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内涵、依据和途径

2011-02-19刘玉良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生产力共同富裕小康

刘玉良

(中共石楼县委党校,山西石楼032500)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内涵、依据和途径

刘玉良

(中共石楼县委党校,山西石楼032500)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是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具体体现,是基于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对中国国情的再分析及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所得出的重要结论。在现阶段,要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使其成为村区消灭贫穷的领导核心;必须抓好两个文明建设,使其成为消灭贫穷的坚实基础。

社会主义;贫穷;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是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6月30日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时谈到的重要观点。今天重温这一重要观点,旨在深刻理解其内涵与理论依据,探索尽快消灭贫穷以达小康的有效途径。

一、“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深刻内涵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是指社会主义在现阶段是贫穷落后的,消灭贫穷是这一阶段的历史任务,同时又是社会主义要达到的目标。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它集中说明了这样一个基本原理: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消灭“三大差别”。消灭贫穷要有基本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发展到具有比资本主义更高劳动生产率的条件之上,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进而消除“三大差别”,才能最终实现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因此,“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所以说,“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实质内涵正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原理要义的再概括。

同时,“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还是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再论述。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方面有许多,其中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从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中可知,本质决定现象。如果说社会主义在许多社会现象方面所体现的优越性都是资本主义所无可比拟的话,那么体现在这个本质上的优越性则更是资本主义社会无与伦比的。社会主义之所以提出消灭贫穷,就是它本质上具有走共同富裕之路的优越性。尽管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社会产品是全民占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且这种满足程度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得以逐步提高。由此,社会主义完全可以消灭全体成员的贫穷,实现共同富裕。可以肯定地说,消灭贫穷只有在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才有条件提出来并最终实现。

二、“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是基于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对中国国情的再分析及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所得出的重要结论。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这种制度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其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采取谨慎严肃的态度,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出发,科学地预测了未来社会的一个大致轮廓和方向。但这种预测只是依据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的科学剖析并与现存社会作比较,非常慎重地对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所作的概略的描述,其主要论点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绝对必要的实际前提”,如果没有这种前提,那就“只会有贫困的普遍化”;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即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共产主义社会的组织形式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联合体”的含义是指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消灭了一切阶级对立及差别,每个人都成为社会的主人,每个人的才能与智慧都将得到充分的发展。

俄国进行十月革命前,列宁全面接受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观点,经过十月革命之后短短几年创建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他深有感触地说,“关于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之所以根本改变,其最深刻的根源是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出现了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列宁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俄国一国建设社会主义同马克思、恩格斯对几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同时取得政权后建立的新社会所作的预测产生了矛盾,即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列宁针对这一矛盾,根据俄国建设社会主义新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作了新的理论概括: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以后,只要条件允许,应始终把经济文化建设作为工作重心,放到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提高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为保证新社会制度获得胜利提供重要条件;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还必须利用商品和货币,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否则便不能迅速提高生产力,从而也就不能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实践证明,列宁依据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思路是正确的,结论是可贵的,只可惜因他的早逝使这种探索中断了。

斯大林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迅速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并对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巨大作用。从整个社会主义发展史来看,这是一种巨大进步,是一个重大贡献。但是,这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主义模式曾被当作任何国家任何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都应当亦必须仿效的唯一模式,使本来应当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实践运动僵化了、凝固了,限制了人民群众和共产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人们对急需创新发展、内容极为丰富的新生社会主义变成了几句“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的教条认识。在此基础上,加上苏联在国际共运史上的特殊地位,上述认识就成为关于社会主义的正统观念和普遍原则,深深地影响了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是基本上接受了这种社会主义建设的观念,照搬了这种社会主义模式。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们党才意识到这种体制的弊端以及传统社会主义的观点不完全符合中国实际。毛泽东同志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并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这一崭新的思路,阐述要正确处理“十大关系”。可惜,这一有益的探索由于极“左”反右、“大跃进”、“文革”的开展而受挫。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党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经验教训的全方位的再认识,并进行了积极的具有创新性的探索,获得了许多新的认识与实践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至此,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新的观点,概括地讲就是:社会主义建设应分阶段进行,现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历史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贫穷达小康。实践证明,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内涵的深刻理解,是经过实践探索提出的新的切合我国国情的精辟结论。

