立冬屈志光方时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年12期
关键词:资本化水资源资本

严立冬 屈志光 方时姣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430073)

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探讨

严立冬1屈志光2方时姣2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430073)

水是生命之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是水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的重要基础与支撑条件。本文指出水资源价值实现和增值的关键是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前提条件是水资源生态资产,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约束条件是生态水权,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支持条件是生态资本技术,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保障条件是生态资本市场;并从水资源生态资产评估、水资源生态产权制度建设、水资源生态资本技术内生化创新及水资源生态资本市场培育等方面探讨了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可行性。

水资源;生态资本化;生态水权

长期以来形成的水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污染严重、生态恶化的状况未根本改变,水资源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水资源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水的属性由“资源”水演化为“资本”水的再认识,提出水资源价值实现和增值的关键是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并分析了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条件与可行性,尝试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探索一个新的方向。

1 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提出

1.1 生态资本概念的理论内涵

生态资本概念的提出,一方面是为了将生态资源环境区别于传统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突出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性[1]。正是在生态恶化与资源枯竭交互作用、持续加剧的情况下,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资源环境具有明显的资本属性,实践中生态的资本化与资本的生态化现象开始出现,生态经济学家借用“资本”来暗喻生态资源环境的功能和价值,产生了生态资本的概念[2]。广义的生态资本是指在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领域中,一切能够创造财富与增进福利的生态因素的总和,包括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生态技术、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等。狭义的生态资本则是指直接进入人类社会经济生产系统,以生产要素形式投入经济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利用生态技术进行形态变化,通过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体现价值转换,依靠生态市场实现保值增殖,与其他资本一道创造财富和价值的生态因素的总和,具体包括生态资源存量、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整体有用性。本文所称的生态资本实际上是指狭义的生态资本。

1.2 水的属性再认识:从“资源”水到“资本”水

资源环境价值理论认为:资源是人类经济生产的物质基础,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客观条件,两者作为客体具备满足人类需要的能力,因而是有价值的,并主要体现为资源的有限性和满足人类各种需求的能力[3]。然而,长期以来,尽管水既具有资源价值,又具有环境价值,但其总价值却往往是被低估的。例如,钻石对于人类维持生存没有任何价值,然而其市场价值非常高;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其市场价值却非常低;这种强烈的反差构成了钻石与水的“价值悖论”。边际效用理论一度被认为是该悖论的经典性解释。然而,在当前水短缺问题日益加重的大背景下,水的相对价格也在悄然变化。伴随人口数量持续上升、产业结构逐步变化、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水的数量由“富余”转向“稀缺”,水的质量也由“清澈”转向“浑浊”。相应地,水也由“公共物品”演变为“准公共物品”甚至是“私人物品”,其属性也由“自然物”水(生存资料)、“资源”水(经济资源)演化为“资本”水(生态资本)。

依据其存在形式进行划分,具有生态资本属性的水可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水环境质量要素,如洁净的水质等,其价值主要体现为存在价值,其功能主要表现在支撑生命系统方面;二是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其价值主要体现为使用价值,其功能主要表现在支持生产系统方面;三是水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所提供的服务,如栖息休闲、生活调节等,其价值主要体现为服务价值,其功能主要表现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方面。

1.3 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水资源价值增值的关键

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是要使水资源生态资本价值存量和结构处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地位,并获取更多的水资源生态资本的增值。从运营要素的角度而言,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包含运营主体、运营客体和运营方式等三个方面。

(1)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主体。主要包括各级政府部门、流域管理机构和生产性用水户和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中介服务机构。其中,各级政府是水资源资产的初始让与者,它们既是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活动中的行为主体,也是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活动的监控者。

(2)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客体。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客体是价值化的水资源生态资本,其有形载体是水资源,这里的水资源客体指的是稀缺且可被控制的,包括可以开发利用的地下水、江河水、湖泊水,也包括经过拦截而存在于水库、塘坝中的水资源,不包括尚未被控制的那部分水资源,如洪涝灾害等。但伴随着制度和技术的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力度的加大,作为水资源生态资本有形载体的水资源内涵将会进一步扩展,即便是洪水也可能被资源化利用。

(3)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方式。目前,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生态水权交易,其步骤包括:①实施水资源经营权转让。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通过审批签发取水许可证把水资源转让给开发利用者。②实施取水权交易。取水权拥有者可以依法有偿转让自己的取水权的全部或一部分。③进行水商品使用权交易。水工程管理单位将水工程控制领域内的部分水商品转让给使用者使用。④允许水排污权交易。此外,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还包括开发利用权交易、水量转让等其他形式。

2 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条件分析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具备了可持续利用的天然条件,但还需要一些“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关系、支持能力以及复合系统内的结构合理、状态有序,才能使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类似地,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也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

