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纪之初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趋势与启示

2011-02-19天津科技大学张伟

中国轻工教育 2011年3期
关键词:行动计划教育部竞争力

□天津科技大学 张伟

世纪之初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趋势与启示

□天津科技大学 张伟

美国是一个危机意识较强的国家,为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和“金砖四国”迅速崛起带来的挑战,确保世界经济领导者的地位不动摇,它制定了一系列面向未来发展的高等教育政策。通过分析世纪之初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趋势,对我们科学制定高等教育政策,实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大计,具有较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高等教育政策;趋势;启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使得人才竞争成为国家竞争的关键。而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教育——人才”发展模式越来越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核心要素。进入新世纪后,为进一步保持全球经济领导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美国先后制订了三份比较典型的面向未来发展的高等教育政策,即:《高等教育行动计划》、联邦教育部《2007-2012年战略行动计划》和《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这些战略规划突出了未来一段时期美国高等教育政策发展的趋势,对我们科学制定高等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世纪之初美国高等教育主要政策

美国自1776年独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教育相当落后,通过多次教育改革,尤其是19世纪中后期征地运动以后,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形成了世界上较为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对促进美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是,到了21世纪初期,由于国际竞争加剧,尤其是2008年美国遭受了金融危机的重创,导致经济下滑严重,社会失业率居高不下。与此同时,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金砖四国”迅速崛起,使美国各界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为进一步降低失业率,提高美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美国相继出台了三份比较典型的高等教育政策。

1.《高等教育行动计划》

2006年9月,美国出台了《高等教育行动计划》,该份报告介绍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行动计划,确立了未来10-20年高等教育的走向。在该报告中,美国教育部部长玛格丽特·斯佩林斯认为,美国高等教育机构需要明显改进,要从注重名誉转变为注重绩效,要扩大教育机会,增加教育资助,提升绩效评鉴,使更多的学生、家长、商界领导者和纳税人从中获益。

2.联邦教育部《2007-2012战略行动计划》

2007年5月,美国联邦教育部又发布了《2007-2012战略行动计划》,进一步阐明了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在2007-2012年间的教育目标与使命,提出要通过提供卓越的教育质量和公平的教育机会,使学生为应对全球化的竞争做好准备,要推动教育改革,努力改进和完善入学、学费承担能力和问责等制度,提升高等教育绩效和评鉴绩效的能力,使美国高等教育始终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3.《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

2009年初,美国发布了《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该法案的实施超过了1000亿美元的教育投资,其整体目标是短期内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同时,通过投资来改善学校环境,提高办学水平,推动教育变革,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国家长期健康发展,进而提升美国在全球的竞争力。该法案提出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完善严格的大学入学与就业标准,建立高质量的评估体系,建立从学前到大学和就业的个人成长数据系统,提高教师效率并公平分配优秀教师,加强对办学水平较低学校的支持与有效干预。

二、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趋势

1.强化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的回应

长期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已成为创新方面的发动机,对国家发展和经济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勃兴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化的经济竞争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培养尖端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时期,大学赢得了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知识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灯塔”的美誉,大学日益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2007-2012战略行动计划》中,联邦教育部强调高等教育需要重大变革,才能保持美国在科技创新和经济繁荣方面的领先地位,所有美国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以便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并能积极睿智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面对金融危机和“金砖四国”的挑战,美国总统奥巴马进一步强调,在以知识为首要技能的全球经济发展环境中,良好的教育不再仅仅是通向获得机会的路径,而是获得机会的必要条件,今天教育水平胜过我们的国家明天就会比我们更具有竞争力。为此,2009年美国发布了《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试图通过实施教育投资,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推动教育改革,进一步提升美国在全球的竞争力。

2.彰显高等教育为国家服务的价值理念

教育为国家服务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在《2007-2012战略行动计划》中,美国联邦教育部部长佩奇说:“自《国家在危险中》发表以来,我们已认同我们的教育系统对我们经济的重要性。现在我们认同,它对我们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增强我们民主制度本身的重要性。”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需求,2006年2月,布什总统签署了《美国竞争力计划》,推出了加强创新、科学、数学和语言的一揽子项目。这也正是《2007-2012年规划》战略目标的核心任务,即:提高所有学生数学、科学和当前急需外语的熟练程度。这些战略目标和一系列项目的实施,突出了美国重视竞争力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要更好地确保美国的国家安全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实现引领世界发展的“美国梦”。

