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素材来自日积月累

2011-02-20福建陈桂英

作文教学研究 2011年1期
关键词:作文生活课堂

福建 陈桂英

如果问学生,学语文最难的是什么?大都会回答:作文!为什么?没什么可写!就是作文课堂上也是这样说。确实,在作文课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挖空心思地“教”,学生硬着头皮地“挤”。结果他们写出的作文还是语言干巴,内容贫乏、空洞,缺少真情流露。中国有句古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就如巧妇做饭,如果没有丰富的写作材料,一切将无从谈起。显然,当务之急是指导学生如何积累写作素材。那么如何行之有效的进行作文素材的积累呢?我认为应从平常生活中积累。

一、观察积累

观察是获取作文素材的最基本的方法。鲁迅先生说过:“如果创作,第一须观察。”但是小学生由于受到本身知识水平以及生活经验的限制,观察时往往是走马观花,收获甚微。对此,我采用了从集体观察到个人观察的方法,帮助学生把握事物的特征。指导学生写观察实物作文时,我让学生带实物入课堂,发动学生带来小玩具或动植物等。如写一种水果,我便让每个学生带几个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到课堂上来。上课时,指导学生观看形状大小及颜色,触摸光滑与否的感觉,再剥去皮,品尝味道。然后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准确生动地口述这一过程,最后让学生动笔写。由于采用了集体观察,集体讨论,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同学的发言中受到了启发,学会了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写出了一篇篇内容比较具体的短文。课后我布置学生写家乡的《桂圆》、《柿子》、《芒果》等,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由于有了观察经验,并初步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因此学生较准确地把这些事物的特征写出来,文章也比较具体生动。这种由具体观察到个人观察的训练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为写作奠定基础。

二、生活积累

文章源于生活,写文章,也就是写生活。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宝库,是学生的写作源泉。指导学生积累素材首先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只有回归生活,让学生主动参与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生活,作文材料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他形象地把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比作“源头”与“水流”的关系。因此如果没有丰盈与充实的生活体验和积累,作文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挖掘生活素材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每周布置一项“家务作业”,让学生做一件家务事,要求学生劳动时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记住做这件事时的一些细小动作。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习作终于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如在写《第一次做家务活》时,一位学生写了“清蒸鲫鱼”,由于他亲历了自己“清蒸鲫鱼”的过程,作文时就很清楚地把它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写,买鱼→杀鱼→切鱼→蒸鱼,写得十分具体,并且还加上了适当的心理描写,让人仿佛目睹了此情此景。我们教师要坚持在每次写作之前,事先布置写作范围,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深入挖掘生活,了解生活的多元性,自然、社会、学校、家庭、课余生活、文化体育、亲情友谊,等等。小到生活细节,大到国内外要事,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广泛猎取生活素材,积累素材。

三、阅读积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除课堂上注重作文教学外,还要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阅读。读书是间接吸收,是吸收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继而达到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之目的。所谓“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正说明读书之于写作的道理。因此我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古人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典故,趣闻轶事,可以从书刊上汲取;先进的感人事迹,蛀虫的劣迹,可以从书刊中获知……它们使你自豪、振奋,或使你愤慨。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品位,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下锅”而苦恼。

古往今来,背诵是人们读书的一种传统方法,也是最古老的积累方法。如果对一些好的文章或段落、片断进行精读、背诵,就能进入文章的美妙意境之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立体感,进而对作者的构思、立意、观点、感情,有逐层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引发大量的联想。背诵,还能增强记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在理解基础上的背诵更是一种储蓄式的积累。通过精读、背诵会不断消化,会得到许多布局谋篇的章法储存脑际,逐步形成各种各样的优秀写作典范。下笔时,一旦触发灵感,就会意到笔随,妙语连珠。鲁迅、巴金等名家行文时之所以能挥洒自如,就是因为他们在精读、背诵方面下了许多苦功的缘故。如果能不失时机地抓紧背诵一些课外名篇佳作,熟记于心,储存积累,也就能摆脱“腹中空”、“根底浅”的写作困境了。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还有很多。只要平时老师有意识地进行指导,学生注重积累,长此以往,锲而不舍,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彩起来,也不会再为写作犯愁了。

猜你喜欢

作文生活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