2.1 生态资产: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前提条件

资源是相对于人类的生产过程而言的,凡是可用于生产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商品的物质和服务都是资源。而资产是具有市场价值或交换价值的一种实体,是资产所有者的财富或财产的构成部分。因此,由资源转变为资产包含两个核心要素:即具有市场价值和所有者(或产权)明晰。作为一项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只有转化为水资源资产,使水资源的价值得以真正体现[4],才可能从经济上对水资源进行生态资本化运营。通常,水资源资产化有三种渠道:一是经由合法认定渠道,将一些水资源作为资产;二是由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创造;三是通过买卖、租赁等产权交易实现,如水权交易等,这种渠道也是现实经济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在水资源资产化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所有者权益,保证自我积累的增值性,并实现其生态产权的可流转性。

2.2 生态水权: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约束条件

生态水权是在水资源稀缺条件下,围绕一定数量水资源使用收益的权利的总和。实现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必须满足一些基本的约束条件:一是生态水权界定清晰;二是生态水权有效转让;三是生态水权法律保护。由于生态资本除具有一般资本的属性以外,还具有系统性、基础性、多元性和阈值性等特有属性,所以,生态资本的产权必然具有整体性、公共性、广泛性和相对性等特征。水资源生态资本的公共物品性和相对所有性也决定了其产权归属的多元性,在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过程中,生态水权主体多元化并存经营和利益共同体融合经营势在难免。

2.3 生态资本技术: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支持条件

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核心环节是通过生态资本的形态变换实现价值转化,其中,生态资本的投入和形态变换是关键,而生态资本的投入和形态变换必须借助生态资本技术的运用才能顺利进行。一方面,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要求不断发现新的水生态环境资源型生产要素,将它们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并生产出满足人们绿色消费需求的新型水生态产品。在此过程中,一种水生态环境资源能否成为现实的生产要素,关键取决于水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技术的应用程度和范围。另一方面,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要求通过技术加工来变换水生态资本的形态,并通过水生态资本的形态变换将水生态价值转移到水生态产品或水生态服务中去,在这一过程中,一种水生态资本如何完成其形态变换及其在多大程度上进行形态变换,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人类对生态资本技术的控制能力。

2.4 生态资本市场: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保障条件

生态资本市场是生态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包括生态投资市场、生态技术市场和生态交易市场,分别对应于生态资本化运营的资本积累、资本投放和资本扩张,如同一般商品市场,生态资本市场同样按竞争规则运行,受价值规律支配,生态产品提供和消费是生态资本市场形成的基础,生态交易制度和管理是生态资本市场良性运行的保障。生态资本化运营总是由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通过生态资本市场的生态交易实现其交换价值,从而达到生态资本化运营的最终结果,即生态资本价值的货币化。在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过程中,生态资本市场是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关键节点,既是前一轮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归宿点,又是新一轮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出发点;既是水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的载体,又是水生态资源整体增殖的平台。

3 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可行性分析

将水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依据水资源生态资本的消费及其形态的变化,开展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有望实现水资源生态资本长期收益的整体最大化。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3.1 水资源生态资产评估的可行性

尽管由于水资源的类型千差万别、水资源未来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不同群体对水资源价值认识存在差异,以及水资源价值构成的度量和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变化,致使人们对水资源生态资产的评估方法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但是,水资源生态资产评估并非完全不可能,例如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种方法:①市场法,以水资源交易和转让所形成的价格来推定评估水资源生态资产;②收益还原法,即根据替代和预测原理,着眼未来的预期收益,以适当的还原利率折为现值;③成本法,通过分析水资源生态资产构成因素及其表现形式来推算求得;④净值法,用水资源产品市场价格减去水资源开发成本,以获得水资源生态资产价值。

3.2 水资源生态产权制度建设的可行性

在设计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制度时,可以参照土地制度,在宪法中明确水资源归国家所有,除所有权外的其它权利可以依法转让,并在部门法中对这种“转让”予以细化。例如在规定水权的权利人在取得水权时,必须付出一定的费用或者代价;从事生产经营性质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需要缴纳水资源使用费,包括水资源出让金、转让金等。通过立法对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可能性予以确认,并明确其运营的相关程序以及违反运营规则的法律后果,能够从生态产权方面保障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顺利进行。

3.3 水资源生态资本技术内生化创新的可行性

水资源生态资本技术创新通过减少经济的外部性、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影响消费贴现率等途径,使水资源配置的静态效率和代际效率提高,进而使水资源配置更加接近帕累托最优状态[5]。通过改善水资源生态资本技术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可以使市场行为主体更多地选择水资源生态资本技术创新。不断积累的水资源生态资本技术创新的内生化过程,其实是一个基于创新基础上的规模收益递增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水资源生态资本技术创新内生化增长是可能的。