从中国国情来讲。社会主义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一穷二白、人口多、生产力水平低、物质技术基础贫困落后的条件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客观上难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此,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目前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就是要依靠工业组织起来的勤劳勇敢的六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多快好省地进行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工作,以便迅速克服我国经济落后和文化落后的状态,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富裕起来。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相当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然而这一基本国情同国际经济与技术先进的国家相比,仍然是贫困落后的。若再不改变,一是人民的生活贫困问题难以解决,更谈不上国家富强;二是有可能重演受侵略、遭凌辱的惨剧;三是要建设成比资本主义全面优越的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照搬了苏联模式,而今苏联解体,其根源从本质上讲,是苏联原有社会主义模式危机的集中表现。特别是当劳动者的消费需求长期得不到相应的满足和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时,势必引起经济发展的停滞和广大劳动者积极性的减退,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因此,社会主义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建立后,必须首先摆脱贫困,通过极大地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之路,彻底消灭贫穷。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讲。社会主义中国在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下不断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建设在三十几年内取得了举世目瞩的成就: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并逐步提高;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实力显著增强,不仅解决了人民的温饱而且有一部分人已进入小康或富裕型消费行列;举不胜举的富裕户和经济效益好的城乡企业星罗棋布;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等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增强了国家实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行了免除农业税并反哺农业,力促农民达小康。透过无数率先共同消灭贫穷达小康的事例,我们可以展望:中国在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率先消灭了贫穷、过上富裕生活、进入小康行列的进程中,必将形成全国彻底消灭贫穷达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的局势。

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实现途径

当我们对“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有了上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认识后,就能够坚信在中国彻底消灭贫穷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宏伟事业。由此共产党人就要坚定信念,带头鼓足干劲,带领群众勇于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业探索性,为尽快彻底消灭贫穷达小康、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一)必须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使其成为村区消灭贫穷的领导核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许多基层党支部,如山西的大寨村党支部、河南的南街村党支部从实际出发,适时调整发展策略,引导村民从土地承包、村企承包、个体经营走上股份制、合作制以共同致富之路,在个人或家庭收入增加的同时,也壮大了集体经济,建立了专业化生产经营组织,培养了村民的技能,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专业化,形成了多种经营滚动发展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在村区实行工资加供给的分配制度并逐步提高档次,村区成员共同消灭了贫穷,跨入了小康行列。这些事例说明,基层党组织是带领人民消灭贫穷、共同致富的核心。实践证明:没有基层党组织发挥消灭贫穷、共同致富的核心作用是不行的,没有基层党组织适时调整经营策略、不失时机地运用党的致富政策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主导作用是不行的,没有全心全意使村区脱贫致富达小康的实际行动是不行的。因此,村区要以搞好集体经济为方向,壮大集体经济,这是村区消灭贫穷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二)必须抓好两个文明建设,使其成为消灭贫穷的坚实基础

如果只抓经济而不抓精神文明建设,必然会使经济发展举步维艰。在村区,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来了,但要使其带动村民共富,还必须以高度的精神文明为基础。丢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经济发展方式恐怕就是富者更富,贫者仍贫,差距拉大。因此,在基层党支部全心全意带领群众共同消灭贫穷奔小康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两手抓”:既要抓集体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又要抓精神文明建设、扶贫等工作,使两个文明建设通过有效措施的落实,真正成为消灭贫穷、共同致富的坚实基础。如果全国基层党组织都像大寨等村区的党组织那样发挥作用,那么,就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彻底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付昆.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J〕.理论探索,2005(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韩艳萍.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J〕.理论探索,2006(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7〕周荣.对山西实现共同富裕道路的探索〔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3).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A849

A

1009-1203(2011)01-0020-03

2010-12-15

刘玉良(1955-),男,山西石楼人,中共石楼县委党校讲师。

责任编辑 周荣

猜你喜欢

生产力共同富裕小康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我家的小康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我家的小康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小康之路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