3.增强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和自治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面对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机构需要通过变革,才能继续保持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因此,加强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强化其自治能力,发挥自主能动性受到了美国前所未有的关注。在《高等教育行动计划》中,强调高等教育机构需要明显改进,要从注重名誉转变为注重绩效,更加强调高等教育机构的义务,要与各州共同努力建立40个保密的高等教育信息系统,吸纳高水平鉴定团成员提出鉴定标准的改革建议,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卓越表现。在《2007-2012战略行动计划》中,联邦教育部要求各州政府、大学及相关信用机构采取有关措施,配合联邦教育部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发展,通过认证、评估和监控等手段,不断完善问责机制,以提高对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大学要担负起自身的责任,保证授课质量、学生的学术表现和毕业率,增强高等教育机构的自治能力。

4.确保均衡教育机会和达到卓越教育水平之间的协调

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永恒的话题,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永恒的使命。在《2007-2012战略行动计划》中,美国联邦教育部提出,要通过提供卓越的教育质量和公平的教育机会,提高学业成绩水平,提升学生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中的长期竞争力。同时,引用了美国前总统布什的话来说明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关系:“有人认为,让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达到既定的严格标准是不公平的。而我认为,对他们降低要求则恰恰是对他们的一种歧视——对他们的这种低期望是一种无形的偏见。”因此,要把确保均衡的教育机会和达到卓越的教育水平做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使命,使之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界自觉的选择。并且强调,在为每个人获得均衡的教育机会的同时,要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推进教育公平相协调,要“在全国确保教育机会均等并推进教育卓越”。

5.培养卓越人才为全球竞争做准备

人才竞争优势是美国竞争力的突出表现之一。为了继续保持和增强美国的竞争力,美国政府和领导人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一系列战略项目和计划,致力于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批判性思维、终身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卓越人才。在《高等教育行动计划》中,美国试图通过扩大教育机会,增加教育资助,提升绩效评鉴,对学生的学习和表现做出更高水平的评估。在《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中,强调要建立更加严格的大学入学与就业标准以及高质量评估体系。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在《2007-2012年战略规划》中,美国联邦教育部明确提出了要“提升学生学业成就,为全球竞争作好准备”,通过保持教育和人才的竞争优势,来保持美国在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可以说,美国一直在为全球领导者培养世界领袖和人才,也一直在为全球竞争做准备。

三、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带来的启示

美国高等教育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参考体,通过分析世纪之初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趋势,对我们科学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有效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大计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以危机凝聚共识,不断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需要

世纪之初美国发布的这些战略报告,集中反映了美国是个有着强烈危机意识的国家,强调以危机凝聚共识,凸显出善于发现危机、正视危机和利用危机的重大战略思路。

当今时代,人才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要素,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视程度已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激烈,需要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培育出高水平的各类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对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水平。因此,需要我们以更长远的眼光来制定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诉求,不断回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2.以参与形成合力,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科学决策的水平

任何一项政策的产生都不是孤立的,它必须顾及多方面的利益,高等教育政策制定更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伴随全球经济的发展,大学学费成本分担,办学资金社会募集,社会助学、助研和助教项目日益增多,高等教育决策越来越受到社会舆论、利益主体、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大众传媒的影响,决策主体变得更加复杂。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决策的成功实施,还需要学生、家长、教师、校长和各级官员共同承担责任与义务。因此,在高等教育决策过程中,需要各方在共同参与下集思广益,形成决策和实施合力,才能不断实现高等教育政策决策的高水平和实施的高成效。

3.以创新增添活力,不断增强高等教育发展的竞争力

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超过3千万人,居世界第一位,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350万人,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达到1.45亿人。可以说,我们现在甚至是未来几年,都将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还非常不均衡,办学特色还很不明显,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竞争力还需大力提升。因此,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一方面,我们必须认清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对我们的借鉴意义,通过借鉴他们有益的经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必须认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势与劣势,通过不断创新体制和机制,不断强化教育变革,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思路和政策措施,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1]靳润成.国际教育政策发展报告2010[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2]周满生.21世纪国家教育战略规划与重大政策的比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9(2).

[3]张伟.21世纪初主要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发展趋势的比较研究[J].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11(2).

G53/57

项目名称: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内外中长期教育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项目号:2009ZD12。

猜你喜欢

行动计划教育部竞争力
教育部:脱贫家庭辍学学生保持动态清零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㵲阳河守护行动计划
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发布
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