3.4 水资源生态资本市场培育的可行性

国外许多国家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用水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水权交易制度和水资源产权市场,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水资源的生态资本化运营可以建立一级、二级市场[6]。一级市场,是政府以水资源所有者代表的身份,向各用水主体划拨或有偿出让水权(水资源所有权除外)。这是水权的初始配置,并不能纳入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生态资本市场中。真正的水权交易市场是所谓的二级市场。在二级市场中,各用水主体根据供求关系进行交易。卖方为在一级市场或二级市场中取得水权的主体,买方即需方。水权交易的价格可以根据市场行情、交易带来的潜在收益及当地的具体特点,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

4 结语

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7],为了满足水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的需要,必须调动和发挥全社会力量参与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主要包含四个环节,即一是通过水资源生态化形成其生态资产,它是由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及其稀缺性决定的;二是水资源的生态资产作为生产要素投入而形成其生态资本,它是在生态投资与水权界定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三是通过水资源形成的生态资本形态的转变,生产出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生态技术在这一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四是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通过水生态市场的生态消费与交易实现其交换价值,这是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的最终结果,即实现水资源生态资本价值的货币化。

本文虽然说对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我们认为从理论探讨到实践应用有一个过程,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①水资源生态资本价值量化研究。水资源生态资本价值量化需要对其进行价值评估,需要标准化的方法和更完善的理论,需要进一步研究非市场化的水资源生态资本的合理分类、水生态资本单位价值的量化方法、数据标准等方面的问题。②水资源的生态资本积累方式问题。水资源生态资本积累方式可以从其积累方式的比较、投资主体的选择和激励机制构建等方面展开。③水资源生态资本运营机制与管理模式研究。水资源生态资本不同于一般资本形式,它本身具有阈值等独特属性。因此,我们不能套用通用的一般资本运营机制和管理模式,只有设计出体现水资源生态资本特征的运营机制和管理模式,才有可能使水资源生态资源的价值真正实现,并实现水资源生态资本良性运营。④水资源生态资本运营的适应范围。由于我国地区广阔,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均匀,同时各地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不同区域的水生态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及其利润创造空间也不尽相同。如何解决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在不同水资源存量区域的实际应用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8]。⑤水资源生态资本投资风险的规避与转移、水资源生态资本收益分配机制,以及水资源生态资本短缺的运营风险管理等,都是当前水资源生态资本化运营中的迫切需要和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

References)

[1]王海斌.生态资本运营[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144-146.[Wang Haibin.Ecological Capital Operation[M].Beijing: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ess,2009:144 -146.]

[2]保罗·霍根.自然资本论(中译本)[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5-13.[Paul Hogan.Nature Capital[M].Shanghai:Shanghai Popular Science Press,2000:5 -13.]

[3]Terry L A,Donald R L.环境资本运营: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22-143.[Terry L A,Donald R L.Environ-capital Operation[M].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0:122 -143.]

[4]胡振鹏,傅春,王先甲.水资源产权配置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3-72.[Hu Zhenpeng,Fu Chun,Wang Xianjia.Water Resources Right Disposal and Management[M].Beijing:Science Press,2003:63 -72.]

[5]夏朋,倪晋仁.流域水权市场中的节水激励[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6):49-54.[Xia Peng,Ni Jinren.Watersaving Incentive in Water Markets[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9,19(6):49 -54.]

[6]严立冬,张亦工,屈志光,等.水资源安全与产业发展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79-85.[Yan Lidong,Zhang Yigong,Qu Zhiguang,et al.Research on Water Safety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M].Wuhan:Hubei People's Press,2010:79 -85.]

[7]刘昌明,何希吾,等.中国21世纪水问题方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4 -39.[Liu Changming,He Xiwu,et al.21 Century Water Problem Policy of China[M].Beijing:Science Press,2001:34 -39.]

[8]严立冬,谭波,刘加林.生态资本化:生态资源的价值实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2):3-8.[Yan Lidong,Tan Bo,Liu Jialin.Eco-capitalization: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Resources[J].Journal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2009,(2):3 -8.]

Discussion on Eco-capital Oper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YAN Li-dong1QU Zhi-guang2FANG Shi-jiao2
(1.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 Hubei 430073,China;2.Economics School,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 Hubei 430073,China)

As the source of life,water is a basic natural resource and a strategic economic resource.Eco-capital oper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the basis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eco-capital oper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the key for water resources'value realization and resource value-added.The eco-asset of water resources is the premise condition for water eco-capital operation of water resources.Ecological property-right is the restriction condition for eco-capital operation of water resources.Eco-capital technology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eco-capital operation of water resources.Eco-capital market is the guarantee condition for the eco-assets assessment of eco-capital operation of water resources.The paper finally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eco-capital oper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from four aspects which are water resources,the ecological property-right system construction of water resources,the eco-capit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eco-capital market cultiv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eco-capital;ecological water right

TV213.4

A

1002-2104(2011)12-0081-04

10.3969/j.issn.1002-2104.2011.12.014

2011-06-23

严立冬,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环境经济、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70873135)。

(编辑:王爱萍)

猜你喜欢

资本化水资源资本
军工资产资本化现状及问题研究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50强上市房企资本化利息情况研究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资本策局变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