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2011-02-20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是周口师范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发表道文化、韩愈研究、乡村社会问题、哲学、历史、经济、政治、法学、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图书情报、教育等学科有创新性的科研学术论文,其中《韩愈研究》《道文化研究》《乡村社会问题研究》是特色栏目。来稿须符合以下要求。

一、标题与作者姓名

1.文章正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文内标题或小节的层次序号依次是一、二、三……(一)、(二)、(三)……1、2、3……(1)、(2)、(3)……

2.来稿应署作者真实姓名,署笔名者应将真实姓名附于作者简介之中,并在作者姓名之下写明工作单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

3.作者简介写于篇首页之下,内容依次为: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略),籍贯,单位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联系方式(包括电话和电子邮箱)。

二、摘要和关键词

是对论文内容梗概简明、准确、完整记述的短文,不加注释和评价性文字,以2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一般每篇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三、正文

1.中文。来稿文字应以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少数古汉语、古籍研究和考据学研究可用繁体、异体、俗体字。引用古文献的稿件如引文中有繁体字者,应尽量改用简化字。

2.数字。文中公元纪年、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中国民国纪年、日本年号纪年、各种计数和计量、图表序号、表格内数字、注释的版次、页码、期刊的卷、期次等,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和中国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干支纪年(均须加注公元纪年)、星期、古文献卷次、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等,应采用汉字。

四、注释和参考文献

本刊论文注释一律采用页下注,参考文献集中于文末,同一文献用一个序号,并在正文中标注相应文献的页码。注释仍为常用的格式。参考文献应分清著作类、期刊类、报纸类等,代码如下:著作M,论文集C,期刊文章J,报纸文章N,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刊P,析出文献A,工具书Z,电子文献EB/OL。各种文献类型标识用“[]”括起,出版社前加出版地。参考文献最后用“.”作结束。如:

[1]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65-172.

[2]周其仁.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7(1):18-22.

[3]何民捷.谦虚是搞好学习的前提[N].人民日报,2010-04-08(07).

[4]谭旭东.不能忽视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EB/OL].(2010-03-24)[2010-04-08].http://theory.people.com.cn/GB/11215670.html.

五、英译

论文题名、作者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须用英文译出。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姓氏的字母均大写,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姓、名不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