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元器件热稳定性不良的快速判断技巧

2011-02-14范明利范兴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1年3期
关键词:热稳定性电路板元器件

【作 者】范明利,范兴

1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荆州,434000;

2 咸宁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湖北,咸宁, 437100

医疗仪器维修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故障现象:刚开机时一切正常,过一会儿仪器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现象,如冷机一切正常,热机不正常。这类故障,称为医疗仪器的热稳定性不良,往往是由某些电子元器件热稳定性差引起的,在检修时用万用表及一般测试仪器很难直接测出元器件性能好坏,给检修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下面几种方法对检修此类故障行之有效,供同行们参考。

1 方法

1.1 手摸法

在检修时根据故障现象,分析电路,找出与之相关的电路及诸元器件。刚开机时用手摸一摸这些元器件的外壳温度,待故障现象显现时再用手逐个摸一摸这些元器件。如果某元器件外壳异常发热且比刚开机正常时的温度高很多,此元器件不良的可能性最大。此方法简单直观,一般作为检修此类故障的首选方法。

1.2 加热法

用电吹风或热烙铁对相关元器件外壳进行加热,使故障现象重现。使用此法时,如果加热到某元器件时故障现象加速出现或故障明显加重,则可断定此元器件热稳态不良。但在使用此法时一般只对元器件外壳加热即可,对于塑料外壳的元器件可直接对管脚加热,但加热时间不宜过长,操作中防止短路,以免扩大故障范围。

1.3 冷却法

待故障现象重现时,用蘸有甲醇或乙醇的棉棒去接触可疑元器件的外壳,如果是该元器件问题,故障现象一定会有明显的变化。使用此法时,最好使用温度较低的(或冷藏的)甲醇,可提高检修效率。

1.4 替换法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直接用同型号的元器件替换可疑元器件,当替换某元器件后故障消失,即可断定该元器件存在问题。在使用替换法时,替换元器件的质量、性能必须可靠,以免给检修带来误导。

以上四个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对由电子元器件热稳定性差造成的医疗仪器故障的维修,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 检修实例

2.1 日本阿洛卡SSD-210 F便携式B超,开机工作1小时左右显示屏出现自上而下的S形扭曲,不能正常工作,停机一段时间再开机又可以工作。本着先易后难原则,先检查电源,开机测+5V和+12V正常,故障时+5V降到+4.75V,是电源的负载过大还是电源本身的问题呢?此时用手小心触摸电源板上主要元器件,整流桥、三端稳压器、限流电阻和滤波电容等,发现滤波电容C2(10000uF 25V)温度很高,怀疑此电容漏电,更换后,仪器工作时手感觉不到电容上的温度,开机长时间工作未出现故障。

2.2 日立EUB-240 超声波诊断仪,工作2小时左右显示屏满屏出现细小的白点,严重影响医生诊断,有时工作一上午又正常。怀疑接地不良带来的干扰或机内电路板和插座及各种连接头接触不好而引起的故障,认真检查接地线、电路板和插座及连接头,开机工作正常,过1~2小时仍然出现故障。测仪器电源+5 V、±8 V、+12 V、+125 V和-150 V均正常,分别拔下探头、发射控制电路板、接收与视频放大电路板,故障依旧,怀疑故障出在微处理器部分和主存储器电路,待故障显现时测两块电路板上的+5 V、±8V正常,用手触摸这两块板上的集成块,发现主存储器板(MEM P.C.B)上的集成块5C(TMS4416)很热,而和它同型号的5A~5H 这7块集成块用手感觉不到热度,用蘸有甲醇的棉球给5C降温,屏幕上的细小白点明显减少,拿开降温棉球,过一会儿屏幕上的白点慢慢又恢复到原状,至此可以肯定是RAM块5C热稳定性差导致此故障,更换一块后,仪器使用正常没有出现上述故障。

猜你喜欢

热稳定性电路板元器件
元器件国产化推进工作实践探索
DLC涂层的制备及内应力、热稳定性改善措施研究现状
装备元器件采购质量管理与控制探讨
基于免疫遗传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在装甲车辆电路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基于DSP+FPGA的元器件焊接垂直度识别方法
废旧手机电路板中不同金属回收的实验研究
96 芯插接电路板控制系统的故障设置装置设计
分析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
PVC用酪氨酸镧的合成、复配及热稳定性能研究
废弃电路板拆解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